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温故知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提纲(《时事报告》版)

[复制链接]
老猫 发表于 2020-10-28 11: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 H$ T! c6 K+ Y8 C , R! a! F* ~& d(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提纲

; g s5 R9 o# v1 l( h* k9 n; \ # t( s- k% Y+ E9 }; k

 

) l% N9 ^$ {9 `: k * ? l! ]% `- D9 \% Z

2015121511:21   来源:《时事报告》

+ Q' |0 d+ Z! P6 \( k0 z3 d% D* m 9 O" D9 ?1 x0 v' j9 `+ ?1 Y( R; u

 

% ]7 l- `- E( P/ A; U$ e 9 e% Y4 y. l7 \ I# Q/ k" m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10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是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深入研究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 r6 B2 `1 U; n2 s7 U& G, F( i % S, u' T5 r* b

 

7 M0 A+ ? K0 f timg1.jpg / K1 o5 p3 x& A. T$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回顾总结一年来中央政治局工作,深刻阐述新形势下制定好“十三五”规划的重大意义,就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提出明确要求。

9 ^) H* ~ V" X. m; c& S 4 L9 C/ u" g$ a1 z0 f1 T2 [

 

8 D' d s# K3 h* T' t1 e$ } " P# r% n: r/ C3 u+ h5 z

全会通过的《建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科学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精辟阐述了新的发展理念,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建议》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所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全党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 e4 L }4 ~# Q& Y : ~7 U+ p0 q% X A

 

5 z( ^& b) ?6 Q7 `) z 5 c7 X0 q" [" }

《建议》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是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相互配合的发展篇章,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深入学习领会《建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会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 G0 ?* K2 s- \- D p 9 j9 M* {9 R! s+ M

 

$ V) q9 s y" }4 {3 {5 E, u% j) N 2 B* m3 ^7 {+ T0 `) g

《建议》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于今年2月启动起草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制定好十三五规划《建议》的重大意义,明确文件起草的基本原则和深入研究的重点问题,为起草工作指明了方向。起草组开展专题调研,形成初步框架,反复讨论修改,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3次、中央政治局会议2次分别审议建议稿,建议征求意见稿还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征求党内老同志意见,专门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文件起草充分发扬民主,数易其稿,广泛吸收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达成一致、形成共识。

9 S5 |$ b8 O3 E2 _8 {3 ] 8 G) [! J2 e, Q: T8 i: B$ N9 L3 q

 

8 {4 Z; O, H( X; z) } k , p* T, f2 R+ N& W5 b

《建议》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谋篇布局、设计展开。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分为8个部分,3个板块。第一、二部分构成第一板块,是总论,科学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深刻阐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第三至第七部分构成第二板块,是主体部分,按照五大发展理念来组合,从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5个方面,具体部署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第八部分构成第三板块,讲党的领导、政治保证、社会条件,强调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

) f3 K n( d& Z$ ]& ]- U9 \% R3 J; T$ E$ G+ j: [ X& m

 

0 i$ J) y& m% ]) ` B+ `0 Z1 G A$ y( M( `) w6 b

一、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

# \9 T& e% e6 W! R; D4 _0 h4 d* X) a5 c4 e* F! Y9 V

 

% n' ]8 m9 k7 X' q8 A- @ $ A0 x4 u- b2 |; Q: B) I& p

(一)“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4 W; o( V! M. r K * D+ ]3 g+ J+ L6 a1 r

 

% A2 u/ A% }8 u, ^5 ? $ Q5 F8 P% ]0 X, G/ I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 a8 m" G; y- a2 w . f6 ?. U, |; F, Y

 

1 b5 P6 H: a8 f7 v+ N$ w& ^/ Q4 _ 3 m( E1 t+ K. a0 h6 |

我们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13亿多人口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7800美元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农业持续增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5%,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新增就业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快提高。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我国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成就显著,强军兴军迈出新步伐。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丰硕,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赢得了党心民心。“十二五”规划目标即将胜利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5 O/ P% I! p1 Y9 s7 Y5 ]5 W - b1 @; }4 w4 Y" N* Z

 

, q* { i/ M; ]8 l( J6 m , F" F1 M# j, @; g+ E0 ?2 r

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0 q. n6 x$ ~2 V& K. ~* q 4 j) X% _2 ?$ u9 ?6 Q4 j

 

# e- j/ Z6 k5 p( r 6 V/ U8 h0 n3 h! X

(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艰巨而紧迫

5 E ~; _) I4 K- W9 R$ s 8 [8 `8 |% a# J! X4 r( G

 

9 t! S G) G& q& O0 M2 k5 ` 8 T3 E" [( @# ^% Y: C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承载着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聚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奋发努力的心血。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并团结带领人民为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开启了人民争取生活富足的现实道路。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上世纪末,我们如期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扭住这个奋斗目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在,这个时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历程到了需要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建党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这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的最大光荣。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前进道路并不平坦,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挑战依然严峻复杂,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继续顽强奋斗。

2 O- X% L7 S8 R% f! V, W : B( @9 c: B& ?/ C

 

J* l4 v6 ?/ X( ]- ]0 U' Y/ n1 e# G + I1 @' r1 n9 V5 z8 q

(三)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 U' Z0 e- ~ U4 r* ~; k- @ 0 C3 w9 ?7 F7 e2 ?/ P% s6 V

 

# w1 b) _& v5 n, _. k. y1 ` ( h, Q; f2 w8 x/ c, O# G! |

目前,尽管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从国际看,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总体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我国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从国内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增长速度不可避免换挡的同时,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持续转换,改革开放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良好发展态势可以保持。这些大趋势,决定了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的现实性和必然性。

Z% ?( B* `0 a a( y % b9 s' J! h7 y

 

* ]5 n# m! q1 _1 ~+ i% x1 ? , r$ ?' q# Q( A# {' i% E

(四)战略机遇期内涵已发生深刻变化

3 h4 k& m5 Y: D, j [7 i2 J, B' C & ~! l$ I& {3 v4 k

 

) ]0 v6 |2 Q7 {3 R" H& C ' [9 }7 A2 z6 @/ f$ }) ~

党的十六大作出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重大判断以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情国情不断变化,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内涵也相应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破坏了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新的自主增长动力没有形成,世界经济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力减弱,我们必须更多依靠内生动力实现发展。全球需求增长和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市场成为最稀缺的资源,我们必须更多依靠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发达国家推进高起点“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我国要素成本快速提高,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的经贸规则制订处在激烈的利益折冲之中,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保护和扩大我国发展利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国际社会期待我国在更多领域承担更多责任,而那些不愿意看到中国发展壮大的势力对我国的戒备和防范心理加重,联手对我国进行牵制和遏制,我们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事务、统筹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工作,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努力维护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总之,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

: J" i4 U% n( q7 w! l' g8 ~* D+ I + R. b8 N5 h$ \& F6 l2 ]

 

. x! Y% l# y7 c% c2 G1 K; f 2 |4 Y7 O7 u. E; }( \# @- b4 r) ?

“十三五”时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窗口期。科学制定和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进程的高度,承接好历史,开创好未来,树立必胜信心,鼓足昂扬斗志,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 w( U( U8 q. Z8 z9 y $ W9 E5 A: W$ z) y2 [2 N) M

二、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

@ z" [9 x" u0 T ; A: [) E7 {9 r1 S6 Y# K

(一)“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

+ d" f- R* K/ m! b , ^6 J" Q& I! c- `- v, C& [

 

5 t2 O* M/ f- }9 n* R+ Q5 M* a. } 0 C9 P9 P4 L( d; s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 _- L! C. l$ H6 ^$ K! g @& ?( ?4 a4 C! [

 

% _8 u' A, Q5 F; X & }* U; y2 }* I

贯彻落实这一指导思想,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二是坚持科学发展;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四是坚持依法治国;五是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六是坚持党的领导。

) D- _3 s, ]+ r" r; j0 k8 r2 ~. Z7 \7 J/ E: D' S3 J% |

 

/ T% Q& [" ^& w0 {# w ; v4 U& l6 ]+ X6 w O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 F, p4 U2 Q- c! p, \1 {3 h+ z7 u9 W7 s, s' a 7 T# B( K+ n* Z+ p" Z: \ j

 

: g' K( a& e5 C" X; D9 L% P) X7 E j/ ]- Y

今后5年,要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要求。一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三是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四是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五是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充分,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 W; x) f* G. L# @2 t- Y7 P * z6 ?7 p3 v: e8 }+ Y% f

 

/ c5 m ~: ^5 i+ E5 b9 w! N: Q u) t

《建议》提出的这些新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是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统一。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扎实推进,不仅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要考虑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要求,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方式,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要下大气力破解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转方式”,着力解决好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进一步“补短板”,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建成惠及全体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进一步“防风险”,着力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

- b1 m3 J! `! h3 R' x ; c3 A4 t4 O. U! ^, B

 

) B8 W' q2 C( h0 i; y2 g $ l; X8 p% [2 B

(三)“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

& O$ [: j0 `. U8 Z2 n7 {7 l2 o8 f7 Z$ _% G8 w4 [/ I$ U

 

0 Y3 M3 ]4 W3 \8 U 5 ^* R; J/ z3 o r: g# K k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9 ]3 X3 k/ j; O( n 1 J! T; P2 J- a6 f

 

8 l; E: t7 E4 V2 T% V 6 E% ^4 C$ A1 c2 A0 W$ k/ W" j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 |" f7 R9 P- u3 a9 r5 q; p, V; V7 R$ y. j9 z2 q* I" l

 

& z# N' U! r% g. J+ W L* L/ {; ^( k( x, m

第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要看到,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 t& l: j( C% l; [ z 1 u: _$ _2 ]" [8 I7 `, h) Q% w' e

 

( m1 h8 j+ K% X9 W0 |, V! e 8 K* s5 o8 k3 K& P% E: c

第二,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看到,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等关系上。如果发展不协调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3 g4 W$ Q+ x1 x0 k! x, ? . Z- S, `/ j7 ]( R* v

 

2 w/ q. e! R3 X# o1 b- |( ~5 D 0 z; O0 k' G2 D

第三,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要看到,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 v, U& V( e) P& ?7 i , C" b* v6 P$ k2 X: L( g

 

, o8 A& K% @' L" v8 y* }7 X 9 b, ?$ e1 [; v* p) |. Y% I

第四,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要看到,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 }+ n( v' L' h' b 0 K& a" [+ K9 ?$ i2 p0 d" i* s" r$ r

 

2 Y: e, ?+ j% D9 |! O ( q- U. E8 t7 Z& w# g: E

第五,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要看到,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这方面问题解决好,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国家发展也才能有最深厚的伟力。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0 _3 E# L7 _% w+ y9 f4 |8 W/ _ ; w* D1 y' Q( z P h } P

 

! {+ K# s9 L- I. l7 m$ c 3 n4 G1 \9 c# \( c: ?6 B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反映了时代的声音、人民的意愿,对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极端重要的指导意义。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充分认识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不断增强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用新的发展理念来规划发展、引领发展、推动发展。

" m5 {$ x/ E9 l8 a. Z. M6 X6 q3 t2 [9 f: L' R

三、全面落实中央确定的“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和重大举措

! M1 u: M- s, H( J; z% U$ {9 l4 i7 @% B/ T" t8 x

《建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从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5个方面,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9 Z+ s% d2 W 4 r5 y4 l2 N5 G% D0 x; X- F

 

# ]2 F! v5 B, h3 J : e' _5 ?$ U- B: y2 n

(一)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2 k: ]9 i! y0 U* X/ D) U, A L/ ?' Z, |( b3 g! m' e0 f

 

7 y+ K: B; B" e/ k1 ]) K % y- G$ z9 a0 j; W6 m7 @* e Z3 Z- R

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0 Y/ C# h! B* M5 f% f8 O ; B7 v: {1 N6 {' Q) h

 

" X2 h) ?7 ?/ {6 t+ |! q: N) N7 c" C/ g: L+ o) H

坚持创新发展,一是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二是拓展发展新空间。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拓展蓝色经济空间。三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四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五是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引导制造业向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六是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七是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按照总量调节和定向施策并举、短期和中长期结合、国内和国际统筹、改革和发展协调的要求,完善宏观调控,采取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措施,适时预调微调,更加注重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防控风险、保护环境。

# @1 e, u/ i0 C5 }. Z n4 b % Y1 z- d$ n9 b4 [1 P& O/ S

 

1 O, k5 I) Q) y$ l 9 q& \. t7 U+ ^; ]1 X% h) p

(二)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 r/ o5 g' v6 v2 [# {' k9 b3 V* j; l: H) |5 |% h

 

5 B3 U8 X7 d3 r) s1 T! K9 V! S 8 D3 S9 `" V! X

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 j4 i6 ]) G7 ?8 K, ] , [4 S3 }. E5 `

 

# {1 {/ l( i! J / |( a! G7 r4 F

 

# P. U2 o, @. g $ n8 c$ Q& P# y1 h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7 ^% t# S! @2 O1 q; m * c. q- o- }, h3 K$ J. a

 

; V: b$ L1 m* C; B) p9 m ( |) @9 K$ M/ N
 

精彩评论6

正序浏览
yuya 发表于 2020-10-29 14: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二)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十五 发表于 2020-11-2 19: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本帖最后由 十五 于 2020-11-2 19:15 编辑   I2 c/ t% a7 E5 R. R* R
9 _% q3 I9 M$ c8 C( z! N# n
这篇文章要学而不思则罔一下,很多东西是工作中用得到的。
 
天罪的v 发表于 2020-11-5 19: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虎子爹 发表于 2020-11-27 16: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五是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引导制造业向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六是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七是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按照总量调节和定向施策并举、短期和中长期结合、国内和国际统筹、改革和发展协调的要求,完善宏观调控
 
valentcat 发表于 2020-12-9 08: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是我们党发展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中国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liuyi95599 发表于 2020-12-9 11: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关注

489粉丝

41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