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写作三忌 ) _8 B3 A1 t f1 M, q+ S/ \
作者:张冠英 来源:应用写作2014年第一期 % \# z, P* L' [, Q: X. f2 m
总结,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事务文书之一。其适用面极广,举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乃至个人,均要经常用到。也正因为如此,对于总结的基本要求,人们又往往由于熟悉而致重视不够,甚至出现一些写作上的误区。考察一些基层机关单位和个人的有关情况,笔者认为写作总结应注意以下三忌。 一忌“失议”。“失议”即缺失议论。总结是以“议”为重的。尽管在篇幅上“议”未必会超过“叙”,但其分量却远比“叙”来得重,甚至可以这样讲,“议”是否精当,是否切中肯綮,决定了一篇总结的写作高度与价值。当然,总结中的“议”,不同于议论文中的系统论述,而是要求精当凝练,不繁琐,不铺展。总结的作用,在于指导今后的实践,因之必须归纳出有规律性的认识和体会,此即谓之“议”。一篇符合要求的总结必须有类似“我们的认识和体会是……”这样的段落提领句及相应的重点内容。而一些基层机关单位和个人,却往往依循“基本概况,工作成绩及不足,今后打算”这样的模式来进行总结的写作。甚至有的写作指导用书居然将这种模式收录其中加以介绍。这样的误导实在令人慨叹。试想,单纯地回顾情况,停留于介绍说明,缺乏对以往实践的理性分析,以致未能归纳出经验教训(亦即“失议”),总结对今后实践的指导作用如何体现呢?而这种指导作用,又是总结写作之根本性目的。一些基层机关单位的同志常感叹工作没少做,成绩也很显著,可写出的总结却总感到分量不足,其源盖出于此。就总结的写作而言,“失议”对其价值产生的负面影响实在不可小觑。 二忌“铺陈”。“铺陈”即“铺展叙述”,其基本要求为“记叙详尽细致”。这是文艺创作中传统使用的手法,但它与应用写作是基本不搭边的。在总结的写作上,“铺陈”往往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具体实践过程(工作、学习等)介绍过详,二是堆砌材料。前者且不论,单就材料运用而言,动笔写作总结之前,掌握的材料自然越多越好,因为这可以让总结者更清晰地把握全貌,从而使据以进行的归纳、分析更切实、更中肯。但进入总结中的材料则必须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即最能体现实践理念和事物本质的。这就需要经过一番比较和选择。在总结的写作上,追求篇幅有一定的普遍性。许多人认为总结写得越长才越有分量,而且越见水平,因之不愿意舍弃那些非典型材料,而是一股脑地纳入总结之中。这样做长则长矣,却导致材料主次混杂、文字拖沓冗赘,实为败笔。应当指出,长而空的文章比短而精的文章好写得多,但其价值则远逊于后者。故总结的写作当力戒“铺陈”。
! _" I2 V3 Z. |; m(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