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浅析《长短经》中的知人识人之道

[复制链接]
点子清先生 发表于 2015-10-9 21: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浅析《长短经》中的知人识人之道
摘 要:《长短经》是我国历史上关于谋略的经典著作,对今人仍具有借鉴作用。《长短经》不仅总结了我国先贤关于人才的经典论述,同时还提出了任长、品目、量才、知人、论士等经典名篇。本文重点研究了《长短经》是如何知人和识人的。
关键词:长短经;知人;识人;方法
    知人才能识人。识人不论是对管理者,还是普通人,都是一门必修课。在我们璀璨的历史文化中,有许多知人识人的佳作。赵蕤的《长短经》就是其中的典范。
   然而“人心险于山川,难知于天”,想要了解一个人,就必须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观察。本文将主要探索《长短经》是如何通过人的外表和内心来知人、识人的。
一、《长短经》之面相识人
要知人,就要学会察人,察人先要学会察相。所谓相面术,实际上是人们在长期以来在“见面识高低”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察人的经验。很多人认为这是迷信,因为“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但我们此处所讲的“相”,不仅仅指人的外表,还指隐藏在人外表之下的内在气质。相术在我国源远流长,有其实用性和合理性。清末儒将曾国藩结合他阅人无数的实践和两千多年的相术理论,总结出了两句经典的相人之术:“端庄厚重、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心存济物是福相。”[1]由此可见,“察相”并不迷信,而重在对人内心品质的考察。
赵蕤提出了相面说,把面分为五岳四渎。把人的额、颊、鼻、左颧、右颧比喻为五岳,把鼻、口、目、耳比喻为长江、黄河、淮河、济水。他认为“五岳欲耸峻圆满,四渎欲深大,崖岸成就。五岳成者,富人也。不成则贫。四渎成者,贵人也,不成则残也。”[2]
五岳、四渎也是我们今天识人的基本。我们用五官端正来表示人长的大气;用“四渎”深大来表示人长的富贵。南北朝时宋朝的孔熙光说:“相面要首先看额头是否饱满,下颏是否丰厚,眼睛是否有灵光,鼻头是否挺直,两眼、人中和嘴要棱角分明,五官要圆满完整。”[3]这些都是察人的基本,也是我们知人识人的第一步。
二、《长短经》之气质识人
     《人物志》曰:“夫人有气,气也者,谓城在其中,必见诸外。”[4]这就是说人有独特的气质。气是人内在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会通过我们的外在形态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人所表现出来的外在气质去观察他们的内心。
    外表柔顺而刚直的人,性格果断,有仁人之心;外表纯净知礼节的人,有礼的根本;人外表端庄、内心诚实的人,能够信守承诺;身体强壮、神采奕奕的人通常非常勇敢,讲义气;外表平静、表现自如、通晓各种深奥细微变化的人通常有智慧,明事理。古人把这五种品质所体现出来的五种性格,叫做五常。[5]这是最为常见的五种外在气质,它们之间还可以相互交叉。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那些身体强健、缺乏思想而显得鲁莽的人,也能看见身体结实而外表憨厚的人。具有什么样气质的人才是最佳的呢?那就是本质朴素平淡、内心聪慧、外表开朗、身健体强、声情音亮、面色和悦、仪容高尚端庄、道德高尚的人。[6]
    人的外在气质易被察觉,人的内在气质却不易被察觉。但人的内在气质可以通过外在特征表现出来。外在的气质如果没有内在气质的支撑,很难长久保持。内在的气质和外部形象的的统一,就会形成一股浩然之气,不管在什么场合都会固定不变。如果内在气质和外在的表现相矛盾则会使人纷乱。因此,在观察人的外在气质时,我们应注意这种气质是否具有稳定性,是否会给人带来内心深处的敬畏之情。
三、《长短经》之语言识人
认识一个人还可以通过他的语言。观察一个人语言最好的方法就是和他谈志向。通过谈论一个人的志向既可以观察他是否具有远大的理想,也可以认识这个人。[7]
如果一个人谈论志向的时候气质柔和,面色庄重,不去故意谄谀,对人彬彬有礼,在交流中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缺点,这样的人是可以取得长足的进步的。相反,一个人谈论志向时,趾高气扬,盛气凌人,自己说话时旁若无人,只顾着自己说,对自己不利的就遮遮掩掩,不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取得进步的。这是说话给人带来的直观的感受。
进一步研究发现人的话语特征能够反映其内在品质。我们根据《长短经》提炼出五类人的说话特征。第一类是说话公正无私、从不美化自己、实事求是、从不隐瞒自己的错误、诚实地对待自己的过去的人,他们通常品性纯洁,为人忠实淳朴,值得信耐。第二类是说话时总是阿谀奉承、巧言善变、总是喜欢在各种场合卖弄和夸耀自己的人,这类人通常品质不良。第三类是不会因为外物的侵扰而喜怒于色、也不会因为外在的事物而变得内心烦躁、在利益的面前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在权势压迫之下说话仍能够不卑不亢、从容淡定的人,这样的人能够坚守节操、能够委以重任。第四类是能够很好地解决各种问题、说话不注重修饰自己、说话灵敏、善于应变的人,这类人有智慧,善于动脑。第五类是巧言善变、说话无所顾忌、自私自利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从不替他人着想、明知道自己说错了或做错了却还强词夺理的人,这种人往往喜欢欺骗别人,同时嫉妒心又很强。
    《长短经》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对今人也有很好的启发作用。虽然人是千变万化的,他们的语言特征也不是是那么明显,但是只要我们使用恰当的方法,就能充分地认识一个人。
(四)《长短经》之“测隐”识人
“测隐者,若小施而好得,小让而大争,言愿以为质,伪爱以为忠,尊其行而受其名。”[1]“测隐”就是通过观察人的意图即人的内心世界来认识一个人的方法。如果一个人喜欢给别人一点小的施舍,却是为了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多,把小恩小惠让给别人,却去争取更大的利益,把言语的恭顺看成是质朴,把假装爱人看作是对别人的忠诚,小心谨慎地行事,那么这种人就属于“恻隐”者。恻隐法就是想告诉我们一些表象后面所隐藏的真理,发掘别人隐藏很深的意图。我们可以通过那些具体的方法去发现他人的内心世界呢?
首先观察他们所说的话与他们目标之间的关系。某些人总是打着各种幌子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正如有些人高调宣传清正廉洁,装作雷厉风行,给人们带来假象,他们总是虚张声势却内心惶恐,但这些都是用来掩盖他们的私心,用廉政来包藏他们自己的祸心。这种人的语言和他们的实际相差甚远,我们很容易看穿他们的假象。其次可以通过一个的做事态度来窥测他的内心。例如有些人在侍奉君主或双亲的时候,总是喜欢炫耀自己是多么的忠诚、孝顺,他们喜欢做表面文章,其实内心深处并没有忠孝,他们只是以忠孝的幌子来为自己博取美名,实现自己的目的。他们总是把自己正义的意图向大家全面的展示出来,但那不是他们正真的想法,他们只是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意愿。这种现象叫做“虚假”,即一个人喜欢把自己的真实感情隐藏起来,实现自己的贪婪。
(五)《长短经》之“揆德”识人
“揆德者,其有言忠行夷,秉志无私,施不求反,情忠而察,貌拙而安者,曰仁心者也。”“揆德”就是衡量一个人的品德。品德好的人说话言而有信,行为稳重得当,志向坚定不移,对人大公无私,施予他人财物却从不求回报,内心忠实于他人,做事明察秋毫,虽然外貌不出众,但是性情安静稳重,这样的人就是我们说的宅心仁厚的人,这样的人才能成为仁人。我们可以设立了许多场景去观察一个人,就像打牌有牌德,喝酒有酒德。
考察一个人品德的方法有很多,细微之处见真情。品德高尚的人会感染身边的人,踏实地去完成自己的任务而不受外界的干扰。他们的为人处事讲究实实在在,从不虚张声势,炫耀自己。这样的人不仅是管理者需要的人,也是做人之根本。
古有阅人之术,观其外在,便可管中窥豹,一叶知秋。而今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阅人之术也须与时俱进。今人之智慧定能超越前人。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我们正在探索一套真正科学的选人用人之道。[8]知人才能善用。“知人识智,则众才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也。”“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个人学会知人识人就能广交益友,一个国家学会知人识人就能人尽其用、兴国安邦。《长短经》是我国古人的智慧结晶,我们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唯有如此,古圣先贤的智慧才能穿越历史的时空,发挥其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蕤(著),刘国建(注译).长短经.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7.
[2]赵蕤著,薛青编.反经通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3]赵蕤著,周苏平译注 . 反经.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4] 刘劭著,文慧编.人物志.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5]周积明.《长短经》中的谋略论[J].社会科学研究,1992(2).
[6]康华.从《长短经》看中国古代的识用[J].领导科学,2010(6).
[7]东岩,李小岩.识人有方用人有法[J].用人之道,2006(4).
[8] 赵圣熠.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科学人才观[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0).
: e6 w2 D5 |5 b5 w' u" d

2 `3 V+ \2 C6 ], c( ]4 W# }3 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3粉丝

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