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文章诞生以来,有关文章的比喻就层出不穷。 ) P' `7 t) M4 [+ D" a, A
4 Q% o! L& y1 d; G5 v
以人体喻文章。刘勰在《文心雕龙·附会》篇中说道:“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然后品藻玄黄,摛振金玉,献可替否,以裁厥中。”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文气”说和“风骨”说长盛不衰,代代相传,就是以人体喻文章的具体表现。 5 ]: p( p7 `6 k) f! d i) S+ \
. @) s" Z- Q+ V% p% ^* X; o
以植物喻文章。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曾经说过:“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这意味着感情是诗歌的根本,语言好比诗歌的禾苗,声律好比诗歌的花朵,意义好比诗歌的果实。这几句话以植物器官来比拟诗歌的结构成分,表面上看是对诗歌进行分析式考察,其实是把诗歌当成多样统一的有机体,根据植物器官的价值功能和性质特点与诗歌进行了类比。
7 |, y @/ d/ r 0 L* {9 o9 n* K/ I X/ G
以动物喻文章。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说:“夫翚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沉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在这段文字中,刘勰把文章骨力和辞彩如何配合的问题说得很透彻,如果文章辞彩华茂而缺乏骨力,那就犹如“肌丰而力沉”的雉鸡,飞不高走不远;如果骨力具备而缺乏华彩,那就如同羽毛欠佳的鹰隼一样,虽能“翰飞戾天”,但是终不完美;只有文采鲜美而又风骨铮铮的作品,才如同凤凰,算得上是文章中尽善尽美的极品。由此可见,刘勰对于文章要求辞彩和骨力互相配合,内容和形式并臻至美。 & D# t' `( a! w7 y/ w
7 }0 Z- U- z; V5 p1 ~以锦绣喻文章。王充在《论衡》中说道:“绣之未刺,锦之未织,恒丝庸帛,何以异哉?加五采之巧,施针缕之饰,文章炫耀,黼黻华虫,山龙日月。学士有文章之学,犹丝帛之有五色之巧也。”这一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 C# ^: E1 X) S# A5 S2 A # k0 u; |3 L( J; ^. r+ C5 n ?
这些比喻中,一方面,作为本体的“文”与作为喻体的“物”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另一方面,这些比喻皆为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文章。文章之喻,充分表明了中国人对于文章写作的深刻认识,也折射了中国文学批评的风格特点。@领导干部学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