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嘉宾文论] 【出彩写作法】新闻写作的特殊笔法——跨笔

[复制链接]
雄文出彩之家 发表于 2015-11-1 10: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雄文点评:

本文讲的是新闻写作的跨笔笔法,这种特殊笔法同样也适用于文稿出彩写作。在出彩写作法系统中,这种跨笔的处理属于一种无形套件,可增强表达的纵深感、简洁感和气势感。现转载如下,供彩友们研究和运用“做套子”方法时参考。



什么是跨笔?跨者,跨度之跨,跨越之跨也。也就是说,无论是描写、议论、叙述等等,都采取大跨度和大跨越的方法。

在电影的拍摄中,有推拉镜头的方法。把镜头拉起来,就是一个全景的大场面;把镜头推进去,就是一个特写的画面。迅速的推拉,就会形成一个大跨度或是大跨越的组接。例如,开始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全景镜头,然后把镜头推进,就是一个个在路上走的特写镜头;再把镜头进一步推近,于是就出现了一个人的脚的特写镜头,用电影剧本的语言是这样的:

  群山环绕,云雾缭绕。

  一个人在山中行走。

  一双砍山鞋,踩着乱石滚滚的小道。

从群山迅速地转到一双鞋,这就形成了一个大跨度。

跨笔就是类似的表现方法,不过它是用文字组接而成。

这种跨笔,有的是时间上的跨度,有的是空间上的跨度,有的是意义上的跨度,等等。

跨,不是跳,跨本身还包括有连接的意思。正像大桥一样,说它跨度大,是因为他把相距较远的两岸连接起来了。

现在具体分析几个例子。

一位记者写了一篇“老龄问题”的报道。他为了把老龄问题引出来,报道的开头,先是用了很长的一大段写了我国周口店猿人生活的情况,并把那时的老年人的活动做了一些想象性的描写。这一段大约用了几百字。第二段,他才把笔锋转到了近代,说从二十世纪初,人类才把老龄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提出来。

这样的写法,看起来很细,很新颖,但是报纸的读者是没有耐心读这样的文章的——他不理解你上来为什么要用这样一大段文字来写周口店猿人的生活。他等不及下文,就有可能把你的报道丢到一边了。

在别人的建议下,他把这两段文字合并成这样的一句话: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老年人,那么为什么只是到了本世纪初老龄问题才作为社会问题提出来呢?”很明显,这样一改,不仅精练多了,文章也显得更有气势了。这种写法实际上就是跨笔。这是一个时间跨度很大的跨笔。在这一句话中,时间的跨度足足有五十万年!原来的写法,人们读了几百字后还不知所云,而现在在第一句话中,人们就接触到了主要的问题。

跨笔可以分为:

时间跨笔

虽然许多报道,不可能都有上面说的那样大的时间跨度,但巧妙运用时间跨越的笔法还是较多的。再看几个例子:

新华社19791023日播发的消息《“飞蝗蔽日”时代已经一去不返》的导语是这样的:

“危害我国数千年的东亚飞蝗之灾,如今已被我国人民和科学工作者控制住了。我国已经连续十多年没有发生过蝗害。”

这里的时间跨度是几千年。有了几千年作为前提的铺垫,我国控制蝗灾的成绩也就显得更加突出了。

一位西方记者在《暗夜笼罩着心灵的囚犯们》这篇报道中,开头有这样的词句:

“人们很难相信,在20世纪——在伊丽莎白•佛雷埃访问了新门监狱和英国苦役船一百年后的今天——竟然出现了特伦顿监狱这种人不以人道对待自己的同类的地方。”

这里说的时间是倒叙的,先说了今天,然后解释今天是什么时候——用时间的对比来说明问题的严重。

胡达、李海燕写的《扬眉干四化》的通讯中有这样的话:

“王立山?难道是他?那个在气贯长虹的‘五四’运动中,写下‘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英杰,扬眉剑出鞘’的二十四岁的共青团员,今天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又做出了新的成绩?”

这里用一个时间上的跨度,写出了一个人物的主要的事迹。又有悬念,又很精练。



空间跨笔

空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空间和小空间之间的跳跃和联接;一是空间距离较大的两点或几点之间的联接。

笔者写的《请把目光投向卫星》这篇报道中,有这样一段话:

“北京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市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一万二千人,在世界各国的首都中,仅次于东京的一万二千人,居第二位。来到北京的人都痛感“挤”字之苦。记者亲见一位陷于大栅栏人流中而不能自主的农民无可奈何地喊道:‘这哪是买东西,简直是受罪!’”这是两个相距很大的空间概念的连接,形成了很大的空间跨度。第一个空间是全球性的。记者仿佛是在宇宙飞船上看到地球似的,看到了各国首都,然后加以比较;第二个空间则要小得多了,那个镜头不过是一个特写而已,特写的是一位老农民流汗的面孔。这两者在空间上的距离有多么大!但是在这里他们可以有机地联接在一起。于是形成了新闻作品中的特有的跨笔。

再看看黄钢同志写的名篇《亚洲大陆的新崛起》中的一段文字:

1949年底的一个夜晚,英吉利海峡的朴茨茅次港口,有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国人,快步踏上了一艘开往法国的渡海轮船。当他穿过英伦海峡的迷雾,迎着海风走上甲板的时候,可以看到他的脚步稳重、矫健;他的每一步的跨度,总是零点八五米——这是他多年从事地质工作、长期在野外考察养成的习惯;他平时迈开的每一步,实际就成了测量大地、计算岩层距离的尺子。”

这也是一段运用跨笔的文字。先是一幅英吉利海峡的全景画,然后是一个人的特写,尤其是特写他的步伐。这种写法确实使人有看电影的感觉。文章的气势也就由此而出了。

意义跨笔

这不是从时间上说的跨笔,也不是从空间上说的跨笔,而是从文字的意义上说的跨笔。请读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

合众国际社西班牙马德里19751120日电(记者皮特•魏伯赛克斯)欧洲最后一名右翼独裁者弗朗哥今天逝世,从而结束了他长达三十六年的铁腕统治。(从逝世的报道跨到对事实的评价。)

八十二岁的弗朗哥今晨440分在马德里的拉•帕兹医院死于心脏病。为了生存,他进行了长达34天的顽强的斗争,在此期间他的家人一直在病床守护。(小的时间的跨笔。)

弗朗哥亲手挑选的接班人胡安•卡洛斯王子将于本星期六开始登基,成为四十四年来西班牙的第一个国王。在此以前,这个国家将暂时由一个三人摄政委员会治理。(从王子登基的报道跨到对此事的评论和背景的介绍。)

弗朗哥是3040年代欧洲强人中的最后一个,他比同时代的温斯顿•丘吉尔、富兰克林•罗斯福、约瑟夫•斯大林和德怀特•艾森豪威尔都活得长。(由一个人跨到其他人。)

这位颇孚众望的将军是在1936年至1939年血腥内战期间登台执政的。他的死意味着欧洲最痛苦的一章结束了。(历史事实的回顾跨到对他逝世一事的评价。)

……

从这些小的段落中可以看出跨笔的特点。它跨来跨去。有的是从实跨到虚,有的是从过去跨到现在,有的是从现在跨到过去,有的是从新闻跨到背景,如此等等。反正每一句话和每一个段落,都不是单纯的一个层次,而是跨越了两个层次。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选自《新闻与写作》,作者艾丰为经济日报原总编辑)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飘移的云儿 发表于 2016-7-27 11: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艾丰总编是大家,他提出的还有很多好的东西,都在新闻与写作里。看了好多遍,至今仍在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2粉丝

1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