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不少秘书感到领导讲话稿越来越难写。这个难,我体会一是难在“多”上。随着思想的解放,改革的深入,发展的加快,开放的扩大,领导方式的转变,领导的公务活动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撰写领导讲话的任务也就越来越重。二是难在“短”上。越短越难写,越短要求越高。三是难在“度”上。有些命题,有时感到难以把握,或难以准确把握。四是难在“牍”上。由于多种原因,长期以来,文牍主义的现象始终难以根除,容易陷入老套套,老生常谈。这个难,充分说明领导的思维越来越活,听众的口味越来越高,形势发展越来越快。这个难,解决的办法很多、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级领导、前辈秘书们已经摸索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其中有几句话,我一直感到受益匪浅。/ v' r& p& Y r& N5 N A
4 c2 M. _0 Q; Q2 I3 E& p) c6 q 6 w* J. k' K Y' }' N- X第四句话,“秘密地抄书”。有人讲,“秘书,秘书,就是秘密地抄书”。这句话大有讽刺的味道,但我们也可以把它从另外一种角度去理解。“秘密地”就是要“暗暗地下功夫”,“抄书”就是学习和积累。这两条对秘书来说至关重要。第一位的是学习。不学习必定落后于形势,落后于领导,落后于同事。第二是积累。积累永无止境。有时积累的一些材料可能平时用不上,但在关键时候能用上一个观点、一个事例、一句话,就实现它的价值了。积累的重中之重是储备观点,要注意积累一些有战略性的思想,有备无患,需则用之。第三是功夫。古人说“功夫在诗外”,就是要热爱文稿工作,有热情才有激情,有激情才有灵感,有灵感就有好文稿了;要苦下功夫,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要有责任心,比如说核对校正问题,文稿写得再好,如果校核上出现一两处错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文/陈鸣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