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问题:
2 ^! x* t2 Z$ t9 L! }
4 S: v0 Z. u: p, z0 j领导讲话稿怎样才能把话讲到点子上?
4 Q% \. Y# W7 X0 u# J
/ ^- r7 P4 b! u" L& w; L4 {老秘观点:/ v3 ^* ~! u0 S6 L
0 C+ J5 w9 Z$ G
所谓讲到点子上,就是讲得准确、透彻、明了。我们常说的“一针见血”、“一语中的”,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反过来看,讲话不到点子上,那就是偏颇、肤浅、含糊,使听众要么产生误解,要么不得要领,这样的稿子就必然是失败的。比如这样一段话:“学风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改革开放事业的迅速发展,为我们提出了许多新情况、新课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努力解决。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学习,一个不重视学习的领导必定不是一个清醒的、成熟的领导,所以我们要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段话究竟想说什么?也许想谈学风问题,想强调学习要联系实际,但后面谈的又是学习的重要性,变成东拉西扯了。2 r( V! @% t6 f& [' S+ J
( y* T6 ~2 d7 G6 S: D& m
当然,出现类似的一些问题,决不是写作者有意为之,他们也想写得准一些、深一些、漂亮一些,但到了动笔时却又力不从心,要么离题万里,要么语无伦次,洋洋洒洒一大段,绕来绕去就是绕不到点子上。这里既有知识面和观察力的问题,也有基本功和方法上的问题。这里只从方法上谈谈“深、准、实、紧”几个字的要求。; {0 A+ I5 i1 P, s
7 F5 a" g2 M: P9 p8 [% c/ {
所谓深,即分析问题要深刻,要关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能停留于表面。特别在形势错综复杂、困难和矛盾很多、人们的思想认识存在诸多困惑的情况下,作为领导者的讲话,更应该明察秋毫,抓住根本,使人们辨明方向,增强信心。比如中央发出关于坚持实事求是、反对统计数字上弄虚作假的指示精神后,某些欠发达地区的部分干部产生了误解,认为这回可以松口气了,用不着担心排位落后了,于是工作也放松了。对此,有篇讲话稿是这样说的:“不错,我们的确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浮夸虚报,但是,慢就是实事求是码?快就是弄虚作假码?能争取的有效益的快速度也不该争取了吗?不对!我们要提醒某些同志,不能以实事求是为幌子来掩盖自己的不思进取,无所作为。”这话就击中了要害,比起泛泛而谈的批评,分量就要重得多。9 D( Y, }% h. K( i3 s( v, G
3 y' e: o+ Z' V6 Y! @& z1 L
6 O4 d( c/ ]# o/ T7 ?( p' k- n( N( s0 E2 O% X7 ]- V0 z
所谓紧,就是行文要紧扣主题,每一句话、每一个词,乃至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忠心耿耿地为主题服务。这里所说的主题,包括讲话全文的主题、各层次的观点和小标题,还包括一个段落或一段话的中心意思;紧扣主题,就是要一段一段、一层一层地把中心意思说明白、说透彻。三心二意,摇摆不定,弯弯绕绕,拖泥带水,就达不到这个目的。说得形象一点,这就是文字表达与主题的“距离”问题,文字紧贴主题,话也就说到了点子上;文字脱离主题,也就成了脱缰野马。如某篇讲话有这样一个小标题“要提高工农业相关度,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下面是这样展开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忽视农业。要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要求,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同时,工业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必须摆上重要战略位置。”这段话本身是没有错的,但说了老半天还没有进入正题,给人以明显的“距离感”。类似这种情况,不如单刀直入、直奔主题为好,比如改成这样:“提高工农业相关度,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既是提高农业效益的客观要求,也是振兴工业经济的迫切需要,因此,必须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战略位置。”笔墨不多,一下就切入了主题。由此可知,行文时不必由远而近地讲太多过渡性、铺垫式的话,不要那些枝枝蔓蔓、牵牵绊绊的东西,越快切入主题越好。来自谢亦森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