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时代,最初用来指电子(electronic)时代。网络出现后产生了E-mail——电子信件,电子信件以其快速、简便、多功能等特点在很短的时间内颠覆了传统的手写邮寄信件,同时微软的“浏览e”的出现,标志着颠覆传统新闻报纸、书籍、视听的大E时代的到来。而微博的火热,带动了“微写作”。在网上,“微小说”“微剧本”“微诗歌”“微故事”“微影评”等名目繁多的各种文体脱颖而出,“微写作”正以一种全民式的写作样式,成为当今最受关注的独特文化现象之一。 “微”即形式微短,简明精炼,因此,特别讲究结构布局。既要高度浓缩,又需巧妙设计与构思。它要彰显“以小见大”“以少显多”“以一当十”的艺术张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微写作”中注重“相反相成”“言外之意”“虚实相生”的创意设计。 一、立意的创新 中国古代绘画特别讲求构思的巧妙,曾有人以“竹锁桥边卖酒家”一句诗为画题进行比赛,结果夺魁的竟是一幅没有画出酒馆的画作:小桥流水、竹林茂密,在绿叶掩映的林梢远处露出酒帘子,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酒”字。这幅画作,画面上不见老秘网,却使你似乎看到了竹林后面的老秘网,用形象体现出一个“锁”字。传说宋徽宗赵佶也特别喜爱书画,有一次他亲自主持画院考试,题目是“深山藏古寺”。在众多高手画作中脱颖而出的是这样一幅画:一曲小溪,小溪边一个年迈的和尚正在担水,背景是深山密林,根本就没有寺庙。那幅画之所以胜出,好就好在构思巧妙:有和尚挑水,就一定有寺庙,和尚年迈,还得自己来挑水,可以想象到那寺庙也定是座破败的古寺庙。画面上不见寺庙,就将“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更切合“深山藏古寺”的画意。可见,绝妙的构思,神奇的创意是这些作品胜出的关键。 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就是说,由于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对同一件事、同一个人、同一种情的观察结果也就不同。既然如此,在“微写作”中,就不应人云亦云,落入俗套。要选择新的角度,要有创意,要写别人没有写过或写得不够深刻的部分,这样尽管材料相同也容易写出新意来。“创意写作首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涵盖了传统文学创作但又远远超越于传统文学创作,它既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传统文学的‘写作的创意’,又适应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新变化,面向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开展‘有创意的写作’。”[1] 武汉大学第二届“三行诗”大赛获奖的第41号作品,小雨的《三行诗》: 螃蟹在剥我的壳,笔记本在写我。 漫天的我落在枫叶上雪花上。 而你在想我。 把诗倒过来读就是:我剥螃蟹壳,我写笔记本,漫天的雪花和枫叶落在我身上,我在想你。作者却反其意运用了这些意象:螃蟹不可能剥我的壳,笔记本不可能写我,我不可能落在枫叶和雪花上,你不可能想我。以绝妙的构思,表达了“如果世界倒转,你才会想我”的思念之情,凄婉哀怨,让人神伤。 在“微写作”的立意中,要力求表现出自己或当代社会新的看法或新的见解。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在不断进步的,相应的人的思想和审美也在无时无刻发生着变化。我们要在“微写作”中尽可能地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新颖的东西来。要敢于写他人所未写,想他人所未想的人与事,写出自己的独到之处来。“既然‘创意写作’的本质特征就是‘创造性’写作活动,那么,在这一活动中,创造性思维就要贯穿活动的始终。换言之,‘创意写作’更加彰显写作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的运用。”[2] 二、情节的省略 “微写作”要求作品篇幅短小,结构精妙,细微之处见精神。因此,我们要学会省略,要善于省略,要在“微写作”过程中“字斟句酌”“惜墨如金”。将“可有可无”的细枝末节,尽可能地省略。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写得有才华就是写得短……”,因此才有“善写不如善删”之说。次要情节的省略是为了突出主要情节和文章主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故事的发展。 美国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所写的世界上最短的微型小说,全文只有一句话: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它完全符合小说的要求,不仅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俱全,而且,还提供了小说所能提供的所有想象内容。 再如,获得美国一家杂志征文大奖的微型小说《猎狮》: 伊莉薇娜派弟弟佛莱特陪伴她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 她在家里接到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佛莱特。” 伊莉很伤心,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 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了一具狮子的尸体。 她又赶发了一个电报:“收到。弟误。请寄回巴布尸。” 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 ——佛莱特。 ”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空白技巧,大量省略细枝末节,将主要情节直接摆在读者面前,取得了一波三折、深藏隽永、洗练精当、妙趣横生的艺术效果。同时,这种空白的运用、情节的省略还大大加快了故事发展的节奏。 三、意蕴的含蓄 “微写作”注重在有限的文字、形象和画面中构置艺术的意境,特别讲究含蓄。 “蛙声十里出山泉”,白石老人只用简略的笔墨便勾勒出了这样一幅图景: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有蝌蚪就有青蛙,溪流多长,蛙声就有多远,何止“十里”?“踏花归来马蹄香”,花之香如何表现?画家画蝴蝶追逐马蹄,使人一下子就想到那是因为马蹄踏花泛起香味的缘故……凡此种种成功的范例,无不是因绝妙的构思而具有了意蕴的含蓄。“微写作”亦是如此,绝妙的构思往往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香港中文大学《独立时代》杂志微情书征文大赛一等奖作品《你还在我身边》: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墨阳 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我交回录取通知书 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关掉电视 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边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已逝的母亲,以此表达对她的思念。这是一封最美的情书,来自最美的情感。它运用了诸多悖理的假设意象,形成了一种思念的意境,多想,你还在我身旁,可惜,你已不在我身旁……人生最伤,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多想时光倒流,回到父母在身边的小时候,满满的思念情感跃然纸上。最后一句,瞬间看哭! 四、空白的运用 元代山水画家夏圭就常常只画半边画,因此得名“夏半边”,剩下的半边是空白,任凭欣赏者去领悟。与他同时代的马远也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他的山水画《寒江独钓图》,画面上只有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上,一个渔翁独自在船上垂钓。画面四周除了寥寥几笔微波,几乎全为空白。这种空白却突出地表现了江面上一种空旷渺漠、寒意萧条的气氛,从而更强化了主题。同样,“微写作”也要充分运用这种空白艺术,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增加文章的信息量,在尊重读者心智的基础上,让读者获得更多的体验和感受。南京大学“单身·三行诗”活动中最好的一首诗: 钱/瘦/你 诗中大胆留白,意象充足,给人充分的想象。一个“瘦”字,写出了“单身”们生活窘迫和无奈,也同时调侃了“单身”们为健美而付出的“快乐”! 近日,湖北美术学院彭彪的诗作《过故人庄》在2014年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上获得特等奖。其诗作视角独特,语言清新流畅,时代气息强烈,读后耐人寻味。其成功的秘钥就是空白的大量运用: 过故人庄 我在外面流浪,回来时 故乡瘦了一圈—— 墩子叔走了,门前的池水 干了一半。 屋后驼背的柳树 头发散落了一地, 老房子蹲在坟边,屋顶的白云 仍在风中奔跑。 诗作者借唐代诗人孟浩然的田园诗《过故人庄》的景象,对照着写自己的故乡:流浪在外的我回家时,看到的是“故乡瘦了一圈”。故乡为什么会瘦了?到底怎么瘦的?瘦成了什么样子?空白!“墩子叔走了,门前的池水/干了一半”。墩子叔是谁?门前的池水为何干了一半?空白!原本生意盎然的柳树,又为何“驼背”“头发散落了一地”?空白!“老房子”为何“蹲在坟边”?空白!作者就在这空白运用中,让读者领悟出工业化时代,农村的荒凉、落寞和颓败,并从中寄寓了诗作者深深的乡愁! 五、语言的精炼 语言不仅是写作中表情达意的工具,精炼的语言还是使文章生动、有力、感人的重要条件。“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刘大櫆:《论文偶记》)“微写作”语言的简炼一般讲求用语精炼、句子简短和句语含蓄。 日本江户幕府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的建府功臣本多重次,在天正三年(1575年)长筱之战中给妻子写了一封极其简短的信:“寄语一言:小心火烛,不要让仙儿哭泣,把马养肥。”信在两军对垒的阵中所写,却丝毫不见战争气息,只有对妻儿的关爱。信中提到的仙儿是本多重次的次子本多成重,后来成为丸冈城主。日本现存最古老的丸冈城天守阁的入口东侧,现在还立有著名的“一笔启上”碑,以此纪念这号称“日本第一短信”的家书。后来日本举行“一笔启上”作文比赛,第一届大赛以“给母亲”为主题,下面是获奖的五个作品,相信你也能从这简短的语句中感受到那些琐碎却真切、温厚的情感: 桔梗花苞砰的一声绽放了,让我想起打着阳伞的母亲。 ——谷本荣治(65岁) 妈妈,谢谢您在下雪的夜晚把我生了下来了!马上就要下雪。 ——天根利德(51岁) 十分钟后我就到家了,我想我会比这封信更早到达。请在我离去之后笑着读这封信。 ——赖谷英佑(16岁) “长得像母亲,是个丑八怪。”女儿边笑边说着。同样的话,当年我却是哭着说出来的。对不起喔,妈妈。 ——田口信子(38岁) 妈,我长大以后要留在家里。我要说一声“欢迎回来”然后陪小孩一起玩。 ——藤田麻耶(9岁) 获1979年~1981年全国优秀诗歌奖的韩瀚的代表作《重量》: 她把带血的头颅 放在生命的天平上 让所有的苟活者 都失去了—— 重量 诗中只运用了一个意象“带血的头颅”,一个情景“放在生命的天平上”,就将生命的价值和“重量”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语言简洁,构思精巧,彰显了人生价值取向,传播了满满的正能量。 E时代背景下的“微写作”,创意显得十分重要。要创意就要有创新,有绝妙的构思,这也是一切创意写作的基础。 (作者: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赵忠山 孟文丽 来源: 应用写作杂志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