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机关作风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改进工作作风,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永恒主题。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就召开全市机关作风建设大会,这是市委市政府多年来始终坚持的好传统。但与往年相比,今年全市机关作风建设有其特殊的背景:一是时点特殊。会议正逢全面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正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正逢市委制定出台“十七个一律”和“十一个一律”的规定,这些都是指导全市作风建设的总纲领。二是意义特殊。市“两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人大、政府和政协领导班子,近期市人大、市政府和市政协的部门领导也即将任命。全市机关干部能否以“双提升”活动为抓手,开新局、树新风,对于打造一支“干事有激情、做事高标准、遇事敢负责、处事能坚韧”的队伍具有重要意义。三是任务特殊。从今年起,我们的工作将转入市委“促落实”、政府“抓落实”的新阶段,肩负聚焦“三件大事”、打赢“三大攻坚战”的现实任务,需要有“说了就干、定了就算、干就干好”的作风和精神。 刚才,市委市政府表彰了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绍泽同志作了总结和部署讲话,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良好作风是促进发展的强大力量,也是提高执行能力的重要保证。从总体上看,南京机关作风主流是好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应该予以充分肯定。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机关作风建设与中央、省委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坐而论道”。有些干部浮躁不实,表现为言语上狂风暴雨,行动上微风细雨,甚至只说不做,习惯于“玩空手道”、“练假把式”。空谈的风气一旦蔓延,会涣散我们“三争一创”的斗志、干扰我们创业创新的步伐、破坏我们加快发展的环境。二是“虎头蛇尾”。我们曾经在许多领域,有过不少好的开头,往往起步较早,但缺乏一种“面壁十年图破壁”的韧劲,结果“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具体表现为,一些工作开始时轰轰烈烈,中间平平淡淡,最后杳无音信。三是“知难就退”。面对“三件大事”,有的干部缺乏干事创业的冲劲和狠劲,遇事“难”字当头、“退”字当先,“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结果“等”掉了机遇,“靠”出了惰性,“要”来了平庸。四是“推诿扯皮”。有的单位和同志将“你的”、“我的”分得十分清楚,自拉自唱,工作还没做,先张口要钱、要人、要政策。对已经明确的工作讨价还价,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把人民的期盼当作儿戏、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当作儿戏。作风建设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与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与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密切相关。如果抓得不紧、改得不实,将直接损害党委和政府的形象,动摇我们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影响创成率先大业的进程。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反思,切实增强自觉整改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执行能力,是我们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今年全市机关作风建设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纪委二次全会精神,以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以及市委两个“一律”规定为准则,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把打赢“三大攻坚战”作为头等大事,把创建服务型机关作为长期任务,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动力,让“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行、行必果”在南京蔚然成风,为创成率先大业提供有力保障。开拓“改作风、强执行、树形象”的崭新局面,必须从“心”开始。思想决定方向,意识支配行动。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前提是解决好思想作风问题,思想作风源于“心”,根在“心”,始于“心”。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从科学的规划和良好的机制入手,端正工作指导思想,坚决反对追名逐利的短期行为、哗众取宠的表面文章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从“真”出发。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用双脚丈量民情,用心灵感受民生,用行动排解民忧,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确保讲真话、倾真情、动真格。必须从“实”做起。务实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要坚决刨掉那些漂浮、虚耗、空谈的形式主义,咬住既定目标,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以实干求业绩,以实绩赢民心。重点要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同志们,加强和改进作风,狠抓工作落实,既是南京科学发展之需,更是广大人民群众所盼。希望大家真正少一些空洞的言语、多一些实干的行动,从心开始、从真入手、从实做起,以改进工作作风的新成效全力打赢“三大攻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