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在人民日报社与清华大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签约仪式上的致辞

[复制链接]
老猫 发表于 2017-3-25 09: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感谢学院的安排,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这个曾经的人民日报人和现在的“清华人”作为教师代表发言。请允许我对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多位“小清新”的加盟表示欢迎;对两家单位签约共建、人民日报的众多名记者即将走进清华课堂表示祝贺!



站在这里,我看到的是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群英荟萃,俊采星驰。“有潇洒、清新奇绝”;“笔风雨,心锦绣,极清新”……. 这些宋词中的“清新”二字,似乎都是为你们量身定做的。因为今天,你们成了不折不扣的“清新人”!



“清新”,既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简称,同时也是我们学院文化的一部分。英文中的Freshman被港台翻译成“新鲜人”,也尽得“信、达、雅”之妙。所以,不管你们是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都可以称为“清新人”!



“年少清新,襟裾那受红尘污。”忆往昔,三十年前,我也曾和你们一样地“小清新”,激情满怀地学采写、倒带子、钻暗房,每天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再回首,二十年前, 我也像在座的各位记者同事一样,意气风发地“城里走,乡里走,山里走;握纤手,握绵手,握茧手”,总之“蛮拼的”。那时候的我们,最欣赏的是一曲新闻人的《塞鸿秋》绝唱——“伐恶效狮吼、逢善魂相就”!



时间是把魔术刀——你们日渐清新,我们却陪着报业慢慢变老。新闻人在告别了“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之后,也迎来了互联网和媒介融合。社交媒体弯道超车、突飞猛进,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和中国社会。但是,不老的是纸媒精神,无羁的是人文情怀。人民日报与时俱进,从七一改版、人民网上市、人民日报微博横空出世、客户端强势推出,以及“两会e客厅” 的融合新闻试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民日报》依靠改革与创新,不仅探索出独特的媒介融合模式,而且在“报纸消亡论”的阴影中,发行量从十几年前的200万增加到如今的300万,展现了“第一大报”打造“媒体航母”的无限活力。



人民网有一句口号,叫做“权威、实力,源自人民”。正是“服务人民”的办报宗旨,赋予了《人民日报》创新的活力和权威性。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穆青有句口头禅,叫做”勿忘人民”;我们的前总编和前院长范敬宜先生的新闻与教学实践,也体现出“离基层越近,离真理也就越近”的职业精神。“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才有多少激情”,从水木清华走向社会基层的清新学子,正用实际行动践行他们对理想的承诺。刚才大家在大屏幕上看到的研究生曾维康同学,就是扎根基层的代表。



大学是格物穷理之地,造就栋梁之所。但我们所造就的“栋梁”,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所谓”精英”;更不是对民生疾苦无动于衷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坚守理想、守护正义、强调责任的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和“在风云激荡中引领思想,在众生喧哗中响应民意”的行动主义者,这也正是人民日报客户端所宣示的新闻理想。



回想建院之初,在范敬宜院长主持下,我院确定了“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教学理念。期望共建后的学院,能够继续弘扬范敬宜的新闻理想与职业精神,致力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弘扬人文精神,心中永远装着人民、胸怀全局、学以致用的新闻传播通才。
“一片湖光浓似酒,待发挥、我辈清新句。”



因为“翩翩诗笔清新”,我心澎湃如昨日;因为“爱君词句皆清新”,我辈豪情似旧时。希望清新俊逸的你们、清气若兰的你们、清芬挺秀的你们,从今而后,一如“江南才子许浑诗,字字清新句句奇”;期盼共建之后的学院,能够携主流优势、秉创新精神,“句法俊逸清新,词源广大精神”!



祝大家永远清新,学院文化清新永驻!
谢谢!
(王君超,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前人民日报海外版主任编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关注

489粉丝

41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