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复制链接]
予轩言 发表于 2014-11-27 07: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核心要点:
    ■ 创作是中心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使我们明确了创作生产优秀的影视文艺作品和出版高质量的文艺类图书是当前工作的中心环节。
    ■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讲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强调文艺创作的人民性。文艺创作必须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把创作者的身份认同和人民保持一致,把人民群众作为创作对象的主体,把文艺作品的最终完成与人民群众的口碑评价高度融合,在人民群众的流传和检验中获得价值实现。
    ■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还要有文化传统血脉。文艺工作者要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
    ■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要引导影视文艺创作和文艺类图书出版准确把握两个效益、两个价值的辩证关系,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要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价值导向、行为导向,防止低俗之风、颓靡之风、拜金主义、拜物主义的蔓延。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既高屋建瓴,提出了文艺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又春风化雨,赋予广大文艺工作者神圣的责任和使命。讲话发表以来,激发起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奋发豪情,召唤出创作优秀文艺作品的巨大力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承担着引导和管理影视文艺创作和文艺类图书出版的重要职能,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艺作品的社会化传播中,负有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创作是中心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使我们明确了创作生产优秀的影视文艺作品和出版高质量的文艺类图书是当前工作的中心环节。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刻领会,重点把握,着力推进。
    一、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要以中国精神为魂,以人民群众为根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任何文艺作品要想经得起时代和历史的检验,唯有紧扣其魂才能成其大,依傍其魄才能成其盛。文艺创作之魂魄决定了作品的生命力,魂魄相依,神气相从,是优秀文艺作品的根本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中国精神就是我们当前这个时代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这些重要论述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文艺创作的精神引领和价值引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起点和归宿,也是文艺作品能够跨越时空、成为旷世经典的前提和要领。
    中国精神内涵丰富,意旨深远,包含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一切优秀的、先进的、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和价值的精神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创造实践过程中,又形成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理念,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图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情怀,凝聚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高度总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灯塔,是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影视创作和文艺类图书出版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鲜活塑造中国形象,生动讲好中国故事。
    对于文艺创作来说,讲好中国故事是传递中国精神最有效的载体。中国精神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形象。文艺创作要善于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运用深邃的目光、敏锐的触觉、丰富的感受,从宏大场景和日常细节中去捕捉和发现蕴藏在中国大地上的创造性实践和美好生活。五千年以来的中国文明史让我们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博大精深的精神底蕴和文化气质,是文艺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厚矿藏,这就是文艺创作中的“思接千载”;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再次创造了中国崛起的世界性传奇,形成了人类进步史上难能可贵的发展经验,这也必然成为文艺创作形成灵感、抒发情怀、寄托希望的宝贵资源,这就是文艺创作中的“视通万里”。中华民族已经创造了璀璨的五千年文明史,我们文化工作部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要有信心、有能力去弘扬和发掘;伟大祖国正在奋力于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文艺创作也必须要有情怀、有高度地去传达和表述。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对中国精神最好的弘扬,是优秀文艺作品的灵魂所在。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文化部门和文艺工作者要在讲好中国故事上下大力气、大功夫。一度曾在少数文艺创作中所出现的去历史化、去中国化,试图用西方文明、西方价值、西方精神来抹杀和取代中华文明、中国价值、中国精神的创作偏颇,都是侵蚀文艺创作健康发展的病毒,我们要高度警惕,决不容许其侵蚀社会主义文艺的健康肌体。
    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人民群众都是活跃于其中的主体力量,中国精神之魂寄托于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当我们强调把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时,必须强调文艺创作的人民性,中国精神是魂,人民群众是根,人民群众之根是支撑中国精神之魂的全部力量。文艺只有和人民水乳交融,休戚与共,才能够根深叶茂,结出硕果。这就要求文艺创作必须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要把创作者的身份认同和人民保持一致,在认识、理解和尊重人民的过程当中认识和理解创作者自身,在书写人民情怀的同时表达自我追求;要把人民群众作为创作对象的主体,让人民群众成为故事的主人、情感的主宰、思想价值的主旨;要把文艺作品的最终完成与人民群众的口碑评价高度融合,在人民群众的流传和检验中获得价值实现。文艺创作和人民群众的一体化关系,既解决了文艺工作者“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性问题,也找到了优秀作品的灵魂和根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还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对此我们要加深理解。人民群众是真善美的创造者、呈现者、传播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会表达出更多让人动心的真善美的力量,把更多自然美、生活美、心灵美传达出来,把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传递下去,真正做到“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以中国精神为魂,以人民群众为根,以真善美为体,就会使文艺工作者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
    二、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要以提高质量为本,勇攀艺术高峰
    近年来,我国影视文艺创作生产和文艺类图书出版取得了显著成绩,已经成为影视生产和图书出版大国。但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仍然突出存在。在每年生产的大约600部电影、15000集电视剧和25.6万种出版物中,精品力作仍然欠缺,能够影响当代、留给历史的经典之作更为稀少。虽然数量是某个历史阶段艺术生产力活跃的直观显示,但也不可回避影视文艺创作和文艺类图书出版当中存在着产能过剩、质量平庸的结构性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可谓切中肯綮、一语中的。集中全部精力和优质资源,重点打造优秀文艺作品,提高质量、提高学养、提高审美能力是当前文艺创作生产当中的重要任务,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文艺繁荣兴盛的核心课题。
    提高质量,就是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目标,把精美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群众。要树立文艺创作的长远意识和终极意识,以影响当代、亘古流传为远大志向,精心研磨、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摒弃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浮躁心态;要集中优质资源打造优秀作品,努力挖掘最生动、最鲜活、最富有生命力的题材和素材,精心配置创作力量,着力完成由题材素材向优秀作品的转化与实现,克服平均用力、散而不聚的创作生态;要提倡文艺创作有感而发、以情动人,真正做到文由胸中出,心以文为表,以生活为实,以精诚为核,杜绝闭门造车、空洞无物的创作形态。
    提高学养,就是要提高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自身的精神境界、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创作优秀文艺作品的必由之路。当前影视文艺创作和图书出版中之所以出现大量质量平庸、品位不高的情况,与文化部门组织协调、引导管理不力不无关系,与文艺工作者的学养、修养不足不无关联。要想创作生产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必须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沃土,置身于文明进程中革新嬗变的历史潮头,放眼于世界艺术发展进步的宏阔背景,真正做到“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提高审美能力,就是要做到对中国精神和人民性的高雅表达、优美表达和有效表达。应该看到,我们有些文艺作品立意和初衷都是好的,但在作品传播过程中却难以奏效,形成作品与受众之间的隔阂,使其所蕴含的思想价值难以通过艺术的形式得以实现。因此,文艺创作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之外,必须要充分尊重艺术规律,不断提高审美能力,找到传播的最佳方式和最佳途径,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古人云,“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古往今来,优秀文艺作品的标准都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和谐统一。只有坚持这个统一,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才能为中华优秀文明成果的积淀作出我们的当代贡献,才能攀登上艺术创作的高峰。
    三、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重在加强引导和激励促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文艺创作现状时指出的,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要实现影视文艺创作和文艺类图书出版的繁荣发展,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切实从加强引导和激励促进两个层面展开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作为依法行政的文化管理部门,要正确理解并忠实履行好职责,寓管理和引导于服务之中。要引导影视文艺创作和文艺类图书出版准确把握两个效益、两个价值的辩证关系。文艺作品是具有独特属性的精神产品,决定了文艺作品不能被市场一味地牵着鼻子走,“当市场的奴隶”。但这并不意味着影视作品不需要观众,文艺图书不需要读者,而是要用高尚的灵魂、充沛的情感、生动的形象去吸引、感染、征服观众和读者,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要破除唯收视率、唯票房论、唯点击量、唯发行量为唯一判断标准的偏颇倾向,坚决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艺术魅力放在首位,把观众口碑放在首位,把经得起历史和时间检验作为文艺创作的目标,达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所指出的: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在影视文艺创作和文艺类图书出版的管理引导上,要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价值导向、行为导向,防止低俗之风、颓靡之风、拜金主义、拜物主义的蔓延。
    激励和促进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影视文艺作品和文艺类图书出版,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管理部门要努力为创作生产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和氛围。
    当前我国电影、电视剧和文艺类图书出版整体呈现出健康良好的发展状态。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剧生产国和受众国;国产电影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经受了考验,站稳了脚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观众欢迎;文艺类图书品种繁多、读者广泛。这种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我们要倍加珍惜,要努力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和积极性,努力激发文艺创作生产力,真正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实现社会主义文艺的大繁荣大发展。
    要真正与广大文艺工作者打成一片,与他们做知心朋友,在正确引导的前提下,关心他们的创作和生活,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尊重艺术个性和艺术劳动,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形成互相探讨、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要充分利用电影精品创作资金、电视剧剧作扶持资金、精品图书出版扶持政策,为优秀作品的脱颖而出提供政策优惠和扶持保障。好马配好鞍,好钢用在刀刃上,对优秀作品要实行资金倾斜。
    还要看到,当前影视创作和图书出版界有大量人员身处体制外,要在政治上给予信任和呵护,在创作上给予激励和扶持,在生活上予以关心和爱护,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打造人才辈出、佳作叠现的繁荣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既是对当前文艺界的总动员,又是对今后一段时期文艺工作的总部署,为我们做好新时期文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工作遵循。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是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的动力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的巨大空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的崇高理想。伟大的时代一定会催生出伟大的文艺作品,我们有信心、有力量和广大文艺工作者一起,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来源: 《求是》2014/22     作者: 蔡赴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粉丝

8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