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古诗里的“春、夏、秋、冬”

[复制链接]
见习秘书  发表于 2014-8-4 00:30:00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 h* i. ]6 c3 A5 i- x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2 o* C5 t' a* I8 h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 `; n/ Y; X* G'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 i) B( n# u4 ^% z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 h+ @4 E1 u% `! S) d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 }& Z0 B: q  y9 [# ~  ]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 H+ }" {1 B) a/ N& M9 m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 L" S2 ^* W# G3 }) ^1 o5 x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 S9 B0 H+ Q- b5 C( V.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 o6 s: s" O$ o3 B  p: R!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 M" b/ c3 Y3 [2 l*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唐·王维《相思》
# z/ P4 z7 X2 `4 h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6 G1 q: h4 {+ o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P: M; l* `. r5 d, J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唐·李商隐《无题》其二

6 ]% b/ |+ J2 I( F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 R/ k& [5 d. |, k' j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 ~; u; o1 g/ ^$ \! i2 ]1 ~4 |7 N! _* w$ \. x# k6 ?7 C. F
诗中夏
0 ?2 \) c. U. n- Q7 ^4 V! a

2 l+ F4 l( f) p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唐·白居易《观刈麦》

9 i  @0 n) z5 F5 m, w% B3 i5 z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唐·李商隐晚晴》
0 P6 C! O" Y& v- a$ {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东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 h" p; I1 \( o! n0 I4 Y7 ~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0 B  [: m8 {6 W8 h& K9 }5 L/ ~& L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宋·戴复古《大热》
9 b( J; C; I$ ~/ k0 B# }6 Z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唐·李昂·《夏日联句》

# W8 _; p8 ~9 Z1 n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 U/ R! ^& e3 {% w( F% r! q, x+ K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宋·范成大《喜晴》
0 m/ w$ W7 p8 j0 B3 K4 t8 m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宋·陆游《初夏绝句》

( I" s' |* c: t! p5 M  I8 F% b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唐·杜甫《江村》

: U. j% L# R- ^7 {  v( k4 J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北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0 U. h: ^( v" |7 I, {* X$ w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M7 r4 ?# |- N6 V5 q. Y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 ]; J% @& S+ k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唐·高骈《山亭夏日》

& V; O# I" @% O- g& C2 R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唐·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 X$ _  x; L/ n' I# l. O7 X/ A
难眠夏夜抵秋赊,帘幔深垂窗烛斜。 ——唐·李约《病中宿宜阳馆闻雨》
( C. Q" |+ }. c" C
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 F: _2 y* k) F8 M# ~3 r
桃胶迎夏香琥珀,自课越佣能种瓜。——唐·李贺《南园十三首》

, @3 S) ]5 _' O" k$ e2 [
沉香亭子傍池斜,夏日巡游歇翠华。——五代·后蜀 花蕊夫人《宫词》

3 E+ Y1 o8 @, d1 p% k+ }
- p1 N6 }1 H( Q( |) [2 b1 W. u
* I) }( z3 R! V1 V1 K
诗中秋

- x& l6 R" P; i$ Q" a# O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魏晋·曹操《观沧海》
' ^. E( Y/ e+ T  g! @0 S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唐·李峤《风》

3 ^3 k2 L- C1 O9 F4 m9 f. h- I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宋·郭茂倩《汉乐府》

0 S9 r" y3 ^- @& U4 x2 K/ L: b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9 k/ d3 T1 q' q% \5 k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唐·刘禹锡《望洞庭》
, }5 G; ?" r: b# H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秋词》
4 l. q' R  h7 y( T+ e& Z% \' q; d$ i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 t! ?7 D! Y6 Y, L9 \- V, w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唐·白居易《宴散》
% ^4 ?4 E# E* _2 `/ X* Z
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唐·刘禹锡《秋风引》

1 h) @' D# a$ C. `+ T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 i$ ^5 R/ K' a. D/ k- F8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唐·张籍《秋思》
; u& ?4 @  U4 P1 E) `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6 m% `' W" c9 o7 E  K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元·黄庚《江村即事》
! J( E- b  O9 y$ M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唐·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 B8 b5 N6 F9 Y3 C, @" o  S' A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8 y2 i6 t& h5 z- u6 f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唐·虞世南《忆江上吴处士》

& c/ C( s" t  k/ E4 F# }+ z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虞世南《野望》
, f4 o+ f0 J1 n6 V/ c8 @: y. A, |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唐·王勃《腾王阁诗》
! C, q  v" t) Z4 U+ H9 D6 |8 l& D) J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1 e; P8 [- l# w' m3 T- H
9 V3 C  K! h* }; |% X5 S' Q, Q3 k& z) E% B$ n- {
诗中冬

) p# ]6 p- [. b& R0 Z7 j* O/ {6 q7 v7 R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唐·杜甫:《兵车行》
$ q$ T: c0 a' ]$ \: b& @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 M* f. ^; \* G9 i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

! U% ~0 B% ]* @1 ^# E! d! z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 K, u; P0 [! _7 F! T: t
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东晋·陶明《四时》

! T  G- r7 G* P5 h1 P+ [% ^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唐·董思恭《守岁》
2 Z" B* n/ f, N+ X  a3 \: H8 ^( \
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宋·王微《四气诗》
3 y7 p6 t8 U8 v- h3 }9 k/ x$ `
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宋·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6 ^1 M" M6 y. M0 O& j& A, v
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唐·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 Q. q& t: u3 C* G7 M" K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唐·杜甫《小至》

* Z. |5 q2 v, A6 N+ E! v1 F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唐·张谓《早梅》

8 v( w/ c* T$ \* P/ u# g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宋·陆游《秋日郊居》

8 C! I' P) d4 T6 r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
" l' h9 w4 G9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关注

489粉丝

41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