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报道作为正面宣传的一种重要形式,越来越收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在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时候,认真研究一下如何抓好正面报道中的表扬报道很有必要。
) ], Q/ x M1 I. ?5 z& [" g
, D4 r! {, D9 t如何搞好表扬报道,不少同行早有论述,再讲一番无非是个“老生常谈”。既是“老生”问题,为何还要“常谈”?这是从一则表扬报道引发出来的一种思考。2003年8月20日,《恩施日报》刊登了这样一篇报道,《农民夏春松感受行评好处》,说鹤峰县土地管理局在行风整顿中纠正了一起行风不正的土地审批事件,“知错就改”,将拖延了长达14年的一农民的土地使用证办妥了。该报见报后,《湖北日报》在9月11日B1版头条位置以《跑了三百个来回手续齐全证难办(引)鹤峰农民夏春松一个土地证办了十四年(主)》为题,并同时配发“新闻解读”《不要把自己当爷供》,从另一个角度披露了这件事。同一事实,两则报道,前者以表扬的形式出现,后者则以批评的方式见报。从两则报道看,既有不同新闻单位对新闻认识上的不同,也有从效果考虑采取的不同报道方式,应该说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我们从研究问题出发,从研究报道技巧出发,从对问题的认识角度来思考,之中的“学术问题”是值得一说的,那就是表扬报道的分际问题。0 A' E: o9 ~6 ^7 Y3 p
0 M0 F: Q9 q, u. ^/ G
所谓表扬报道的分际,说得通俗点,就是什么该表扬,什么不该表扬的界限问题。报道典型,表扬先进,扬人之善,我们所期望的,在于有益于社会前进的积极方向。五十、六十年代不少新闻单位宣传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和社会的优秀分子,像《人民日报》所宣传的铁人王进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等人物通讯,至今让人们觉得这些被宣传对象仍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些通讯有的被选入了大学新闻专业学生必读的《范文读本》。而现在,每年见诸报端的关于人物典型的报道应该说比那个年代是成倍地在增长,但是给人们打下烙印的并不多,是所选择的报道对象有问题?非也。要说找问题,很大程度就可能出在新闻报道中没有很好地把握表扬报道的标准分际、范围分际、语言分际上。
! \. r. f' [$ K0 H8 v8 R
0 K% C6 m' E! u. [! g标准分际。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标准,先进也同样有他的程度表现。就先进事物而言,有其先进性的一面,也可能有其落后的一面。有的事物在这方面可能是先进的,但在另一方面可能就不一定具有先进性了。有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先进性,超过了一定的度就可能不具有先进性了。榜样之所以有力量,因为他是一杆标尺,一种示范,可以引人向上,供人效法,催人奋进。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榜样的力量来自于榜样的质量,这种质量就是一种标准。一种产品,它的质量不合格,就不受人欢迎。作为让人学习的人物、事物,也同样存在一个质量问题,质量不高,就缺乏感人的力量。为什么在八十、九十年代宣传的典型“存活”的不多,除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有所改变外,更多的问题还是出在我们对报道对象的选择标准上。因此,表扬一个人、一件事,首先要看他是否是个实在的典型,一个代表时代前进方向的典型。也就是说,只有真典型才具有生命力,才可供人效法。
' }/ C. U9 B" j% E0 q* n
0 U6 ?8 e" L! z" e范围分际。横向比较是我们选择报道对象时的一个重要环节。有许多我们在一定范围认为的典型,只要把他拿到更大一点的范围去考察,去衡量,去比较,就相形见绌了。因此,在表扬报道中,“比”是掌握范围分际的有效方法之一。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的被表扬对象,在一个地方看,算“一枝花”,值得赞美,但把范围一扩大,就明显地存在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不足的问题。我们常常听读者反映,“现在的典型怎么就是‘香'不起来”,问题恐怕就出在缺乏在一定范围内的横向比较。
3 u T5 G7 J: ?8 ^( f5 ]7 Y# Z/ d2 D' x+ J& \ T
要掌握好范围分际,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新闻事实要全方位发掘。要深入到事物中间去,潜心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注意观察,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在“吃透”典型的基础上,然后再确定选用什么样的材料,不选用什么材料,如何使用这些材料等。
2 y# p# k5 n' Q2 M3 H/ ^# H; ~( Y+ c; P- q7 ` H* d: U
语言分际。有的表扬从对象选择上看是对的,也作了横向比较,但他仍然产生了负效应。这种结果往往就可能出在报道过程中的语言分际上,即语言的分寸把握上。有的报道只看到了某物某事某人先进的一面,在语言的把握上就“一好百好”,闭口不谈他们的缺点和不足,这就势必造成一种意外伤害。3 g* R5 i# u, x4 Z3 D
$ a4 G5 D4 `. I7 M& V
任何事物都根植于群众之中。如果我们在语言上说些不切实际的话,任意夸大了个人在某处、某个问题、某个环节上的作用,让读者看起来“不是那么回事”,就造成了对事物本来面目和本质的破坏,最终带来的是阻碍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的实现。在这方面,我们《恩施日报》是有不少教训的。60年代初,我们报道过一大批坚持干社会主义的典型,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报道,其中有的就有不少“过头话”。比如我们在宣传一个叫康国太的大队干部时,为了达到宣传效果,简直把他“非人化”了,说什么“学习康国太,吃饭不要菜”(因为康国太所在的大队最先取消自留地)。报道中还说“康国太一天24小时都在想社会主义”。这类语言,不仅读者看了好笑,连康国太本人看了都感到好笑,说“我不可能不睡觉啊”。这样的语言就把典型与客观实际拉开了距离,不符合人的常情常态,搞的是“一厢情愿”。当然,这样的典型也就无法让人学习,甚至还会让人讨厌。
: x* C+ V0 X. \9 L
" X' d& E! E# @$ B1 u当我们表扬先进人物、宣传其先进经验时,要讲清不同条件,并留有余地。在强调这一方面时,允许存在的另一方面也要作适当的报道。这方面,我们有不少成功经验与尝试。90年代不少新闻学者提出的“全息式”报道就是其中一种。“全息式”报道不仅报道事物好的一面,也报道事物不足的一面。批评某事某物某人时,也不“一棍子把人打死”。在这方面,近几年不少新闻媒体在报道一些“高官腐败”中,就采取“既无情披露其贪得无厌,视党纪国法于不顾的问题与罪行,又‘肯定'其在历史上有‘功劳'的一面”,这样的报道不仅让人心服口服,更让人觉得是实事求是。文/彭晓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