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把笔舞文说读书

[复制链接]
老黄牛 发表于 2013-8-17 16: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帖最后由 老黄牛 于 2013-8-17 16:47 编辑
+ `& L- `* W5 ?# N
9 r; g9 m- h# [1 @     读书之余,偶喜欢舞文弄墨,“手指今余把笔痕”。其实,如今舞文(写作),有电脑、网络了,既无“墨”可研,又一个字不写,更无手指握笔之痕。只是习惯,还这样说:写作。$ s0 k) h+ e& h, g0 m4 C8 v; V
& _' b9 l8 F7 c2 Y
     不过,这也只是近二十年的事吧!那时,偶为了到编辑那儿“骗”点稿酬,便爱上了这“忽悠”人的写作。虽无弄墨之苦,还是要动笔写的。十来年后,有数百余篇散文、小说、诗等在各地报刊上露面。也常听文学大师们教授:写作需要生活积累;吟诗要有灵感......不过,偶的体会是:把笔舞文,要精于读书。  z, T$ v1 n  i% d8 L
6 i' b' N' }2 J& n0 D9 C: y
     初动笔时,偶不是找不到原材料,就是一大堆材料不会提炼。即使“堆集”起来,也是文不达意,有感“窝”心发不出。看了人家文章,认为很简单,自己拿起笔来就有千斤重,不听使唤。勉强出炉的“蛋蛋”,投寄出来,自然绝多是“泥牛入海”,泥蛋蛋。6 S. t! B  E8 f

; c" g9 }; j. ]6 D& }' Z& {4 }7 L     先哲有云:为文三多,读多,做多,商量多,“读”为首。俗话也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后来,又经上海一家报纸编辑指点,偶开始苦练读书功:一篇作品,先读一遍,初步了解整篇概貌。如果这“概貌”感觉良好,说明作品还不错,偶就再读几遍。“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掌握主题基础上,对一篇好作品按层次(或段落)予以分析、揣摩,弄清各段之间的递进关系及在整篇中的作用。接着,斟酌句、词甚至单字,进行思考:话为啥这么说?词、字为啥这么选用?这在表达技巧上有啥效果?换用其它的行不行?作者为何这样安排材料,等等。
0 p6 ?7 }3 V/ ]9 r3 ? c204b0d5tx6BB0LtVYv53&690.jpg
6 X  e  W5 X6 Z, ^     文章由段落构成,段落由句子串起,句子由词字连缀起来。“为文之道,唯义与字”,经过上述两次由浅入深的研读,如确是一篇佳作,偶就在读段落、句、词上下功夫,“循序而致精”,看作者是如何按构思摆放材料、分段和谋篇布局的;其次,注意文中伏笔。对词、字先弄清它本义,再弄清它喻义(引申义),并尽可能地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具体语言的特定环境,寻找作者所要表达的某种意境......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样反复多次,“熟读深思已自知”。一篇作品,虽不能达到一字不漏地背诵,但合卷掩书,也基本上能按作者的构思、层次、段落复述。
! N4 L) B( `# \  n7 Y
' {" o2 `# O8 s. G: y     随着阅读、赏析能力的提升,偶舞文“手段”也日有长进。作品被录用的渐渐多了,有一些还在全国竞赛中得奖,被收进了《全国中青年精短散文选萃丛书》等获奖作品集。当有同事问,作品是咋写出来的?偶要从心里说:是读出来的!/ R) l& h/ D, _- K9 H1 `
# ^& M% V& V  R% K
      阅读能力高,虽不能说写作水平也一定强,但不勤于读书,精于读书,偶敢断言,要想“舞”好文是不可能的。  ( 阿诚)  u+ q) R& V# m7 d

2 @* h' N, Q/ N3 e0 [) {( 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12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