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以前,一位文友约我共同为全市“书伴我行,书香东营”有奖征文活动写点东西,因之开学伊始,冗务缠身,一拖再延。近日得闲,认为很有必要借此回顾以下我二十年来的读书感悟,以此与喜欢读书的朋友们作一下交流。( P; o7 o6 u/ b$ J3 \
* h, `5 g; W3 k% o+ s. `7 ?: z
1990年秋至1994年夏,我曾在曲阜师范大学政治系求学读书。由于所学专业使然,平时,除了学习功课,就是到学校图书馆或到曲阜市图书馆借来有关历史、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有关专业书籍去看。翦伯赞的《中国史纲》、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大纲》、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海伍德的《政治学》、帕斯卡的《思想录》、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等我都广泛涉猎过。其中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对我影响最大,这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之作,“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读此书的给我的最大受益在于使我开阔了研究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此外,星期天节假日的活动无非两项,一是游览孔孟之乡名胜古迹,第二便是到逛书店,而且主要是逛旧书店。因为当时作为一名穷学生,囊中羞涩,加之来自农村,家庭经济也很困难,主要靠每月几十元的助学金生活,逛新华书店看见好书也买不起,当地折价的图书商店和街道边的旧书摊是我时常光顾的地方。只要常去,常能淘到既好又便宜得书。当时我比较关注政治思想方面经典书籍,我曾以及其便宜的书价陆续配齐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的《马恩选集》、《列宁选集》、《资本论》全集和1979版的《斯大林选集》,以两角钱买到了法国记者皮埃尔·阿考斯、瑞士医学博士皮埃尔·朗契尼克合著的《病夫治国》和马基雅维里的《君王论》。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我吮吸了真理的滋养,打发了寂寞的时光,带回了心爱的书籍,积累了学习和研究的资料,更重的是让自己有了更开阔的视野。) N5 a5 v# x2 u) @. i( l+ t3 R
' b3 H6 A1 Q. ^- ^) r 大学毕业工作以后,有了更充足的时间读书,有了更宽裕的经济条件买书。因八十年代美学热的洗礼和文朋好友的影响,刚刚毕业初的几年,我开始喜欢阅读有关美学方面的著作。李泽厚的《美学三书》、朱光潜的《谈美》、宗白华的《美学散步》等美学经典我都细细研读。《美学三书》阐述了中华传统美学的悠久历史根源,对数千年中国文学艺术做了鸟瞰式的宏观美学把握,是现代哲学观念与传统文化精神融合的经典之作。《谈美》用极其朴实的语言讲述了关于美学的种种,“慢慢走,欣赏啊”,这些闪耀着星光的语言曾在我探寻美的旅途中给我关怀与力量,读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体味。《美学散步》词句典雅优美,字字珠玑,处处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诗意,读后,使我惊喜地发现:宗白华先生徜徉在未名湖畔所折到的“鲜花”和拾起的“燕石”,在我的生活中竟是那样美不胜收,由此我喜欢上了摄影。美学给我的感觉是它可以提高人的品位,启迪人的智慧,对于人生意义的重建和提升有重要作用。
. V% `) h% U. c# Q3 L" u2 X
4 D+ k" J T1 X6 _/ J) { 近年来,我读的书更加宽泛,尤其是特别喜欢读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等文学方面的书籍。我国文史学界历来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我的体会是借助于文学作品来学习哲学、历史,在欣赏文学魅力的同时你会受到思想的启迪,得到双倍的收获享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矛盾文学奖获奖书系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经典散文书系是我这几年必读的书系之一。小说之中,我最喜欢的是河南籍作家的作品,周大新的《第二十幕》、李佩甫的《羊的门》、李洱的《石榴树上结樱桃》以及刘庆邦的短篇小说《鞋》等最具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读后,我才深刻体会到难怪有人说“河南其实是中国的缩影”。东北籍女作家的作品感情细腻又不乏粗狂豪爽之气,如孙惠芬的《歇马山庄》、李燕子的《寂静的鸭绿江》以及迟子建的短篇小说《微风入林》等都值得人细细品味。另外朦胧诗派代表人北岛、舒婷、顾城、王家新等诗人的诗歌和台湾现代著名诗人洛夫、罗门的诗歌我也喜欢读。特别一提的是,国内学院派著名评论家吴开晋先生的《新时期诗潮论》、《新诗的裂变与巨变》等文学评论集对我影响至深,吴先生那基于整体观念而形成的整体结构诗学及其批判模式和质朴生动的文风,使我从中获得启发,也尝试文学评论的创作,几年下来,竟也码了诗歌、小说、散文等方面的文学评论数十万字,且不时见诸于本地的一些报端杂志,文友有大作杀青,竟有时也让我作评,不知不觉混迹于作家文人行列,想来愧甚。
* g) g/ C: H' j$ E4 x; I: a3 C- Y, `- @, ~, `* n6 _3 d; o4 f
以上是自己二十年来读书中的一些点滴感悟,仓促草成,愿与喜欢读书的朋友们共勉。愿喜欢读书的朋友们多读书、读好书,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和充实。作者:黄河之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