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揭开权术的面纱

[复制链接]
文字工 发表于 2015-4-21 16: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在错综复杂的用人纠葛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施加于你的用人权术。有些奸诈诡计的领导者,运用用人权术,就像高明的魔术师变“魔术”一样得心应手,又像狡猾的狐狸玩“智力游戏”一样驾轻就熟。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我们的头脑也应该“复杂”一些,要善于识破领导的用人权术。
一、平衡术
这里所谓的平衡,是不讲原则的平衡,既不让某一方“势力”过分强大,又不让另一种“势力”过分弱小,反正谁也不能“吃掉”其他各方,最后还得维护我的地位,听我指挥。这种在用人行为中,通过玩弄各种不光彩的手腕,来保持“势力”之间的磨擦平衡,进而达到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的目的的用人权术,就叫做平衡术。
常见的平衡术手腕有:
1. 不辨是非,调和折衷。
2. 假意“宽恕”反对自己的人,以此来“调整”各种势力的组织结构。
3. 容忍甚至重用品行恶劣的下属。
4. 权力均摊,在用人时充分照顾各方“利益”。
5. 适时制造矛盾,阻止各种“势力”产生不利于自己的联合。
6. 及时缓和矛盾,防止各种“势力”发生威胁自己领导地位的“火并”。
7. 出尔反尔,忽然将其下属“抬上天”,忽然又将某下属“按下地”。
二、偷梁换柱术
偷梁换柱术,指的是有的领导为使自己“看中”的下属能得到“重用”,不惜弄虚作假,欺骗上级,玩弄一整套偷梁换柱的权术。
常见的偷梁换柱术手腕有:
1. 对上级指示断章取义、各取所需。
2. 故意曲解上级指示的原意。
3. 选择所谓适当的时机传达上级指示精神。
4. 片面理解上级指示含意,暗中贩卖“私货”。
5. 阳奉阴违,制造“贯彻”上级指示的假象,欺骗、搪塞上级部门。
6. 创造土政策。
三、拉帮结派术
任何领导者,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要想遇险不惊,足以应付各种错综复杂的困难局面,必须要在自己的周围,聚集起一伙志同道合的战友。
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公开“秘密”。 然而,同样是“聚集”自己的队伍,但动机却不同。这里说的拉帮结派,就是一种被老百姓深恶痛绝的违反组织原则的“聚集”行为,一种通过各种不光彩的手腕,为自己网络亲信和死党的用人权术。在实施过程中,拉帮结派能够做到上、下、左、右“四面开花”,因而在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上,以及所投入的“成本”上,都要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种权术。
常用的拉帮结派手腕有:
1. 投靠上司,寻找“靠山”。
为了达到巴结上司,投靠上司的目的,单靠吹吹拍拍、吃吃喝喝,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舍得下在“赌注”,并且作出必要的“牺牲”,甚至冒一定的风险,才能被上司接纳为“心腹成员”。
下面,举几个被“行家”们视为比较“高明”的“投靠”例子:
(1)闻风而动,按照上司的“思想”,出“经验”、出“典型”,上面每产生一个“思想”,下达一个“指示”,不管它是否正确,立即就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和单位进行“试验”,想方设法制造一个“典型”,总结一套成功的“经验”。然后,大肆宣扬,将“成绩”记在上司的“功劳薄”上(当然也记在自己的“功劳薄”上),以此来进行政治投资,下“政治赌注”,骗取上司的信任和重用。
(2)在上司和其他领导成员“摊牌”时,冒着风险,坚决站在上司一边,协助他战胜对手。此举尽管下的“赌注”较大,但只要判断准确,方法得当,还是可能“取胜”的。只要上司最终战胜对手,和他“共患难”的下属,自然身价百倍,平步青云。
(3)打小报告,出卖朋友和同志,以此换得上司的信任。以歪曲事实,编造谎言等手法,向上司打小报告,揭露某甲与上司“离心离德”,企图“威胁”上司的“官位”,以此来作为投靠上司的“见面礼”,乞求上司让自己进入他的“心腹圈”。
(4)为上司“办实事”,使上司深受感动,从此“记住”自己。在多数情况下,上司本人大权在握,无求于下属什么。然而,他的亲属好友,难免遇到一些“难题”,需要有人出面帮助解决(上司“不便于”亲自出面)。这就为投靠上司者,提供了“一试身手”的机会。他可根据上司的不同“需要”,热情地为他“办实事”,诸如:给上司的家属找个好工作,提拔上司的儿女……通过办这些令人终身难忘的“实事”,上司自然深受感动,日后肯定“亏待”不了自己。
(5)千方百计和上司“结亲”。例如,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上司的儿子,将自己的外甥介绍给上司的侄女,等等。实在不行,还可临时招认一个材夜思为自己的“养女”许配给上司的某个亲戚。通过这种“结亲”手段,缩短和上司的“距离”,再和上司说话,自然就要“随便”多了。
2. 拉拢同级,结交“盟友”。
拉拢同级的目的,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彼此之间可以“遥相呼应”,“相互关照”。
3. 收买下属,培植“亲信”。四、釜底抽薪术 + u+ f7 b5 d9 ~, Z
       锅里的水沸腾,是靠火的力量,而柴草则是产生火的原料。止沸的办法有两种:一是扬汤止沸(必须接触沸烫的水);二是抽薪止沸(只需拿走对人没有伤害的柴草)。所以,古人说:“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这个成语的原意,是比喻做事应当从根本上解决。引申到用人权术上来,就是指,领导者在用人行为中,遇到实力强大、锋芒毕露的对手,不是从正面和他交手,而是采取各种“抽薪”的手段,削弱他的气势来制服他。这种权术,就叫釜底抽薪术。
! l0 A- C4 P3 `5 e* G& `& k    常见的釜底抽薪术手段有: 9 L6 y) w$ j1 P: J* z  G
    1. 故意“冷淡”锋芒毕露的下属。 : x  A: g3 h% ^2 S" ]
    2. 不向下属提供“显露”才华的机会。   F+ h3 R3 F3 |% e6 W% b
    3. 制造不均等的“知识更新”和“才能增长”的机会,有意扶持某下属的竞争对手,使他渐渐落后于对手。
# R% x0 y: l6 W: _/ _    4. 使下属的才华和税气“磨灭”在束缚他手脚的恶劣氛围之中。 : F: J# j; S1 z& N2 M% X
    5. 切断下属的知识源、信息源、才能源,使他陷入“断炊”困境。 , n+ D" B1 U8 C  W' V+ r  o
    6. 以动听的借口,阻止陷于困境的下属摆脱恶劣的氛围。 ! |3 o* N; S$ v* |2 j% H
五、反客为主术 * A& G4 O( q; L. s5 B/ t
       反客为主,原意是主人不会待客,反受客人招待。用在用人领域里,是指上级不会指挥下级,反受下级指挥。再作进一步引申,就成为具有个人私心的下级常用的一种篡权计谋,它是指:在用人过程中,下属采取各种手段,骗取上司信任,渐渐夺取上司的权利,最终完全取代上司,显然,这是一种十分阴险狡诈的用人权术。
1 O/ K. D2 n# Z5 A1 k8 e    常见的反客为主术手段有:) E' \0 V$ U8 |/ q% k
    1. 想方设法骗取领导的信任。 $ E5 s$ F. a2 W- I: Q. S# s9 H% u6 f( D
    2. 为“往上爬”占据重要位置。 9 `7 t! T9 U  n. R1 u- {& G" f
    3. 打着领导的旗号,指挥他的下属。
( Q0 |  j0 s, v9 A8 G    4. “架空”领导者,逼其“就范”。或者让他体面地下台。
' y, q6 {- V- Z# ^3 n$ _8 v六、抓替罪羊术
' C" j* }/ q$ @" _5 q       抓替罪羊,是指领导者在遇到重大挫折以后,为了摆脱困境,化被动为主动,而玩弄手腕,转嫁灾祸,有意牺牲某个下属的用人权术。领导者不必费尽心计,被动防卫。而是从一开始就以所谓正确的面貌出现,抓“替罪羊”,将他置于死地。乘人们的注意力被吸引到“替罪羊”身上之际,真正的“罪魁”——领导者,反而从人们的视线下溜走了。- C2 r% P0 v  u. z. b% h
    常见的抓替罪羊手段有: 9 W/ A# t8 i/ r- Q$ I' e* e
    1. 领导者首先利用某个下属“制服”那些反对自己的人,当这个下属“出色”完成任务,同时激起了人们的普遍愤慨时,领导者又突然把他“抛”出去,严厉“惩处”他,以平民愤。 & Q& c0 h1 K$ K- I4 U( U5 Q' O, V8 `/ ]
    2. 某项工作由于种种原因,长期搞不上去,群众意见很大。为了转移群众的视线,保住自己的地位,便将主管该项工作的某甲当作替罪羊,“撤职查办”出去,以显示自己的正确。
/ y! h& {2 i8 Q8 z8 E" p/ x: x- i$ N    3. 领导集团遇到严重危机,广大群众对现领导层疑心重重,很不信任。为了维持多数领导成员的权力,化被动为主动,经过一番权力之争,无情地将“失败者”抛出去,并且向广大群众“解释”说:现领导犯的种种错误和过失都是这个“坏蛋”干的。 8 [! {/ J, K( Z9 Q
    4. 某项工作自以为干得不错,报给上级部门“请功”,谁知违背了上级领导的“意图”,犯了“原则性错误,日后“有柴”烧,经过一番策划,赶紧找一个下属当替罪羊,向上级有个“交待”,以解燃眉之急。 % @% E% W( {5 d/ t2 `0 Q) ~. Q- j
    5. 向下属布置任务时,再三强调:“此事关系重大,只许干好,不许干坏”,借此留下“伏笔”。倘若下属出色完成任务,便将此“功”窃为己有,大肆宣扬,扩大自己的“影响”,万一下属惨遭失败,也无甚紧要,反正自己“有言在先”,只须将此“过”推给下属,让他替自己“背”着就是了。 - H* u: B! M/ v$ L) Z; e
    6. 此事明明是自己的“得”力下属办砸了,为了“保住”该下属,赶紧想个应急的办法,将造成重大损失的直接责任,推给另一个“参与”此事的下属。  G8 Y; g1 N. D* a
    7. 一人错误,集体来“承担”,让整个集体为个人当替罪羊。上级部门一旦怪罪下来,只须“集体出面”,作一次“深刻检查”,表示今后一定“吸取教训”就行了,谁也不掉乌纱帽。 , i5 p/ \9 [' c: y3 u7 c2 C  }
    8. 现领导为了抓好工作,将责任到原领导身上,让自己调走的原领导当替罪羊。这种权术,在一些地区,往被那些政绩平平的领导者所采用。 5 ]0 b# s# Q+ ?
    9. 最有趣,也最“精彩”的是,当某项工作出现重大失误时,领导为了逃脱上级部门的追查,竟然在同级之间、上下级之间,相互抓起了替罪羊。这种毫不留情的“抓羊”游戏,令人瞠目结舌。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势单力薄的“失败者”,成为可怜的替罪羊。 , B" d5 n8 q' f, W2 [- X. F; {
    识别和提防的“要诀”:
7 i8 s: L4 `, y0 u9 w5 m1 ~/ }    1. 凡是遇到虚伪、狡猾的领导者,就应该注意观察,他平时是否“喜欢”将一切成绩归于自己,同时又将一切过失推给别人。 ; r1 H1 S/ \% ]( a* F, K8 D# b( T+ }
    2. 与有“抓羊”前科的领导者打交道,应多加小心,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做到事事留有“实据”,以便日后“查找”。
: [3 z/ U- o' F4 w    3. 健全法制,不给抓羊者留下“可乘之机”。 . z3 `2 ?$ W- _, @" n
    4. 无情揭露抓羊者的卑劣行径,使他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敢胡作非为。 ( R8 s" ]! s7 k) }6 U
    5. 依靠上级组织的帮助和支持。; h+ J) X: [! m' w* y* d
七、上屋抽梯的权术6 b: l5 y+ ]+ X: j
       上屋抽梯,又称“上楼抽梯”。据《三国演义》记载:后汉末年,刘表的长子刘琦,为后母所不容,常请诸葛亮教“自安”的办法,亮不应允。一天,两人同上高楼,刘琦暗中叫人把梯子抽去,对亮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以赐教矣。”诸葛亮见无法脱身,只得以春秋时晋献公的妃子丽姬谋害太子申、重耳在外而安指点刘琦。刘琦恍然大悟,便去请求父亲把他派往江夏,避开后母,免遭祸害。
  |6 B! q( Q' l8 L4 l* F    军事学上说的上屋抽梯,原意是把自己的军队置于有进无退的“死地”破釜沉舟,迫使士兵与敌人决一死战。如《孙子.九地篇》中就说:“帅兴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后人借用其它地方,多指诱敌陷入自己设置的“口袋”、“陷阱”里,置敌于死地。把它用到权术上来,就是指领导者在用人行为中,利用各种不光彩的手段,将下属诱入自己设置的“陷阱”里,以达到牢牢“控制”下属的目的。这种权术与“利而诱之”权术相比,“目的”是相同的:都是通过不光彩的手段,为了牢牢控制下属。但在采用的具体手段和方法上,却迥然不同:“利而诱之”主要是用“甜头”引诱下属,使下属对自己感激涕零,心甘情愿为自己“效劳”;而“上屋抽梯”,却是先“甜”(满足对方欲望),后苦(掉入“陷阱”),迫使下属“不得不”为自己“卖命”,显而易见,“上屋抽梯”比“利而诱之”,在手法上显得更“高明”,在计谋上显得更“阴险”,而在效果上,也显得更“歹毒”。; @" T6 z) X- [4 H% u+ M
    常见的上屋抽梯手段有: $ C* N; ?6 j+ E& N8 M
    1. 下属自己“上楼”,上司随即“抽梯”。 5 T2 q9 D# W, r7 }
    被上司用此手段“捕获”的下属,大都属于廉价“猎物”。他们自身素质一般都有毛病,有的甚至有严重的品德缺陷。他们为了满足私欲,不惜以身试法,结果铸成大错,被居心叵测的领导者乘机抓住把柄,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从此,他们失去了人格尊严,失去了人身自由,只得死心踏地替主子卖命。在日常生活中,此类例子不胜枚举。9 F% J- y/ _, W; z
    例如:
1 O$ t0 A; T/ b- A* D6 X   (1)某出纳员贪污公款,领导当场查获。在个别谈话时,该出纳员痛哭流涕,苦苦哀求领导不要将此事宣扬出去,她情愿今后“一心一意”为领导者效劳。该领导假装“答应”了她的要求。从此以后,该领导者就抓住她的把柄,将她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
' @  `1 W9 ]! y+ ^: p: O   (2)某下属在工作中犯了严重的过失,领导者让他写了一份深刻的检查,然后对他说:你今后只要“好好干”,我就将这份检查还你,保证不装入档案。为了“取回”检查,该下属只得“老老实实”为上司“苦干”。
$ ]; I/ v0 X( Q5 Q# [, N   (3)某甲写信诬告某人,被领导者查获。经过一番威胁利诱,某甲答应,今后一定以实际行动,“感谢”领导者对他的“庇护”之恩。从此以后,某甲果真成为该领导者的“驯服工具”。
' d" \& ^! U2 @    2.领导者设计将下属诱入“陷阱”,然后逼其“就范”。 0 ^6 j. N: d& P$ @% \# A7 d
    采用此类手段,一般难度较高,往往需要领导者费尽心机。在施行过程中“引诱者”的手段有高有低。手段“高明”者,不露声色,不留痕迹,令人难以察觉;手段“拙劣”者,明火执杖,公开“要价”,显得俗不可耐。“猎物”的素质,也有优有劣。素质优良者,一般难以上钩,往往需要“引诱者”有一定耐心,巧设妙计,放长线,钓大鱼;素质低劣者,则轻而易举就能上钓,不用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在引诱方法上,则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金钱、材夜思、官职、名誉、地位,各种物质待遇和精神享受,都可以作为诱饵,将“猎物”诱入陷阱,逼其“就范”。 7 _- t( Q2 ]( Q, N( C
    在众多实例中,有这样一件耐人寻味的例子:
1 d( R) N4 h! a    某单位有一个德才皆优的中年干部,自参加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工作上从未出过半点差错。在与领导接触时,他总能保持正常的工作关系,从不搞猥琐迎合那一套。于是,有个领导者,看上他的才能,想把他“拉”过来。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该中年干部,上进心强,好胜心也强。每当与他同期参加工作的同事,职务上得到晋升,他总要有几天不太高兴。针对他所需的“权欲”,该领导者采用了以下“引诱”方法:在一次研究工作的时侯,愿意向他“透露”一件人事机密:最近,“我”打算提拔某人当生产科长,(向他显示我有提拔干部这实权);过不多久,某人果真被提拔为生产科长(再次“剌激”他一下);乘他心情不好之际,向他“暗示”;某人有一个突出优点,就是领会领导意图较快,爱“接近”领导(他听了以后,低头不语);又过了几天,他主动找到领导家里,要求今后对他多“帮助”(终于“上钩”了)。从此以后,该中年干部,果真被这个上司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成为“他”的人了。 " [3 g$ X" n" K; p* |3 X. y: B
    这个例子,是作者在从事干部工作时收集到的一件真事。故事中的基层领导者,当然是一个不光彩的耍弄权术者,理应受到谴责。然而,在事情的另一面,大家也能看到:即使是一个素质很好的干部,倘若不注意克服自身的弱点,他依然会成为某些领导者蓄意捕获的“猎物”。
& n% u/ H" X  y$ B. g' l, R9 w    识别和提防要诀:
9 }! ]0 d3 \, d( O; g; Y  K, N. y( C/ y    1. 努力增强自身素质,不断提高自己对各种“陷阱”的识别和防范能力(这是最根本的一条)。 , _5 W' g  j5 U- u( K8 `& ^. I
    2. 不轻易接受领导者对自己的“额外”照顾。 " V+ m( M0 a' E0 y- M+ p
    3. 遇到困难,依靠组织,但决不投靠领导者“个人”。 1 a, _" F- U7 N
    4. 一旦临近“陷阱”,甚至失足掉入“陷阱”,应该立即向组织上揭露玩弄权术者的丑恶嘴脸,争取得到组织上的理解和支持,尽快帮助你摆脱困境。
4 h7 W/ [( o+ i4 x    5. 发现领导者品德低劣,“不配”领导你,就立即行使你的“双向选择权利”,重新选择一个氛围较好的环境,选择一个品德高尚的领导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2粉丝

5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