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最忌的是“甜味”。带“甜味”的批评实际上是变相表扬,或者三分批评七分表扬。批评者往往使用精心准备的词句,在充分肯定、大谈优点之后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无关痛痒的缺点,最后落脚在“瑕不掩瑜”上,使被批评者感觉非常惬意舒服。这样的“批评”对党内生活毫无益处,对有缺点错误的同志起到了麻痹作用,实则害之。还有少数人对上级领导提出批评总是小心翼翼,或东拉西扯词不达意,或反复强调缺点在所难免等。这样的批评是为领导的缺点错误圆场,是讨好、恭维的又一种形式。这样的批评看似维护领导威信,实际是帮倒忙,甚至无异于捧杀,助长了党内生活的庸俗化。
批评要去掉“甜味”,关键是带点“苦味”、加点“辣味”。不带“苦味”的批评不是真批评。人最难的是战胜自己,很多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乍一听到批评、否定自己的话,自尊心受到伤害,进而担心威信受损。但良药苦口利于病,带“苦味”的批评能使人看到真实的自己。批评的“苦味”通常来自批评的“辣味”。批评的“辣味”是指批评具有严肃性、尖锐性。如同医生给人治病难免要割掉脓疮、触到痛点一样,真正的批评也会触到人们思想的暗角、党性的缺口、精神堤坝的松软之处、为官做人的软肋短板。触碰到这些痛点,确实能使人辣得脸红出汗。但唯有如此,才能打掉“寡人无疾”的自负感,使人感到刺痛,进而清醒振作,最后达到轻松解脱。
那么,带有“苦味”“辣味”的批评能否被接受呢?只要被批评者从党和人民利益出发,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就会有闻过则喜的胸怀、接受批评的气量。当然,从批评者方面看,为使被批评者易于接受自己的批评,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态度端正、出以公心。批评无论多么尖锐,都不应出于个人恩怨,不能掺杂个人情绪,更不能挟嫌报复。要站在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立场上,真心实意地帮助同志改正缺点错误。是出于公还是出于私,这两种态度泾渭分明,大凡批评者都会心知肚明,被批评者也是能够感受得到的。二是突出重点、实事求是。批评不是无原则的纠纷,不是对细枝末节的吹毛求疵。作为党内生活的重要形式,批评应着重指出同志在政治、思想、作风上的缺点及其对党的事业的危害。批评应以事实为依据,丁是丁、卯是卯,这样自然易于被接受。三是科学分析、以理服人。解决精神世界的问题,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必须科学分析、以理服人。批评时不仅要指出同志的错误之处,而且要分析为什么错了。从程度到危害、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后果,条分缕析地一一道来,这样的批评会使人心服口服。
其实,开展批评是照两个镜子,在给被批评者照镜子的同时,也在给批评者自己照镜子。这两个照镜子检验的都是党性。只要批评者奉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被批评者遵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可以使批评去掉“甜味”、带有“苦味”和“辣味”,从而有效荡涤党内的灰尘污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