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两型工业园区 推进县域统筹发展 工业园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平台,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也是实现城乡统筹、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十年来,湖南园区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综合实力逐步提高,在优化和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产业集群发展、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 目前,全省有国家审核保留的各类开发区78家,其中,国家级的9家,省级的69家,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管理体系。2010年,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221.94亿元,同比增长30%,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37.7%,成为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为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推进县域统筹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到2010年底,全省县域范畴的87个县市GDP达8998.3亿元,占全省的56.1%。特别是近些年来,全省部分县市区按照工业集聚、发展区域经济的要求,自办了一批工业园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招商引资,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使之逐步成为带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坚持不懈地抓好园区建设,推动园区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加快推进县域统筹发展,实现科学跨越、富民强省宏伟目标的战略选择。在国内外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宏观环境面临诸多变数的新形势下,全省各级工业园区,紧紧扣住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这个根本方针,主动迎接挑战,抢抓机遇,遵循规律,开拓创新,真正把产业园区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先行区。 一、壮大园区经济是推进县域统筹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战略选择 实践证明,在继续加快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建设的同时,有重点地推进县级工业园区的规范发展,建起统一布局、分级管理的产业园区体系,符合国家有关“产业集聚、布局集中、土地集约”的发展原则,有利于优化经济布局、增强产业竞争力,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循环经济,集中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公共基础设施资源共享共用,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进城镇化进程。例如,宁乡县坚持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振兴县域经济,推进“四化两型”的战略重点来抓,充分发挥近城优势,尽力营造吸引要素的“洼地效应”,注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向国际一流水平看齐;始终坚持集约发展、生态兴园,不浪费、不闲置土地,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项目的数量,创造了一流的投资环境和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为全省县级园区建设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 工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当前“四化两型”建设的主战场。推动园区“两型化”发展,是顺应现代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符合国家政策支持方向的正确选择,是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加快我省推进县域统筹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坚持务实创新,实现了“五个转变” 产业园区的兴起,是改革开放、积极创新的产物。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挑战、新的要求,要做到乘势而上,勇往直前,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在发展方略、推进路径上实现了“五个转变”: 一是增强园区的发展动力,由过去单纯的要素驱动向创新引领转变。 二是优化产业结构,由过去简单的企业聚集向集群发展转变。 三是提升规划建设层次,由过去建园兴业、单兵突进向城乡统筹、整体推进转变。 四是注重园区发展的综合效应,由过去偏重速度、规模向追求又好又快,建设“两型”转变。 五是推进园区体制机制创新,由过去侧重办企业、搞服务向加强社会管理、全面提升创业环境转变。 三、坚持低碳、绿色,务求生态环保 突出产业培育,全力打造低碳产业体系。一是千方百计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培植新能源、低碳装备制造、光电等产业。二是放大龙头企业竞争优势。进一步完善促进低碳企业发展、强化优势龙头企业培育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进一步引进国外先进低碳技术、专业人才和管理经验,努力向世界级企业迈进。三是制定了《湖南省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入园产业准入标准和优惠政策》。 突出绿色招商,强力推进低碳产业项目建设。一是强化招商选资。重点围绕新能源、低碳装备制造、光电等领域,进一步集聚要素资源。二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壮大低碳产业规模,放大低碳产业竞争优势。三是推进功能园区规划建设。全省拒绝了400多家不合两型要求的项目入园。 突出政策引领,努力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实施绿色产业链、污染控制、节水节能、水环境整治、环境管理五大工程。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制定发展绿色经济的激励措施,建立有效的低碳经济发展管理体制和服务配套体系,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良好发展环境。宁乡经济开发区通过集中供热供电,统一污染处理,实现了低碳绿色发展。 四、坚持以现代科技作支撑,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要明确不同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使不同产业、企业和项目都能快速准确地找到适宜发展的园区落户。要加强产业发展指导,引导产业园区走“两型化”、高端化、品牌化、集群化产业发展的路子,动员、协调先进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尽可能向园区聚集。 促进园区产业的集群发展,需要多管齐下,精心引导,打造平台,顺势而为。制定和完善现代科技支撑工业园区法规与政策,建立工业园区科技进步基金,重奖工业园区科技进步项目、企业和个人。 一制订、完善配套政策,引导企业按专、精、特、新进行供求配套,有机组合; 二积极助推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整的网络体系;逐步在省工业园区实行分工合作,突出各自特色,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减少企业成本。 三针对薄弱环节,引导企业或企业集团通过主辅分离、生产环节分解,以产权为纽带创办相关企业,“拾遗补缺,成龙配套”; 四精心打造发展平台。要围绕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大园区公共物品的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服务体系,以降低综合成本,促进相互合作,使入园企业如鱼得水,各得其所。长沙县高新区拥有25个国家级、省级技术和工程中心、17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00多个联合研发机构。 五、探索园区特色运作模式 工业园区已成为改革开放的示范区和排头兵,深入开展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在开发园区中,“政企合一”与“政企分开”是两种管理架构和运作模式。通常有一个管理主体和一个开发主体。管理主体代表政府,通常是管委会,而开发主体往往是企业化的组织,通常是开发公司。因此,两种的关系是合二为一还是清晰分开,决定着开发区的管理架构是政企合一还是政企分开。在开发区的实践中,这两种管理架构和运作模式都很常见,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一定条件下,政企合一还可以转化为政企分开的架构。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设立了各级各类开发区,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体制改革的先行区和试验田。实际上就是指开发区是一个较为独立的“块块体制”,以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享有小区规划、项目审批、建设工程管理、进出口业务、劳动人事、财政税务、科技发展管理、资金融通、工商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权力,与地方政府各方面都有相应部门垂直管理的“条条体制”相对应。 实践证明,那些获得了较为独立权限的开发区往往发展较快。比如,中国(湖南)轻工产业园由湖南省轻工业管理办公室与湘阴县人民政府合作开发,产业园产业导向将以轻工机械、环保设备、食品加工以及生物工程和环保工业为主。总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计划用8年时间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开发”的原则,第一期开发建设2平方公里,总投资约34亿元人民币;第一期建成后入园企业约40家,年产业总值预计可达50亿元人民币。第二期开发建设4.6平方公里,总投资约90亿人民币;第二期建成后入园企业约100家,年生产总值预计可达150亿元。它们采取的运作模式是:行业牵头 、产业集聚、政府支撑 、市场运作。 六、突出园区“融城”和“景观”特色 一个地方的工业园区,往往与一个地方的城镇发展紧密相联;工业园区的加快发展,往往伴随着城镇的加速扩容。比如株洲高新区提出了城市建设三个“并重”的理念——园区与城区并重,第三产业与工业并重,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综合治理并重。根据这一理念,该区提出了“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原则,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紧密结合起来,全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宁乡县经济开发区经过十年的努力,使宁乡县城城区面积增加一倍多,县城人口由10万增加到30万人,经济总量占全县三分之一多。规划建设中的湘阴县工业园区,同时启动了洋沙湖生态文化旅游度假村、青龙湖国际旅游娱乐度假村、龙凤缘度假村等一批休闲旅游项目的建设。 树立新区新城的理念,以“建设一个新园区、打造一个新城区”的理念,指导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推进园区融城发展、产业融合共生。一是坚持园区和城镇统筹规划、统筹建设、统筹发展。按照“工业新城、城市新区”的定位,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把园区作为城市新城来规划、来建设,实行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六个一体化”,推进园区发展与城市新城、旅游景区建设相结合。二是大力发展服务业。突出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电子信息、会展、咨询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切实解决好园区产业的配套问题。统筹园区、城区、景区建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促进园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七、发挥高科技领军人才作用,推进园区先进管理 树立现代管理理念是园区建设的重要内涵,它对管理模式的转变,管理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一是推行扁平化管理。就是在管理过程中管理的层级最大限度的减少,管理的效率最大程度的提高。二是以行之有效的制度为依托,强调责任意识,岗责明晰,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三是注重引进高科技领军人才,培育新兴产业。管理中充分尊重人,注重发挥团队中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使能动性在管理中处处显现,让管理活动充满生机。四是发挥科技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支撑作用。五是注重内外环境对管理的影响。六是对过程和结果都很重视,但更注重对过程的控制。在考核成果时,对定量分析,定性分析都很重视,但更注重定量分析,这一特征是现代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反映。 八、完善园区规划体系特别是解决土地问题 牢牢树立规划意识,从长远和全局出发,将“两型”理念贯彻到园区发展的规划之中,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要用“两型”标准审视规划,不断完善提升园区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园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融资规划等数规合一。要用“两型”要求检验规划,规划要体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即科学发展的方向,体现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期望。一是突出重点,按主体功能区的要求进行开发区、限制区和保护区的建设。二是开发区主要放在环长株潭地区。三是边远地区主要是保护区的建设,保持青山绿水为首要任务。 针对有的开发区建设初期规划面积不大,甚至没有连片征收土地,在国家严控土地使用、逐步收紧银根的宏观环境下,用地、融资的双重制约问题更加突出,湖南省从实际出发,对于有些县级园区,产业对路、发展前景可观,但土地规划明显不足,在不缩减耕地总面积的前提下,可由省核后适当增加开发用地指标。 九、构建工业园区和谐劳动关系 按照中央对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在工业园区这种特殊经济发展的战略区域,我们更应该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高看一等。进一步高度认识推进工业园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工业园区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会和法制等部门的规定,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不断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劳动力与资本都是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劳动者与资本都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要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关系,不可偏废,二者要有一个正确的比例,目前应适当提高按劳分配的比例。要逐步推行企业职工持股,按股分红,使工人成为企业的主人。要本着和谐劳动关系共建共享的原则,通过园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过程,转变为不断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过程,转变为有效实现劳动关系双方互利共赢的过程,转变为不断增进社会和谐的过程,并围绕这样一种战略,突出在四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加强构建工作的针对性,二是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增进构建工作的科学性,三是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构建工作的保障性,四是加强调查研究,注重构建工作的实践性。 十、科学确立两型工业园区考核体系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和促进园区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园区的整体经济实力;引导和促进园区坚持以自主创新、科技进步为动力,不断增强园区的竞争力;引导和促进园区坚持以集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引导和促进园区坚持以完善功能配套、优化发展环境为重点,不断营造园区发展新优势,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依据考评结果对园区实行分类指导和动态管理。连续两年获得湖南省先进园区(开发区)荣誉称号的园区,列入湖南省重点园区(开发区),给予重点扶持。对建设进展停滞不前、达不到考核要求的园区,出示黄牌,限期整改。 十一、强化园区管理体制创新 通过大胆先行先试,以推进“十大领域”改革为重点,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突出解决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城乡统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行政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健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探索建立有利于园区“两型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