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机关青年的那些无意识差错

[复制链接]
雨田雷 发表于 2016-3-7 14: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机关青年的那些无意识差错
7 {( k' F' N! }% g- K7 n
张建,高级编辑,原国家人口计生委宣传教育司司长,国家卫生计生委监察专员,现任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副秘书长,他结合多年机关工作经验撰写的系列文章《机关青年(办公室)36‘忌’》,引发青年热议和思考。这里刊发的是前13忌,灼见经作者授权发布。
一、没有没有3 q1 `' c9 L2 {8 Q. b5 D) i6 c
在我们司局长的眼里,现在机关里的青年干部,你们这些主任科员或处长的,都非常优秀,都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人尖儿”,特别是在智商方面,我们自叹不如。想想我们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哪有你们这么能干这么聪明呢。工作了这几十年,20多岁不懂事,30多岁没经验,40多岁没成就,50多岁就没希望了。这期间,不知碰过多少“钉子”,跌跌撞撞一路走来,其间犯过很多错误,而很多错误都是在自己无意识的情况下,都是在不经意之间犯了错,甚至许多是犯了禁忌的,但都不知不觉,不甚了了。回想起来,如果当初有人给提个醒儿,或者事先有所请教或了解,就不至于犯了那么多的“无意识差错”,走了那么多的弯路。
母亲对女儿说:“孩子,我已经走过的弯路你就不要再走了”,女儿说:“要是我不走,怎么知道那是弯路呢?”母亲无语。女儿没有说错,许多事情如果不是自己亲身去经历,怎么知道是对还是错呢。母亲也没有错,自己走过的弯路如果不说,就是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那可是自己的孩子呀。再说了,怎么能保证自己说的就是对的呢。所以女儿就姑且一听,做个参考,毕竟路还是要自己去走的。我下面要说的,就是我和我们曾经走过的弯路,不过你就姑且一听,未必我说的就对,仅供参考吧。我先说一个机关里常听到的一句话:“没有没有”。
一次,一位青年科员送给我一份征求意见的材料,我问他:“你看过了吗?”他说“我看了”,我又问他:“你有什么意见吗?”他急忙说“没有没有”,态度谦恭,意思是说“我怎么敢有意见呢”。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的心里不禁一凉,对他说:“既然看了就应该有些意见,多少你说出来看看”,看我真心听他说意见,他就说了一些意见,随后我也赞同他的意见,就让他按他的意见给反馈了。
想想我年轻的时候,过手的文件材料一般都不看,好像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似的,送到领导那儿也不想表达自己的什么看法,只当自己是一个转运工具罢了。现在再看看青年人,已经比我那时强了些,一般过手的材料都会看一眼,但通常不做表达看法的准备,你不要求他就不说,错把“没有没有”当成了谦恭,以为不说是上策,或可能没想到领导会听他的看法。因为自己没有看法,或者说不认为自己有表达看法的必要,或者说就不想有所表达,总之一句话,没有准备。而我们知道,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有时候,我和上级或者下属共同参与或经历某事,如果上级问我有什么意见或看法,我都会认真中肯地发表看法,因为这时候都是思考、提高和展示的机会,更是学习、请教和共享的机会,通常不会随意放过。而我征求下属的意见和看法时,也是希望能有学习交流共享的意思,当然也包括有对下属考察的意味。如果下属没有准备,只是仓促应付或“没有没有”,我就会感到遗憾,并知道那是因为他没有经验,也没有准备,就像我年轻的时候一样,还需要历练。
; Z. M" F( A2 @我的建议是,在这种情景下,坚决不说“没有没有”,所谓的谦恭在领导那儿是不得分的;也不说“没有”,除非你没看过或不知道,这时你需要说明;即使领导没有征求你的意见,而如果你有看法的时候,也要想些办法向领导表达出你的意见,这叫主观能动性,就是给自己创造条件。最好是你简要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尽量具体清晰一些,有可能再加上自己的思想或思考的东西,能够给你的领导多一些东西,因为你总有一些东西是你的上级所没有的或所需要的,这样的交流共享不亦说乎,何乐不为呢。8 w9 _3 d5 r2 p3 Q' H9 H* O' X
二、我不行我不行
2 e4 {1 O& L- N$ |( T3 m& }有青年建议我,说我的“办公室无意识差错”,不如就叫“办公室36忌”,我觉得可以接受。36条没有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办公室的忌讳很多,我所说的,都是在无意识的情景下出现的差错,虽然可以说是犯了“忌”,但不应该给予批评和指责的,不知不为过嘛,这就需要我们用自己曾经的经验和教训,给他们一些提醒,或者叫做温馨提示,仅仅是个参考,未必都对。下面我就说说“我不行我不行”。
& V* [% B  j! n! j( ?1 v  N2 g有一次,委里要召开机关党建经验交流会,八个发言有我们支部一个,希望我们重点讲一讲有关青年干部成长的内容。要说青年干部成长,没有比青年干部自己讲更好的了,而且我们的青年干部个个优秀,任意请一位同志讲都没有问题。随后有一位青年到我办公室送材料,我就对她说:“委里要开党建经验交流会,你代表支部发言吧”,没想到她连忙说:“我不行我不行!”看她那真切甚至还有点惶恐的神情,我就不忍心给她压力了。后来另外一位青年党员很乐意地接受了我们的建议,上台发言的效果也是出乎意料的好。
# F- B& c2 a& j/ m: w, _在机关里,经常可以看到我刚才所说的这种情景,每每这个时候,我都很为青年干部惋惜,许多带有一定压力的好事,本来是青年干部学习提高展示的绝好机会,只要努力,几乎没有做不好的,为什么许多青年都认定自己不行而推让了呢?
' D! `) w# G% H* {% O: i7 f  [* A可能是因为家人朋友经常告诫自己低调谨慎不要出头,但凡在较大的场合都不露脸;可能是因为机关讲究层级秩序,上台露脸必须从上级先开始;可能是因为自己没有经历过较大场合的锻炼,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有好的表现;可能是因为自己一向自卑不自信,一直认定自己不行,就断了表达展示的念头,等等吧。但上级领导往往不这样看,他推荐你,就是认为你能行,只是看你有没有决心和信心,只要有决心和信心,经过一定的练习和指导,没有什么是不行的。再说你只要在机关工作,迟早都要到场面上去,何不早一些就着手锻炼呢。我们的青年科员或处长,代表司局到基层或参加什么活动,都被叫做“中央国家机关的代表”,甚或被称“中央国家机关的领导”,都要经常在大会上发言讲话,这时候不行也得行。所以我们也经常看到青年干部由于平时锻炼不够,表现不得体,时有显露尴尬。如果勇于接受挑战,注重平时锻炼,有了自信和能力,往往都会有上佳的表现,堪称中央国家机关的青年干部。9 S( \2 R+ d- y  D' E
自信,既是国家机关公务员的基本素质,也是青年个人成长发展的必备品质。我在事业单位的时候,每年都要招聘一些青年职工,自信在面试和就职的过程中占有相当的分量。一次由我主持面试,一位应试的女青年进来后主动地与我们考官一一握手,眼神就充满着自信。我很坦率:“我们单位注重男女平等,目前女职工过半,我们想招一位男职工”,她说:“您们把我当男孩使就行了,论精力论体力我都没问题”,回答得自信有力,要想否定都难。我又问:“你有什么特长和优势?”她说:“我的优势就是,无论领导交给我什么任务,我都能千方百计地完成好!”我们的一位考官随口说:“那你把月亮摘下来”,她随口就接:“好,请领导给我准备一个天梯,我一定完成任务!“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们就得接这个”球“,于是我说:”那好,今天晚上就去网站直播节目实习,两天后交一份报告“。事实上,她的自信已经赢得了我们的认可,被录用就没有什么疑问了。
  ^+ i* e& X, O- H9 H那位“我不行我不行“的主任科员,在看到同伴上台的积极表现后,也开始树立了信心,经过一些锻炼,她的自信心和表现力迅猛提升,后来20多次受邀到相关部委和单位的大会上做演讲报告,而且都是脱稿演讲,很得听众赞誉。0 U. C' W2 j1 \/ m
三、事毕不回复+ b* r8 n- f- s  C
一次,我亲口交代一位年轻下属给上级部门送一个材料。到了该送到了的时候,还不见回复,我没有催问,怕给他造成我不信任他的感觉。虽然没有联系他,但一上午老惦记着这件事,一直到中午在楼道里我看见了他,也不见他有回复的意思,于是我就问他材料送到了吗,他说送到了,还解释说要送交的那位领导同志不在,他就交给工作人员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及时回复我呢,他无语,我也无语。从这以后,我不再专门委托他去办哪怕很小的事。
8 d- f- F" K. z1 `" w2 _可能有人会说,既然你很在乎这份材料要送到位,那为什么不重点强调一下呢?客观地说,这件事还没有重要到要重点强调的程度,但对上级交办的事不及时回复,恐怕不是一个小问题。俗话说得好:大事看能力,小事看品质。小事都靠不住,大事敢依靠吗?1 t% J9 W! J% U: f# c9 |/ D: i
想想我年轻的时候,肯定经常干这种不负责任的事,因为我的意识里没有很明确的信念,以为只要自己做了,心里无愧就行,很少管别人是什么感受,也没有人因为事毕没回复而教训我,只是后来我委托别人办事的时候,才有这种强烈的感觉,那已经不知得罪了多少人了,也不知错过了多少个机会。年少轻狂,很不懂事,很少在乎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事毕回复被认为是芝麻小事,不屑在意,所以很难得到他人重要事情的托付。
8 m( j4 A& |' t! X在我们周围,总能看到有办事靠得住、事毕就回复的人,在我任职的司里,大家都已经自觉地从小事做起,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当然还有最让人放心的同志,遇到重要的事,不论大与小,你一定就会想起他(她)来。你不用担心,你交代的事他(她)一定放在心上,尽心尽力,随时报告,绝不让你焦急等待,同样的,你对这种人的事情,也不会大意,也不敢大意,也会尽心尽力给他(她)有个交代。这种情景,这种感觉,只有当事的双方默契共享,斯世同怀视之,共享信任之美。可贵的是,具备这样品格的人,绝不会只对上级讲信誉,对同事、对外人、对下属都能一样相处,任何小事都能可以依托,即使大事也没问题。你看机关里口碑好的人,都有这种优秀品质,都能够得到大家的赞誉。9 a' L4 ?/ U2 n" I" R9 X
多年前我在事业单位的时候,曾经给青年职工推荐过《致加西亚的信》,说的是一个叫罗文的美国陆军中尉,受美国总统的托付,历经千难万险,把信送到了远在巴西岛上的加西亚将军的手上,赢得了美西战争的关键胜利,他有千条万条理由送不到信,如果转交他人也未尝不可,那么,他就不叫罗文了。他送的是一封信吗?不是,他送的是一个战士的信誉,送的是美国国家的命运。这个送信的传奇故事之所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主要在于它倡导了忠诚、敬业的精神,体现了人性中光辉的一面。这也是100多年来,《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成为最畅销书之一的原因。
5 c$ U: K. q2 c7 ?事毕就回复,说起来简单,要做到不容易,送信送材料只是表面上的,根子上还是怎么做人的事,和承诺和诚信有关。我们身边有不少事毕必回复的人,事毕不回复只是一小部分人,那是这些人还没有明白事毕不回复的害处和事毕就回复的甜头。还有人可能会说,这些事毕不回复的人,可能能力水平还不低,可能只是不拘小节、不屑小事,但可能有能力可以做大事。我相信不屑小事的人可能有所谓的“大本事”,如果既有能力又让人放心那当然好,但如果在有能力和靠得住的两种人当中,只让你选一种人,你会选择哪一种人呢?
* d9 W8 k  L8 g6 D四、会前不到位
5 s8 K' Q! y1 I4 v  z. x有人说我前面说的那些,今天机关里的年轻人其实都知道,不过是明知故作或故意不为。我相信青年干部很多是不用提醒的,但是无意识地犯错,还是比较常见的。对于明知故犯或故意不为的,我们以后可以单列一个单元讨论,我要说的还是无意识犯“忌“,姑且说之,仅供参考。下面我说说“会前不到位”。
. h; a0 B; V5 F
“会前不到位”是机关里常见的一种现象。我经常参加一些司局或部门召开的会议,以协调会、座谈会听取意见为多。通常我会提前10分钟到会议室,但有时还看不见会议主办方的人,其他部门的参会同仁来了以后还不见主人,我们就有受到冷落的感觉。有的只剩三五分钟了,才见到主办方有人到场,好像没有什么准备似的,会议显得松松垮垮,这种情形下,被邀请的人情绪很受影响,所以会议的质量和效果一般好不到哪里去。3 f  ]/ E+ S+ a* k3 k

1 E" b* L, n4 k, m" l% X9 [如果是主办方的领导“掐着点”到会,还可以勉强接受的话,那么承办会议的工作人员会前不到位,实在有点讲不过去。如果参会人员都是在同一个办公楼里,工作人员至少应该提前15分钟到场,因为有种种原因,外部门参会人员很可能提前10分20分钟到会。如果有邀请外单位代表参会,只要使用了交通工具的,很可能就有提前半小时到场的,客到主不见,实在不礼貌,给参会者留下的,只是冷淡应付的印象,往重里说,就是不尊重邀请的参会者,反映出主办方从领导到一般工作人员,都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和人格品德。2 M7 X6 j1 j: E

5 v* D- }1 q- O8 E3 {$ M有这么严重吗?我的感受就是这样,当然特殊原因除外。有一阵时间,机关里流行着“掐着点到会”的风气,参会时间以准为美。参会者倒是无可厚非,但如果办会者也心安理得,那就让人感觉不好想不明白了。可能是受国外的·一些风气的影响吧,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多次出访,在拜访对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到达时间上,有时就比较纠结。一方面,因为所在地区交通状况比较复杂,我们担心迟到了不礼貌,所以都是提前出发,提前到达受访单位,另一方面,我们通常会被告知要准时到达,提前到达没人接待。所以我们经常提前10分20分或甚30分钟到达,到达受访单位后,没有人接待,我们要么就在车子里呆着,要么就开着车瞎转磨时间,等到了时间了,才有人接待。主人心安理得,我的心里却很郁闷,这叫什么事儿呢?主人难道没有考虑我们可能提前到达吗?我们早到10分20分钟又有什么不对吗?难道主人们个个都那么精贵?安排一个工作人员接待我们有什么难的吗?
* t1 C$ V. `% c5 Y; ?* C. k) p, ~8 _) T% X" @: M; P# [; x
有人解释说,这是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讲求效率,不浪费时间,而且也不论你是什么级别什么客人,都一视同仁,秉公办事。这种论调居然也会被我们的一些人所认可,而且效仿起来,还真像西方人那么回事。岂不知这是无意之中犯了待人接物的大忌了,至少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如果只讲准时准点,不讲待人之道,恐怕只是捡了一些皮毛,丢掉了一些根本。丢掉的是一些什么东西呢,我认为就是丢掉了我们做人的一些东西,丢掉了中华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就是在待客方面的真诚、热情,宁可自己辛苦一点、稍微付出一些,尽地主之谊,尽主办方之情。况且早一些到会场,接待提前到达的客人,还可以加强沟通,尽可能发现和解决会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往往这是开好会、解决好问题的关键。
4 V+ f; _- Y7 l& S  a& B5 [9 A/ S5 N+ f% k( V$ c2 Y' X
所谓我们在国外看到的一些慢待客人的现象,在西方发达国家,有些人根本就是骨子里不把你当客人看,要是他认为重要的客人,比我们到位的还早呢,如果是在欠发达地区,更多的是迟到懒散成了习惯,他自己就看不起自己,继而看不起别人而慢待客人,还是不尊重人。但凡出现会前不到位的现象,都与办会方不重视有关,可能就是个形式主义的会,所以大家都应付应付得了。会前不到位、办会不认真,就是不良机关文化或处室文化的表现。看看这种主办方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表现,就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因为做人做不好而开会开不好的问题。7 f2 g% d! i- D: Y1 z4 _8 H/ H

; T- T$ X. s$ L4 g1 d我们的做法是,如果召开相关部门的会议,又都在同一个办公楼里,那么工作人员提前20分钟就要到场;如果有使用交通工具的参会者,那么工作人员就要提前半小时到场,往往我自己就会提前10分20分到会场,接待积极参会的先来者,以示尊重和重视。近几年我和司里同志与五六十个部委单位学习交流,不论是在主场还是客场,我们都是提前半小时以上到场,会前要注意的事情很多,多一分准备,就多一份成功。即使是司内的会,我本人也都提前到场,没有别的,心在会上而已。
% @( j- q% M. R2 h# L* h% e" A; n/ w! d: U( e
参会者如果因为特殊情况提前到达会场,就不能苛求办会方提前接待,但办会方提前安排工作人员到会则是责无旁贷的,这些,就应该是我们的处长或科员们应当想到的了。
' g6 H0 L6 g* C; a5 |
1 B7 ^: s/ M8 O$ T" W会前的文章大得很。
" m, }. F8 X  f; \
) |% T0 q" K) R! e) B五、拖拉误事& z5 T% `* A% j

& {, `- O1 K9 {5 T6 O一次,我让一位实习生复印几本文件,因为材料比较多,复印需要一两个小时,我对他说:“你抽空复印一下”。话是这么说,我还是希望他能尽量快一些,但没有催他。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复印件还没有交给我,那几天司里整理文件倒腾柜子,确实也忙,实习生很出力,大伙还夸他呢。结果一个星期过去了,十天过去了,复印件还没交给我,我以为他要给我复印出个“刮目相看”呢,或是复印难度太大?好在上级没有要,那就再等等吧。4 @5 X5 K+ _( H, U
0 f  U6 R+ C% `* |4 G2 u% M0 [
足等了半个月,那天上级要材料,我问那位小伙子:“复印好了吗?“他说:”没有,这些天帮助处室整理文件柜,现在马上复印“。我说:”不用了,已经来不及了。这些天你很辛苦,但是你在这儿的实习恐怕不及格了,现在你就回去吧,不用再来上班实习了“。他懊悔,他道歉,但没有用,我对他毫无怜悯之心,告诉他这是他的一个教训,希望可以成为他的”人生财富“,请他好好记取。他悻悻走了,不知道这件事对他是不是一件好事。
$ _, H! T& i. E# U- ]( n# I) ?# b# Q3 H5 f
这位实习生错在哪儿?看起来是一个拖拉事件,其实他并不懒惰,那些天他干体力活也不惜力,怎么就“不及格”了呢?而且他还没有意识到他的错误,就是我说的“无意识差错“,这就可悲了。照这样下去,恐怕他要谋一个好职业就比较困难了,因为他不知轻重,不大懂事,不知道许多事情是不能拖拉的。) W% ]! m+ i9 T: j
( U$ _# g  s! O- U
我20多岁不懂事的时候,肯定也常常干这样的事。有些事以为领导说“抽空“,那就抽我的空儿;或者认为自己没闲着,也不偷懒,有些事拖延拖延没关系;或者自以为这件事不重要,拖拖不要紧;甚或压根就忘了这件事,都有可能。结果呢,经常感觉领导不信任、不重视或者不重用,还不知道为什么,等我自己当了领导,碰上了这样的事情,才深有体会,很是扼腕。
+ \8 D& i6 b* d: M) I0 `* G6 c
' G2 d0 A0 i9 v/ G' y+ I) h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我们每天都有许多事要处理,孰轻孰重应该有一个权衡,有一个安排。并不是说领导交代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许多事都有轻重和急缓的权衡,比如家庭的大事难事,比如突发的事件,许多时候都要及时调整,重新安排。但领导交办的事,通常都是重要的事,虽然领导没有强调快办急办,那是需要你自己斟酌掂量的。在实际的工作中,但凡我交代的事,除了说明不急或缓办的事,其实都是需要立即就办的事,有人慢了点,我就着急了,其实不是我着急,是事情着急了,现在退居二线了,真的没有什么那么着急的事了,但是在一线,包括处长主任科员等,都算在一线,许多事都是不能拖拉的。4 \1 z5 m# C0 `- I4 d( h

( R+ b1 l, b) T1 @2 M! [# B我交代的复印材料的活儿,即使有困难,也就是一两个小时的事儿,应该可以在一两天之内做好,怎么能拖了十几天呢?这件事在他的安排中放到了什么位置呢?你怎么判断这件事就可有可无呢?应该说,领导交办的事都很重要,急不急就要看情况,但也必须尽快完成,以免误事。更重要的是,通过办好他人交代的事,不拖拉不误事,养成良好的品格习惯,树立良好的品格形象,还是更重要的事。即使不是领导,只要是和他人发生联系的事,都不能掉以轻心,都要妥善安排,及时处理。除非你是故意的,那就不在我说的“无意识差错”之列了。
拖拉误事,不仅是误了他人的事,更要紧的是误了自己的事。
六、当场声辩
我用“声辩”,而不是”申辩”,意思是说当场发出声音和不发出声音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写个纸条或者采用巧妙的方法给予说明或者申辩也未尝不可。如果你是有所准备,故意要当场声辩,那就不在我说的“无意识差错”的范围了。
一次,我们召开全司会议,内容比较重要,结果有一位干部迟到了十几分钟,我当即批评他:“重要的会议怎么能迟到!”他当即声辩:“公交车出了故障,路上又堵,本来应该不会迟到的。”看到他自感委屈的神情,我的批评更严厉了:“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迟到!你不要申辩。”结果很影响会议气氛。- ]& z1 ?8 k% X6 M6 i+ C
7 e$ {( U9 }" o0 k$ R3 D5 q/ `
但凡当场声辩,通常都有一些原因,有时还很有道理,但这个道理是大道理还是小道理,我们很少考虑。关于迟到,堵车是一个原因,但如果会议重要的话,堵车就不是理由,更不是道理,除非大家都认同的特殊情况是例外。这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一件事。那还是40年前我上中学的一件事。一天我和一位同学相伴上学,感觉时间有点紧,我那位同学戴有一块手表,他说出门前刚对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滴滴报时,应该没有问题。紧走慢走,我们刚进了校门,上课铃声响了,等我们推开教室的门,老师已经开始讲课了。老师对我们说:“迟到了,你们就站到后面去。”我那位同学当场声辩说:“我们没有迟到,是上课铃早打了一分钟,我的表是北京时间!”老师更生气了:“迟到就是迟到,还狡辩什么!站到后面去!”
3 G* `  ~3 C; ]1 `2 H. b
$ J: O- }, A  M5 }1 A) o站了一节课,站是站了,心里还是不服,总认为我们自己不算迟到,上课铃没按北京时间响。事后老师跟我们讲了道理:“打上课铃可能有点误差,但打铃上课是全校的规矩,这是大道理,你们按你们的时间迟到了,这是小道理,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如果大家都按自己的“道理”,学习秩序不就乱了吗?“。我们的老师是大家很敬重的,我们也承认了错误,应该吸取教训更加注意。
6 k. {8 f! [" G5 {$ z% A: [6 @0 E( z1 ~) k' _
有人会说,如果严格按北京时间打铃,我们就不算迟到了,还是校方犯错在先,不应责备我们。想想当年的条件,打铃的时间误差是难以避免的,即使到了今天,也不能保证那么准时,即使准时了,迟到也不至于会被罚到后面站,但迟到的原因能成为当场声辩的理由吗?
4 @8 B; W# C/ |: m4 A5 i1 j" @! a6 B9 w: w
有些人就事论事,认为只要有理由,就可以当场声辩,可能还没有想过,有没有理由和当场是否声辩不是一回事。迟到有一些理由,或着有充足的理由,那迟到就迟到了,没有关系,即使受罚也没关系。如果迟到很值得或者还要受到嘉许,它也和当场声辩不是一个道理,所谓道理有大有小,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当场声辩的本质是不服管理,而不是有没有道理。潜意识中的不服管理就会在有一点所谓的理由时表现出来,除非你是有意识表达这种情绪,否则是既没有道理,又导致问题升级矛盾激化。这样的后果于事于己于人都是弊大利小,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 ]/ C) c% w& J9 V4 J8 C) z0 l+ @, f! k
有人当场声辩只想解释说明,语气没有那么硬,这时候我都会马上制止他:“不解释,不要解释”。为什么,这是我自己的经验教训,除非领导让你解释,否则你的解释没有意义,批评你迟到,就是批评你迟到,影响会议就有错,有什么理由或功劳下来再说,不是一回事。如果领导劈头盖脸地训一顿,当场声辩的效果就更不好,把本来的迟到批评变成了对立矛盾,恐怕有违初衷和目的,也会影响会议效果。除非你是想故意挑事。否则不要当场声辩,这是因为:一、违反会议纪律影响会议效果理当受批评;二、事先没有打招呼也有错;三、所谓的原因理由如果有,那也是小道理,遵守纪律开好会是大道理,大道理管小道理,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如果你是大道理,那也用不着当场声辩,下来说明就好。四、当场声辩表现心胸狭隘,没有度量,说到底还是不服管理的心理作祟,不服管理就不是小问题了。$ |! m0 }0 |7 P, z
. p- o7 Y8 z- [: B- t) X
又有一次全司开会,一位青年干部迟到了十几分钟,我照例批评了两句,她谦逊点头表示接受,过后我问她,才知道早上她送父亲急诊,到了医院做了安顿,马上就赶来开会,开完会还要赶去医院。家事为重,她完全可以不来开会,发个短信就行,但她还是顾全大局,还接受我的批评,我由此对她更加信任,也会注意对她的批评,她没有当场声辩,是一个成熟青年和优秀公务员的良好风范。

2 X* R* V8 U5 Z4 U对于批评者来说,把握好批评的分寸至关重要,这里也有一个小道理和大道理的问题,为批评而批评于事无补,动机不纯更是害人害己,那是针对批评者而言的。对于被批评者,我知道你有原因,甚或理由充足,但摆到眼前的事情没有个交代,恐怕交代不过去,至于你当场声辩不声辩,真是一个考察考验你聪明智慧的微妙境况啊。8 N$ I( t! C# `1 s! x8 ]( K
7 F1 y) W2 U. G/ \
七、开小会
5 b& X/ l* G7 n* s7 t! S, K4 r" v) D- u. \+ T# Z
一次我在直属单位的职工大会上讲话,讲着讲着,突然看见有两个青年在交头接耳,我的思路一下中断了,停了两三秒,那两人还没觉察继续开小会,我不得不当场制止了他们。事情不算大,但毕竟对讲话和会议会有一些影响。开小会的年轻人可能还不知道他们的小动作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c$ L5 A$ B3 {8 |8 p1 M
5 e# t; g: R8 s5 \开小会,谁没有开过小会?我就没有,而且大多数人都不会开小会。这些年我经常坐主席台,才知道原来台下的任何动静都能尽收眼底。哪里有个“风吹草动“,即使是上百人的大会,也能感觉得到。这时侯如果我正在讲话,多少都会受到影响。如果是小型会议,那就更不用说了,在小会上开小会,简直就是对讲话人的轻视和挑衅。如果一两句也就算了,三五句或更多,少则影响三五人,多则影响大半场,就会影响会议效果。6 i% y0 a2 t/ K. o' @
% ]. c3 \& L. p9 ?7 j+ ^
什么人喜欢开小会呢?我注意到有些人喜欢开小会,甚至全然不觉察旁人对他们的反感。如果注意观察他们平常的为人,可以证实爱开小会的人,一般都是很自我的人,不太在乎他人的感受,不知道他在讲话的时候,会不会在乎别人开小会。开小会的毛病不算大,但不好改,因为这是潜意识里的事,自己感觉不到,如果要说和价值观有关,好像说得重了,但如果要改,还真要从心里改起,从价值观改起。
5 Y  K: H, t; j  R' `1 w+ P9 M# A/ |) L5 @  z
还有一次,一个六七十人的会议,我正讲着话,听到有吹口哨的声音,是谁这么无礼?我离开座位,循着声音而去,原来是一个手机的来电铃声,那时候时兴彩铃,这位老兄选了这么一个旋律,没有调到静音上,人还不在座位上,真让人哭笑不得,也算是一个无意的恶作剧吧。遇到这种情况,如果相邻的人不制止,或不主动处理出现的一些不协调现象,好像自身置之度外,其实是放弃了应有的责任,是有损自己的形象的。
% L* N+ O9 Z/ f* z5 D7 |9 B# F  A& X9 b& m# K
还有的时候,我们在会场上能听到有人在大声地打电话,循声看去,那人却是把头伏埋到桌子底下,以为大家看不见他,也就听不见他的声音了,一幅活生生的“掩耳盗铃”的场景。你以为大家看不见你就听不见你的声音了吗?你以为你躲到桌子底下就不会干扰会议了吗?有人说我很随和,主持会议或讲话的时侯即使有人打手机也能宽容,其实不然。我是见不得任何干扰会议的现象出现的。如果有人思想走神,只要你没有动静,不影响他人,我无可指责。只要发出动静,影响了周围的人,或影响了会议秩序,我都是能制止就制止,即使隔着一定距离,只要没有人劝阻,我就会尽量劝阻。只要是我们承办的重要会议,我都乐于担当维护会场秩序的责任,或安排可靠的人维护秩序,要求是“地上掉根针都能听见”,人员走动和服务员倒水都会精心设计严格掌控。
# E4 b' B$ V2 I
! R% a7 E* l  I0 m0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怎么开好会的问题。一般会议都是必须的和重要的,而且办会的人也都是用心的。如何把会开好,不仅是办会人的事,也是参会人的事。重视会议,尊重讲话人,是参会人应有的品格和态度,有必要有责任共同努力把会开好。
+ R+ D3 F+ S: X) \* M: p" A# b* e
0 H- l9 b% \* c% P( h有一种情况是例外。有一次我参加一个大会,会议开得冗长沉闷,领导在台上念着稿子,底下的人嗡翁一片,心已经散了,时间又过了饭点,我也忍不住了,加入了邻座的小会,其实是对办会质量表示不满,故意而为之。这种情况,就不在我说的“无意识”之列了。5 D0 G! B1 b7 @$ m: I& r" e
. |* g( Z4 p# J( y+ P1 D1 e' u
八、羞于上问
# U9 n, P" Y% n4 @% `4 K' }+ _, T- v
8 X7 ?1 ?" s9 T& n6 g3 u3 r+ R& b我当科员的时候,很怕见领导,更不会主动去请教领导。是不敢,还是不愿?是不屑,还是没说的?可能都有,反正是敬而远之。一次领导让我代表青年到大会上发言,我用心写了一个发言稿,觉得挺美,也没有征求同事和领导的意见,甚至还不想让领导指正,怕把我认为精彩的内容给否定了。会后,领导在基本肯定我的发言的同时,还指出了我发言的一些问题,都是一些比较重要的遗漏,领导告诉我,如果想让自己的发言出彩,务必在发言之前听听领导们的意见。自我感觉是一回事,其实真不是那么回事。由此,我记住了一个教训。
6 I) ]  V( B# g1 F% J+ X9 d9 o" B' z
上,上级领导也。孔子说“不耻下问”,我们也经常说向群众学习,但就是没有说向上级学习,只提“下问”不说“上问”,这是一个重要的遗漏,可能也是一个故意吧,这里的玄机怎么能轻易让年轻人知道呢。当然,在我们的机关文化中,也是有一些潜在的规则的,我们的机关文化讲究层级管理尊卑有序。做为下级,做为青年,不是你随便可以向上级领导发问的。可是在机关里,对青年人来说,大多数人都是你的上级或领导,如果你不能经常地“上问”,那就不知要失去多少学习和上进的机会。羞于上问是机关青年进步提高不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7 M& s* N( z. ^1 t6 G" `+ a3 n# V! X$ `# I$ ^( ?1 K9 S" z3 x" h
看到一些青年躲避领导,或见了领导没话可说,我就经常鼓励青年向我提问。一次,一位年轻科员对我说:“您让我见到您就要给您提一个问题,您对其他人也这么要求吗?”我说:“我看你不太主动请教人,所以才鼓励你提问,你问我问题,是在我的要求下问我的,其他的人是主动问我的,一个被动,一个主动,这能一样吗?”他说“我明白了,谢谢您!”就走了。0 a& [+ s' q( z  K1 W3 [8 P( ]

. c5 {" o+ W/ ~+ ?8 H! a- b3 p1 r他明白了吗?我看他没有明白,因为以后再见到我,他没有再问我,也没有请教我的意思。当然我也不会再主动跟他说什么了。可另外有的青年,经常都会向我发问或者说请教我,几年下来,他们之间的差别就显而易见了。
# B; L- z! g9 P2 ]: t" _
羞于上问是机关青年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至于原因各有不同。有的青年是不敢接近领导,恐怕有所失误受到批评;有的青年不是不敢请教领导,而是不屑请教领导,自恃才高,耻于上问;还有的青年不求上进,也不善思考,基本提不出什么问题;也有的是看到领导板着个面孔,自然也就敬而远之了。4 E% y9 W; ]8 Z# p- H# ?) {
8 X: h" A+ z: h( s8 d
我们每个人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学习能力,所谓学到老、活到老。那么我们向谁学,怎么学,可能没有好好想过。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这些都没有错。可是你想过没有,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我们的同事、我们的领导,而他们就是一本活着的书,就是活的实践,他们身上积累着大量从书本和实践中来的东西,都是很宝贵的东西,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近在眼前的资源怎么就视而不见呢?所以在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之外,还要倡导向同事学、向领导学。学习是时时处处的事,如果指望集中专门学,那可就要误大事了。我想这恐怕就是学习型青年和非学习型青年的区别吧。
一次,司里要进行年终总结,每位干部都要述职,一位青年干部问我怎么能讲好,我建议他把自己的发言稿征求他的同事和领导,结果反响很好。且不说各位领导和同事会提出中肯的意见,光是主动征求意见这一条,就在内心深处得到大家的认同了,这比内容重要得多。在征求意见不是“规定动作”即不是必须程序的情况下,主动请教和征求意见就愈显可贵。
我们在工作时间,都有和上级领导相处的机会,能否善于虚心地请教他们,决定了一个青年发展和进步的快慢。但凡领导,都有一些自己独特的优点和长处,通常不是年轻人表面上看到的那一些。作为晚辈和下属,如果能接近领导,讨教一些真学问,学到一些真本事,真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和讨好奉承根本不是一回事。放着和优秀上级接近的机会而不请教不学习,岂不太可惜了吗?- d6 g4 f( H" a& }

+ d9 ~% Y$ _7 {6 l九、文稿露怯
一个青年到我办公室对我说:“这是我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请您指正。”我看了一下,问他:“你这是给我的吗?”他说:“是呀,我就是专门送给您的。”我说:“你没写台头,就不好说是专门送给我的。”噢?难道还有这个讲究呀?没有台头的材料叫做“无头文”,一般是不作批注的。我又问他:“你这是请我指正吗?”“是呀,这不我自己送来了吗?”我说:“你让我指正,可没给我留一点地方啊。”原来他的文章标题打在纸张的顶头,文稿铺满了整张纸,没有留“天”,也没有留“地”,即使我想批注也没有地方写,不免让我怀疑他的诚意,是不是原本他就没想让我写什么,不过是向我展示一下罢了,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又问他:“你这是给我看的吗?”他不理解,好像是在说“这还用问吗?”我问他:“你这是几号字?”他说:“5号字。”我说:“我眼睛不好,你这字号太小,我看着很费劲,怎么也要3号字吧?”他无语,一脸无辜,我告诉他,“在机关里,文稿都是有讲究的,没有台头不够礼貌;请人指正,不留出空间,说明缺乏诚意,许多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研究生的文稿都不留“天地”,只是看看而已;既然请人指正,就要考虑对象的需求,字号字距行距都要有所考虑。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应该还有思想上的问题,更是一个规矩。”5 |- a7 ~- D0 B, U9 _
7 I4 t; T) `# k" p6 _: J6 x
没想到原先是想向我展示赢得赞赏的文稿,让我批得一无是处。我连内容都不看就打了回去,让他重新处理,希望他能充分认识和重视这个问题,不再犯这样低级的错误。
文稿露怯,露什么“怯”呢?首先是不符合机关文稿的规范要求。现在机关对公文的要求越来越细,不同的文稿都有不同的规范,就是为了办文的效率,保证机关公文的正常运转。即使这样,不讲规矩的公文还是屡见不鲜。一次,一个司局上报了一个重要活动的请示,在正式签报单的左上角还贴了一个黄纸片,司领导随手写了两行字:领导:这次活动很重要,请您一定参加。当时我看到领导很不满意,让打回去,意思是说,这么重要的请示签报怎么能贴个小纸片呢,太不严肃了。黄纸片是办公室流行的用品,一些青年说是“便签”,我说不是,便签一定是印刷有单位名称的纸张,虽然小一些,并一定标明是“便签”,而不是“随手贴”。我们还经常能看到随手贴上还画上表情符号,这些都不符合机关公文的要求。
表面上好像是个形式的问题,但形式不讲究,往往就会以文害义,影响和损害机关工作的规范规则。如果不考虑文种的要求和对象,就会影响公文预期的目标,如果不考虑对象的需求,可以看出作者和行文单位缺乏诚意,也会影响信息传递的效率。当然像文稿中出现的一些语法错误和错别字,更直接贬低了作者和行文单位的素质,很损害作者和机关部门的形象,这样的错误属于不该犯的低级错误,实在是不应该。
文稿露怯,最突出的还是表现在思想和内容方面,机关公文大约20类,各种文体都有不同的要求,既有形式方面的要求,更有思想内容的要求。我们常常注意了形式的要求,不注意思想内容上容易存在的问题,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套话空话“八股”成风。就拿调查报告来说,本来是各有不同颇具特色的,但我们看到的许多调研报告都是一个面孔,比如题目大多是“关于xxxx的调查报告”,内容都按“基本情况、基本做法、基本经验、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的套路来写,一些重要生动的思想内容容易被埋没其中,字数不少却没有什么看头。即使汇编成册,又有多少人看呢。那年,我们和上级机关联合督查人口计生工作,上级机关的领导同志指导我们撰写督查报告,就改变了我们对调查报告写作的认识。首先在标题上,就应该有鲜明的主题思想,比如我们的报告题目就是“3000万光棍的警示”、“我国每30秒出生一个缺陷儿”等等,直接点出了问题的要害;在内容上,不再按背景、基本情况、做法、成效、经验、问题、建议的套路来写,而是把最重要的内容突出出来,特别着力写好第一段,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引起关注,所谓“凤头豹尾”,就像新闻写作中的导语一样,但又不是五要素平铺罗列,而是把需要突出的要素提出来加以强调,即所谓“强调性要素”,或提问,或引语,或观点,或故事,让读者能尽快得其要义,实现文稿的效益最大化。至于文稿的字数,应该能简则简,原则就是可要可不要的不要。至于没有质量的文章还要汇编成册,且不说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即使费了半天劲,又有几个人看呢?
中央国家机关举办公文大赛,近九十个部委和单位参加,18个文种只有60个一等奖,我们司的小姚就拿了一个一等奖,是关于我们工作的一个规划,规划能有什么特别的呢?大家都写过规划,但怎么不写成“八股文”,做到理念先进、结构合理、内容丰富、表达精当,那真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公文写作是机关干部的基本功,基本功不过硬,其他的就不用说了。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优秀的干部都有他优秀的文章做支撑,所谓文如其人,的确如此,这是机关干部不能不看重的。
十、触犯逆鳞
有一天,办公室的小王小李吵了起来,怎么回事呢?原来小李接到领导电话急用一份材料,材料在小王那儿,小王小李的桌子是挨着的,小李就拉开小王的抽屉,找到材料给领导送去了。小王回来以后不干了。小王说:“谁让你动我的抽屉了?!”小李说:“领导着急要,我知道在你抽屉里,找到交上去有什么错?”小王说:“我告诉你,我的抽屉不许任何人动,要动必须跟我打招呼!”相处一年多,小李还不知道小王有这个“逆鳞”。就因为这么一件小事,闹得两个人一段时间很不愉快。
“逆鳞”是龙的喉部下方有一块一尺见方逆向的鳞,这地方你别碰它,你要碰了它就要跟你玩命。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但用到机关里,处理人际关系倒是很贴切的。如果你注意一下,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逆鳞”,那就是轻易不让别人碰的东西。逆鳞大致可以分两类,一类以物质为主,一类以精神为主。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一定都有轻重缓急。比如偏重物质的,他的财物你动他一分都跟你没完。虽然在人际交往中大家都会克制和掩饰,但一碰上逆鳞的时候就能表现出来。有的人是看重精神方面的,比如说名誉,你要损他一点他都坚决不让,如家庭名誉、人格尊严等等,重精神的往往不重物质。
“逆鳞”实质上是价值观的反映,不同的价值观之间差别很大,除了法规纪律以外的,都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都需要我们内部协调和彼此尊重,我们不能不重视。
小李再急也应该给小王打电话说一声,得到许可就不会有问题。可是小李不知道这一点,他以为自己的抽屉不在乎别人动,别人的抽屉也一样,这就是小李的问题了。无论如何给小王打个电话那是应该的,特别是在不了解人家“逆鳞”的情况下。所以,我们经常不明底细,经常触犯他人的“逆鳞”,甚或哪壶不开提哪壶,常常弄得关系紧张还不甚了了,造成不良后果。
如果和工作无关,触犯就触犯了,这和机关工作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政府机关不是关起门来只跟自己打交道的机构,政府机关要跟所有的机构部门和不同的人群打交道,而且要争取团结所有能团结的人,协调全社会的力量一起办事。不同的组织和不一样的人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如果我们的工作人员不知道这一点,不清楚各自的“逆鳞”,怎么可能做好工作呢?只要是不危害公共利益的“逆鳞”,我们都予尊重,也都能包容。只有这样,才能团结尽可能多的人,才能尽到协调各方的职责。
其实有许多禁忌,包括宗教信仰、民族习惯的东西,以及我们的老规矩、老说法等等,都是我们要注意的。你认为无所谓,人家就有所谓!如何了解和对待“逆鳞”,不是个人的好恶,从机关的职责要求来看待和处理,就好理解了。
不触犯“逆鳞”不是我们害怕什么,它的实质是我们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充分尊重他人的核心利益。即使双方利益冲突,也要充分考虑权衡触犯“逆鳞”得失利弊,不能轻易对待轻率行为。小到一个组织,大到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逆鳞”,不知道这一点,就会犯傻犯错误。有些人和团体甚至不断以触犯“逆鳞”突破底线挑衅闹事,实际是很不理智、很愚蠢的。
人和人行为的不同,最根本的还是价值观的不同。就像工作中都在做同样的事,尽管目标一样,但不同的人由于理念不同会导致最后的方向和结果不同。但并不妨碍不同的人合作共事,相互尊重和包容,即我们所说的“和而不同。”
我发现有些人就有探识“逆鳞”的本事,你看他只用几句话就把你的底线摸到了,和你交往其乐融融,通常可以实现合作共赢。我们何不学习一些好的思想和方法,提高自己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自觉和能力呢?
十一、皱眉哭脸
我问小刘:“你有什么发愁的事吗?”她说:“没有呀。”我说:“那我怎么常见你皱个眉头呢?”小刘疑惑:“是吗?我不觉得呀!”我说:“我以为你有多少发愁的事呢!”小刘说:“我自己从来没注意过,也没人跟我说过呀,我会注意的,谢谢您!”
我在这儿用的是皱眉,而不是愁眉,是想说本无发愁事,无端皱眉头。我年轻的时候,就经常皱眉头,但是自己不知道,偶尔家人提醒一下,自己也觉得这不算什么毛病,久而久之,真有了眉头纹,甚或一脸苦相人不待见。大概过了50岁以后,有一次,一位干部对我说:“哎呀,您今天真灿烂呀!”我说:“怎么了?我平常不灿烂吗?”说开了,大家都说我经常板着一个脸,大伙都不敢其实是都不愿和我多说话。这一次对我的触动很深,原来我在大家的眼里是这么一个形象!其实,我很想用自己的善意换来大家的真诚,没想到由于自己的皱眉苦脸扭曲了在别人心中的形象。
辛弃疾有一首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年轻时不知道自己实际是个什么表情,也不知道应该是个什么形象,现在知道了,越感到这个不叫事的事还真不是小事。现在我看到机关里一些干部皱眉苦脸,就想起我自己当年的情景,就想提醒他们注意一下。
这和机关工作有什么关系吗?如果让不同行业的人组成队伍举行入场式,有人调侃公务员队伍是“严肃拘谨、皱眉苦脸”,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有这个问题。由于机关文化环境的原因,不少干部比较严肃和拘谨。但作为一种社会形象,就不是什么好的现象了。作为政府机关的公务员,个人的形象关系着整体的形象,平常的表情无论主观还是客观都会有所影响。应该始终是一种积极开放的心态,是颜正面和、心平气和的,即所谓有亲和力,才能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这不是你个人高兴不高兴的问题,你的机构和职责有要求,要求你和各种人都能交流,而你代表的是机关的形象,即使你今天真不高兴,也要换一种心情,和颜悦色地去面对一切,不能皱眉苦脸。这关乎个人和机关的形象,也会影响机关的文化和工作的氛围。
这些年,我比较注意了这一点,尽可能提醒自己不要皱眉苦脸,更不能“懒得搭理你”。这些都不好,会给自己的工作和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通过展开眉头、放开胸怀,可以发现别人的许多优点,并能慢慢感受到周围给你的正面反馈。这样形成良性循环,感觉会越来越好,也就不会皱眉苦脸,能更好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够帮助你更好地做好你的工作。
还有一种“皱眉苦脸”,是有些当了领导的人,喜欢板着个脸,对下属非常严肃、不苟言笑,而且很不自然。他可能以为领导就得是这种样子,其实在大家眼里十分可笑;还有的干部颐指气使,总要有人伺候着才满意;有的说话打着官腔、哼哈摆谱,实在让人忍俊不禁。这种行为反映出来的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错位,忘了公职人员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不知道自己的形象其实并不美,也直接损害了政府机关的形象。所以领导同志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表情,注意对下级的心情,因为它会影响整个机关和团队的文化和氛围,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最后,我把邓丽君的一首歌送给大家:“别把眉儿皱,嘿!我的朋友,展露你的笑容,请你别再把那眉儿皱,跟我一起走,奔向海阔天空。甜甜蜜蜜在你心里头,没有什么烦恼,没有什么忧愁,快快乐乐在你心里头。”
十二、视而不见
在机关的楼道里,迎面过来一位青年干部,我知道是一个机关的,但不熟,我想和他打个招呼示意一下,他却好像没有看见我一样,形同陌路。这是一种视而不见,叫做“眼里没人”。再比如,会议室里有一张椅子挡着路,本来顺手一挪就可以方便他人行走,但有人就是看不见,宁可绕过去也不动动手,这也是一种视而不见,叫“眼里没活”。还有一种,看着是在和我说话,但他心不在焉,眼睛不知往哪看,或是两眼茫然很无神,即使我心有不悦,他也毫无觉察,这也是一种视而不见,我叫它“没心没眼”。以上三种视而不见,是我年轻的时候都犯过的毛病,偶尔有人提醒了,也不以为然。很迟以后慢慢明白了,也没有办法补救了,只能当做教训讲。没有办法,不懂事就是不懂事,想说自己优秀实在不容易。
为什么会“视而不见”?主要是“没心”,视而不见的背后是心太小,心里只能装下一点小小的自己。心小了眼就小了,所以看见人就跟没看见一样,看见东西就跟没看见一样,或者看见了也不往心里去。我在机关里不时能见到这样的年轻人,由于不用心,所以举手投足总不到位,表现在交流协调能力方面的严重低能。照顾自己都做不好,要想关照周围、关照他人就更困难了。这些毛病如果没有人指出来的话,只能随着阅历丰富和经验增长,才会逐渐有所改进,所以及时提醒指出很有必要。可现在谁会跟你说这些呢?你自己一直不知道,有些毛病就一直背着,很影响干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视而不见在日常生活中很平常,怎么在机关里就是问题了呢?我这些年体会,作为政府机关,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要做好政府工作,就要能够关注前后左右,照顾方方面面。作为政府工作人员,明白了这点职责要求,就会自觉要求自己做到眼里有人,眼里有活,能够关注周围,照顾左右,这是一个优秀公务人员应该做到也可以做到的。视而不见的行为表现,折射出来的可能就是失职失能的问题,不符合机关的行为规则。
有的领导也有这个问题。按说已经工作多年了,应该“眼里有人”了,但他见到你就跟没见到差不多,尤其是级别高的,好像可以不把级别低的干部放在眼里,遇到顺手之劳的活也不做,以为就该是下级的事,和下级谈话,目不相视,心不在焉,下属很尴尬,他本人好像还没有感觉。这样的领导也是视而不见,眼里没人,眼里没活,也很差劲。
视而不见是眼里没人,眼里没人是心里没人。你眼里没人,人家眼里也没有你,你心里没人,人家心里也没有你,一定是这个道理。视而不见不用心,学到的东西就不多,进步肯定就要慢,往往就会因为行为孤僻逐渐成为孤僻的人,在机关中的处境自然就好不了。
心里有人,就能眼里有人,就不会视而不见。
十三、时髦打扮
小冯新入职来见我,她一身时髦打扮,涂着口红、戴着耳环,穿着名牌时装,头发还遮住了半边脸,就像朱德庸漫画里涩女郎的模样。我跟她说:“机关里是不能这样打扮的。”她问:“为什么呀?”我说:“你看见过这里有谁这么打扮的?”她说:“漂亮一点不好吗?”我说:“这不是漂亮不漂亮的问题,机关里是不能时髦打扮的。”
她马上回去换了一身,结果穿了一身牛仔服:“穿这个行吧?”我先不说行不行,我告诉她,要想知道自己的着装在机关里适合不适合,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想像有100个这样的你站成一排,如果你觉得合适,那就行。你想100个穿牛仔服的人站在一排,这像是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吗?她也认为不像。牛仔服牛仔服,已经说明是牛仔穿的嘛,尽管现在年轻人穿的也不少,但在机关里不适合。
穿着在机关里有什么讲究呢?其实很简单,只要能被绝大多数人接受的就行。机关里穿工装可以吗?不合适,因为政府机关不是工厂。公务员穿对襟袄农民装也不合适。有青年喜欢穿学生装,结果穿了半年多,连自己都觉得自己不像个机关干部。
因为政府机关不是某一个阶层或团体的代表,也不是某一种文化的代表,政府机关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代表着占人口最大多数的主流文化,所以穿着上就不能偏离主流。在伊斯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穿着穆斯林服装就可以,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穆斯林。我们的西藏自治区的政府机关,藏族干部穿着藏服,女干部戴手镯、耳钉也是可以的。
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穿着,应该被它所服务的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所接受,这是由机关的性质决定的,关系到政府机关的形象。所以从单位的性质职责来要求和规范工作人员的穿着,绝不是简单的个人的事。天热的时候,机关里有的人爱穿圆领衫。圆领衫能穿吗?还是那个方法,机关里站着一排穿圆领衫的,像个机关吗?可能有些太随便了吧。
这些年来,机关干部的穿着越来越随便,侧面反映出来的是对自身身份认同的困惑。通过这一现象,我们可以认为一些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已经把自己混同于社会上的普通民众了。所以有人在收入上跟社会上比,心里觉得不平衡;在穿着上和社会上比,觉得还不自由。比来比去,就是没有比机关的性质,忘记了政府机关的职责,忘记了自己应有的形象,在思想作风方面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个别人穿得不对,可能对机关影响不大,但多了就会影响机关的整体形象,也会影响个人的形象。现在机关里还有不少年轻人喜欢穿文化衫,穿文化衫也有问题吗?文化衫是街头文化的代表,也是市民文化的一种标志。我们包容街头文化,但不代表街头文化,所以机关里穿文化衫也是不合适的。
在机关里的穿着打扮,绝不是个人志趣爱好的问题,你在机关里能戴一个十字架徽章吗?不好。能佩挂一个佛像行吗?也不好。即使在中国,你佩一个“儒”字的徽章都不合适。因为政府机关不代表一个团体、某一个组织、某一种文化,你戴得不合适,就会有人不认同。由此我想到到了一点,就是政府很难有所谓的“铁杆粉丝”。
所谓“铁杆”,就是你要完全符合这个阶层或团体的利益诉求,否则“铁”不起来。而我们政府是代表和团结全社会尽可能多的人群的,倒过来我们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铁杆粉丝”,怎么能只偏向某一特定人群或崇尚非主流的文化呢?
机关里有个别人打扮时髦,可能比较“养眼”,但因为不入主流,也对个人的发展和成长没有什么好处,这就是所谓的“花瓶效应”。还有一些机关工作人员过分打扮,干扰了正常的工作秩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这是我们在国外报道中曾经见到过的。
还有个别人喜欢戴墨镜。如果在室外因为辐射厉害或健康原因戴墨镜无可厚非,但要在机关里戴墨镜,就很别扭,因为墨镜此时的功能是掩饰。要掩饰什么呢?政府机关是不能掩饰的,所以在机关里不能戴墨镜,就是这个道理。机关里的穿着对错或优劣,只要和机关的职责规范一对照就能明白。包括机关建筑本身的装修和外表,如果过分了、怪异了、豪华了,用纳税人的钱显摆讲排场就是问题,这跟公务员的穿着是一个道理。
机关工作人员的穿着要得体、要大方,要与工作情景相符,遇有重要场合或主持或作大会发言,就要穿得正式一点,以示庄重和尊重。我不是礼仪专家,说不准确,但怪异的、时髦的、随便的都不合适。韩国是喜欢打扮、化妆的国度,但我在韩国看到他们的公务员也不过分打扮。女性公务员没有时髦打扮和过分装饰的,都很得体大方、整洁自然,我把它叫做“精心的自然”,我们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穿着就显得随便了些。
规范、得体的着装会让人产生信任感,也是富有职业精神的体现,有人认为自己在机关里不是领导干部,以为穿着上就可以随便一些、自由一些,殊不知自己的穿着其实已经给自己定了位了。你是边缘的穿着,就是边缘的意识,恐怕就是边缘的人。不及时认识和改进,就会一直边缘下去,这是实际经验已经告诉我们的。
当然,如果我们要到特定的地点或有特别的需要,穿着要符合工作的需要和特定的要求,就不能机械地对待了。
1 Z2 _& z; `1 Z& r1 S0 b. q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关注

3粉丝

1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