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特别是写好文章,并没有什么一定之规。古今中外,哪一篇名篇佳作是按照什么套路写出来的?没有!所以,怎样写好文章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各人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这里,我只能说说自己的几点体会:6 Q# b: |6 X5 _" k8 h8 W' u3 E
, H1 W o z6 Z) Y7 e& e7 c0 w |: C 第一,写文章要处处替读者着想
# o9 p8 ~7 X2 F: D% z7 ^# b, d$ a0 k/ H: e( P
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不是自言自语。既然是写给别人看的,就得处处替看的人着想。要考虑到他所关心的、有兴趣的是什么,要考虑到哪些是他已经知道的、哪些是他还不知道的。众所周知的话要少说两句,大家还不清楚的要多说几句,而且要努力说得透一些。现在有很多文章,我在看的时候,不少地方我常用眼睛飘过去,但有些段落,甚至就那么几句话,却会用心看上两三遍。为什么有些话要飘过去?因为这些话我已经知道,已经在老秘网等别的地方看到过无数遍。只看头几个字,后面的都知道了。但如果有新内容,那就得仔细看。我们写文章时,估计人家眼睛会飘过去的地方,不如自己先把它删掉;不能不讲的,或者不讲就接不上气的,就尽可能用简略的几句话把它说过去。反过来,如果读者不清楚的,那就要交代明白。胡乔木同志改东西时,如果看到某个人们不太熟悉的人物,他都要求交代清楚这是个什么人。即使是大家都知道的人,他有时也要求交代清楚这个人那时是干什么的。总之是处处要考虑到读者的需要。
, h2 D O) D1 G+ i3 k! Q0 r9 x5 Z9 ^% J; Y& [, I; ~6 `4 y2 W' B
替读者着想,还要注意文章的写法和语气。乔木同志说过,现在有的文章,到处是“应该”、“必须”,像是法官的判决书,却缺少充分的说理。乔木同志要求在写文章时,应该和读者处在平等的地位,尊重对方,把问题提出来,把事实摆出来,一层一层地进行分析,与读者一起思考,一起探讨,自然地共同得出结论,不要有那种强加于人的味道。 L; ^( k6 M3 [( |3 F
, E; W7 S) Y5 J5 l' ? 第二,写文章总要提出和解决某个问题
# t6 s. q z a/ ?
+ J$ Y% F$ [1 Z8 I8 A 为什么要写文章?因为存在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才需要去写文章,否则你写文章干吗?有些年轻朋友喜欢“著书立说”,这当然是好的。但书写了好几本,“说”却没有立起来。什么原因呢?因为这种书往往只是叙述式的,而不是分析式的。叙述式的,材料有的是,只要你花时间,把材料梳理、加工就出来了。这种书对接触不到这些材料的,或者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看这些材料的人,也有用。但毕竟不是高水平的东西——因为没有提出和解决别人以前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 v* B7 _3 z$ m0 I3 T% c
( t1 ]3 \, O4 M 第三,写文章要分清轻重主次 [$ J/ A& Q; G8 K8 |3 A( l
' Q# n5 O: |5 b/ v
一些同志写文章时,不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结果,文章就平铺直叙,没有轻重主次。- L$ d# V# z% H, J- f
) X; U2 N5 D* d( B* C3 l 其实,一篇文章也好,一本书也好,真正精彩的东西并不多,有那么一两点很独到的地方就不错了。字字珠玑,每一句话都那么高明,没有那回事。打个比方。我们到饭店去吃饭,点一道炒虾仁。其实虾仁就那么一点点,主要的配料是白菜。厨师一定是把白菜铺在盘子底下,虾仁放在白菜上,让你一眼就看到重要的东西。假如这个厨师把虾仁和白菜搅在一起炒,你吃了半天还不知道这盘菜中有虾仁。乔木同志打过一个比方,他说我们从火车站出来,会看见很多广告牌,但多数都是一眼瞟过,只有少数几块能给你留下印象。什么原因呢?要么是这块广告牌特别大、色彩特别鲜艳,要么是摆放的位置特别显著,要么是它反复出现。我记得改革开放初期,到首都机场去,回来时经过三岔路口,有一个广告牌,是丰田汽车的,叫“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为什么到现在还会记得呢?因为它放的位置很突出。& ~+ y! S4 s$ \- h! U1 g4 r& X
; N: I& m+ T3 U8 i! m 重要的东西不仅应当浓墨重彩地写,而且放在文章的什么地方也有讲究。我的老师周子同教授说,胡适写文章有个特点,看他的全文的头几句,就知道全篇要写什么,看每一段的头一句,就知道这二段要写什么,正是所谓“立片言而居要,乃全篇之警策”。有的人写了文章给我看,我问他某个问题怎么没有讲到,他说已讲到了。仔细一看,他那一段文字很长很长,而重要的几句话夹在中间草草地带了过去。我说,你放的地方不对,都淹没在一般性的话里了,我看到那个地方时眼睛已经很疲劳,结果重要的话反而被忽略了。另外,对重要的内容,为提醒人们注意,还可以适当地重复,正面说了,再从反面提出问题来加以回答。这叫强调。但对不重要的内容你反复讲,那就叫罗嗦。' C! \! ^! D1 C
- [. }+ [, Y) w9 c 第四,写文章要注意通篇的结构
" p6 f7 g* Y8 G7 M' K9 I9 s4 K4 r ?
古代文人有句形容文章结构的话,叫“凤头、猪肚、豹尾”,很有道理。5 l( l$ {$ k2 J. z2 C
" Q+ ?: a5 [, A4 X “凤头”很重要。看文章,一般都是从开头看起,他要看这个开头是不是提出了什么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没有新颖的观点,有没有大胆的设问,让他形成一个悬念,吸引他看下去。如果开头抓不住他,他就看不下去了。当然也可以有别样的写法,不能一概而论,也可以像《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从远处说,慢慢地把你吸引过去。开头不必太长,长了就不是“凤头”了。
0 d) l0 B2 Q3 |" z8 X6 p, B8 h( H* U
“猪肚”是身子,是躯干,就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要丰满。说理论证要充分,要有说服力,不仅要提供一些见解,还要提供一些知识。
* k6 d x6 K9 G! B( G$ F9 |4 R/ d1 k2 w) V* q
“豹尾”这个词用得非常好。谁都知道豹的尾巴非常有力。用在写文章上,指的是当你充分展开了论述、把问题说清楚后,希望人家看完这篇文章后能留下一个什么强烈的印象。这就要求在结尾处把它点明,把全文有力地刹住,甚至把意思再上升一个台阶,使人读后感到可以举一反三,感到有回味。结尾绝不能长,恰到好处时就戛然而止。有的文章到了结尾处又去展开,那就把整篇文章给写散了。/ E* I" F7 U- [! p1 b% V
( u9 a) |* U; Z/ H5 Y) S. U: R" L
除了整个结构中的几个部分要处理好以外,还要考虑到一条,怎么能够做到全篇浑然一体,别弄成“板块结构”。这种结构就像过去盖房子,用预制板拼接的,在两块板之间联结处用铁钩子钩在一起,相互间没有什么内在联系,平时像座房子,实际上是几大块,一遇上大地震就全塌掉了。现在有些书籍,各章节都白成段落,看不出来它的上一章节和下一章节的内在联系。以前有人,说文章有的是“流出来的”,有的是“挤出来的”。所谓“流出来的”就是像自来水龙头一样,一打开,“哗”地一下,水就喷涌而出,自然流畅,一气呵成。所谓“挤出来的”,就是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的,想一点,写一点,没有一口气贯注在里面,更没有前后的照应,杂乱而干瘪。
& ~6 s( w. O) u6 x n9 B4 ~' c( O. O- u
第五,写文章文字要尽量平实、干净,尽可能口语化+ m2 b4 X2 q. Y3 K+ G
3 C4 d# s/ n- G-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