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领导起草讲话稿,是党政机关中的文秘和研究室人员经常性的工作。记得笔者刚到党的机关工作时,有一位老同志说,他第一次给部长起草的讲话稿最后只保留了一句话,其他的全部都改了,等于重写。看来,为领导起草讲话稿不是一件好差事。事隔多年,回过头来看,起草讲话稿说难也难,说易也易,还是有规律可循的。3 ~7 M, t9 e& J7 {7 a
+ d; V) ^( t) k* ?- L' _ 领导讲话不是个人创作,而是“职务”作品,是代表一级组织、一个领导集体、一个机关发表意见,但是,又要有领导干部个人的风格和性格特征。如何把这两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很考手艺的。好的讲话对听众有一种吸引力、感召力、鼓动力。5 J2 s2 l8 r( X; Y/ Q, O
4 a" }( P1 t: D' |# y. H0 b 有人说,只要是大笔杆子就能写好讲话稿。其实不然,陈伯达不是大笔杆吗?还被斯大林封为“中国的历史学家、哲学家”,但他为毛泽东起草的“八大”开幕词毛泽东就不满意,说写得太长,扯得太远,弃之不用,找到他的秘书田家英:“不要写得太长,有个稿子带在口袋里,我就放心了。”这篇唯一例外、不是毛泽东亲自起草的两千多字的开幕词,被34次热烈掌声所打断,其中有5次是“长时间热烈鼓掌”,足见反响之强烈。谁都以为,这篇充满“毛泽东风格”的开幕词出自毛泽东手笔,发出了由衷的赞许。毛泽东却说:“开幕词是谁写的?是个年轻的秀才写的,此人是田家英。”
# ]6 P& Z3 d! S$ }8 m! E Q/ f' {1 t; Q0 c% ^* j% c
一篇符合要求的讲话稿,一要对路,二要出新。6 m8 m' H) b e, D0 r9 e! D, A' k! V9 |- q
' u% @) p2 }' t f, V
对路,首先要对实际的路。讲话不外乎分析形势、释疑解惑,阐述意义、引起重视,总结经验、指引未来,提出任务、明确要求,揭示问题、发人深省等等。总之,就是要解决当时最急迫、最重要的问题。这些都要求对实际情况了如指掌,讲话才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若干年前,笔者曾陪一位上级领导同志到下面检查工作,他一路上都讲发扬党的三大作风,总给人以似曾相识又不解渴的感觉,关键是下面同志都想知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究竟应当怎样发扬三大作风,而这一点又语焉不详,岂非隔靴搔痒?3 R) V" u6 X$ W3 K( h
5 j9 D a% x+ {1 @6 y2 E3 w6 ?
对路,还要对听众的路。同样的问题,对机关干部讲与对公众讲,对中00员讲与对民主党派人士讲,对专家学者讲与对实际工作者讲,对不同行业、不同职场的人讲,不论讲话的角度、讲话的重点、语言表达方式,都应有所区别,不能一篇讲稿打天下、搞批发。
4 b0 `/ _/ q3 C
% A( O7 ~5 _/ D9 P% d 对路,还要对讲话的领导干部角色的路。+ v- T' \2 ?, U; s/ l
许多正式的讲话稿在起草过程中,都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不同岗位的人一般都从自身角度提出修改意见,其中有的意见可能互相矛盾对立。可以把这些意见认真梳理,向领导报告,改与不改,改多少,怎么改,要按领导的意见办。
6 b# [" v3 P$ X1 H- s5 T
2 v! n8 c/ W! ]! @& ]) F 出新,主要是在坚持好的文风的基础上,在结合实际上出新,作出新的概括,总结新的经验,提出新的思路、新的观念、新的方法。一篇好的讲话稿,能够有一两个观点、一两句话让听众受到启发、受到震撼、印象深刻,甚至流传久远,那就是很高的水平了。毛泽东八大开幕词中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如今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邓小平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讲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尤如春雷惊天动地,震撼了全国,推动了新时期人才辈出局面的形成。
' o7 G4 ^% f9 \5 j! Q* X, m1 i7 a0 }
出新不是哗众取宠、标新立异,而是体现时代精神,回答公众关心、引起公众共鸣、得到公众认同、吸引公众参与的问题,让公众乐意听,听得懂,能管用。
: H) l5 x+ F8 p! M* u6 X3 `$ m/ o# x8 P. ]
为领导起草讲话稿要做到对路、出新,加强历练非常重要。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认真琢磨领导修改的地方,为什么领导不满意,为什么要那样修改,从中参透领导,提升自己,积累路数,做好对接。某网络公司CEO在10多年前为万国证券总经理当秘书时,起初为老板起草的报告、演讲稿80%都受到批评,要求重写。他每次都仔细研究老板不满意的地方,半年后,他写的东西老板基本一字不改。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跨越!再有,起草讲话稿要符合领导的要求,应注意平时跟领导时不能只满足于做好领导身边的日常琐事,处理文件啦,安排好生活啦,更要紧的是学习领导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路、对策和方法,不是站在秘书的角度,而是站在领导的角度。假以时日,既提高了自己起草讲话稿的水平,又磨炼了自己独当一面、掌控全局、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来源:《廉政瞭望》 作者:军中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