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在最高法院《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上发表案例,连续两年获得全国法院系统第十七届、十八届学术讨论会二等奖,并且都入围一等奖提名。用心调研取得了成绩。: M/ q4 H) C$ a( F% I+ C/ \# u
+ _$ K9 j$ U. ^ 他说:“搞调研最好的经验其实源于主体自身,需要你自己做个有心人,善于总结。在一种感观的愉悦和激动过后,我们又有多少人从别人的经验中走进了成功或者会真正去按照别人的经验来走向成功呢?经验来自生活,别人的经验可能是一剂偏方,绝不能按图索骥、生搬硬套,最终还需要你自己努力去实践、来转化。”
2 w9 o& e( ~0 z0 X) \( v
6 d( Y( Q; G* ], O4 o, ?他认为,写文章,从古代八股文的“启、承、传、转、合”四个环节到通俗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论,以及搞调研的“积累素材、科学选题、发现问题、建立联系、展开分析、提出对策”等几个步骤的注意事项,相关的经验报告和培训教材我们要经常学习,实际中能够学以致用,转化成自己现实的成果。
6 S6 a" a6 W. Q3 X$ E6 r# H
+ l( R7 I' \7 x1 j/ I" E8 V) G* ^他说,结合自己平时所见所想,想拿两句话与有志于调研的同志共勉。一句是“敢路在何方”,另一句是“路在脚下”。“敢问路在何方”。这谈的是一股奋发有为的勇气和自信。比如有的同志还没提笔写论文,就垂头丧气,说写不好文章。他们总觉得那些获奖的作者都是天才,对他们充满敬畏,而自己不敢动笔,没有一点自信。其实,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所谓天才就是一个人明明是爬梯子上楼,然后却抽掉梯子告诉大家他是飞上去的。很多事情看起来高度莫测,都是我们不敢去尝试、门外徘徊的缘故。“路在脚下”说的是成功的起点就在当前,而不是在过去或者未来。一些同志不愿意动笔,就喜欢在写作上犯这种毛病,经常推脱“如果有时间……”或者“如果自己当年受过正规的法学教育……”等等,他们就是把起点放在了未来或者过去,这样想在调研上取得进步当然是很困难的。人生之路就在脚下,命运由自己把握。4 {2 H% n7 Z6 G7 a9 q3 ~
# J$ e# C X1 o B8 m
他说:“两篇获奖论文简单用一句话概括:前一篇在谈法官举证责任分配时应该追求一种什么样的证明标准,后一篇在谈法官为什么要如此;即前者“是什么”,后者讲“为什么”,还有下一步“怎么办”?在2005年获奖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证明标准三点论》一文中,提出证明标准问题混乱的根源在于传统的“客观真实说”和“法律真实说”两种学说的混杂不表、互有包含,并尝试对“两说”进行剖析。首先,将“客观真实说”分解出两个层次:理想层和心证层;将“法律真实说”也分解为心证层和现实层两个层次;于是形成了“理想、心证、心证、现实”这样四个层次三个名称。然后,增加一个新的概念——客观事实,让它来取代传统“客观真实说”中的理想层次。让客观真实这个概念复位到其本来的心证层次,用来统率“两说”中分离出来的两个心证层次。最后降低传统的法律真实概念的心证层次,让法律真实复位到一种依证据规则固定下来的证据真实。这样就产生了“客观事实、客观事实和法律真实”这样自上而下的三个概念。6 Y) S) y# [, l7 `
9 c# v* b6 E9 p8 v
' A* U) G0 W, X Z( g3 X+ r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需要有坚持走下去的恒心毅力。他的两篇获奖论文都在万言以上,注释都有近百个,一两千字,而在他写作之初心中基本还是空白,并没有任何自己的观点。撰写论文的5个多月里又和司法考试复习时间交叉冲突,每天上班期间庭里内勤的工作楼上楼下跑来跑去,是根本没有时间和状态来做理论思考的。写作的几个月中,每天都是提着图书室借来的沉重的书籍资料回家加班夜战,论文中的很多理论建灯草,基本都是夜深人静之时凝思苦想,自酌自论,两天成一句,在他租赁房间里那台100元买来旧电脑上敲出来的,多次都搞到凌晨3点多,早上6点半又要赶着起床准备上班。个中的辛苦与快乐只有自己知。写论文如此,其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其它方面也一样,从来就没有什么天才,成功来自脚踏实地的勤奋。
4 Z) r% Q1 r0 a2 ?: j- t# }: n" z
0 J4 h9 j, ^1 B* \!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