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尽管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他毕竟抓住了管理的重点和主线。管理就是决策的制定、执行和修正的相关过程。西蒙没能回答的是公共决策的重点是什么,公共决策失灵的原因是什么。换言之,是什么决定着公共决策的质量,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公共决策的失灵。本文认为,决策重在选择,选择要做到以下“四个避免”。
3 F. C* Z- y# B8 C 避免“策”“决”程序颠倒。关于公共决策最重要的是要记住下面四句话:先策后决、多策少决,又策又决,重点在决。策是“出主意”,决是“选主意”。先策后决体现了决策的基本程序。“策”要“放”,“决”要“收”,策要打开空间,决要缩小空间。“策”要务虚,寻求各种可能性;“决”要务实,切实关注方案的可行性。“策”要解放思想,要多听群众意见;“决”要善于集中,果断取舍。“策”需要的是信息和知识,而“决”需要的是智慧和胆识。! q" s( o4 F6 w5 s' ]" i1 Z' U0 f
公共决策不仅要先策后决,而且要多策少决。多策就是民主,就是协商,少决才能集中,少决才能提高质量。多策少决体现出领导决策的基本准则。公共决策必须“策”在先、“决”在后才能保证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倘若“决”在前“策”在后就会造成公共决策的失灵。多策少决与先策后决是完全一致的。1 b5 j3 O( ^) C
避免“来”“去”路径不畅。公共决策失灵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忘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忘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个领导决策的根本方法。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指出:“凡属正确的领导意见都是从群众中来的。将群众分散的意见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今天我们要自觉地将这一根本方法运用到公共决策的制定、执行和修正的全过程中去。公共决策制定要倾听群众呼声,集中群众智慧,顾及群众情绪,代表群众利益。决策要靠群众去执行;决策的效果还要靠群众去评估,去监督。公共决策的制定是从群众中“来”,公共决策的执行和评估则要到群众中“去”。现在不少公共决策之所以失灵,就是因为它们没能真正从群众中“来”,也没有切实到群众中“去”。而是少数领导人从书本中来,从办公室中来,或者从自己头脑中来,结果哪里也“去”不了,更谈不上成效。
- V; h" Z' I; g7 J7 B& z 避免“霍布斯选择”。从前,英国剑桥有一个专门做马匹生意的商人名叫霍布斯,他很会做广告,在卖马时承诺:买或是租我的马,只要给一个低廉的价格,就可以随意选。但他又附加了一个条件:只允许挑选能牵出圈门的那匹马。其实这是一个圈套。他在马圈上只留一个小门,大马、好马根本就出不去,出去的都是些小马和瘦马。显然,他的附加条件实际上就等于限制顾客不能挑选。大家挑来挑去,自以为完成了满意的选择,其实选择的结果可想而知。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被人们讥讽为“霍布斯选择”。“霍布斯选择”是公共决策失灵的第三个原因。' |- `( s# u! W" z/ i5 ?
避免“霍布斯选择”,就是要创新思维,打开思路。现代领导者选马,要跳出马圈的圈子,到大草原去选“马”,到人才市场去选“马”。要借鉴科举、荐举、学举和选举的各种途径去选人。打开思维空间,就是要扩大资源配置的半径,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一般地讲,配置资源的半径越大,组织就越处于优势,反之,配置资源的半径越小,组织就往往会处于劣势。只有放宽眼界,打开思维,放眼世界,才能选到真正的“千里马”。- ?) Z7 ]# \: Q, O, q8 `
避免“霍布斯选择”,一要关注外脑。在传统组织中,决策都是领导人一个人的事情:领导人自己说了算,领导人用自己的头脑来出主意,这就是“内脑”。而现代领导者单凭一个人的头脑已经不能解决问题,需要更多地借助于“外脑”的智慧。外脑可以是专家顾问,更可以也更应该是普通群众。
0 O" Q3 }" ^% }$ T1 B 二要关注外人。所谓外人,就是组织以外的人才。在今天的全球化经济环境中,我们完全可以打开眼界,打开“霍布斯选择”的马圈,从范围更大的外部世界中来选合适的人才。可能你的组织缺乏一个技术骨干,而这个最合适的人不在北京,而是在上海,在美国的芝加哥,甚至在印度的新德里,关注外人,就能够从更大的范围更有效的方式来配置人力资源。! S- l2 Q! G a
三要关注外部。决策者要时刻关注我们这个团队、这个组织的外部有什么信息和资源,有什么风险和机遇。此外,还要关注外行。对一个领导者来说,关注于本行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今天,领导者仅仅关注本行又是不够的。在传统的组织管理中,人们都特别强调做一个内行,但今天假如一个人只懂得本行,只想做一个过去所谓的“内行”,那么他将很快被发展迅速的社会所抛弃。一个领导者应该懂得本行业与其他行业的相关知识,比如你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不仅要掌握教育工作的信息与知识,也应该了解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相关行业的知识,这些能够有效地提高你决策的质量。因此领导者的知识面应该更宽,拥有的知识应该更多,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p5 [8 L8 H; n, t3 l& b2 u0 a
避免“布里丹选择”。我们从小就读过布里丹的寓言故事:布里丹的驴子肚子饿了想要吃草,看看东边的草很多但不如西边的新鲜,看看近处的草好像是自己爱吃的那一种,却还想看看远处是否有更好的草,就这样反复的选择,终因在进行选择时无所适从而难以决断乃至饿死。决策学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布里丹选择”。“布里丹选择”是公共决策失灵的第四个原因。
% U5 N% [3 a& @, M& R6 d “布里丹选择”有三大错误:一是过于追求完美,追求最优决策。二是决断标准混乱。他们的问题就出现在对需解决的事情没有正确排序上,找不到准确的切入点,在问题面前一片茫然,不知道什么是最该想的、什么是最该做的。三是决策速度过慢。优柔寡断,无所适从,从而失去了最好的解决机会,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q. C' y+ J1 \6 L6 D
避免“布里丹选择”要当机立断,尽量缩短时间。策是“言”,决是“行”,“言”要慢,“行”要快。行胜于言,决胜于策。提高决策质量的关键是行动。邓小平要求我们“决策要及时,机遇要抓住”,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复杂环境当中,如果我们只是不停地思考议论而没有具体行动,那么我们什么事都做不成。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 i/ a9 Z9 R, t' I! S0 o$ t 避免“布里丹选择”要根据科学发展观和组织的价值观进行排序。价值取向决定了我们的取舍和排序,决定了我们把哪个标准放在第一位。有时候我们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有的时候把生态效益放在第一位,也有的时候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关键要看什么性质、什么组织的决策。公共决策就要更加关注公平正义,更加关注社会效益。+ { y. r, F v
避免“布里丹选择”要关注目的。我们做每一件事都要考虑为了谁和为什么这个“形而上”的问题,要询问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对于公共决策而言,目的比目标重要,公平比效率重要。不要为了局部的和阶段的最优而影响了整个决策的目的和质量。
6 V5 X/ U2 |* F; n1 S( P( B 避免“布里丹选择”要抓住时机。公共决策一方面取决于决策思路本身要正确,另一方面就是要顺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顺应群众的人心所向,抓住合适的时机,抓住决策的重点。决策不能够什么事都想抓,什么都想抓的结果一定是什么都抓不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不可兼得的时候,就应毫不犹豫地舍鱼而取熊掌。用足够的智慧、勇气和意志力抓住重点,及时行动是避免公共决策失灵的一个妙招。作者:刘峰
2 u. k0 ^! }8 u6 @, ]5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