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问题:
4 d1 ~ A( j4 [5 a$ d7 b
9 Z2 r* L9 x. g' V- j2 c容易用错写错的字词如何区辨?/ ?6 H( F l5 d2 X
+ X( J5 O `1 B! F, h8 H$ H
" F O q, f- I# y老秘观点:
! C, H8 k! n5 D# K6 Y* P! i* @+ U( t+ Z! W8 h( c
1.“二”与“两”
3 E* e: M! O) [: Z2 q1 F 使用“二”的地方:①自然数。②序数、小数、分数。
) [" G- J8 N5 q* F# R; A( D 使用“两”的地方:①一位数的基数。如“两台机器”。②概数。如“三两天”。
( q, l; B- K. F5 ^ 2.“倍”的运用
0 }5 H; r4 N$ N8 n “倍”虽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词,但在公文写作中误用的情况却是多见的。一是与“增加了”合用时的误用。“增加了”是在原数基础上,向上增加若干个原数。二是与“增加到”合用时的误用。“增加到”是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三是把“倍”用在降低、减少上。如有的公文中出现“降低×倍”或“减少×倍”的提法,这是不妥的。因为“倍”只能用于增加,不能用于降低或减少。如果说用于减少,就应该加“负”字。 7 u8 Y# A' s/ w6 M8 p) {
3.“以上”与“以下”的运用 5 R1 a; N) P( d, H6 V
“以上”、“以下”等词与前面的数字连用,这种表达方法的数目概念,习惯上应包括前面的本数在内,百人以上即含百人、千人以下即含千人,不应把本数排除在外。但是,为了使界限的划分清晰准确,应注明本数是否包含在内。如:“十四岁、十四岁以上儿童不得入内。”或“十四岁以下(包括十四岁在内)儿童不得入内。” 2 K# Y1 Y1 d/ T/ S' k' o. a/ n; c
4.“制定”与“制订”的运用 : l% _( W5 Z. J: {; p4 @8 j# r
“制定”即制作、定出。公文中习惯用在较大场合,以制定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法令等,如:“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为我们制定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总任务和政治路线。” 4 p7 j1 i2 s1 I! c
“制订”即制作、订立。公文中习惯用于具体规章制度的订立。如:“我们单位相继制订了防火、门卫等安全管理制度。”
# Q# m: v- W+ _ 5.“物质”与“物资”的运用
: J6 U/ y6 C2 M7 O- P3 Y “物质”即能触及、能见到的客观存在的东西。该词多用于哲学和物理学上的抽象概念。 ' S8 W6 {! u6 t! R( E2 f; {
“物资”即指具体的财物资源。 & Y0 P# p4 P& L) E
6.“需要”与“须要”的运用 9 F4 N4 r) @" N5 {( a$ N3 D
“需要”即对“缺乏”而言,还有“要求”的意思。词性为及物动词,后可带宾语。
+ `' o$ w4 I0 T! A( D “须要”即说明“应当”、“必须”的意思。词性为能愿动词,修饰限制动词。
' I6 M2 y1 C" R 7.“权力”与“权利”的运用 / C! n8 i& T- q- ^1 h- I1 J2 i5 P$ B! I
“权力”即可以管辖、统治、支配别人的权柄,受其管辖者必须服从。
& S2 e( J: M: e- ? W9 M “权利”即指一定的人被规定赋予的可以享受的权益。如:“公民有监督公共权力正确行使的权利。”
' Q2 S+ G5 t0 r& a# X 8.“截止”与“截至”的运用 ' A; ~" f! N1 j$ c8 Z
“截止”即到期停止。
4 L# D4 f& {0 Z0 @ “截至”即到……为止。
$ r# R% o' W+ A( l) H5 d0 q 9.“违反”与“违犯”的运用 ! j1 q& y$ G% ]5 l- m
“违反”即不遵照,反着方向做。 : V2 u; o# j4 T) h8 D2 ~
“违犯”即违背,触犯。
, ?( H! a9 [7 H1 | 10.“以至”与“以致”的运用 . J0 P- V* ~. W* ~9 x' [" t
“以至”即到,直到。用于时间、数量、范围的延伸或扩大。
- y! m9 n+ m I4 z9 r5 A7 h “以致”即弄得,由此而造成,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结果。 ( B" f0 Y3 i2 R6 a" T' M
11.“象”与“像”的运用 7 B( C- Q8 p, I; h/ q
在公文写作中重点要注意,当“像”作为比喻词或作为其它系动词时不能写作“象”。
0 X$ c; J u; p( k% t像:老弟,不少小朋友常常分不清你我。我们有必要作一番自我介绍。
- T0 e/ f, _9 | ^+ I+ p, h 象:好的。我有三个意思:一是指一种哺乳动物(当名词用),也就是电视、公园中常见的大象;二是表示形状、样子(当名词用),如:景象、形象、万象更新等;三是仿效、摹拟的意思(当动词用),不能单独用,如:象声词、象形、象征等。下面该你介绍了。
1 m2 u5 i- J C# {- R9 I& Q 像:我有四种意思:一是相似或者相同的意思(当动词用),如:共产党像太阳。他们写的字很像,“好像”常作动词,是比喻的标志之一;二是指比照人物做成的图形(当名词用),如:画像、塑像、像章等;三是比如、比方、如同的意思(当动词用),表示举例,如:像刘胡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像那种事情很少见到的;最后,我还可以表示揣测、估计、似乎、好像的意思(当副词用),如:他东张西望,像是在找人。这天像要下雨了。这机器像有毛病,
0 `- q/ g. |; }% l ^ O) E, M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 2001 年 10 月 18 日在中国科学院召开的“‘象’与‘像’用法研讨会”会议纪要,并形成了《关于“象”与“像”用法研讨会会议纪要》。
$ F7 n: s4 ^. i% A) L 12.“的”、“地”与“得”的运用
; [1 J/ j0 W, ^6 G( R* i4 m “的”、“地”、“得”是结构助词,在口语里都念“de”。“的”用在名词前,是定语的标志;“地”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前,是状语的标志;“得”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后,是补语的标志。 6 T8 e2 p2 A; v
13.“部署”与“布置”的运用 ; M7 x( g2 s7 h/ n0 n8 ~4 S
“部署”即指全局重大工作的安排。 ) j' z; y& ~( ~
“布置”即指全局具体工作和事项的安排。 8 X$ y* C8 ~, t A: p0 O9 x; V
14.“既”与“即”的运用 2 x) x* u- R$ g% h+ P' [
“既”是并列连词,通常与“又”配对使用。 1 w3 l/ H9 T/ ^, [+ ^, `
“即”相当于判断词“是”的用法。另有“即使”的含义。 : K2 J# w8 X/ I: p$ g7 g4 b/ w
15.“和”、“与”、“及”的运用
# s# t0 x0 I$ ]8 |+ w" g8 K “和”口语色彩比较浓;“与”带一些文言色彩,常用于比较郑重的场合;“及”连接的成分虽然也可以有并列意思,但表达的意思上却有从属或者轻重的分别,即前后从属或者前重后轻。如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及家长,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