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推进“环境立区”战略的调查与思考 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资源,承载着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影响关联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实施“环境立区”战略是区委、区政府为实现“奋起??、崛起??”目标作出的重要决策,对于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围绕推进“环境立区”战略,我们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专题调研活动,通过举办镇(区)、部门、企业家座谈会、走访新办企业及赴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客观总结分析我老秘网区软环境建设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问题的症结,为深入推进“环境立区”战略提出建设性思路与建议。 一、实施“环境立区”战略开创了全区软环境建设的新局面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围绕打造苏中最佳的投资发展软环境,积极创新服务理念,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并针对??实际,提出“五个最”的工作目标,通过实施“环境立区”战略,为经济发展保好驾护好航。 (一)加强鼓励扶持,着力营造优质宽松的政策环境。 一是出台惠企政策,形成扶商的激励氛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惠企政策的制定,先后出台《关于实施工业经济培大育强“千百十”计划的意见》、《关于促进工业骨干企业加快发展的激励办法》、《关于鼓励创办民营实体经济的政策意见》、《关于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意见》、《关于促进工业骨干企业加快发展的激励办法》、《2013年扶持激励重点和成长型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方案》等10多部政策文件,以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做大做强、实施资本运作、技术改造等,取得明显成效。今年1-9月份,全区全部工业完成开票销售287.8亿元,同比增长16.12%;传统工业完成现价产值735.3亿元,同比增长14.8%,全区工业呈现积极向好的趋势。 二是建立约束机制,打造安商的发展环境。围绕软环境建设,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集中整治活动的意见》、《关于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六个不准”的通知》、《??市市级机关作风和效能问责暂行办法》等文件制度,减少企业外部对企业发展的干扰。《??区规范涉企检查暂行办法》健全了涉企检查管理模式,按照“频次最少、时间最短、方式最优、审签最细、依据最严”的原则,实行涉企检查审批备案制度,控制和规范涉企检查行为,形成“检前报批、检后备案、抄告相关、企业反馈”的涉企检查管理模式,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是制定服务制度,增强亲商的服务意识。出台了《区领导及相关镇(区、系统)挂钩服务十强、重点、成长型工业企业的工作方案》,领导深入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建立《??市重大项目“四联”审批制度》,为优质的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加快项目的审批、建设、投产的速度。建立了“首问负责”为主的高效服务制度。以“首问负责制”为基础,建立和完善服务承诺、AB岗、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服务实时反馈等高效服务制度,对在一个窗口办成的项目,由窗口首办人员负责。 (二)加强政务服务,着力创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一是推进政务公开,政务信息公开透明。注重载体建设,重新规划政府信息公开规范标准,改版升级原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将全区有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17个镇(区)、52家部门(单位)全部纳入公开主体;拓宽政务论坛“政民互动”渠道,“议茶亭”政务论坛与区委书记信箱、区长信箱、部门信箱一起构筑成政府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聚民心的桥梁和纽带。今年1-10月份,论坛三大版区累计发帖100623条,总访问量突破252万人次;提升121345政府服务热线运营质态,热线电话接通率100%,应答及时率99%,话务员对市民咨询问题当场办结率41.50%。 二是推进阳光运作,权力运行高效规范。启用运行行政权利网,将行政部门依法行使的各项职权从依据、决策、执行到结果做到全程网上公开运行、全程预警纠错、全程实时监控监察,实现对行政权力机关、行政权力事项、网上电子监察的“三个全覆盖”。同时,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多次组织全面清理,不断精简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限,规范自由裁量,优化固化行政权力流程图,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运行的随意性,提升行政服务效能。目前,入住行政服务中心的39个部门、426个项目的办理时限已由法定总时限7694个压缩到了3040个工作日,项目办理普遍提速30%以上,其中建设项目办理时限已由机构改革前的141个工作日压缩到20个工作日,位居全省前列。 三是推进规范管理,招标采购公开公平。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是特别容易产生权力寻租的领域。为规范招标采购管理,对分散在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进行了整合,建成招投标综合性交易平台,土地出让、政府工程、政府采购、国有(集体)资产租赁等全部实现进场规范交易。制定出台了《集中统一招标采购监管体制意见》、《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建立了招标采购诚信体系和黑名单制度,同时,实行网上招投标制度,建立评标专家库,随机抽取专家评标,保证招标采购客观公正。 (三)、加强作风建设,着力打造敢拼会赢的创业环境。 一是加强机关服务品牌创建与群众评议干部相结合。让群众参与到部门管理中去,参与到机关作风建设中去,参与到政务环境建设中去。在全区开展“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增强了机关服务意识,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开展“社会评机关”的活动,让群众评估政府机关,让机关向全社会亮相,接受社会群众对机关的评判。在“社会评机关”的基础上,评选出“十佳部门”和“十佳科室”。开展“社会评干部”活动,促进了机关干部八小时以外言行进一步规范。通过一系列活动,形成了全方位评议、监督的模式,人民群众的满意度逐渐上升。 二是加强外部机制评议和强化内部机制制约相结合。积极探索督查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充分整合专项监察和社会监督的力量,提高行政效能,形成推进机关作风转变的工作合力。区级机关部门负责人走进区电台行风热线直播室,80多个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上线,直接回答群众的问题。对照“八项规定”和“十项规定”要求,强化督查力度,对机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依法行政、工作效率、机关作风、服务质量、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对督查中发现的违反工作纪律行为工作人员及时通报,约谈所属单位“一把手”,责令及时整改。被调查对象普遍反映办事过程中的“吃、拿、卡、要”现象,“慵、懒、散”行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得到有效遏制。 三是加强专项监察与解决突出问题相结合。对全区经济服务窗口、行政执法科室和基层站所的服务质量、办事效率以及部门履行服务项目建设承诺、机关作风建设等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对中介机构服务、行政事业性票据使用和部门涉企办班培训情况等组织专项检查。根据??市要求,对有关收费政策进行调整,暂停(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32个、降低收费标准9个,取消政府性基金子项目1个,减免11个与工业项目建设有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项目,每年可减免社会负担约600万。根据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逐项抓监督、抓治理,开展教育收费、医疗红包、建设工程、土地批租、商业贿赂的专项治理。 二、深化“环境立区”战略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 软环境是资源、是竞争力、是生产力已成为全区上下的共识,“环境立区”战略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我老秘网区的投资环境。但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那些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必须加大整治力度,尽快见到成效,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和实实在在的效果取信于投资者,取信于广大人民群众。 (一)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 服务是政府最基本的职能,改善发展环境首先要改善服务环境。 一是权力行使不够规范,影响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少数行政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政、越权执法、滥用权力、野蛮执法等问题时有发生。有的执法不严,将执法过程“关系化”,以关系亲疏作为执法宽严的标尺;有的执法随意,以权代法、以情代法、以利代法;有的以罚代管,重收费、轻管理,重处罚、轻教育;有的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举止不文明。极个别部门和单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利用职权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甚至吃、拿、卡、要、报的现象仍屡禁不止。一些部门以协会会员费、管理费、办刊物杂志赞助费等名目向企业收费,有的中介机构收费弹性大,有的搭车、重复收费。一些执法部门随意到企业进行各种检查,企业对管理部门名目繁多、华而不实的检查十分反感。 二是干部创业创新主动性不够强,庸懒散现象仍然存在。部分机关单位和工作人员制度精神领会不够,执行制度规定不是执行文件的精神,而是死搬教条,机械执行文件规定,办事程序繁杂、工作效率不高;少数机关干部投身发展、服务大局的能力不强,遇到具体问题,不能够主动想方设法为企业排忧解难,支持服务经济发展的点子不多、思路不宽。 三是行政审批亟待完善。审批项目依然较多,一些项目清理还没有及时到位;审批手续繁,少数部门没有按照要求完全将审批项目进驻服务中心,没有充分授权服务中心窗口,存在前台受理后台办理现象,极个别部门还需要企业在服务窗口和部门之间来回跑手续;窗口运行质态不佳,各部门派驻到服务中心窗口聘用制工作人员近50%,这些聘用人员没有接受培训的机会,业务不熟,服务质量不高,有的单位被投诉时将责任推给聘用人员。 (二)诚信意识淡薄、信用程度较低。 良好的信用秩序和信用环境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 一是政府要讲诚信。政府诚信是信用环境的核心。政府制定的政策、作出的规定、批准的事项都要信守承诺,取信于民,提高公信度,特别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承诺的事项,包括优惠政策、服务条款、收费标准等都要一一兑现,不能开门招商,关门坑商。一些企业反映,项目落户前,招引单位服务热情周到,项目投产运行后,就缺少了主动服务意识, 二是企业要讲诚信。少数企业只要政府优惠政策,自身不守承诺事项,在投资强度、产值、污染控减等方面达不到协议要求,导致企业政府间产生矛盾。一些企业在招投标中存在相互利用资质、恶意串标或围标的现象。少数企业在职工工资、保险等方面不认真执行国家政策规定,有的甚至欠薪出走,加剧社会矛盾,引发群众材夜思,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三是中介组织要讲诚信。不少中介机构与相关主管部门存在利益关联,垄断经营,在服务过程中,不执行相关规定,不信守承诺,收费高、耗时长。还有的中介机构为了招揽生意,一味迎合委托人要求,不能客观、公正执业,出具虚假手续,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 (三)市民素质、文明程度不高。 文明程度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直接体现,是一种可转化的生产力要素。非法经营旅游业务、围追兜售、强买强卖以及商品市场交易中垄断经营、阻碍外来商品流通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阻碍施工、强行劳务、甚至敲诈勒索也有时出现,擅撞红灯、乱停车辆更是屡见不鲜。在推进环境立区战略过程中,要培育市民的素质。 一要抓住焦点,知名人士带头。充分借助社会知名人士的公众影响,多举办一些社会公益事业,邀请他们参与其中。对领导干部,包括一般公务员都应明确具体要求。 二要突出亮点,形成示范效应。大力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以他们的影响力来带动更多的人,从示范典型身上总结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准则,使之成为广大市民的行为准则。 三要把握重点,引导源头活水。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功能,加强对学生文明教育,通过学生的影响力带动一批人。充分发挥舆论媒体功能,通过电视、电台等媒体对较典型的不良行为多做各种形式的公益广告。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机制上的不完善,也有历史的遗留问题;既有人的因素,也有管理上的漏洞。一是对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认识不够到位。对营造良好投资软环境必须长期坚持的认识不足,对本单位内部出现的影响投资软环境存在的问题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抓整治力度不够,重点不突出,工作不到位。二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到位。政府职能转变进展较慢,部分单位职能错位。一些部门内部管理机制不顺,办文环节过于繁琐,办事怕承担责任,工作踢皮球。一些机关工作人员公仆意识不强,纪律观念淡薄,职责和义务要求只挂在墙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中,工作上以“管理者”的姿态出现,而不是以“服务者”的姿态出现,对前来办事的群众和投资者缺乏应有的热情;思想观念、业务能力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要求,工作中抱着一些旧的条条框框不放,办事效率低。三是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的问题,导致职能部门行政执法行为的趋利倾向,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引发出一系列不规范行政行为。有的部门对存在问题的严重危害性认识不足,在大局利益与部门利益发生矛盾时,往往站在局部利益上,可放的权不放,可减的收费不减,罚款就高不就低。 三、深入推进“环境立区”战略的思考与建议 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坚持“有限政府”的原则。进一步改革行政管理机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不该管的事情交还给企业、市场及其他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2)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改革行政方式,规范服务行为,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3)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切实把政务公开作为各级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审批和收费项目,都要将审批的条件、权限、程序和收费的依据、标准等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4)坚持强化监督的原则。充分发挥专门监督机构、新闻舆论和社会群众的监督作用,强化对行政决策、执行环节的监督,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要在深化中推进,在创新中提高,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优化政务服务,转变政府职能,为发展增强推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政府是环境营造的主体。因此,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要先从转变政府职能抓起,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 一要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大力实行简政放权,凡是上级政府已经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不得以任何理由继续保留;凡是周边设区市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原则上必须取消。进一步削减审批事项,减少审批层级,压缩审批时限,努力实现“三集中、三到位、三个百分百”,即部门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承担审批职能的科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审批项目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审批项目进驻到位、授权到位、监管到位,有行政审批项目的部门进驻服务中心率、行政审批项目进驻服务中心率、部门对进驻服务中心的审批项目授权到位率均达100%。同时,延伸一次性联合告知、联审联办、联合踏勘等审批工作机制,推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规范许可依据、范围、条件、流程、时限、收费等,解决行政审批“中梗阻”问题。 二要加强中介机构监管。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经济发展,中介机构在政府职能转变中发挥着外接载体的作用,已成为为市场活动服务的主体。要加强对中介组织的培育、引导和监管,规范从业行为,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鉴证、审核、评估和咨询作用,利用中介组织专业人员集中、法规政策熟悉的优势,在重大经济决策中以专家听证会、项目评审会、可行性研究会等形式让中介机构为政府决策服务。 三要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李伟书记提出的“五个最”要求,坚持标准化、高效化、均等化、便民化原则,构建区、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推进平台建设、项目进驻、业务运行、服务保障和监督管理标准化建设。加快联网建设步伐,减少行政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拓展预约服务、延时服务、跟踪服务、代办服务等服务模式,行政服务中心要转变政务服务工作模式,践行“马上就办”承诺;强化中心党组织的坚强保障和派驻部门的协同保障;健全“一站式、一条龙”的服务机制,“标准化、高效化”的运作机制,“零过错、零容忍”的管理机制,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2、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廉政优政,为发展排除阻力。 按照建设“高效、廉洁、为民、尽责”政府的要求,推进制度创新,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制度缺失或执行不力而导致的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 一要健全廉政勤政制度。按照管理上统一闭环、程序上严丝合缝、运作上有始有终的要求,优化廉政勤政制度的顶层设计。抓住当前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为主体,以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为核心,以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目的,建立完善目标责任、行为规范、权力运行、执行落实、公开公示、监督制约、考核评价、责任追究等制度,积极构建惩治和预防fubai制度体系。 二要加强制度廉洁性评估。积极落实制度廉洁性评估机制,协调或协助有关部门对各部门出台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廉洁性、效率性和可行性进行审查,重点对其是否存在违法违规扩张权力、减免责任、谋取小团体利益等情形;权力行使是否科学规范、高效便民,行政裁量幅度是否合理适当;监督制约措施是否有效,责任追究是否健全等方面进行全面考量,防止产生“问题文件”和“制度fubai”,提升制度对发展的保障力。 三要强化制度执行落实。“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要加强制度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熟知制度内容,掌握制度精神,强化制度意识,自觉遵守制度。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大力推进办事公开,通过信访举报、纠风治理、执法监察、效能监察、查办案件等手段,严肃查处各级干部违反制度问题。要把制度执行情况纳入惩防体系建设检查考核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建立完善制度执行情况奖惩机制、督查反馈机制,纠偏纠错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以制度保障制度,以制度落实制度,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和威慑力。 3、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创业创新,为发展激发活力。 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监督检查,严格问责问效,为科学发展激发活力。 一要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促工作落实。健全对重大决策部署执行和重大项目建设情况专项督查、依法行政综合监察、行政效能监察、纠风专项治理等工作机制,严肃查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弄虚作假、推诿扯皮等行为,确保党委、政府制定出台的促进发展政策、措施和任务落到实处,维护政令畅通。重点加强对各级各部门落实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部署,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和党务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和作风建设,遵守执行村级组织换届纪律的情况,以及信访维稳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加强与人大、政协和新闻媒体等监督主体的协调配合,重视党风廉政监督员、特邀监察员队伍建设,发挥行风评议、行风热线和媒体专栏等载体作用,形成立体监督网络。按照立项分工-检查通报-整改落实-追究问责的流程,采取点面结合、上下结合、明查与暗访结合、监督检查与解决问题结合的方式,强化监督检查,提高监督实效。 二要完善考核评议机制促创先争优。科学设定目标,改变偏重经济总量扩张的目标,制定涵括绿色GDP、节能环保、保障民生等内容的绩效目标,引领科学发展。完善评估体系,构建经济社会发展、党建、惩防体系、创新社会管理和公众评议“五位一体”评估体系,实现考评全覆盖。优化评估方法,引入“公众导向评估机制”,依托第三方机构评估,提高评估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强化结果运用,将绩效评估结果与干部业绩评定、评先评优、选拔任用挂钩,对优秀单位进行表扬奖励,对落后单位进行约谈问责,使绩效评估真正成为改进作风、增进实效、促进发展的过程。 三要完善问责问效机制促真抓实干。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跟踪落实责任表,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和完成时限,确保问题解决。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规干预市场经济活动、以权谋私、效能低下等影响发展软环境的行为,一律严肃处理,整肃一方风气,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四要加大"诚信??"创建力度。政府带头讲信用,切实提高行政公信力。借鉴外部成熟经验,抓紧研究建立企业信用基本制度,制定企业信用风险防范、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措施,逐步建立起企业信用记录、信用评价、信用咨询服务等社会化网络体系,大力引导和推动企业信用建设。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夯实全社会信用基础。建立失信惩治机制,采取社会、行政、经济、法律等综合手段严惩失信行为,坚决追究失信者法律责任,提高失信成本,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损的社会局面。 4、夯实队伍作风,提升能力素质,为发展凝聚合力。 继续深化拓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凝聚发展合力。 一要拓展“作风建设年”有效载体。认真总结“作风建设年”活动以及纪检监察系统开展的一系列贴近民心民生专题调研等好经验、好做法,结合部门实际,建立实施基层调研长效机制,推动各部门大兴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实际之风,使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和各项工作更贴近实际、更贴近基层、更贴近群众。通过关口前移,靠前服务,进一步增强履职能力,维护民利,促进发展。 二要建立倾听群众诉求常态化机制。把干部作风建设、信访维稳和社会管理创新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立足本地实际,全面开展倾听群众诉求常态化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矛盾化解机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问计施策机制,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维护权益机制,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民主治理机制等四项机制,推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 三要深化拓展机关效能建设。按照《??市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明察暗访工作制度》要求,持之以恒地深化拓展效能建设。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否定报备制、服务责任制、同岗替代制、失职追究制等机关效能制度,努力构建系统完善且操作性较强的效能保障机制,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加大效能督查和问责力度,下大力气解决机关作风中存在的“吃拿卡要”、“庸懒散、虚假浮”、不作为、缓作为、乱作为等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营造人人做好本职、讲求效能、促进发展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