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庚 伍旭东
溪口镇位于建宁县北郊,镇域面积222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万多人,是以生产种子、莲子、果子为主要特色的城郊型农业镇。去年初以来,为了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动镇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全镇上下开展了“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诚心和农民交朋友、消除干部与群众疑虑”活动(简称“加、减、诚、除”活动)。通过活动的深入开展,溪口镇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社会保持安定稳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基本做法
1、精心制定方案。去年2月份,镇党委、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要求全镇干部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到真心关爱农民、真诚对待农民、诚心帮助农民,实现镇域经济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2、认真组织实施。开展“加、减、诚、除”主题活动,重点在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是积极宣传中央、省、市、县有关农业农村工作总体部署,认真落实2004 年镇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结合各村户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帮助村里和农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增收措施,落实增收项目,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农民年增收目标的实现。减轻农民负担:就是落实好上级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禁止任何单位向农民征收除农业税以外的任何税费,明确各村为民办实事项目实行“一事一议”,量力而行,决不允许借为民办实事之名向农民征收或变向征收任何税费。诚心和农民交朋友:就是组织全镇200多名干部驻村入户,与广大农民群众谈心交友,与农户一起制定生产计划,解决生活问题。消除干部与群众疑虑:就是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三农”的政策,落实各项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干部自身素质,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消除群众以往对干部的某些不良看法,打消农民扩大再生产的疑虑,从而增进干部与群众之间感情。
3、狠抓措施落实。一是落实农民增收项目。以台湾应德农产品有限公司为示范,落实果山试套种黄花菜100亩;以绿源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力实施精品果园建设,促进黄花梨产业改造升级。全镇共建有精品果园6500亩,推广“翠冠”、“雪青”等新品种6000亩,接穗量120万个;以桐元、半元等7个村为重点,扩大莲子种植面积,全镇种植优质莲2000多亩。二是落实农民增收举措。首先成立溪口镇肉牛养殖协会和养鹅协会。组织协会会员30多人到明溪等地参观学习养牛做法和经验,积极帮助养牛大户争取10万元贷款,有效地促进全镇养殖业的发展,全镇现有百头肉牛养殖场4个,肉鹅种苗供应基地2个,养殖肉鹅8万多羽。其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认真完善集体林权改革,全镇应列入林改面积19.6万亩,已完成林业测定18.2万亩,完成林改面积17.6万亩,占任务的90%,已签订合同905份,新发换林权证290本,有效保护林农稳定收入。三是夯实农民增收基础。2004年,总投资2118万元的杨杉、溪枧、半元和溪黄公路(溪口段)四条农村水泥公路建设相继开工,现已完成投资1580万元,铺设水泥路面26公里,其中三条公路2004年顺利竣工通车;投资175万元的桐元农田标准化建设工程通过上级验收,被评为优质工程;投资165万元的杨林溪万亩旱片灭旱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投资600万元的枫元片耕地治理第一期工程已完成土地平整2300亩,占工程总量的90%。
4、及时总结提高。镇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活动的进展情况,总结前阶段好的做法,指出存在的不足,及时部署下阶段的任务,并要求每个驻村工作队员定时写出调研报告和工作总结。镇党委、政府进行督查评比,对活动开展好的村队给予表彰。
二、初步成效
1、农民收入大幅提高。随着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溪口镇的贯彻,镇党委、政府落实了一系列的增收措施,2004年广大农民的收入有了大幅的提高。据统计,2004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财政收入161万元,农民纯收入3838元,比增230元。其中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水稻播种面积6.3万亩,比增3700亩,粮食增产2600吨,仅种粮增收158万元。
2、富民政策充分落实。通过驻村工作队员驻村入户的宣传和大量宣传单的发放,广大群众对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扶持农业生产的优惠政策,农业生产技术,人口与计划生育,森林防火知识等有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全镇召开各种生产会议28场,张贴标语1300张,发放宣传材料4万余份,加深了广大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理解,进一步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种植的积极性,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做好“三农”工作信心和决心。
3、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是保持社会治安安定稳定。深入开展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的排查调处工作,及时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做好“活血化淤”工作,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是农村义务教育稳步发展。在投资615万元完成溪口中学校园灾后重建的基础上,2004年又投资260万元新建了溪口中心小学综合教学楼,工程已顺利竣工,大大改善了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三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在2003年度被建宁县委评为计生工作一类乡镇的基础上,2004年有更大发展,他们从十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开展“五清理”工作,计生“三结合”工作扎实有效。
4、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打铁还需自身硬”。溪口镇注重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积极创建学习型乡镇,全镇干部形成了爱学习的良好氛围。一是创新党委中心组学习方法。在集中学习上级政策文件、会议精神的同时,采取值周制,由班子领导干部轮流值周,推荐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籍,并介绍推荐的理由和学习心得,拓宽干部的知识面。二是坚持干部职工学习制度。每月16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并聘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讲授WTO知识、法律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三是建立文化阅览室、青年读书社。每月召开一次读书讨论会,探讨、交流学习体会和心得,相互解答学习中遇到疑点、难点问题。四是按照支部“五个好”的要求,认真开展了“三级联创”工作,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
三、几点启示
1、增加农民收入是根本目的。“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核心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溪口镇抓住这一中心,千方百计促进农民的增收,突出做好“三篇”文章,一是田里丰收篇。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立足城郊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大棚反季节蔬菜、瓜果种植。二是山上绿色篇。在高圳村试点果山套种黄花菜,引进台湾甜竹种植,上马一批“短平快”农业生产项目。三是家中庭院篇。抓住全市肉牛市场发展空间大的有利时机,整合黄牛资源和牧草资源,培植养牛大户,同时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养鹅、养鸡业,2004年饲养肉鹅8万只,饲养麻鸡、三黄鸡30万只。
2、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是主要抓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没有项目就没有后劲,这是溪口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2004年溪口镇以项目工作为主要抓手,狠抓了一批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龙头和民间投资项目,集中力量抓好国家立项优势农产品开发项目,村公路硬化工程、渠村农贸市场建设;扶持有一定规模农业龙头产业,重点抓好应德农产品有限公司、新富鹅场、绿园果业有限公司等特色农业。做大做强爱心木业有限公司、明城装饰板厂、瑞峰木业有限公司等外引民营企业。
3、深化农村改革是发展动力。农村改革进入深层阶段,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完善改革措施,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农业增效。溪口镇紧紧抓住改革这一发展动力,继续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在稳定土地承包政策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同时不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搞好马元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全镇已完成90%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目标,使森林真正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客观要求。农村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的社会,是新世纪新形势的客观要求,也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坚持开展“三下乡”活动,推广“一区两会三包”经验,进一步发挥基层调解、综治组织的职能作用,加强矛盾纠纷隐患排查,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必须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搞好全镇的水土保持,生态公益林管护,使自然资源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市委办公室,市社科联)
(责任编辑:岩 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