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昌源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要紧紧围绕“建设新兴工业县、打造朱子文化城”的目标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实施项目带动追赶战略不动摇,坚持深化“三个一”项目工作机制不动摇,努力推动尤溪经济持续、协调、有序、有效发展。
1、壮大工业规模。一要扩张总量。保持工业经济高速增长态势,形成对县域经济的强势带动。全年要完成工业投资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新增6亿元,增长18%以上。二要提质增效。通过促进政企、银企、科企、市企对接,在加强扶持中提质增效;引导企业借牌发展、创牌兴业,在打造品牌中提质增效;做大做强产业,在形成“规模效应”中提质增效。三要做大亮点。培植壮大一批支柱产业,扶持发展一批大企业,加快实施一批大项目。抓支撑点,筛选扶持30家重点企业,把大企业做强,把强企业做响。抓增长点,确保金丰铅冶炼、光华百斯特、格利尔印染、华港电源等在建重点项目早投产、早达产。抓突破点,力求在引进高新项目、产业链延伸项目、规模大项目上有新突破,争取10万吨锌冶炼、阿克苏.诺贝尔油墨及粘合剂树脂、明龙麻醉药品等投资上亿元的意向项目早日升格。四要做强板块。着重壮大林产、矿产、纺织三大主导产业,做强产业板块。在“大”、“快”、“活”、“严”上下功夫,确保尤溪省级经济开发区通过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做强园区板块。把沿尤溪河、沿高速公路的乡镇打造成工业重镇,做强“两沿”板块。
2、统筹农村发展。一要以工促农。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壮龙头,办基地,促加工,活流通。以强化培训促转移,有效破解“招工难”与“转移难”并存的矛盾。以大办企业促就业,把农民转变成产业工人,把劳动力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以培育特色产业促发展,壮大林产、畜牧水产、果茶三大特色产业。二要以城促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工作重心向农村下移,扎实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要以改促活。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完善减负机制;创新“农业155”服务机制、林业管理体制、耕地流转服务机制、农村融资机制。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认真抓好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扶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强化科技推广应用,大力发展非农经济。
3、提升第三产业。一要让旅游兴起来。着力解决“吃、住、行、游、购、娱”问题,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加大旅游项目生成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旅游开发有所突破。二要让市场旺起来。全力打造特色品牌,搞活尤货流通。扶持发展服务业,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大力发展新兴市场,加强市场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促进新兴市场与高速公路经济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配套,与城镇开发相协调,加快形成园区聚集产业、市场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市场的格局。三要让社会事业活起来。把社会事业推向市场,按照“凡社会能办的政府都让,凡业主想办的政府都帮,凡可市场运作的政府都放”的思路,深化公共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多元化办学,盘活各类无形资产。
4、加快城镇建设。按照“一主二区二园”构想,优化“西连东扩提中心”思路,加大城镇建设力度,力求在扩容上有新动作,在管理上有新作为,在开发上有新成效。一要以举措创新加快开发步伐。在思想上要突破传统的远近观,作为上突破难为观,发展规模上突破零星观,树立“组团开发,经营城区,分类实施”的全新理念,加快开发步伐。二要以大动作突破西连瓶颈。聘请专家制定方案、科学论证,突破“西连”隘口,实现人气、商气、“城气”的直接贯通。三要以设施配套加快东扩进程。向东推进工业园区,同时通过扩建学校、兴办医院、建设工人经济住房,推动农村人口集聚。四要以产业发展做大集镇龙头。按照“镇区扩容、结构优化、增强辐射、统筹协调”的原则,扎实抓好小城镇建设,努力形成“一镇一特色、一镇一景点、一镇一风情”的小城镇建设新格局。
5、推进和谐发展。围绕“打造朱子文化城”目标,淳民风,拓外延,兴文教,重开发,搭建朱子文化平台,促进经济建设和朱子文化开发双丰收。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努力减少后进面,争取尽快解除预警告;提高国土资源的使用效率,积极盘活闲置土地,挖掘存量土地,努力实现用补平衡;加强环境的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认真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不断扩大就业空间,努力实现充分就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扩大基本养老、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扎实推进“平安尤溪”建设,积极排查、及时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作者为中共尤溪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黄茂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