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从传统文化中学什么

[复制链接]
学习时报摘记 发表于 2015-7-27 13: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实践当中,受功利性读书观影响,个别领导干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失偏颇,存在着“肤浅化”“庸俗化”“教条化”的倾向:或为了解仕途文化,或为洞察厚黑之学,或为学习处世之道,或为熟谙潜性规则……凡此种种,都是将学习作为实现既定目标的手段,背离了学习的本旨。至于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只是拿传统文化来装点门面、自我标榜的,也是有的。培根曾经说过:“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领导干部学习传统文化,应当树立正确的目标取向,选择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防止误入歧途和陷入盲目。) z5 K7 ]4 h6 K9 [1 ^

& f. b9 W. j/ _7 R

7 T! G; U/ B  Q. `$ ~" E修身之德
- ^3 N7 V& I$ F) B; S  古人非常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传统文化当中的修身克己思想随处可见、俯拾皆是。《大学》一开始就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强调“一切皆以修身为本”。《左传》提出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并将立德奉为“大上”即最高层次。孔子要求杀身成仁,孟子提倡舍身取义,曾子则曰“一日三省吾身”,林则徐更是指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至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更是许多士大夫一贯秉承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当今领导干部承担着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认真学习传统文化,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可以说是为政的基本条件。这就需要广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传统文化当中的修身克己思想和自我反省精神,不断提升道德境界,学会知足、知止、知畏、知耻;勇于进行自我剖析,做到慎独、慎微、慎初、慎终。并通过长期的砥砺坚持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生活上的日常规范和工作中的行为准则。0 x' c" W& @+ o& Y

* b& m! `1 _2 B2 e& |

6 K: }8 B  z: q6 q8 z% K为政之道7 y: k( N) F  X$ f% V
  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治国理政方面的探索和智慧,比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宇宙观和世界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以及“治大国若烹小鲜”“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治理经验,等等。实践证明,有些探索和智慧直到今天对于中国乃至世界仍然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意义和借鉴价值。上世纪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瑞典人汉内斯·阿尔文教授曾经指出:“人类要想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两千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作为领导干部,应当认真总结历史上的治国理政思想和方略,从中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并结合当今的国际国内实践进行创造性地转换重塑和批判性地继承发扬,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本领。
/ W( ?, X: F' f2 H' C7 f3 l' |& X6 ]$ [6 K' [7 x7 }; e

2 M- N. }+ g0 z3 E8 ?+ ?7 _兴替之律2 y  S" e0 {3 n2 E
  历史记载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古往今来的兴衰治乱、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古人云:“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恩格斯指出:“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多学习一些历史知识,有助于开阔我们的眼界和胸襟,在认识问题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以历史眼光来想问题、作决策;有助于我们从中总结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有助于我们获得经验和启示,并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来很好地指导我们今后的实践。能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得见多远的未来。领导干部只有认真学习历史、深刻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面向未来。
, r7 r: O. x5 e+ [* p- B2 P% `" h4 r& y; E' C

) z9 t, W; t: Z9 I1 Q审美情趣
. y1 d/ b: c: @/ J3 l! I: u2 y3 e0 T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在更深层的意义上,不是为读书而读书,而是为修炼心性、完善人格,为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黄宗羲曾经说过,“人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林语堂认为,“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强调的都是读书对于精神气质的培养和熏陶。曾国藩则曰,“刚日读经,理气养生也;柔日读史,生情造意也”,俨然是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情趣、一种休闲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心灵体验,尤其是文学艺术作品,更是以其深邃的思想境界和极高的文学造诣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国人的精神世界。品读这些文学艺术作品,无论是唐诗的慷慨激昂,宋词的浅吟低唱,还是明清小说刻画的世态炎凉、人物群像,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陶冶、心灵的洗礼。
. Z0 C) q+ _5 G; G  总之,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需要秉承科学客观的态度,既不能照单全收,更不能全盘否定。对其糟粕,比如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官本位意识等,要深挖其历史根源,以达到批判当下时弊的目的。对其精髓,则要本着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原则继承发扬,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深邃的哲学思想、质朴的道德操守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这既是国学复兴的题中义,也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作者:赵迎辉 来源:学习时报   F9 H+ a  r% Y$ \

  c* J; d8 y% \# x; C  }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老猫 发表于 2015-8-9 07:01: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坚持阅读带来的改变 ---------- >长期阅读之后,你会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值得敬畏的东西,敬畏不是怯懦不前,而是坚挺了脊梁之后的尊重和自持。 >喜欢并享受用读书来度过琐碎的时光,知道目光所及之外有更大的世界,并因此更加热爱生活。 >世事浮躁,但阅读能让心迅速安静下来,世界还是那样,但观察的角度变了,心境也就不同了。 >大量阅读知识的积累,能让你的思想更加深邃,文笔更加成熟,笔下的东西不再是流水账式的敷衍,而是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7粉丝

18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