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2014年,本局紧紧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服务质量的总要求,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大公开力度、完善工作机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公众的期待,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要特点: (一)广开公开渠道,搭建了高效便捷的服务平台 按照“整合资源、优化功能、丰富渠道”的工作思路,积极构建形式多样、功能齐全、及时畅通、服务便捷的公开渠道和场所,提高信息提供和服务水平,满足不同群体的信息需求。 一是优化政府网站建设。年内,局信息中心组织对市局和分局网站统一进行了改版更新,梳理了我局政府网站7大版块,300多个栏目,全面整理市局、分局间提取与推送的栏目信息,逐步完善了全局系统信息资源的共享调用,保证了各站点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同时,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建设,完善国土资源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为群众查询信息提供了快速便捷的获取途径。 二是注重政府网站制度建设。为进一步提高各单位信息发布质量,统一全局对外服务形象,局信息中心4月份印发了《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网站群信息发布格式规范》(京国土信〔2014〕188号),该规范将信息分为标题和正文两部分共17项进行详解,并指导了信息发布人员的发布行为。建立健全网站群管理制度,以评促建,局信息中心6月份修订并印发了《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政府网站群考评工作实施方案》(京国土信〔2014〕261号),修订后的指标权重侧重于外网网站,重点考核各单位在业务专题栏目建设、信息发布等方面的工作,考评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三是拓展信息公开渠道。积极利用政务微博等新媒体互动功能,创新公开方式和载体,及时发布权威政府信息,积极回应公众关切。8月20日,局官方微博“国土北京”在腾讯网和人民网拓展上线,实现了与新浪网相结合的三个官方微博同步运行。经过工作实践,局官方微博主动占领网络舆论阵地,积极传递国土声音,有效提供服务信息,形成了一条兼顾信息公开和政民沟通的新渠道。 四是打造全方位信息公开平台。充分利用“走进直播间”、在线访谈;开展“地球日”、“土地日”和“媒体沙龙座谈会”等活动,搭建政府与市民的沟通互动平台,不断提升公开工作实效。为进一步做好“在线访谈”栏目有关工作,7月份,局专门印发了《关于做好局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有关工作的通知》,从访谈计划、访谈方案、访谈预告、访谈口径、访谈流程5个方面进一步规范了访谈行为,为促进信息公开工作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密切与群众的沟通联系奠定了基础。 (二)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解答热点问题 一是加强引导,为全市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发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基准地价更新工作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在风险评估时预测到可能会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市委宣传部、市外宣办和市网信办对此项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指导并协助制定稳妥的舆论引导方案。4月26日,依职权公开举行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听证会,舆论反映基本平稳。8月26日市政府下发通知正式公布基准地价更新成果,相关报道认为此次基准地价更新,客观体现出北京地价空间分布规律,对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是服务民生,稳妥公布北京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6月17日,局通过官方网站公布了此次二次调查成果,同时向中央和市属主要媒体提供新闻通稿,促进服务民生、服务有关部门在深化改革和编制有关规划中共享应用。经舆情监测,相关媒体报道客观。8月13日下午,局领导带队做客政风行风热线“走进直播间”栏目,向广大网友介绍北京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情况。全面系统介绍了北京市二次调查工作的整体情况、主要数据成果、科学有效组织调查过程、以及运用调查成果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领域提供服务支撑等情况。 三是积极宣传,促进北京土地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媒体客观解读北京市土地市场工作情况,保障全市土地市场平稳有序运行,1月2日和7月2日,局组织召开2次土地市场形势分析座谈会。邀请市外宣办、市网信办、中央和市属主要媒体负责同志及记者、部分高校和专业机构专家参加座谈,介绍土地市场运行情况,听取各方对促进本市土地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建议。参会专家认为,国土局第一时间进行权威发布和解读,对于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社会公众客观了解情况、消除外界疑虑起到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根据土地市场形势变化,适时发布有关数据,介绍工作进展,加强政策解读,通过市属主要媒体、政府网站和官方微博及时进行权威发布,稳定市场预期,较好地保证了土地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四是舆论造势,稳步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切实落实全市防汛工作要求,通过积极宣传地灾防治工作提高公众对灾情险情的识别和避险自救能力,自5月份开始,不断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力度。通过政府网站、官方微博、首都之窗、千龙网等筹划制作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避险场所查询地图,向社会公众提供详实准确科学的地质灾害防治查询信息;通过北京电视台、北京电台和千龙网进行专题直播访谈,针对市区两级工作重点、汛期不同阶段任务安排,通过具体事例、数据资料介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通过局政务微博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和地质灾害介绍、避险自救知识,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受到网友欢迎。 五是把握先机,强化政务微博快速反应能力。在做好日常信息发布的同时,不断强化政务微博快速反应能力。5月8日和5月27日,“北京五环内不再出让商业用地”、“北京今年或停止普通商品房住宅用地供应”的不实消息被传出后,立即开展应对工作,最终均于事发当天通过政务微博及时澄清。使社会公众和媒体及时、准确的了解到真实情况,避免引发炒作,达到了一锤定音的舆论调控效果。同时,对于微博中出现的网友提问、政策咨询和举报质疑,能够及时掌握、迅速部署,通过线下核实情况、线上交流沟通等形式较好的回应公众合理诉求。 (三)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突出重点领域 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京政办发〔2012〕34号),明确推进8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的要求,征地信息作为八大重点领域之一,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是科学制定计划。针对征地信息时间跨度长,涉及内容多、分布范围广等特点,征地处不等不靠,积极行动,按照还旧账不欠新账、逐步推进的原则,精心筹划。时间上,力求及时。在2013年完成对2008年5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以来产生的政府信息进行整理和主动公开的基础上;对新产生的征地信息及时公开。方法上,分级组织。市局主要负责公开征地批复;各分局主要负责公开征地公示公告、征地补偿协议、征地结案等信息。标准上,严格要求。规定凡是群众关注的、不涉密的相关信息必须公开;尽可能以扫描件的形式进行公开,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查询。 二是细化公开内容。将拟征收土地的位置、面积、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在被征地村委会民主公开栏进行公示,在征地公示期间,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提出听证申请的,均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国土资源部第22号令)的要求组织听证工作。督导区县人民政府收到征收土地批准文件后,及时在被征地的乡镇、村公告批准文件名称、文号、批准机关、批准时间征后用途等内容。征地补偿费足额支付到位、人员安置完成后,由区县国土分局办理征地结案,同时将结案情况及时对外公开。 三是严密组织实施。工作中,克服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安排专门时间,指定专人负责,加强部门之间协调,促进工作有序展开。为达到及时公开、快捷查询、方便利用的目标要求,在公开征地批复时,精心设计公开字段、防伪模板,逐份进行扫描、防伪处理、校对审核、上传网络。 (四)严格质量标准,提升依申请公开办理水平 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及时修订了《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从操作层面对国土资源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受理范围、办理程序以及时限、告知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市局增加了网上电子邮件申请方式。 一是办理规范。在组织依申请公开工作中,注重把握关键环节,从受理、办理、审批,到办结、送达,严格按程序实施。征地处在办理量非常大的情况下,分片负责,严谨细致,多层审核,逐件办理。建立了信息公开工作台账,避免了重复受理、超期答复等工作漏洞的发生。 二是服务到位。全局系统十七个受理窗口的工作人员,坚持一切以群众满意为准则,做到服务态度文明礼貌、热情耐心、认真负责;各业务处(科)的具体经办人员,主动加强与申请对象的沟通,了解掌握真实诉求,认真研究答复意见。律师代表专门来信就局受理窗口热情服务表示感谢,机关党委出专刊进行了转载和宣传表彰。 三是协调联动。市局将每个申请件的答复情况通报相应分局,共享答复结果。充分发挥内部职能作用,对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通过审核和会商等方式研究解决。 (五)加强组织管理,夯实信息公开工作基础 为提高整体建设水平,本着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思路,着力在机制建设、制度落实、人员培训上狠下功夫,基础性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 一是配套机制建设。建立了政府信息生成及公开属性确定同步工作机制、新闻发言人制度、信息发布审核考核机制、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复杂问题会商机制。结合文书制作严格审核公开属性;结合工作实际,重新调整修订国土局政府信息公开审查办法,对审查范围、工作机构、审查程序和工作机制等做进一步规范,以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国家秘密安全。逐月对公开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定,并完成纸质文书移送工作;工作中加强信息沟通,搞好协调配合。 二是落实各项制度。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日常管理规定、考勤制度和检查督查制度,完善了岗位目标责任制。坚持每月通报所属单位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公开情况,按发布数量多少进行排名,通过比对相互促进;每季度编制发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简报,通报情况,指出问题,讲评具体到位。 三是加强人员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岗位轮训相结合的方式,先后两次集中组织专题培训。为做好2015年1月1 日《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开始施行的准备工作,紧密联系国土资源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际,在全局组织系统培训的基础上,采取转发《规定》原文学、组织培训集中学、多法并举辅助学等方式,精心计划,严密组织,扎实工作,将相关准备落实到位。加强岗位轮训,注重训练效果。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本局2014年度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2176条。主动公开信息中,机构职能12条,占0.1%;法规文件7条,占0.06%;规划计划6条,占0.05%;行政职责1条,占0.01%;业务动态12150条,占99.78%。 接受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咨询9800人次。其中,现场咨询5600人次,占总数的57%;电话咨询4200人次,占总数的43%。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申请情况 本局2014年度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7390件。受理的7390件申请中,当面申请5604件,占75.83%;以传真方式申请8件,占0.11%;以互联网方式申请21件,占0.28%;以信函形式申请1759件,占23.8%。申请内容主要涉及土地预审、征地批复、土地一级开发授权批复及相关内容,土地权属登记情况及政策信息、土地利用及出让相关材料等内容。 (二)答复情况 本局2014年度共答复7337件,其中: 同意公开3167件,占43.16%; 同意部分公开76件,占1.04%; 不予公开42件,占0.57%; 信息不存在的3469件,占47.28%; 非本机关掌握的251件,占3.42%; 申请内容不明确的262件,占3.57%; 非政府信息的29件,占0.4%; 已主动公开的41件,占0.56%。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收费情况
. \% E" T3 Q; P9 m i" ] 本局2014年共收取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检索费、复印费4711.7元,对特殊困难申请人减免632.1元,对政府信息的邮寄费用全部免收。 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 (一)行政复议 2014年,针对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发生行政复议91件。其中维持63件,驳回或终止6件,撤销5件,责令履行1件,未审结15件。 (二)行政诉讼 2014年,针对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发生行政诉讼案290件。 五、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4年,本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主动公开发布信息的标准还不够统一;二是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的规范性上仍需加强。申请人因对答复不满意,引发的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较多。 2014年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点: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施行,认真落实各级对政府信息公开提出的要求,切实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提升政府工作透明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失时机的组织宣传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提高全体人员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 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对《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理论和实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制定《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法》。 三是继续加大主动公开工作力度。重点解决信息发布不及时、位置不准确、形式不统一等问题。 四是继续抓好培训工作。针对培训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进一步扩大培训范围,增加培训内容,明确培训要求,提升培训效果。 五是加强重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积极参加《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修订的专题研究工作,按照市政府办公厅的分工认真抓好落实。此外,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按照区分重点、实地调研、制定对策、会商解决的方法步骤,力争每季度研究解决一个问题,使已有的调研成果具体化,增加针对性、实用性。
9 A( u, u' { h2 m% K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