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问题:1 v, |+ E$ _/ _1 h8 X
5 X0 k3 r/ H$ S6 R7 a7 } O! ?$ r调研文章怎样克服有“调”无“研”?“研”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 U$ j* M. c3 H1 L3 f; \2 d# x/ R& h% A7 ] B! i
老秘观点:/ V* C# }5 d/ V( t, D: H! P! u
) O+ I! Q% l- ]9 J5 @7 g选材其实也属于研究的范畴。按照一般的理解,有“调”无“研”指的是文章只罗列了情况和现象,而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进行分析提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现象的确存在。比如有一篇探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调研文章,通篇谈的是面上的情况,包括发案率、不同年龄段所占比例、有关案例和作案特点等,这本来也是不错的,但接下去只是呼吁社会给予关注,而没有分析原因、揭示本质,没有提出应对措施,这便是典型的有“调”无“研”,这样的文章当然不是合格的调研文章。不过出现这种现象应属少数,因为稍有写作常识的人都知道,有“调”必应有“研”,怕的只是虽然有“研”但“研”得不准、不深、不透,等于无“研”。比如:轻描淡写,泛泛而谈;空发议论,不切实际;人云亦云,缺乏创意,这些都是无“研”的表现。, Y) p7 H4 g- o7 u7 \) q
5 ?7 {* ~7 t( o- j c3 z s
这里就涉及到“研”的方法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一“经典”大家都熟悉,关键是怎么去运用。结合调研实践,我谈谈具体操作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T, r x& P2 a5 Z* G7 E& X
1 \ I$ x/ {1 ^! G+ H8 D
(一)抓住事物的本质。所谓本质,即事物本来的品质和特性,它通常被事物的外象所掩盖,但又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正如列宁所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对事物本质的把握看似玄妙,其实也并不玄妙:在对调查材料进行分析时,眼光不要局限于观察表象,不要停留于对表面现象的罗列,而要刨根究底,把表象包含着的“内核”找出来。比如某县有关部门对企业的“三乱”行为屡禁不止,群众反映强烈,领导派你去搞个调查。调查中你发现:“三乱”的确严重,表现五花八门,但在形成文章时,是不是把这些现象及带来的后果罗列一下就可以了呢?当然不可以。你还得分析探讨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究竟是什么东西在里边作怪。这时你可能会发现:这种作怪的东西原来是部门利益驱动,为了部门利益而不顾大局利益、不顾企业死活,这就是这一现象的本质所在了。这是一层意思,即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还有一层意思是,不能被假象所。假象是对事物本质的歪曲和颠倒,它比表象更带有欺骗性;制造假象,目的就在于掩盖事物的本质,转移别人的注意力,从而更顺当、更堂而皇之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仍以上面这个例子来分析:你在查究“三乱”根源时,有些部门可能压根儿不承认这是“三乱”,而是按上级文件要求进行的正常的行政执法,或者虽然没有上级文件,但纯粹是出于加强管理、提供有偿服,而绝不是有意加重企业负担。这样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简直不应批评而应给予表扬了,但你必须深入分析一下:某项收费虽然有上级文件,但该文件有没有过时?明令规定的收费项目,存不存在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的行为?所谓的“有偿服务”,企业是不是自愿接受?这样一深入下去,“马脚”就露出来了。而如果片面听信某些企业的解释,那就是被假象所惑、所骗,继而得出相反的结论,变成“三乱”有理了。
. K6 i6 O: u) ~
, Y- Z6 L3 E+ }: B(二)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是就事物的性质、特点、走向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定量分析则是通过典型数据来摆事实、讲道理,是用数量关系揭示事物的根本特征。这两种分析方法缺一不可,只有定性分析而没有定量分析,就会显得抽象而空泛;反之,只有定量分析而没有定性分析,就会显得繁琐而枯燥。举例子来说:某调研小组就“我老秘网县群众生活离小康有多远”这个题目进行调研,其中必然涉及大量数据,包括人均GDP占有量、住房面积、恩格尔系数、受教育程序等,但光有这一大堆数据还不行。如果不是经常跟数字打交道的人,看不去未必能得出清晰的印象,甚至会觉得眼花缭乱、莫名所以。因此要在定量分析的同时,运用阐释、归纳、对比等方法进行定性分析,比如规定的小康目标是什么标准、我们的差距有多大、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差距以及怎样缩小差距等等,这样,人们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说明,把两种分析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增强说服力,才能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层面上说明问题。当然,也有一些调研活动无须涉及过多量的分析,主要靠摆事实并进行定性分析就可说明问题,那又另当别论了。
6 a# G4 X8 @* \; ]1 e8 W p
% C: o3 r* \2 O" b$ ?! Z; m# |(三)辩证、全面、准确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