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曾经树立了团结共事的一对典型,湖广总督官文与湖北巡抚胡林翼,他俩在湖北当政,一唱一和,一呼一应,官总督“虚己推诚”,胡巡抚“建功立业”,使湖北保持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放眼环宇,搭配无两,所以清政府把他俩树为榜样,在官方编撰的《清史稿》里,隆誉为“世故两贤之”。“两贤之”前加个“世故”,很有群众公认、官方钦定的意思。% I7 s3 l& l% ^( A
0 {# |/ P" m% D( ~(一)
; P1 z) `1 B# F9 [% p
) _1 V$ d4 q; S* O: m& c树立榜样的机制与原理古今都是一样的,都是缺啥补啥,烂啥树啥,什么已经糟烂透了,就可能给什么树立典范了。官总督与胡巡抚这对团结典型的树立,也是因为清朝“督抚不相能”,两者闹分裂闹得举国不宁了。清朝设立总督与巡抚共存体制,也曾从理论上进行了权力分配,“兵事归总督,吏事归巡抚”,但另一面,总督管巡抚,巡抚监总督,体制的设立就建立在互相撕咬之上,况且,仕途里面,吏事比兵事更有咸味,总督官大,却管不到干部,叫他心里咋过?总督要一竿子插到底,巡抚只能心里发闷气。闷坏了,他一状投到中央,也够总督喝一壶的。故而自督抚制设立以来,督抚一直不消停,如两广总督那彦成与广东巡抚百龄闹得不可开交,那总督把百巡抚参劾下台,继任孙玉庭又将那总督告得关了监狱;湖广总督吴文熔被湖北巡抚崇纶“百计倾陷”,搞得没有好下场;魏源晚辈魏光焘任云贵总督,与云南巡抚、李鸿章侄子李经羲谈不到一块,魏总督就把李巡抚整得开除了公籍;张之洞督两广,与广东巡抚倪文蔚形同冰炭,督两湖,与谭嗣同之父、湖北巡抚谭继洵也势同水火……一系列的督抚相斗,使得时人思谋着换人不如换制度,清朝一度废除督抚制。只是饮鸩多了,必须饮鸩才能止渴,废而不止,除而又复,督抚制弃而又设,督与抚闹得鸡飞狗跳,也当是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了。而在这种乱纷纷烂糟糟情景之下,湖广总督官文与湖北巡抚胡林翼“精诚团结”、“积极合作”,当然让清政府喜出望外,赶忙印制牌匾,颁发“两贤之”荣誉证书,为天下法,以证明制度还是好制度,是完全行得通的,可以坚定不移地坚持到底。
: w) Q+ [: l* z6 p. u( \8 l- ?8 R7 o3 Y
姑且将此称为官林新政吧。清朝督抚基本是百狗相吠,而官文与胡林翼却是两犬相安,实在是值得研究的官林现象。6 l' H6 L+ K- p
6 x! u- N' p* u6 d; O
(二)
$ v8 ]. u! |9 b# S
0 |2 j( }% ?; q- I% n0 F8 v按说,官文与胡林翼是尿不到一壶的;清政府派官文督湖广,起意就是来监督胡林翼的,胡是湘军大帅,拥兵湖北,为朝廷所忌惮,生怕坐地而大,尾大不掉,特派官文来节制他;官文这人,品质也焉坏焉坏的,好色而贪,有官而无文;胡林翼虽不是绝对清官,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清朝官僚中,却也算是好的,“专意吏事,惩贪恶,任廉能,吏治蒸蒸日上”,加上出身儒家,有股文化体气,与武人体气的官文没多少共同语言。他俩为甚团结如一人,试为天下做一样呢?2 H# R( i2 C$ [& C& w D
( F1 ~* z/ p) W* @# ~+ d
有个故事说,官文娶了一个宠妾,这妾有天过生,官文印发了请柬,逢人则递。清朝仕途,有三节两寿的通例,端午、中秋、年节与领导本人、领导夫人生日,下属吏员必须恭送礼金。做三节两寿喜酒,比开厂办企业,钱来得多,来得轻松,领导都是不会错过的。官文自然抓住机会,问题是两寿只是局限于领导本人与第一夫人,其他**或者小三,不在此例;而官文是给小三小四做生日了,他在请柬上写得模糊,只道是夫人生日,没说是几夫人,所以大家都来喝喜酒;及到了饭馆,许多官员愤然离席,比如某副总督级人物,听说官总督是给小三做酒,“方伯某大怒曰:‘夫人寿辰礼应庆贺,今乃若是!吾为朝廷二品大员,乌能屈膝于贱妾裙带之下哉?’”兀自走人;分管政法的廉访使某,分管监察的按察使某,也都是“继之以骂,纷纷索回手版”,把自己交了的红包再要回来,这酒不喝了。胡林翼呢,也来了,“俄而文忠至,昂然入贺。”别人认为胡林翼“或未悉底蕴”,其实“文忠固知之。”他也持红包来贺了,官文“几遭大辱,得文忠乃保全体面”,真让官文感动死了。
9 }6 \, E' u* w! X+ K! o8 J: I
. e& E, |. d1 G& ^+ D在官僚场里做个好官,一般有两种做法,一是道德主义做法,像包公像海瑞,他们嫉恶如仇,不管官员官职大小,只要有贪墨事有恶浊事,一律弹劾,搞得官不聊生,自己也无朋;一是实用主义做法,他们视恶虽不如亲,却也如常,反贪只反下属,不反领导,铲恶只铲疏吏,不铲宠臣,比如张居正不反太监冯保,也比如胡林翼不反总督官文。与众多官员瞧不起官总督的宠妾不同,胡林翼专与其宠妾搞关系,他叫母亲喊官总督之小三来打牌搓麻将,并叫母亲认她做干女儿,这宠妾就喊胡林翼做大哥喊胡夫人做大嫂;与此同时,胡林翼反贿赂反得厉害,却对官文大行贿赂,有说每月一千两的,有说一年十万两的,“岁糜十万供之”,不管说法口径多不同,胡林翼给官文大笔银子,那是无疑义的。因为胡林翼既走了“姨太太路线”,又走了“钱太太路线”,“自此,事无巨细,悉取决于文忠,而文忠建一言,出一策,官从无异议。”
& B: D6 ?% Y% G# U: a& \
+ O) O [) [ M5 U, ]3 O7 i(三)
. |5 g" Y$ I" f% H3 ]
3 q' d1 `; c$ l0 v' B/ u6 T胡林翼这种团结官僚的方式没甚可称奇的,这是官员都在使用的刷浆糊法,以裙带绾结,以金钱粘合,裙带与金钱按比例配置,制成浆糊,黏贴关系;然则靠浆糊缝拢来的关系会特别牢固吗?木匠师傅拼木板,爱用木胶,而单靠木胶,却造不出家具,关键处还是得嵌下铁钉。胡林翼给官文耍浆糊,是固定关系之常法,而胡林翼在关键地方也是嵌铁钉的。) o4 R* h2 G8 b
+ @! O; I0 W, v( c
官文与胡林翼不管怎么“自此再无异议”,矛盾是铁定有的,制度使然,无谁能超越制度;吴钩先生在其大著《隐权力》里说过一则官林故实,很有味道:那次,朝廷准备动议干部了,官文推荐了某人出任道员,推荐书已写就,着人赶送京城;胡林翼听说了,打发吏员送信给官文:“访闻某人有劣迹,断断不可补授道员,如果真当上了,吾必参劾!”吓得官文另选快马,把推荐书追回烧毁;烧是烧了,心理不爽,满腹怨气地问“谁可任之”,胡林翼说除了某人,任何人都可以;官文这事一直觉得憋闷,写了一函给胡林翼:吾清故例,总督领导巡抚,试问胡大人,总督真可领导巡抚吗?请复一书;胡林翼接信,马上“复一书”:总督领导巡抚,理固当然,然则大清亦有故例,总督贪渎,巡抚知而不参者,与之同罪。听说官总督曾受某千金,曾受某百金,“果有其事否?亦请复一笺!”搞得官文一点脾气也没有,打了几声干哈哈,没事了。
: H' K& e% ]2 p( T2 q# _+ W5 l6 Z/ |. n1 F: `, q
胡林翼一面给官文送银子去,一面将官文记本子上,他很注意收集官文劣迹,某日贪污,某日受贿,某日嫖娼,某日大赌……一一记录在案,时间、地点、人物都对得起。平时都藏着,趁着机会,笑呵呵地通报官文一声。他也并不打算拿这个说事,到了关键时候,那就说不准了;那次官文弹劾左宗棠,拟将左宗棠置于死地,胡与左不但是湖南老乡,更是儿女亲家,他写了一封温情脉脉的私信给官文,叫他高抬贵手,实质上也是给官文敲了警棍;胡林翼在给湘军领袖曾国藩的信中赤裸裸地说他掌握了官文许多“不法情事”,如果官文搞左宗棠太狠,那他是要抖搂出来的,好在官文没把事情做绝,左宗棠后来转危为安,胡林翼也就没做绝事,与官文杯照碰,酒照喝,手照握,兄弟照喊。7 R R. ?9 R* y9 t$ I
$ M/ Z: l7 X! R. G' {
(四)
* z$ R2 O7 @& ?: X) d8 ^6 e. |) R
据说有位官一代退休了,对其官二代面授机宜:有问题的官员不是问题官员,没问题的官员才是问题官员;有问题的官员可用,没问题的官员不可用;前者服管,后者不服管;前者不会坏你的好事,后者多坏你的好事。这话不宜外传,单宜传子。大家对问题官员复出,总爱从道德层面进行抨击,而从实用角度看,既已大家认证他是问题官员了,无须“日久见人心”的观察时间了,可以直接用上了,多省心。6 c3 N- x& ]" [( J8 j) A5 C% Y7 w0 K
: S2 L, i6 ?0 n% h$ R
一面对领导刷浆糊,一面向领导嵌钉子,这才可以结成比较牢固的政治联盟与官架结构,这不是什么秘笈了。覆巢体制之下,坏官固然,好官也难以例外。这样,想做点事的官员才可将海瑞那句“这等世界,做得甚事”愤激语,改为实用句:这等做官,才可在“这等世界,做得些事。”! N8 h9 d8 k3 _0 \5 {
) f$ z- X* w! P6 ^( W3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