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落实”视为政府的生命线 ——一谈“落实” 灵台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 刘凯 “落实”,一个极为普通的词汇,却常常出现在重大政治事件当中。比如,当前叙利亚局势处于胶着状态,内战一触即发,究其原因,就是由于联合国和平特使安南的“六点建议”没有得到切实落实;目前气候变化国际谈判面临诸多困难,自哥本哈根会议以来国际社会对联合国多边谈判进程的信心屡屡遭受冲击,究其原因,就是发达国家缺乏落实减排及出资、转让技术承诺的政治意愿。由此可见,落实,对于整个国际社会应对全球化时代的各种挑战,给全人类带来和平与福祉至关重要。如果主权国家缺乏落实承诺的政治诚意,一个设计再精妙的全球倡议、多边框架及国际制度,都将大打折扣。 落实,不仅与国际大势息息相关,也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比如,食品企业落实产品安全标准,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声誉,也关系千家万户的健康;一个个人能够认真兑现自己的承诺,不仅考验个体对诚信的坚守,也衡量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而对于行使公权力的政府来说,能否切实将各种法律、政策、方针、规划、规定落到实处、执行到位,则更加至关重要。 政府的落实,关系到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经济职能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对于一个以强有力宏观调控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政府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方面的作用更加关键。一方面,政府作为政策的执行者,能否将一系列财政、货币和产业政策落实到位,直接决定着宏观经济能否保持稳中求进的态势,影响着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另一方面,政府作为法律的执行者,能否公正、廉洁、有效地将法律落实到位,既不缺位也不越位,直接决定了能否营造一个公平、开放的竞争环境,影响着各种市场主体创造力的发挥。 政府的落实,关系到行政机构自身的公信力。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在变法之初即按照政府告示所说,给了能够挪动三尺木料的市民“五十金”重赏。商鞅之所以认真兑现这一夸张的“官方承诺”,就是为了“以明不欺”,重塑民众对于政府执行力的信心,让百姓相信朝廷有变法的决心和魄力。这一“徙木为信”的典故深刻揭示了落实与政府公信力之间的关系,人民把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赋予政府,本身就是基于对政府的信任。如果政府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如何确保法律和政策拥有官方权威,为社会信服?如果政府连已做出的承诺都无法落实,如何让百姓相信未来计划、图景的可行性?所谓“世间自有公道,说到不如做到”,政府的切实落实和执行,是公信力的来源,政府说而不做、议而不行,导致的是自身的公信力的透支。 政府的落实,关系到社会公共秩序的稳定。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纠葛和矛盾更加错综复杂,一些局部社会矛盾激化扩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得到政府机构的切实落实,或在落实过程中发生“跑偏”,进而引发社会公正缺失,导致群众利益受损。试想,如果当地政府能够在重大项目规划选址过程中落实相关规定,倾听群众意见,许多群体性事件将有可能避免;如果相关机构能够落实好土地征用和补偿的规定,而非一味追求土地财政,“强拆”等字眼也不会如此强烈地刺激着人们的眼球和神经。在化解社会矛盾过程中,政府只有落实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才能更好地规范社会主体的行为,保护好弱势群体;才能树立起公平正义的形象,公正地裁决纠纷;才能有效约束权力的使用,避免权力的滥用;才能化解社会变革期民众心中隐藏的“抽象愤怒”,消除影响系统性稳定的潜在导火索。 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根本性质以及其作为行政机构的基本属性,决定了落实应成为政府的“生命线”。尤其对于县、乡一级基层政府来说,其处于整个行政体系的末端,直接面对广大群众,需要执行的方针、政策、规划、法律、法规也很多,基层政府落实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对政府的印象,直接关系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大政方针政策是否真正让千家万户受益。不难看出,基层政府落实的任务更加繁重,压力更加巨大。因此,基层政府更应将落实摆在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将中央、省级出台的政策、法规、方案落到实处,做实一些顺应民意的大事,办好一些改善民生的实事,兑现一些温暖民心的好事。只有这样,我们的制度优势才能在落实中充分体现,我们的伟大事业才能在落实中不断前行,我们的千万百姓才能在落实中共享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