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是诗词的灵魂 王一端 意境是一个十分神秘的现象。我们读一首诗词,或感奋,或陶醉,或哀婉,心里总觉得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与奥妙,甚至像产生幻觉、进入幻境一样。这其实就是它的意境感化了你。这可以看出,诗歌必须有意境,诗歌价值的高低取决于意境,意境是诗歌的灵魂。 所谓意境,是指文学艺术作品中所描写的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相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对此,古人多有论述。例如,唐代司空图说所的“思与境偕”(《与王驾评诗书》),指的便是意境。清末王国维则说:“何以谓之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入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也。古诗之佳者,无不如是。”他还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如果用我们现在的语言解释,意境是指作者主观方面的“意”(包括思想感情、意趣、理想、情操以及创作意向等)和客观方面的境(包括景物、音响、人物、气氛、色调等)的统一,也就是“意中有景,景中有意”,“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它是艺术审美形象的传递与转换,是诗歌创作与鉴赏理论中的核心问题,。 意境一词出于佛经。佛经中的“六根”——眼、耳、鼻、舌、身和意,产生了所谓“六境”。《门经•卷第九》就有“眼根色境、耳根声境、鼻根香境、舌根味境、身根触境和意根法境”等经论。从哲学角度讲,佛教所说之“境”,实际上是指诉诸于人感官和意识的形象感知。 最早将“境”作为诗学术语引入诗歌领域的是唐代诗僧皎然。他的《诗式•取境》云:“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这里的“境”,就包含了主客观统一、驰骋艺术想象,创造意境的问题。他还有“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的诗句,也说明了诗人的情思是包容在诗歌的意境之中的。 意境与意象不同。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而意境是弥漫于意象之外的一种空灵融彻的诗意空间。网名夏日清凉的博客,曾将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比喻为: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他还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我看他的比喻和表示是十分确切的。 意境有四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景有所寓,写景就是为了寓情,为了表达某种情愫;二是情有所寄,情通过景烘托出来,暗示出来;三是情景归意,也就是说情景交融,最终体现在意境上;四是意有升华,艺术是文采,思想是内涵,意境最终要体现在思想性上来。 关于意境的类型,唐代王昌龄有“三境说”:一是物境,就是以景为主,景中藏情,景重,情浓,意淡;二是情境,就是以情为主,景为情设,情中带景,情重,景散,意明;三是意境,就是以意为主,以气取胜,富有理趣,意中传情,意重,情浓,景淡。 我们写诗填词,关键是写出意境,给人留下“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感觉。那么,怎么生成出意境呢?总结大多数诗人的经验,我觉得应该把握以下几种方式: 1、倾情于景。就是先写景、后抒情,缘景生情,使得景中有情,从而造成意境。也就是说情感的流露,是意境生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无论创造什么样的意境,都必须从形象描写入手。刘熙载在《艺概》中曾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这是说要传达出诗的“意”,还必须有实在的物、具体的景,构成形象化的可感知的“境”。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再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短短的小令,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 2、托情于景。就是先抒情,后写景,以景烘托其情,使情中有景,从而构成意境。同时,借物言志、借物抒情、借物明理。例如唐代杜牧的《乌江亭》诗:“兵家胜败事不期,忍羞包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诗人一搭笔先抒情,然后再写江东子弟和对江东子弟期望。再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宗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表面看来只是写了雪景,并把读者引入了一个独特的意境:一个渔翁乘一叶孤舟,独自垂钓于寒江之上,群山之巅飞鸟已绝,所有路径上没有行人的踪影,从而给人展现出了一个白雪茫茫、银装素裹的极静世界,渲染出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氛围,呈现出了“一尘不染”的气象。其实,它真正抒发的是“举世皆浊,唯我独清”的感受,透露出的是诗人洁身自好、孤高傲世的思想情感,反映出的是诗人不愿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全诗意境深远,令人遐想和回味。 3、情景交融。就是抒情中有景,写景中有抒情,使情与景相互为用,和谐交融,以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弦外之音,味外之味”的目的。例如曹操的《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前四句以龟蛇为喻,说明万物都有“竟时”的客观规律;中间四句以老骥起兴,写出壮士暮年雄心不减的豪情;后面四句直赋哲理,指出虽然万物有终,生命有限,但生命的长短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保持乐观的精神,就可得到生命的延长。这种表现形式,可谓情中有景、景中有情的代表作品。 1 N, X$ J2 u: P6 r7 p, V/ I&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