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江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及启示

[复制链接]
学习啦 发表于 2012-12-24 08: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党的十八大把“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特征和目标任务。因此,建设更加完善、更加便民、更加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当成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江西和全国一道,始终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任务,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特色建设形成亮点
    “突破难点”、“整体推进”。一是将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科学发展考评体系,并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作为文化事业第一位的工作,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题规划,让“软实力”有了硬措施。二是制定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人才培养、服务管理等方面进行政策明确。
    “一张网”、“全覆盖”。对各级公共文化设施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形成省、市、县、乡(街道)、村(社区)五级联动、梯次辐射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以江西艺术中心为代表的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使用,在2011年文化部第三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中,江西省共评出一级馆25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九位。
    “业态新”、“品种多”。一是完善文化资源网点。全省建成各级文化信息资源网点1.8万余个,其中县级支中心达到100个,覆盖率达到 100%,乡镇基层服务点1296个,村级服务点实现“村村通”。二是创新文化资源业态。如整合文化共享工程、“江西电信信息田园”、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省信息中心政务外网等资源建设“文化田园”,为群众提供文化、信息、科技服务,提高文化共享工程服务能力。
    “体制顺畅”、“机制灵活”。一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职能转变,推动文化工作由“文化人办文化”到“全民办文化”转变,文化部门由“管脚下”到“管天下”转变。二是推进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推动国有院团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关门服务”向“开放服务”、“计划服务”向“市场服务”转变。三是着手公共文化机构内部改革。逐步推开全省各级各类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科学设岗、因事设岗、岗位聘用、以岗定薪。
    “效果好”、“受众多”。一是加大投入。二是规范管理。三是打造品牌。省、市、县三级图书馆开展“读好书”、“赣鄱讲坛”、“金牌读者”等品牌文化活动,博物馆、纪念馆面向全社会举办系列文博陈列展览等。
    “亮点多”、“评价高”。一是在全国首创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着眼于改善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采取政府买单的方式为农民送演出、送电影和开展文化活动。二是在全国首创文化公益大展演活动。着眼于改善城镇“文化贫困户”、农民工的文化生活,从2009年起在城市社区、学校、企业、公共场所连续举办相约春天、相约金秋公益文化大展演。三是群众文化活动走向品牌化、制度化。省、市、县、乡四级联动搭建群众文化活动平台,组织开展民间文艺展演、农民艺术节、社区艺术节等群众文化活动,建立健全群众文化评选、命名、表彰机制,如开展“一乡一品”、“特色文化新村”、“百佳民间院团”、群文之星命名评选等,群众文化活动亮点纷呈。
    问题的存在与期待
    部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对路”。部分公共文化需求项目的选择往往偏离实际,如一些地方开展的送演出、送戏、送电影等送文化下乡活动,政府送什么,农民接收什么,从文化的表现形式到文化产品的种类,选择余地不大,针对性不强,群众自始至终在被动地参与,积极性不高。
    部分公共文化设施运行“不畅”。一些基层文化设施因后续经费投入不足、管理缺位、功能单一等因素,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实际使用率低,没有发挥应有的学习、教育、娱乐等功能。
    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主体相对“单一”。在少数农村,不同程度存在求学求知难、享受文化生活难。目前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主要以政府为主,供给主体的“单一”导致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现“结构性”短缺,从文化发展规律来看,没有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长远看将影响和掣肘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尤其是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不稳定”。一些地方基层文化人才队伍配置不强、人员缺位,基层文化干部对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高,基层文化活动存在难组织、难开展、难运行的现象。
    几点启示与方向
    从以“建”为重点向“建、管、用”并重转变。随着文化设施网络的基本形成,文化设施要从以“建”为重点向“建、管、用”并重转变,要在进一步优化文化设施的基础上,在“管”和“用”上下功夫,完善基层文化设施的配备,抓好软件建设,加强对各类文化设施的管理,制定考核评价制度,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积极创新文化设施运行机制,努力探索管理和利用的新模式。
    从“单向输送”向“供需对接、增量提质”转变。建立健全公共文化需求的表达、信息反馈和社会评估等机制,畅通广大群众尤其是基层群众对文化的建议和参与渠道,及时调整服务内容,不断更新文化资源库,推进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的科学化、高效化、便民化,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从“兼职型”向“专业型、复合型”转变。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管理和服务,深入实施基层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实施基层文化人才“星火”工程、文艺骨干培养工程、非遗传承人保护工程以及基层文化干部、文化管理员轮训工程等。引导、鼓励和扶持民间艺术团队、文化协会、文化理事会等群众性文化组织,培养一批基层文化建设带头人和文艺团队。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
    从“政府主导”向“政府主导、社会共建”转变。创造有利于民办文化机构培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引导、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领域,通过多种途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对公益文化活动、项目和文化设施等方面的捐助。畅通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渠道,通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等“民办公助”方式,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
作者:舒仁庆 来源:学习时报
标签:服务江西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2粉丝

69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