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社区工作] 新型城镇化必须加强社区建设

[复制链接]
学习时报摘记 发表于 2013-6-3 00: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加快社区建设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性。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我国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无疑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镇化将成为我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所在。然而,由于我国城镇化发展起点低、速度快,以往存在着注重城镇人口数量的增长、城市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了人的城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特别是进城农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不到位,进城农民市民化问题凸显,严重地影响到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中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就需要我们总结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城镇化的质量,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克服以往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见物不见人、要地不要人的发展方式,尊重城乡居民的主体地位,解决进城农民的市民化问题;新型城镇化要求我们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新型工业化包括电子信息技术和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为动力,克服以往城镇化进程中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走集约、低碳、环境友好的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化,不仅是注重城镇的发展,也要通过中心城市和城镇的辐射作用带动现代农业、农村社区的发展,让农村共享城镇化的成果;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注重大城市的发展,也注重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发展城市群,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体系;新型城镇化要求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加快城市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加强城市的环境治理和城市的社会管理,克服大城市的“城市病”,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然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解决进城农民的市民化问题,提高城镇化的质量都需要我们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建设。
    社区是城镇化人口集聚的主要方式。社区是指集聚在一定空间(地域)范围内的人群为了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一般包括以下六个基本要素:第一,社区人口。一定的社区空间聚居着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群;城镇化人口聚居的特点在社区中突出地体现出来;第二,社区地域。社区总要占有一定的地域,如城市、乡村,其社区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虽然交通通讯的发展,地域性将会越来越不重要,但是,居住地域在个人交往以及亲密关系的形成上仍然发挥着极重要的意义。第三,社区设施。社区要具备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为整个区域服务,以满足其成员的各种需要。第四,社区机构与制度。每个社区有相互配合的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不仅服务社区居民,还要管理和规范社区人的行为,化解矛盾,使社区运行有序。第五,社区交往。社区成员因某些需要相互交往而形成各种社会关系。所以,社区都有供人们进行共同活动的场所和活动中心。第六,社区文化心理。社区成员有共同的语言、风俗和文化心理,从而对社区有归属感、认同感。在社区六个要素中,人群是社区的主体,地域和生活服务设施是社区的物质基础,制度和管理机构是协调社区各种关系的调节器,社区因人际交往和共同的文化心理形成的归属感以及认同感是社区生活的核心,又是凝聚社区成员的纽带。
    中国城镇化发展需要加快社区建设。一是社会流动和农村城镇化加快需要加强社区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迅猛增加,外来流动人口在城市社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的流动人口已达到2.6亿人,同2000年相比增长81.03%。人户分离的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社会流动的规模已经越来越大,跨地区的流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大量的外来农民工涌入大中城市,一个人从农村迁入城镇生活和工作,并不等于适应和融入了城镇,只有通过社区建设,才能帮助城镇新居民更快地适应和融入城镇,培育和养成城镇所需要的思想感情、生活习惯和工作能力。同时,由于城市流动人口迅猛增加,造成城市住宅、教育、医疗以及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超负荷运转,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的民生问题凸显。事实表明,流动人口增多带来的诸多问题,仅仅依靠政府的行政性力量难以解决,必须充分发挥社区的力量,加强社区建设。二是“单位人”变成“社会人”需要加快社区建设。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管理是通过高度行政化的“单位制”来实现的。我国城乡居民都被纳入到不同的“单位”中,在城市,社会成员都在不同的单位里工作,没有工作的人在街道和居委会进行管理。在农村有人民公社,它不仅是农业经济组织,也是农村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实现经济生产和社会管理的统一体。改革开放之后,原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被打破,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流动越来越频繁,许多人离开单位体制,进入民营经济、个体经济、股份制经济、外资经济工作,使得体制外出现了自由流动人口和自由流动空间,我国社会也已经从一个“整体性的社会”转变为一个“多样化的社会”。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社区人”,单位失去了全面控制社会成员的能力,城市社区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单位人”向 “社会人”转变需要加快社区建设。三是城市居民需求多样性需要加快社区建设。社区生活着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籍的居民,老人、妇女、残疾人、青少年等不同居民群体有不同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需求日益多元化,这迫切需要通过完善社区服务来满足不同居民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社区缺乏应对复杂社区环境、开展社区工作的经验,缺少能够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估社区服务项目的专业人才,因而不能很好地满足居民对社会福利的多元化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使社区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调动和发挥社区的积极性,依靠社区的力量加强社区的服务和管理,进而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四是城市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加强社会建设。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各阶层的人都集中生活在社区。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快,社会分化的速度也在加快,使得社区内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不断呈现,各种社会矛盾首先在这里积聚。因此,社区建设在促进社会和谐、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处于前沿地位。五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加强社区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奋斗目标,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走西方的民主政治道路。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社区建设是我国目前发展基层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它既是国家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逐渐还权于社会的必然过程,又是城乡居民实现社会参与的必然需要。因为单位体制的解体,政府由全能型政府转变为有限型政府,居民对政府的依赖性减弱,对社区的依赖性增强,与社区的关系日益紧密。城乡居民越来越需要社区解决自己日常生活的问题,对社区的公共事务也就越来越关心。社区居民通过社区各种组织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同时,也积极地参与社区甚至国家的公共事务,推进基层的民主政治进程。社区建设不仅能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也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养,增强社区居民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六是应对老龄化挑战需要加强社区建设。随着中国进入21世纪,同时也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我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 1.94亿,比上年增加891万,占总人口的14.3%。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养老与医疗保障事业、老龄服务、老年宜居环境、老龄文化、老年群体社会管理问题日益突出。由于现代社会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了挑战,特别是中国城镇化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流向了城镇,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党的十八大作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战略部署;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事业,满足城乡社区老年人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改变传统的完全由家庭承担养老义务的方式,实现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方式,成为当前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新出路。七是城镇化发展需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速,大批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务工或经商。农村出现了大批的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家庭,不仅弱化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而且对农村传统的家庭结构、社会结构造成重大的冲击。城镇化不是弱化农村和农业,而是通过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因此,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在大量农村成为城市空间过程中,在农村实现集中居住过程中,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向农民提供全方位的社区公共服务,这也是我们民生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让城乡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同时,农村社区建设也拉动了消费、节约了土地、改变了农村面貌、改善了群众生活。
    城镇化进程中加强社区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加强社区规划。社区规划是对社区建设的总体部署,是社区发展的蓝图和指导社区各项工作的纲领,其目的是有效利用社区资源,协调社区各种社会关系,合理配置生产力,有计划地发展居民的生活服务设施,提高社区规划的合理性,从而提高社区整体建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社区规划的内容社区可分为物质的规划和非物质的规划。物质性规划主要是社区微观层面物质空间的改善,主要包括社区住房、商业、交通、公共配套等各类城市生活功能设施的完善和景观环境的整治提升等内容,其目的在于塑造宜人的社区空间和人居环境。非物质规划主要包括社区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其目的是满足社区人际交往和社区居民精神层面的需要,是对社区软环境的规划。
    一个好的社区规划应该是综合了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内容的社区规划,从社区产业与经济、人口与社会、组织与管理、物质与空间四个层面,挖掘和发现社区发展的各方面问题,全面提升社区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例如北大资源集团在新型社区建设中,他们借助方正集团强大的信息产业来打造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社区。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我们的社区规划要从原来局限于成熟的城镇社区向新型的城郊社区、农村社区延伸;从原来注重物质性社区规划向综合性社区规划转变;从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社区规划制定向社区居民参与的社会自治性社区规划转变。其中,政府、市场和居民的力量在社区规划中共同发挥作用,全面、系统地做好社区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发展规划,实现全面、科学、可持续的社区发展。
    加强社区服务。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都是针对一定的社会问题展开的,社区建设就是通过社区这样一个人类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以及人类活动的组织形式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服务的基本原则:首先,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特别是对居民最关心、最需要、通过努力又可以解决的问题及时提供服务,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然而物价飞涨使得一些有资金积累的群众感到货币贬值,他们有理财保值的愿望与需求。据我们对北大资源集团的研究,他们在参与社区服务过程中,针对群众的理财需求,将金融超市开到到社区里面去,让社区的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投资理财服务。其次,坚持社区服务的社会化。面对当前社会成员大量公共服务需求的快速上升,仅仅靠国家政府解决这些问题是不可能的,必须实现社区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鼓励、支持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看病难上学难仍然是困扰着我们城乡社区居民的民生问题,十八大报告已经明确指出,要引进社会力量办学校建医院。针对社区群众对医疗和健康需求的增加,北大资源集团积极参与社区民生问题的解决,他们依托北京大学三甲附属医院,将优质的医疗资源引入他们参与建设的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第三,社区服务投入的多元化。社区服务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努力,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
    建立社区服务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推进社区服务业的社会化、产业化、实体化进程。将社区服务业作为一项产业推向市场,实行市场化运作,减轻政府负担。例如深圳桃源居社区就是政府部门批准了桃源居集团通过成立社区型的非公募基金会,为社区公益服务中心注入了大量无偿捐赠资金,然后再通过公益中心为不同类型的社区社会组织提供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从而为社区服务提供了资金保障。
    面对社区居民急剧上升的公共服务需求,我们要尽快实现社区服务的转型:就是要实现社区服务功能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被动应付型向主动创造型转变,由无偿性、互助性服务向作为第三产业社区服务业延伸发展,从而使社区服务真正成为全面拓展社区建设的拉动力,成为满足居民需求又安排居民就业的重要渠道。
    加强社区组织建设。社区组织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重要保证。社区组织建设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和社区中介组织的建设。一是社区党组织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脱离了单位体制进入了各类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员,以及在职和离退休的党员通过社区党支部组织联合起来,一方面围绕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继续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同时,社区党支部也要做好为党员服务工作。在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大量的外地农民工进入城市,社区党组织也要加强对外地流动党员的服务与管理,促进外来人口尽快融入城市。同时,发挥外来党员在流动人口中的管理作用。总之,社区党建只有围绕社区建设的任务来进行,才能得到社区居民群众的认同,才能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作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巩固基层政权。二是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治组织的建设,才能够有效实行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政府开展各项工作,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但由于自治理念不清,目前仍有很多社区,包括政府各职能部门对社区自治的概念比较模糊,把社区居委会当作腿,把本该自己承担的工作压到社区,造成社区工作负担过重,使社区在管理上出现行政性较强、官方色彩较浓的现象,削弱了社区居委会在带领社区居民建设和谐社区中的凝聚力和协调力。三是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的建设,有利于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整合社区资源,协调社区关系,培养居民参与意识,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同时,也成为社区居民表达意愿、反映诉求、化解矛盾、规范行为的重要平台和有效机制。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随着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我国社会正在由温饱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的转变,如何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到来,整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使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打破了过去封闭的“单位人”界限,成了开放的“社会人”,也使得联系人们的各种因素相对减少,如何增进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了解?这一切都有赖于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指社区的精神文化,它是社区成员精神活动、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社区居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状态、风俗习惯、公共道德等思想形态,以及学习、交往、娱乐、健身、休闲、审美等日常活动。社区文化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促进社区居民的交流沟通,提高居民的各方面素质,增强社区居民的和谐关系,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社区建设中,要不断完善公益性群众文化设施。要充分利用街道文化站、社区服务活动室、社区广场等现有文化活动设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活动;利用社区内的各种平台,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对社区成员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北大资源集团正在进行的新文化社区项目正是秉承北京大学新文化传统,在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立志构建注重知识文化的、注重人文设计的、注重居民共建的、注重自然生态的新文化社区,在功能配置方面,他们设计了北大资源大讲堂、书院、艺术馆、剧场等等,以提升社区的文化生活品质。
    加强社区教育。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原有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现有工作的需要,如何在工作之余,方便居民学习新知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他们的职业技能远远滞后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培训?社区教育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以基层社区组织为主体,以服务于社区建设为目标,利用社区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启发、沟通、塑造、辐射等特殊功能的发挥,开展符合社区特点和居民需要的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的过程,其在提升社区成员综合素质,增加社区认同感和凝聚力,促使社区成员自觉、自主地参与改善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活动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社区教育是正规教育的有益补充,多以非正式、非正规教育活动为主。社区教育具有多主体、多形式、多层次的特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例如深圳桃源居社区利用现有的社区成员学校、综合活动室、社区图书室和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资源来完善的社区教育培训机制,建立老年大学、儿童课外教育、女子学校等社区终身教育体系。在我国许多二线城市发展中,城市建设加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由于社会建设滞后,特别是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严重缺乏,无法满足居民对教育、医疗方面的需求。近年来,北大资源集团准确把握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整合集团资源优势,依托北大独有的优质教育资源,计划将北大优质附属教育资源植入生态居住区的配套设施建设中,就近满足社区居民的中小学生入学需求。
    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供基本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具体来讲社区服务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主要内容是社区预防、社区医疗、社区保健、社区康复、社区健康教育、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了缓解当前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国家逐渐建立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同时,为了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也鼓励社会办医。北大资源集团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的国有控股企业,依托北京大学和方正集团优质的医疗资源,计划建立现代化、高水平的医院和健康管理中心,设立远程预约挂号、远程咨询、远程会诊、专家预约绿色通道及健康管理等体系,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医疗保障。高端的医疗设备、高水平的医护队伍、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理念不仅可以满足居民医疗保健需求,提高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而且也有利于共享资源、经验,
    加强社区经济建设。社区经济是一个新兴的且发展潜力巨大的经济领域,是社区建设的经济支持和物质保障。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通过社区经济建设,不仅发展了第三产业,为社区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对社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降低与减少政府对社区公建设施的投入,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也为社区筹集服务资金、增加社区公益资产、壮大社区资本创造了条件。例如,深圳桃源居社区创造性地提出“五个一点”的社区服务资金筹集办法,即政府承担一点、物业管理费补贴一点、开发商赞助一点、社区经营组织赢利补贴一点、政府管理下的社区义工组织经营一点,发展服务经济,多渠道筹集社区服务资金,解决社区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总之,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社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社区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反映城乡社区管理与经济发展的水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微观的社会管理职能和企业的社会服务管理职能均向社区转移,各种社区问题和社会矛盾日趋集中在社区,只有加强城乡的社区建设,培育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自治意识和参与意识,使社区建设成为当前社会管理的新载体,社区服务成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新平台,努力把我国的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目标。作者:向春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7粉丝

18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