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做法
一是大规模选派镇干部到村保村保户。努力转变干部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办事不便的问题,为深入推进此项工作,《为民服务便民联系卡》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办事指南》等,将村四职干部、驻村干部(全程代理员)和大学生村官的职能职责、联系方式、接待群众时间、办事程序等内容予以公示和公布并发放到每家每户手中,方便群众联系,接收群众监督,收到较好效果。二是加大村居干部培训培养工作力度。大力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在村干部的教育培训上做文章,通过举办村干部专题培训班、整顿软弱涣散村级班子、外出学习考察等形式,不断改善和提高村干部整体素质。到外地考察学习,考察内容涉及农民新居建设、农业产业化等,开阔了村居干部的视野,更新了发展理念,解放了思想,有力地推动了一大批项目的上马,收到较好效果。三是推行村居绩效考核。为充分调动各村的积极性,大力推行绩效考核机制,在对村综合目标考核体系上,分常规考核指标与绩效考核指标两大类,常规考核指标为基础类工作指标,实行倒扣分制,绩效考核指标为创新类、绩效类指标,按项目完成的数量和效果实行无限制加扣分制,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年初对各单位不下达具体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由各单位根据全镇的总体规划和工作实际,自己找项目做,激发各村争做项目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各村居形成了“没有项目找项目,做好项目争项目”的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四是加大结对帮扶力度。为切实帮助各村解决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努力探索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格局,加大结对共建工作力度,明确一名党政领导、一个辖部门、一个重点企业结对帮扶一个村居,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一户农村专业大户和一户贫困户,并一定两年不变。在结对帮扶工作中,通过送思路、送项目、送技术、送资金等多种形式,在村级阵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和贫困救济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五是加强和完善村级组织运行管理机制。我镇将村级组织运行管理机制建设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力求从体制上规范村级组织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了村四职干部、驻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的职责,从财务审批管理和公章的管理入手,努力建立村干部权力制衡机制,规范村干部从政行为。
二、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基层组织教育、组织群众的职能弱化。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和农业税的免征,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广大人民群众对基层组织的依附力逐渐减少,基层组织教育、组织群众的手段也逐渐弱化,部分村召开群众会很难组织得起来,一方面群众主人翁意识淡泊,不愿意参与组织活动,另一方面基层组织缺乏对群众实施教育引导的有效形式,广大人民群众很难较为完整地了解和掌握党的方针政策,他们对基层组织的依赖度明显降低,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呈弱化趋势。
二是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较差。目前,村级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呈现老化趋势,据统计,目前康乐乡***名农村党员中,35周岁以下仅有**名,且大多外出务工;在全乡**名村居干部中,35周岁以下的仅有**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出,留守农村的基本都是缺乏劳动力的老人和儿童,文化水平和能力稍高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一方面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较差,需要整顿软弱涣散的村级班子。另一方面由于村干部待遇较低,远远低于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村干部的待遇水平对优秀人才没有太大吸引力,在农村又选拔不出年富力强、能力水平较高的人才。有些班子出现了“不调整不行、调整无合适人选”的问题,使班子配备面临调也不行、不调更不行的“两难”境地。同时在党员发展方面,由于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尽管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年轻党员,但由于各级党组织苦于难以找到培养对象,即使培养了一名优秀年轻党员,也很难让其留下为家乡建设作贡献,村党支部后备人才处于断档的境地。
三是党员作用发挥普遍较差,党员先进性体现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基层组织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党员普遍参与活动的机会和次数少了,有的基层党组织一年仅召开一两次党员会,会议内容也多为听报告或讨论党员发展等,很少介入具体的工作,一般党员与普通群众相比,在组织形式上没有更大的区别,无非每年多开一两次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很难得到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