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向温总理学习如何开展调研

[复制链接]
山西老秘 发表于 2012-4-2 19: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笔者一口气看完温总理在江西农村和工厂企业调研的新闻报道后,感受着总理的拳拳爱民之心,感动着总理的淳淳亲民之举,如沐春风,一切都是那么的清新自然,那么地可亲可敬:“踩着松软、狭窄的田埂,温家宝走到一块水田边。”“看到村民们正在田间抛秧,温家宝高兴地说,我也可以试一试。他从营养膜中取出秧苗,一把一把抛向空中,秧苗均匀地落到水田里。”“已是夕阳西下,暮色降临。温家宝先走进林间,摸着参天的百年大树,看了又看,心里特别高兴。在村口的空地上,村民们坐在长条板凳上,亲热地把总理围在中间。”……一个个精彩的镜头定格在农民群众的心坎上,沁人心脾,久久难忘。而反观我们的一些大小官员,实在应该好好地向温总理学一学如何去爱民、亲民。
/ V7 K+ y: R' A2 z1 [/ o* r- w
  Z/ l# ?" Y* {2 G+ ]: s       一是深入深入再深入。温总理每到一处总喜欢一竿子到底,直接到群众家中、到农民田头,直接面对面地与农民群众谈心、交流,拉家常,嘘寒问暖;还经常临时性地要求下车,不打招呼地看一些没有事先安排的“点”,这样不但能看到真实的情景,更能听到真实的声音;在深入考察、了解了点上情况后,自然也就对面上情况有所了解、有所掌握,也便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和部署。而我们的一些官员下去调研或指导工作时,总习惯性地先要求下属或基层单位将面上的情况搜集起来、汇报上来,而真正等到自己下去时,只是蜻蜓点水式的看一些事先安排好的“亮点”,听一些早已准备多少遍的“好话”,甚至有的名曰“下基层”实际是在“吓基层”,浩浩荡荡的大小车队、前呼后拥的大小官员、忙前忙后的大小记者不用说,还要求基层搞层层陪同、对等接待,否则将脸一拉,便“拂袖而去”,全然一副“官老爷”形象。
& s1 r7 x0 k- D
$ j3 A% u$ @7 U       二是学习学习再学习。领导干部下基层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民生,体察民情,发现问题,解决矛盾,所以必须有一种甘当小学生的态度。不能摆出一种什么都懂的姿态,下车伊始,便咿哩哇啦,乱作指示,胡乱表态。温总理所到之处,总是虚心地向老百姓询问,向普通群众请教,而且很会提一些群众比较关注又比较亲切的问题,绝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位国家首脑来“摆谱”。“你的手扶拖拉机什么时候买的?花了多少钱?”“生产中还有什么困难吗?”“农村合作医疗搞起来没有?”“看病能报销多少钱?”“是否做到小病不出乡村?”……一句句关切的询问,拉近了党和群众的距离,也使党和政府的形象在群众心中高大起来。即使在座谈会上,温总理也总是先认真地听、认真地记,绝不搞“一人作报告”。而我们的一些官员在召开所谓的座谈会时,往往是先定调子,再念稿子,在别人汇报时不认真听,在自己“指示”时又刹不住车,一讲就是“一大堆”,空洞乏味不说,有的还要求基层连夜整理见报、见声、见影,仿佛他的讲话就是不能过夜的最高“指示”。4 L0 b- U( q0 g: p
* a* `* C& A8 [* T* \; q
       三是动手动手再动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一些官员们下基层,架子是实在的高,与百姓在一起,总是他们坐着,百姓站着,很少主动地让百姓坐着,自己站着;手是实在的金贵,与群众在一块,总是难得与群众握一握手,更不用说像总理那样在农户家与群众一起包饺子,在田间与老百姓一道抛秧劳作了。当然,我们的有些领导在基层也会动一动手,可那都是指挥别人或摆造型的多;也会伸一伸手,但那都是拿一些土特产、端一端酒杯的多。也许有人会说,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什么都亲自动手,似乎有一点“作秀”的嫌疑,但是能够像温总理那样主动地与群众握手言欢,真切地在田间辛勤劳作的“秀”,百姓还是比较喜欢的,因为他们心中有杆能够称出真“秀”假“秀”的秤。
  t5 ^, X9 Q4 _7 V: s- P7 ?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4 W5 X1 S+ `' w# t" s& K6 V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只要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就能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官员下基层调研,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但得看怎么下、如何下?像温总理那样地“下”法,人民当然夹道欢迎。文/倪洋军
 

精彩评论4

正序浏览
广东老秘 发表于 2012-4-3 07: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周恩来怎样搞调查
7 E, y0 t, M6 _( U* e# C5 C5 Q7 d5 R4 v( _9 T, J, ~9 i7 a
1958年7月1日至7日,周恩来冒着酷暑高温莅临广东省新会县(今江门市新会区)视察。日理万机的周总理为什么选择远离京城的葵乡----新会来视察呢?缘由是这样的,1958年5月,新会县委第一书记党向民赴北京参加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在会上作了《县的商业工作要成为农业生产的后勤部》的发言,得到中央领导的好评和重视。毛泽东主席指示:广东新会县商业工作搞得好,可到那里开一次现场会。6月8日至18日,全国财政贸易工作现场会议在新会召开。6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新会农民周汉华用水稻与高粱杂交,培育出水稻优良品种的消息,引起周总理的关注。于是,便有了这次新会视察。
& J3 J* t9 }2 K
4 ?* x! E2 Q. s' b“这次活动要轻车简从”
+ W8 r7 b  ^& q, u0 i& F, a7 p) l) U
: ~: a' g; X: w# _为了能广泛地接触群众,更多地了解到真实情况,周总理在广州就对广东省委提出要求:这次活动要轻车简从,不要搞迎送,不要前呼后拥。因此,随同周总理到新会的,只有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李子元、省公安厅副厅长苏汉华、佛山地委第二书记杜瑞芝等几个人。
" [  o$ h! K, {, N: v( p& g  |( I- S8 a- J& k
7月1日下午,周总理和秘书罗青长、范若愚从广州乘坐吉普车抵达新会。7月2日午后,周总理乘车前往大泽区五和乡第二农业合作社视察。出发之前,正在新会检查工作的省、地领导,要求陪同总理下乡。为此新会县委安排了两辆吉普车。周总理不同意,再次重申要轻车简从,只能开一辆。新会县委负责人解释说:一辆吉普车坐不下几个人。周总理说:“坐不下,人可以再少一点嘛。”新会县委只好按照总理的吩咐,一方面尽量减少陪同人员,一方面叫随行人员挤着坐。开车时,总理叫工作人员搬来一张小板凳,放在车厢中间,自己笑呵呵地坐上去。到官冲视察途中,周总理远望山上有一面红旗(是当地少先队员队日活动用旗),误以为县委通知当地干部群众组织欢迎活动,很不高兴地说:“怎么搞的,我说过不要惊动他们了,你们又通知他们了吗?”随行的新会县委干部如实回答说没有通知他们。当时,官冲没有码头,周总理乘坐的电船靠岸时,官冲村长烽农业社主任,驾驶一只小船上前迎接周总理上岸。! w! j. Y3 e! Q/ o
    f3 |$ n: I8 {, O1 A1 s; m, M; x
0 ^3 p2 @1 W5 P. `1 f
“不要搞什么特殊照顾”
. |7 Z, x6 N$ k7 a0 P
1 I5 w- q* D# w/ O1 ~到了新会,县委安排总理一行住新建的招待所,总理婉言拒绝了。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县委会有地方,还是住在县委会吧!这里很好嘛!与同志们住在一起,工作方便。”周总理视察新会的7天时间里,一直住在县委书记工作兼休息室,睡的是木板床,坐的是普通木椅,吃的是县委食堂的普通饭菜。为照顾周总理的生活,省委专门派来了厨师,但被总理请了回去。新会县委食堂的炊事员对周总理说:“总理啊,我只会做大锅饭,不会煮小灶呀!”周总理爽朗地笑着说:“我就喜欢吃大锅饭。”周总理还一再叮嘱新会县委负责人:“我们吃的已经比群众好多了,不要搞什么特殊照顾,要朴素,不要公家请客。”# t3 E' v$ y4 `# w2 f, X

9 z8 X6 h, }, M/ O! }8 I7月3日中午,周总理视察途中在周郡吃午饭。周郡社的干部群众为了表达对总理的敬意,准备了一些地方小食。开饭时,周总理看到饭桌上摆放着鹅、鱼、猪肝,就笑着问:“我看见你们这里种了豆子、番薯,怎么不拿来给我们做菜?”社干部回答说:“这都是本地特产,我们并不敢搞多少菜。”总理接着又问:“像这样的菜,你们的社员一年能吃多少顿?”社干部说:“社员逢年过节也是这样吃的。”总理笑着说:“请我们吃得这样好,你们不怕社员贴大字报?你们不怕,我是怕的!”吃完饭,周总理对省里的干部说:“这餐饭的费用,不能让社和县负担,就由省里出吧。”
+ n1 \4 z* _9 j1 P, B7 m
5 T% Y, B+ [4 [  q( N1 \7月4日,周总理乘坐电船前往官冲视察。由于电船动力不大,途中航行需几个小时。周总理与随行人员在船上共进午餐,十分节俭,只有馒头、油炸花生米、咸菜等。周总理视察结束时,当地渔民送给他一条大鲤鱼,他再三致谢,却不肯收下。渔民把鲤鱼偷偷放在总理乘坐的电船上,他发现后,如数付了钱。心里只有人民的周总理在结束视察工作时,在干部会议上再次说:“下次来,你们可不要这样招待我了。这样招待,我就不敢来了。”' W3 E& s& j# c1 r' a: P
) d% t' f  D) q8 @) z3 Y6 O8 T
“不要使我同群众有距离”
( G! O+ L! t: f/ g9 s: P$ ?9 }6 w5 ~7 V8 {" P6 d
在群众面前,周总理没有丝毫的官气。周总理一到新会,就嘱咐地方负责人:“不要使我同群众有距离。”每到一处,他都十分注意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在劳动大学,他亲自动手用牙签把切好的菠萝插好,先送给身边的学员品尝。在五和农场,他与干部职工在农场门口一棵大树底下,谈生产,谈计划,还亲手捧杯为农场技术员敬茶;在参观葵厂时,他拿起葵扇,给正在烙画的青年工人扇风取凉。临别时,他走到送行工人的后排,与老工人握手话别。此情此景,令在场工人深受感动。
- C% Q( {$ [7 |
6 T6 {- p; l; y' v周总理视察周郡时,群众都想亲眼看看敬爱的周总理,负责保卫工作的干部正为是否让群众进去而为难。见此情景,周总理高兴地说:“不要紧,我们相信群众,让他们进来吧!”霎时,一百多名群众争先恐后地挤入会议室。在周郡,他十分关心农民群众的生活,询问一个劳动日值多少钱,社员全年收入有多少,公共食堂一天做几顿饭等。7 u7 `  z, @% J0 _; R5 L

1 L/ o6 X) J/ z  F9 B" a在参观废旧物资利用展览会时,他问:“怎么没有群众?”听了管理人员回答说因为是下班休息时间,他仍然心存疑问,不够满意。走出展览会,看见有人叫过往群众不要停留观看,总理一再声言不要影响他与群众接触。
# H- j- o9 ~. s8 J7 C7 s* q$ L: A+ z6 ?8 w  |# H  o! ^
他在人民会堂作形势报告时,门外的群众纷纷朝里探头,有的人干脆走了进去。工作人员怕影响周总理作报告,就把门关上了。周总理看到这情景,笑着对新会县委书记说:“为什么把我同人民群众隔开来?”于是会场的门全都打开了,门外的群众兴高采烈地走了进去。周总理作完报告,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出会场,和等候在外面广场和街上的广大群众见面。他微笑着,频频向群众挥手致意。群众沸腾了,大家尽情地鼓掌,沉浸在无比欢乐之中。4 s0 v( T5 W$ N; t# M
3 ]: T# D/ }* C7 ]! |+ `
“未经我同意,是不能报道的”% o, O0 ~, W1 p5 b& g
/ i* s1 U0 w% I# c& L
在新会短短的7天视察中,周总理深入到工厂、田间、学校、供销社、卫生站等,同工人、农民、基层干部、科技人员、归侨、侨眷、学校师生、医务人员、城镇居民等广泛接触,促膝谈心,殷切关心和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生产、学习等情况,就工农业生产、文教卫生、金融贸易、城镇建设、群众生活、侨务工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他热情地赞扬和支持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浓情重墨写下了七幅题词、题名。据当年跟随采访的记者邓国庠回忆,他把现场的所见所闻,不管是否重要,全部记录下来。谁知一开始走访圭峰山,周总理见记者有闻必记,站着记,走着也记,就几次摆手轻声说:“不要记,不要记。”由于周总理不让摄影记者拍照,所以我们今天没有周总理视察圭峰山的照片。在周总理离开广东前,他对跟随采访的新华社广东分社副社长说:“未经我同意,是不能报道的。”后经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出面请求,周总理才同意在广东三家地方报纸发表约两千字的综合报道,新华社则没有向全国播发消息2 Z4 ~' R. F" b  M. x( k4 p
  $ }/ g, Y; H4 L+ X, b. @

# E* U2 I2 V) f4 Y虽然当年周总理视察新会留下的文字和照片极少,可是他轻车简从、深入基层、实事求是、心系群众、平等待人的作风,在人民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也给今天的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 R4 O0 U% e8 J) W
* N, t; \9 o7 G% U# c) K1 e- K
 
翔泽 发表于 2013-1-21 23: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一定好好学习,争取组织优秀的调研活动出来。
 
回头客 发表于 2018-7-20 10: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笔者一口气看完温总理在江西农村和工厂企业调研的新闻报道后,感受着总理的拳拳爱民之心,感动着总理的淳淳亲民之举,如沐春风,一切都是那么的清新自然,那么地可亲可敬:“踩着松软、狭窄的田埂,温家宝走到一块水田边。”“看到村民们正在田间抛秧,温家宝高兴地说,我也可以试一试。他从营养膜中取出秧苗,一把一把抛向空中,秧苗均匀地落到水田里。”“已是夕阳西下,暮色降临。温家宝先走进林间,摸着参天的百年大树,看了又看,心里特别高兴。在村口的空地上,村民们坐在长条板凳上,亲热地把总理围在中间。”……一个个精彩的镜头定格在农民群众的心坎上,沁人心脾,久久难忘。而反观我们的一些大小官员,实在应该好好地向温总理学一学如何去爱民、亲民。
 
潇潇闻尔 发表于 2022-4-1 23: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一口气看完温总理在江西农村和工厂企业调研的新闻报道后,感受着总理的拳拳爱民之心,感动着总理的淳淳亲民之举,如沐春风,一切都是那么的清新自然,那么地可亲可敬:“踩着松软、狭窄的田埂,温家宝走到一块水田边。”“看到村民们正在田间抛秧,温家宝高兴地说,我也可以试一试。他从营养膜中取出秧苗,一把一把抛向空中,秧苗均匀地落到水田里。”“已是夕阳西下,暮色降临。温家宝先走进林间,摸着参天的百年大树,看了又看,心里特别高兴。在村口的空地上,村民们坐在长条板凳上,亲热地把总理围在中间。”……一个个精彩的镜头定格在农民群众的心坎上,沁人心脾,久久难忘。而反观我们的一些大小官员,实在应该好好地向温总理学一学如何去爱民、亲民。)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3粉丝

5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