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在全市美丽浙南水乡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复制链接]
不想搬砖 发表于 2018-1-15 17: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在全市美丽浙南水乡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召开之后,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打好“三场硬仗”,启动美丽浙南水乡建设就是抓环境这场硬仗中的重要任务。今天,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全市美丽水乡建设动员大会,目的是动员全市上下打好治水攻坚战,全力推进美丽浙南水乡建设的各项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美丽浙南水乡建设的重大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温州依水而建、伴水而居、因水而美,江、河、湖、海、库一应俱全,历来就有“江南水乡”的美称。多年来,温州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治水工作,着力治水患、兴水利、保水源、美水景,开展沿海标准堤塘建设,建成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深化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实施“515”防洪保安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治水成就。但温州水的现状还令人担忧,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成为基本市情和水情,洪涝台旱灾害频繁成为百姓的心腹之患,水环境恶化和水资源供需矛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洪水、潮水、污水、饮用水迫切需要“四水共治”。建设美丽浙南水乡,是我们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生态、提升水功能、储备水资源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山水智城的重大抉择。我们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美丽浙南水乡的重大意义。
(一)建设美丽浙南水乡,是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的“重点工程”。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科学分析我省省情,准确把握发展阶段,统筹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以治水为突破口加快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夏宝龙书记在温州视察指导工作时,也特别强调温州要把推进治水作为工作重点,对温州治水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任务。建设美丽浙南水乡,就是从温州实际出发,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创造性贯彻落实全省治水工作部署的实际行动。
(二)建设美丽浙南水乡,是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工程”。温州要实现“赶超发展、再创辉煌”,必须有良好的水资源和水环境。水是城市的要素、发展的要素。从一定意义上说,哪里的水多水好,哪里将来就会吸引集聚更多更好的生产要素。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将是水资源问题,未来城市的一项重要竞争将是水资源的竞争。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治水就是抓环境、谋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浙南水乡建设,提升全市水资源供给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利设施支撑能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美丽浙南水乡,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水安全、水资源与水环境,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从水安全看,尽管这些年搞了“515”防洪保安工程建设,但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主要流域上游控制性工程尚未全部建成,个别地区甚至逢台必成泽国,今年“菲特”台风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从水资源看,尽管我老秘网市已建成珊溪水库,但全市还有一些地区供水紧张,山区农民还没有完全解决安全饮用水问题,珊溪水库等水源地的保护工作还任重道远。从水环境治理看,现在一些水网变浊变黑变臭,“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已经成为普遍民意,“寻找可以游泳的河”已经成为大众愿望。随着社
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水环境的期待正如“水涨船高”,我们的治水工作就像“逆水行舟”。因此,我们必须把治水作为顺应民意、改善民生、凝聚民心的首要工作,把美丽浙南水乡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努力创造江河安澜、水质优良、水乡靓丽的局面。
(四)建设美丽浙南水乡,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的“倒逼工程”。水的问题,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水环境的根本好转,有赖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我老秘网市产业低小散问题比较突出,水资源消耗相对较大,企业污水排放给水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农业生产方式粗放,面源污染突出;城乡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系统还不完善,基础设施与处置能力不足;市民文明素质还不高,“乱排乱倒、乱扔乱抛、乱搭乱建”现象较为普遍。这样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改变,水环境整治成果不可持续,水质根本改善也无从谈起。以治水为突破口加快美丽浙南水乡建设,可以倒逼企业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和集约发展,可以倒逼城乡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建设,也可以倒逼文明城市创建,促进“三改一拆”、美化绿化等工作。美丽浙南水乡建设的成效,将成为检验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五)建设美丽浙南水乡,是检验各级党委政府发展理念和驾驭全局能力的“系统工程”。自古以来,治水就一直是地方官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一级党委、政府,如果不能把水的问题解决好,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权益,那就谈不上执政为民。这次“菲特”台风使我省诸多城市遭受长时间的水淹,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在城市规划中,是否对暴雨的调蓄能力考虑不足?在城市开发中,是否破坏原有的城市水系?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防洪、挡潮和排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是否还有待加强?在面对长时间强降雨,且风、雨、潮“三碰头”的情况下,城市防灾减灾的应急机制是否健全?可见,加强美丽浙南水乡建设,不是一项单一的生态工作,更是全局性的民生工作、城建工作、经济工作和稳定工作,考验着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的科学谋划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总之,把水治理好就是最直接的转型发展,把水治理好就是最基础的城乡建设,把水治理好就是最重要的民生幸福,把水治理好就是最靓丽的城市名片。我们要时刻保持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加快推进以治水为突破口的美丽浙南水乡建设,以治水优生态,以治水惠民生,以治水促转型,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后人的工作业绩。
二、科学把握美丽浙南水乡建设的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
以治水为突破口建设美丽浙南水乡,是一项既超前又适时、既前瞻又现实的战略举措。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创新思路,科学谋划,综合治理,系统推进,走出一条富有温州特色的美丽浙南水乡建设之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老秘网市推进美丽浙南水乡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治水决策部署,以“治污控源、截污纳管,引水入城、清淤疏浚,建库保源、筑坝蓄淡,活水入园、人水和谐”为主要抓手,重点实施污染源治理工程、防洪保安工程、河网综合整治工程、亿方引水工程、河口治理开发工程、水源地保护工程、水乡文化提升工程,不断提高治水、蓄水、调水、用水的科学化水平,加快修复水生态、美化水环境、提升水功能、储备水资源、保障水安全、强化水管理、弘扬水文化,努力打造“湖库相连、江河相通、山水相融、城水相依、林水相映、人水相亲”的美丽浙南水乡。
推进美丽浙南水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求突破、五年见成效、八年基本建成”的进度要求,科学制定 2015 年近期目标和 2020 年远期目标,力争通过 8 年时间的努力,全市水污染得到根本遏制,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安全得到有效加强,水文化得到大力弘扬,切实把水“蓄起来、连起来、活起来、净起来、美起来、亲起来”,到 2020 年基本建成美丽浙南水乡。近期(2015 年底)具体目标是:主要城市(镇)防洪能力基本达到标准(市区、县级城市、中心城镇分别达到100 年、50 年、20 年一遇标准);增加蓄水量 1 亿方(远期新增有效库容10 亿方),建成区水面率达到 6%以上,新建成区水面率达到 8%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到饮用水功能区要求;交接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明显提高,平原河网全面消除黑臭河、垃圾河;基本实现无涉河违章,河岸绿化美化率达 90%以上,平原河道保洁率为100%。根据上述目标要求,美丽浙南水乡建设重点要实施以下“七大工程”。
(一)大力实施污染源治理工程
“治水”必先“治污”,“治污”重在“控源”。要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的问题,就必须围绕“三个 100%”的工作目标(2013 年底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2014 年底城镇污水应收尽收、应处尽处,处理率达 100%;2015 年底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 100%),坚持“整治、严管、建设”一起抓,切实加强对各类污染源的防治。
要深化环境污染整治。切实加强工业污染源防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坚决淘汰一批污染环境的落后产能,以此倒逼产业转型升级。近期要按照“淘汰一批、入园一批、转型一批、升级一批”的思路,特别是抓住小微企业园建设这个契机,全面推进电镀、造纸、印染、制革、化工、合成革等重点行业的整治提升,促使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从而有效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切实加强服务业污染源防治,搞好沿江沿河餐饮业、洗车业、洗涤业整治提升,对污染严重的低小散企业或作坊,严格实行限期整改或直接关停。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整治畜禽养殖污染,严格执行禁养区和限养区制度,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程,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严格控制和整治农业面源污染。
要加强环境综合监管与执法。坚持法治化监管,强化日常的环境巡查与执法,实行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切实加大对环境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坚持制度化监管,严格实行区域限批和排水许可证制度,继续落实“河前三包”制度,建立健全平原河道沿岸垃圾清扫制度。坚持公开化监管,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布水环境质量状况,畅通群众投诉举报信息渠道,有效查处各类水环境污染事件。坚持信息化监管,引入地理信息系统管理技术,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对网格内污染物排放情况实行动态监控。
要完善城乡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近期重点建好全市 50 个污水处理项目,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同时实施污水处理系统扩能提标计划,着力提高现有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和稳定达标率。加强城镇污水收集系统建设,近期全市要完成 799公里管网建设,到明年要完成市区 19 个沿河片区管网整治,着力推进“最后一米”纳管工程,确保做到城镇污水应收尽收。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有污水治理设施的,要进行分类改造提升;对无污水治理设施的,要采取进厂处理或村域自建生态化治理设施的方式进行治理,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全覆盖。
要加强城乡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近期要加强一批垃圾中转站、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等无害化处理设施,分类配置乡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科学规划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站(点),健全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置的垃圾收集处置体系。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提高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水平;深入开展生活垃圾直运试点,进一步提高垃圾收集运输处置效率。加快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危险废弃物和医疗废弃物处置设施建设,提高对各类废弃物收集和处置能力。
(二)大力实施防洪保安工程
温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决定了温州在台风季节很容易遭遇风、雨、潮“三碰头”。而我老秘网市水利设施建设的现状,还远远不能适应防灾减灾的需要,提高防洪排涝能力迫在眉睫。要全面推进瓯江、飞云江、鳌江三大流域综合治理,加快推进 8 项独流入海治理中央项目、市区郭公山至解放路口百年一遇防洪堤等重点防洪保安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永嘉南岸水库。要全面推进温瑞、瑞平、柳乐虹、江南四大平原防洪排涝能力建设,重点加快 50 个中心城镇的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和中小河流整治,加固小流域堤防 100 公里;全面建成鹿城北排工程、永嘉应急排涝工程等骨干项目,切实提高重点内涝区域的防洪排涝能力。要全面推进城市蓄洪防涝工程建设,在瓯江口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瓯飞新区以及瑞安滨海新区、平阳滨海新区、苍南江南涂等新建围垦区域内,规划建设城市平原水库,建设湖泊湿地,深挖河道,完善河网体系,大幅增强沿海平原城市蓄洪防涝能力和蓄淡能力,打造环湖水岸景观带,提升水乡城市品质。
(三)大力实施河网综合整治工程
水环境是个大系统。河道要畅通、形成水网,保持一定的容量,同时,河道的水体、河床、坡岸、生物要形成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增强水动力、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进而提高水环境质量。
要大力推进河道清淤疏浚。组织实施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改进清淤疏浚工艺,提高清淤疏浚的综合效率。全面排查和有效清理水体障碍物,打通行洪卡口,提高过水能力,实现各流域水体流畅。贯通疏浚三垟湿地内河,改善林相结构,提升湿地品质。开展建筑泥浆专项整治行动,建立河道联合巡查机制,有效防止建筑泥浆非法入河。
要深入推进科学调水。统筹谋划瓯江、飞云江等水系与全市平原河网之间的水联动系统建设,科学控制流量、流向、流速和流径,实现河网大水系与小水系的联通和流动。要进一步完善调度方案,提高调水效率,促进水体流动,减少水流盲区,改善河网水质。
要积极实施生态修复。以温瑞塘河、瑞平塘河为重点,开展水生态修复工程,修复千里生态河道。按照亲水型、生态性的要求,改造硬化驳坎,加强生态护岸建设,促进岸水之间的有机交流。采取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相结合,改善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增加水体自净能力,创造优美的水生态景观。要积极引进国内外生态修复先进技术和工艺,建立健全一体化建设、管护机制,确保生态修复取得成效。
要切实抓好沿河“三改一拆”工作。坚持拆建结合、拆用结合、拆改结合的原则,加快推进沿河“三改一拆”工作。按照“骨干河道两侧50 米、重要河道两侧 15 米、一般河道两侧 8 米”的控制标准,开展违建拆除和空间退让。市区要重点推进沿河 65 个旧村的改造,各地要梳理对水体影响较大的“三改一拆”对象,并采取有效措施优先予以整治改造。同时积极推进周边农贸市场的改造和迁建,逐步实现沿江沿河无旧村、无违建,切实切断或减少陆上污水和垃圾入河。
要大力加强江河两岸绿化美化。建设美丽浙南水乡,不仅要让水流起来、清起来,而且还要让岸绿起来、美起来。要推进江河两岸绿道网建设,加快建成塘河生态文化森林景观带、“三江六岸”景观林带,主要河道两岸宜林地段绿化率要达到 95%以上。加强特色滨水公园建设,近期全市要新建、改造、提升 500 个滨水公园,其中市本级及三个区建设 100 个,使其成为人民群众亲水生活的重要场所。大力实施亮化工程,在条件比较成熟的重点河道、重点河段,积极打造两岸亮丽景观带。把城市防洪堤建设与景观建设结合起来,在确保安全防洪度汛的前提下,努力把堤防建设成为滨水景观带。
要打造沿海生态景观带。充分发挥我老秘网市海岸线绵长的资源优势,加快实施海岸线基干林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末实现全线合拢,努力构建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海护林体系,形成沿海百里生态景观林带。紧贴林带建设集休闲性、生态性为一体的高品质滨海慢行系统,部分地段可结合地理地貌,设置滨海眺台、观景平台、沿海栈道、人行索桥、休憩廊架等,突出休闲、康体、运动、游览等功能,满足现代都市人群回归自然的需要。
(四)        大力实施亿方引水工程
做好生态引水工程,既是优化配置水资源、解决部分地区用水困难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我老秘网市水源地建设、确保水安全的战略选择。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做好“挖潜”、“改造”、“新建”三篇文章,全面实施亿方引水工程。要充分挖掘珊溪水利枢纽、泽雅等水库的生态调水潜力,改造提升瓯江翻水站、潘山翻水站的提水能力,加快实施南岸水库、飞云江滩脚水利枢纽等工程。深入研究论证瓯江引水等工程的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区域内外的主、客水资源,不断增加近远期用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水资源总量。
(五)        大力实施河口治理开发工程
坚持“治用并举”的思路,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的利益关系,在加强治理和保护的基础上,推进河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河口资源的综合效益。
要以河口建闸为依托,打造百里清水长廊。加强相关规划的协调,深入开展冲刷、淤积、防洪等专题研究,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科学谋划和论证鳌江河口大闸、楠溪江河口大闸等项目,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增加江河清水水面面积、增加可用水资源总量,向两岸平原提供充裕的生态环境用水。
要以围垦造地为依托,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围垦造地,是温州今后发展的空间所在、希望所在。各大江入海口都有丰富的滩涂资源。要以三大江河口围垦造地为依托,建设河口产业集聚区,以承接整治提升的入园企业和水源地外迁人口,逐步实现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
(六)大力实施水源地保护工程
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是事关老百姓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大事。要继续以珊溪水源保护工作为重点和示范,切实加强全市所有水源地保护,全力保障供水安全,让全市人民喝上“放心水”。加强水源保护区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水源保护区周边污水和垃圾应收尽收、应处尽处,有效防止污水和垃圾入库入水。严格限制水源保护区工业和畜禽养殖业发展,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无关的建设项目,彻底清除各种污染隐患。加大农房改造力度,促进水源保护区周边人口向库区外迁移集聚,减少生活污水和垃圾对水源的污染。强化水源保护区植被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功能的退化。完善全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和联合监督执法行动方案,有效协调处理影响水质安全的重大突发性事件。要建立生态补偿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努力拓宽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渠道,逐步扩大生态补偿机制受益面,将保护区群众生活、生产纳入补偿范围,提高当地老百姓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七)        大力实施水乡文化提升工程
文化是水乡的灵魂。必须充分挖掘浙南水乡的文化特色,把文化元素注入水乡建设之中,促进文化与水乡的高度融合,不断提升美丽浙南水乡的文化品位,努力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水乡文化品牌。
要加快完善水乡文化景观设施。依托千里生态河道建设和特色水乡文化资源保护,努力构建以瓯江、飞云江、鳌江、楠溪江、平原主塘河和滨海岸线为主脉的千里文化长廊,近期重点推进温瑞主塘河百里民俗文化走廊的建设。要按照不同水域和区域的功能,以滨水岸线为纽带,建设一批以水文化为主要内涵的专题博物馆、滨水广场、主题公园等滨水开放空间。要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具有水乡文化特色的亲水观光平台、游船码头等配套设施,搞好旧有桥梁的文化改造和新建桥梁的外观设计,挖掘和利用周边古桥梁、古埠头等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营造具有水乡风情和文化特色的亲水环境。
要积极开展多层次的水乡文化创建。打造一批功能健全、景观优美、特色突出的水乡文化镇(街)、村(居),做足“名人、诗词、古村、民俗、非遗”等水文化文章,加强水乡文化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积极开展文体社团、民间艺术团等活动,让水文化深入人心。
要大力建设特色水乡生态文化园。学习借鉴杭州等先进城市的做法,以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湿地为重点,加快规划实施一批具有浙南水乡特色的生态文化园。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的思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实施一批农业、旅游、生态与文化相结合的项目。
三、切实加强对美丽浙南水乡建设的领导
以治水为突破口建设美丽浙南水乡,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扎扎实实做好打基础工作,一件一件抓落实,一步一步地推进,一届接着一届干。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强大合力,扎实有效地加以推进。
第一,要以科学理念和系统思维指导美丽浙南水乡建设。要坚持统筹兼顾、系统推进。按照洪水、潮水、污水、饮用水“四水共治”的要求,统筹产业转型、环境保护、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关系,正确处理好陆上与水上、上游与下游、城市与农村、保护与开发、近期与远期等方面关系。要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选择基础条件好、示范带动强的区域开展试点,在积极探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美丽浙南水乡建设。抓住当前干部群众高度关切的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黑臭河垃圾河整治、水源地保护等“热点”,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力求取得明显突破。要坚持建章立制、依法实施。建立健全规范化、长效化的体制机制,严格依照水利、环保、城建等法律法规,更加重视运用法治手段推进治理、保护、开发等工作。要坚持上下联动、全民动员。充分调动全市各级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争取上级的工作支持,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促的强大合力。
第二,要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美丽浙南水乡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把美丽浙南水乡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市委、市政府已专门成立美丽浙南水乡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和督促,牵头抓好规划编制、政策制定、试点推进、项目谋划和督促考核。各县(市、区)都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水乡办设置原则上要上下对应。
第三,要以严格的工作监督推动美丽浙南水乡建设。美丽浙南水乡建设,能不能尽快出成效出形象,关键在于能不能抓好工作落实。要建立健全绩效评估考核机制,把水乡建设列入市里对各地各部门考绩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与领导政绩、部门业绩相挂钩,促进各地各部门认真抓好水乡建设工作的落实。要建立健全联合督查机制,由市考绩办、市水乡
办牵头,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等方面力量,定期开展联合督查工作,并公开通报督查结果。要建立健全干部约谈机制,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进行约谈。要建立健全群众评议机制,由群众来评判水乡建设的工作成效。要建立健全河长公示机制,构建市县镇村四级河长制管理责任体系,明确责任,挂牌公示,接受监督。要建立健全争先创优机制,在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分别确定一批重点在建项目和前期项目,开展年度“立功竞赛”活动,以重点示范带动面上整体推进。
第四,要以有效的投入支撑美丽浙南水乡建设。资金投入,是美丽浙南水乡建设的重要保障。8 年期间全市将分年逐步实施美丽浙南水乡建设千亿投资系列工程。要按照“政府投入一些、上面争取一些、土地出让一些、银行贷款一些、民间参与投入一些”的思路,动员和争取方方面面的资金投入,切实做好项目建设的资金平衡,全力保障水乡建设资金需求。各级政府要根据“分级、分期、分类、多元”的要求,千方百计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发挥政府性资金的引导推动作用。要高度重视项目的包装策划,从发改、水利、环保、住建等口子,全力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和土地指标的支持。要搭建浙南水乡建设的融资平台,积极争取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同时推行代建制、BT、BOT 等市场化模式,广泛吸引民间资金投入水乡建设。
第五,要以浓厚的社会氛围助推美丽浙南水乡建设。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引导社会舆论,广泛宣传美丽浙南水乡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及时报道工作进展情况,树立先进典型,曝光反面事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美丽浙南水乡建设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动员他们积极参与,自觉行动,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共建美丽浙南水乡。
同志们,以治水为突破口建设美丽浙南水乡,事关温州的可持续发展,事关 900 多万温州人民的切身利益。我们一定要以重整山河的雄心和气概,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和行动,坚决打赢治水这场攻坚战,努力把温州建设成为美丽浙南水乡,为“赶超发展、再创辉煌”创造水优势。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马云 发表于 2018-1-16 12: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我们一定要以重整山河的雄心和气概,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和行动,坚决打赢治水这场攻坚战,努力把温州建设成为美丽浙南水乡,为“赶超发展、再创辉煌”创造水优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