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机关工作千头万绪,千变万化,但事事离不开文字工作。因此,如何提高机关公文写作水平,对每位工作人员都是一张大考卷,也是一篇需要用心去做的大文章。那么,怎样提高机关公文办理水平呢?$ P6 @3 U* S# @3 D( v
: ?9 ^& W+ X8 ]" R% B9 f# N
_; |1 [5 y6 r3 ?" O (一)“看病开方,对症下药”。公文写作首先要讲针对性,就是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你写的公文出发点是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效果?这些在动笔前必须搞清楚。因为我们不是为写而写,是为解决问题行文。你起草文件时,如果指向不明,像隔山打炮,隔靴挠痒,就很难解决实际问题。有些公文所以空话连篇,“无错,也无用”,根本原因就是缺乏针对性,没有做到对症下药。; ~; n( j l3 D4 f, R' b2 k. o0 F9 Y7 T6 K, }
9 H3 g6 o3 l. y& w. `, }; U; M8 P$ z% R1 z2 _(二)“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俗话说:“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要提高公文写作水平,必须占有大量材料。如果自身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素材积累和对实际情况的了解,要想写出高水平的公文是不可能的。所以,应把调查研究作为行文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问、问卷调查、听取汇报等各种形式,扎扎实实做好材料收集工作。材料占有的多了,感性认识丰富了,构思时才能呼之欲出,写起来就能文顺笔从。+ S- y- V: v/ ]6 C% S& m. v
1 Y/ q+ S& F2 Y9 h3 Y3 w& J8 O
2 Z' D, I- [! d D" T (三)“七分构思、三分写作”。所谓“构思”,就是给公文搭“架子”。一篇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分几个问题去写, 观点与材料如何搭配,上下如何衔接,左右怎样关照,首尾如何呼应等等,都是“构思”要解决的问题。就像盖楼—样,只有搭好“框架”,把“四梁八柱”立起来,写出来的文章才能“骨”挺“肉”紧,使材料和主题融为一体。因而,要按照“七分构思、三分写作”的要求,把主要精力下在“构思”上,这是写好公文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