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一乡一品”模式
——培育粤东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支撑产业(下)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这为创新“一乡一品”发展模式提供了现实路径。我省应抓住“一乡一品”发展成果已初步形成市场竞争力的契机,创新发展模式,从特色农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紧密互动的角度出发,培育粤东西北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产业。
(一)创新“一乡一品”的“广东模式”
一是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拓宽筹资融资渠道。根据年度绩效评估加大优秀项目投入,扩大投产比;建立政府引导、财政帮扶、多元资本投入的资助机制,利用我省工业化形成的经济积累,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开发“一乡一品”;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等方式,形成“企业、基地、农户”三方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利益共同体,实现农村资产资本化、市场化。
二是规划设计专业镇现代农业产业链体系。完善“一乡一品”的顶层设计,按照“大农业”理念规划广东省农业专业镇现代产业链体系,建立集种养繁育、原料采购、资源开发、市场服务、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于一体的综合农业产业生态系统。
三是为“一乡一品”发展提供政策性支持。改变过去依赖专项资金的单一资助,进一步扩大对专业镇的政策红利扶持;组织制定特色农产品与市场建设路线图,加强对基层农业组织的分类指导;搭建产学研平台,建立镇域交流联动机制。
四是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重点加强良种引进、繁育、推广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的投入,开展优质、高产、多抗动植物品种科技攻关。创新“互联网+”科技惠农方式,搭建农业产销全过程信息服务平台,将科技兴农落实到基层。
(二)科学遴选扶持对象,提升乡镇特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
一是科学遴选名、特、优、稀、新品种作为扶持对象,创新农产品的标准化战略。加强规划和评估工作,建立“一乡一品”项目规划“立项论证专家委员会”;夯实品质基础,制定科学的农产品内控标准,推动农业“三品”认证及示范基地建设,完善“一乡一品”评审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
二是为特色农产品注入“品牌灵魂”。挖掘特色农产品的价值理念、文化内涵,在健康食用、药用保健等功能性价值的基础上,丰富访友馈赠、高端典藏等文化性价值,全面提升品牌的附加值。
三是建立媒体发布与信息化平台,促进品牌营销。引入专业品牌研究、推广机构,搭建基于互联网的全媒体平台,制订品牌推广计划,将“一乡一品”作为政府推介任务,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拓宽线上与线下的销售渠道,实现品牌的有效传播。
(三)完善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机制,推动“一乡一品”向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加强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增强农户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优化交通运输、农产品仓储设施,建立专业化的流通设施和信息系统。
二是优化农业生产管理方式。以镇政府为主导,建立健全生产、流通、交易、反馈机制,宣传推广“统一提供生产资料、统一生产管理、统一技术培训和指导、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模式,形成“小生产、大市场,小基地、大群体”的生产经营格局。
三是疏通农产品流通渠道。鼓励发展绿色农产品配送中心、仓储和加工基地,运用现代配送体系、电子商务等方式,增强现代物流业在品牌建设中的作用,拓展专卖店、体验店、旗舰店等品牌分销渠道。
四是建设农业生产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形成涵盖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农产品流通管理、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农产品质量追溯“四位一体”的安监管理体系。
(四)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导向,打造与乡镇发展融合的农业产业集群
一是重点完善“一乡一品”的产业化关键环节。实现由传统单一种植业向现代农业“从地头到餐桌”多元化、多环节、深加工产品经营模式的转变;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完善涵盖信息服务链、金融服务链、技术服务链等在内的服务链条。
二是“接二连三”推动第六产业。以特色农业为基础,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全面优化专业镇产业结构。以珠三角工业为依托,推动农业工业化进程;引导发展较为成熟的专业镇富余劳动力转向农业服务业,与城市物流业、连锁零售业、金融证券业、旅游会展业合作打造以品牌为中心的第三产业链。
三是推动乡镇农业品牌向区域特色品牌的发展。以产品品牌带动产业品牌,充分挖掘各地独特的农业资源、农林景观、农业活动、人文风情,打造产业品牌故事,为乡镇植入历史文化内涵,推动形成区域品牌,构筑粤东西北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建设美丽乡村的“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