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教育改革发展探索与实践

[复制链接]
西安小秘 发表于 2012-4-23 14: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南溪教育源远流长,早在唐宋时期就设有职官管理教育,龙腾书院、奎峰书院盛名远播,涌现出包弼臣、孙炳文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历史的传承,赋予了南溪尊师重教的传统,更坚定了南溪“强区必先强教”的发展理念,引领南溪走出了一条高位均衡、优质精品、人本和谐的教育科学发展之路。

一、坚持教育优先,让全区上下关心教育发展

南溪先天资源禀赋不足,要实现富民强区,必须把教育作为突破口,坚定不移保障教育优先发展,以教育支撑南溪未来。

(一)党政重视,提升教育发展地位。教育是民生之基,发展之源。坚持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的工作,实行教育工作“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的推动机制。特别是区委、区政府“一把手”带头当好“教育书记”、“教育区长”。在教育发展上,突出“六个优先”原则,即优先规划教育发展、优先研究教育工作、优先安排教育资金、优先引进教育人才、优先解决教育困难、优先落实教师待遇。在经费保障上,区财政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决算予以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来保证教育优先发展,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坚持做到“三个增长”:即预算内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并足额征收教育附加费。2008-2011年,共投入各类教育经费12.6亿元,是区级一般财政预算收入的2.1倍,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全民支持,集聚教育发展合力。教育,是全民的教育,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从2007年开始,南溪实施了“栋梁工程”,在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一日捐”活动,前后募集资金191.2万元,资助学生562名;成立了宜宾市教育基金会南溪办事处,设立教育资助基金,募集资金951.6万元,先后资助家庭贫困学生654名。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各外地来南投资商也纷纷投入到支持南溪教育发展的热潮之中来,2011年,宜宾丽雅置地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捐资500万元新建“丽雅前进小学”,已全面投入使用;重庆康安房地产开发公司每建成1平方米房屋,捐资20元用于教育事业发展。

二、推进均衡发展,让农村孩子享受城市教育

南溪撤县设区后,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主要途径之一就是统筹城乡教育,推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化、优质化,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公平、均等、优质的教育。

(一)优化布局调整,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在教育规划中,坚持做到“三集中”(即初中向中心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新增教育资源向城郊结合部集中),注重“四个结合”(即教育规划与改善办学条件相结合,与薄弱学校建设相结合,与巩固“普九”相结合,与优化教育结构相结合)。建立三个“区域内学校教育发展联盟”,以区内优质学校与相对薄弱学校结成教育联盟,联盟学校之间教师开展帮学活动,实行联盟学校捆绑考核,有效解决了条件落后学校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学科教师紧缺问题。2011年,全区的义务教育学校由169所已调整为113所,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现有人力、财力、物力的教育效益。结合滨江新城建设,投入8000万元,高起点、高标准建设3所现代化学校,可提供教育学位5400个,从根本保证“十二五”期间中心城区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

(二)加强标准建设,促进办学条件均衡。2008—2011年,全区共投入7850万元进行校舍改造,新建校舍24277平方米,改危改厨改厕“三改”75132平方米,全部消除了D级危房。加强学校运动场地建设,全区已建成标准化运动场初中达90%,中心校达78%。投入3788万元,加大教育教学仪器设备建设,各学校功能室、实验仪器和音体美卫劳器材全面配套,全区中小学教室统一配备了图书柜、清洁柜,生均图书初中达到28.13册,小学达到17.71册。建成计算机网络教室52间,卫星远程接收站97个,完善了覆盖各中小学校的远程教育系统,实现了现代远程教育全覆盖。2011年,实施村小连接道“村村通”工程,新修连接道10.33公里,实现了全区所有学校通水泥路。

(三)完善制度体系,促进教育机会均衡。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所有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均等。严格执行“一负责两包干”责任制,落实乡镇政府的“普九”责任。针对部分学生厌学的现象,教育部门从抓育人环境入手,从学生学习、生活的细节着手,不断改善学习环境。严格落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有关政策,建立了学生档案,保证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2011年,南溪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辍学率为0,毕业率10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9.12%;初中入学率126.8%,辍学率0.1%,毕业率99.94%,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7.22%。出台了《规范办学行为实施意见》、《南溪区教师八不准》、《南溪区教师两条禁令》,对全区各中小学收费、编班、教学、招生、教辅资料征订等行为作了严格的规定。

三、创新培养机制,让每个老师成为优秀教师

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关键性措施来抓,以开明开放的教育思想,创新对教育管理者和师资力量的选拔、培训、管理,注入了教育持续发展的活力。

(一)与名校联姻,更新教育理念。2011年,与北京师范大学达成合作办学协议,坚持“团结协作、相互支持”的宗旨,本着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原则,北师大将在教育科研、管理培训、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竭力为南溪提供智力支持。投入400万元,用两年时间,将全区各中小学校长(含点村小)送往北京师范大学进行集中培训,每年两期,每期50人,共培训200名教育管理干部,首批50名校长已学成归来。下一步,北京师范大学还将在南一中建立“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并以此为平台,推进全区教育教学合作和研究。先后把学科骨干教师分批次派往成都、绵阳、重庆等教育先进地区,进行跟班挂职学习培训。聘请北师大、成都市知名教育专家和学者到南溪讲学和现场授课,组建名师工作室,建立三个片区教研联组,深化校本研修,形成区、片、校三级教学教研联动机制。

(二)强整体提升,优化教师队伍。严格按照省定师生比高线核定编制,通过“高校签约、公开招聘、区外引进、代课教师化解”等四种途径补充教师。近年来,共到高校签约优秀大学毕业生22人,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教师346人,引进市内外优秀教师49人,2007-2009连续三年专项招聘代课教师290名。2011年,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4%,小学生师比为14.6:1,初中16.1:1,编制超过省定标准,学科教师配备合理。全面推行公推直选校长,实施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和承诺制,两年来公推直选校级干部31人,全区校级干部平均年龄38.5岁,校长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社会认可。编制了全区骨干教师培养规划,构建了适应各学科、各层次学校的骨干教师体系,“十一五”期间,先后培养省级骨干教师33人,市级骨干教师225人,区级骨干教师422人。

(三)重考核激励,提高教师待遇。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长效机制的意见》,采取“622”考核方式(教学质量占60%,德育占20%,艺体卫占20%),形成了一套实施素质教育的质量评价和激励机制。创新督导评估,完善了《南溪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细则》,推行“64”考核办法,即年终督导评估占60%,过程管理占40%,教育管理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进一步提升教师经济待遇,2008年实施了边远山区教师每人每月50元交通补贴,2009年实施的绩效工资按学校距离中心城区远近分为四类八档,农村教师津补贴从60元到210元/月不等向山区乡镇倾斜。加大对教育的奖励力度,区政府每年安排1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表彰奖励为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学校和教师。2011年,评选“星级”教师110名,每月享受政府津贴。

四、强化特色办学,让每所学校成为和谐校园

着力实施“一校一品”,倡导学校办出特色、办出个性,走内涵发展之路,形成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

(一)创新德育工作载体,促进校园文化精品化。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原则,推行以举止文明等“十大习惯”为内容的养成教育。启动了“国学南溪”工程,建立“三项保障机制”,实施“三三策略”,开展经典诵读“一日三餐”30分钟和“周学一语、周行一善”活动,创编了《三字经》校园舞、《千字文》徒手操、《百家姓》广播操等,广泛开展“班级诵读会、年级诵读会、学校诵读擂台赛”。同时,编写了《国学启蒙》系列读本,在全省公开出版,“国学教育”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动学生发展个性化。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构建以生为本的个性化教育管理模式,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八个一”(一流好品德、一身好习惯、一个好体魄、一副好口才、一门好才艺、一手好字迹、一方好人缘、一个好成绩)活动,收到良好成效。坚持定期举办中小学生篮球排球赛、中小学生艺术节和田径运动会等活动,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增强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关注弱势群体教育,增进学生管理人性化。加大《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宣传力度,在“承认—理解—宽容—帮助—激励—成功”的过程中耐心辅导和帮助困难生。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单亲子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和残疾儿童教育。寄宿制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开通亲情电话,设置心理咨询室,有效开展帮扶活动和心理疏导,促进了儿童健康成长。推行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制度”,构建了“乡镇、社区、村社”三级管理格局。成立残疾儿童教育中心,建立残疾儿童入学保障机制,对全区残疾儿童提供免费食宿,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99.17%。

(四)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实现后勤服务精细化。实行安全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2007年开始,实施“警校共育创建和谐平安校园”活动,并在全市推广。2009年以来,每年投入208万元,按每所小学校1人、初中学校2人的标准,为中心校以上学校配备了保安,同时配齐了寄宿制学校宿管人员。为强化校园安全,2010年投入103万元,为全区所有学校安装了校园监控设备,确保了校园安全。实行校园安全保证金制度,开展年终安全专项考核评估。创新食堂管理模式,实行食堂管理记分制,推行“四制记分法”,即学校食品卫生月报记分制,专人监督记分制,“一岗双责”记分制,部门齐抓共管记分制,全面提高了学校后勤管理服务水平。

五、强区必先强教,让教育发展支撑南溪未来

通过全区上下的努力和实践,南溪的教育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助推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

(一)教育事业全面发展。通过几年的实践,南溪已建成全国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1所,全国现代技术教育实验学校2所,全国绿色学校1所,省级示范园1所,省级校风示范校3所,省级艺术特色学校2所,省级电化教育示范校2所,省级国防军校1所,省绿色学校2所,省级示范乡镇农技校2所。先后被评为四川省特殊教育先进县、四川省义务教育示范县、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2011年,“两基”迎国检工作高质量通过。连续十二年获得全市高考万人上线率均第一名,南溪教育已逐渐成为川南基础教育的样板。

(二)推动经济跨越发展。教育兴,则事业兴。正是由于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为南溪经济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短短几年间,宜宾罗龙工业集中区从无到有,迅速崛起;滨江新城风生水起,城市面貌日新月异。2011年,全区GDP完成73亿元,同比增长17.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5亿元,同比增长34.4%;县属工业增加值完成30.1亿元,同比增长36.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52亿元,同比增长54.5%;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0.3亿元,同比增长114.6%,各经济主要指标增速都稳居全市前三位。教育,已成为南溪经济发展的推手、社会建设的品牌、招商引资的名片、产业体系的支撑,必将成就南溪美好的未来!文/ 肖  敏
标签:教育会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2粉丝

14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