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的文字找一个读者,这是任何一个写作者都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x H8 A9 r& h' H
/ t2 w1 L! ^, [, T3 `; @ 人为什么要写作?显然是为了告知别人一个信息,是一种自我的表达。这就需要让不清楚这件事情的人通过阅读自己的文字,知道自己要传递的信息,并影响他人,如此而已。但如何让别人准确了解你要传递的信息呢?那就是要有强烈的读者意识。4 C7 L. f3 f0 Z0 @
' i& e) x% _& m- j$ {7 D
写作要言之有物,这里的“物”应该是指那些别人似乎见过,但没有想过;似乎想过,但没有想通;似乎想通,但没有做到;似乎做到,但似乎没有做深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是经验,可以是反思,甚至是失败过程。
" q K# o6 e% o. N( A9 c% W" H \: h! e3 s6 e* A3 p
所谓作者意识,其实就是作为读者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在初步了解文章主旨之后,为了更为客观的理解文章主旨,而去主动的转化一种阅读视角,即试着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去揣测、想象、推敲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意图。
4 U4 p m" k" d& U0 z9 `/ n' q( M; r& d2 S
很多时候,特别是名家的文章并不是“实话实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红楼梦》。但作者确实用文字把自己的意图写出来,只是写作意图巧妙地隐藏在字里行间,让人不易察觉,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因此,如果我们的作者意识淡薄或者缺失,就很容易被一些表面化的信息所蒙蔽,无法领略到经典文章的精妙之处。(接自常亚歌文章)" O: _6 m; A, D" I/ r% @9 U2 C9 H. Y
) P% [' a! _8 m* q! g' ^5 @/ _: |4 i
右岸观点:
' i- D4 S1 ~) i: r" \ 作者站在读者角度写文章,便于读者阅读理解。读者站在作者立场解读作品时,更容易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而不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据说很多获得诺贝尔大奖的作家,在写作过程中是把自己的情感代入作品中描述的,这和读者阅读作品时的代入其实是相同的感觉。比如福楼拜,莫泊桑的老师,在写《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服毒自杀那节时,痛哭流涕,就象自己面临生死决择一般。有真实感情的作品才能打动人,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我觉得所谓共鸣,就是写的人和读的人互相代入、交融、碰撞的感觉。所以,写作和阅读时的换位思考非常重要,也是决定一部作品能否拥有持久生命力的关键。但凡经典作品,在这方面尺度都拿捏得很到位。所以每个时代推出的经典作品,类型都不尽相同。因为作者受时代环境影响,而读者同样避免不了。秘书写作是一样的,如果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写公文,稿子质量肯定不高。只有站在领导者的角度和层面思考问题,思路清晰,高瞻远瞩,文稿才能脱颖而出。这也是很多领导秘书得以重用和提拔的原因。一个没有领导思维的秘书绝对不是个好秘书,也势必在文字这条道路上走不长远。(来自重温经典读书会QQ群发言)3 R4 ?* I2 j& d9 ]* K
7 X7 V2 P' x1 A' b- O5 k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