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党建工作日渐失去效率和效果,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迫切需要“充分发挥因特网的积极作用”,牢牢把握大学生“网民”这支人数庞大的群体,通过创新网络党建平台来开辟党建工作的新阵地。
那么,何谓网络化?网络是信息化的狭义概念,特指利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及各类电子终端设备互联起来,按照一定的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达到所有用户都可以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的目的。如今的网络化致力于将计算机网、通信网、有线电视网三网的结合,这里我们专指计算机互联网在党建培养工作中的应用。
一、网络化发展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影响
每个时期,要能顺利推进党的建设,都需要我们主动寻求技术的支持,即与党的建设有关的信息传播是促进党的建设发展的主导因素。网络的诸多优势使得我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习惯于网络化管理,借助网络便捷的通讯平台共享信息,及时的沟通方式互动评议,丰富的信息资讯增长才学。
1、网络的开放性促进了党建工作的透明化
网络前时代的信息传播是单向的,不仅能对区域内的信息进行“屏蔽”,而且对所传递的内容可以进行过滤和筛选。网络化的发展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的环境,出现了信息来源的多样化、内容的多元化和传递的瞬息化。网络具有任何媒体所不能比拟的开放性特点,允许任何人对信息的查看和复制,借用网络开展党建工作,更有利于高校党建工作的公平、透明与有效。
2、网络的技术性促进了党建工作的科学化
随着信息网络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广泛运用,利用信息网络开展党建工作,丰富和完善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决策的方法手段,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同时,要办好党建老秘网、建立全体党员信息库,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等要求。其目的就是通过网络化这一现代技术手段与方法,提高新世纪新阶段党建科学化水平。目前,通过网络交互平台,可以有效保证基层党组织管理科学化,主要体现,一是运用网络提供“自助式”的学习内容,实现了教育学习的规范化;二是利用网络“全时空”分布联络,实现了组织生活制度化;三是运用网络“全方位”交互功能,实现了党员管理管控的经常化。
3、网络的互动性促进了党建工作的亲和化
网络的及时发布、互动交流的特点,使学生党员对党建的参与热情更为高涨。他们只要按动鼠标,就能马上了解党中央的决议、方针政策以及各高校党建的情况,还可以在网上参与对党的政策的讨论,发表见解,极大地调动了党员干部参加党的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主动性和亲和化主要表现为通过网络发表意见的能力增强,为发挥手中的民主权利提供了技术支撑,调动了参与党建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4、网络的丰富性促进了党建工作的多样化
网络是一个超越地域和国界的人类信息传播交往空间,其传播已不仅仅是文字,还包括声音、图片、动画,甚至是图片声像并茂的影视画面。网络信息传播几乎综合了报刊、广播、电视、图书、录音录像、户外宣传等其他现有众多媒体的所有优点,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思路,为人们信息交流提供了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快捷的手段。同样,借助网络平台的党建工作,也因此大大提升了宣传教育的理念,大大扩展了工作的思路和活动的形式。
当然,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各种便捷和新意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大问题:第一,网络化进程缓慢,党建的网络化管理往往仅限于党员人数的统计和录入;第二,党建网络维护滞后,党建网络资源库往往跟不上现实中的动态变化;第三,网络化的理解狭隘,党建工作的网络化往往只停留在形式的改变,缺少内容的创新。
二、网络化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考
1、借助网络创新载体
高校党建工作的对象是在校师生,尤其是青年学生,工作载体是各教工或学生党支部,尤其是各学院基层党组织,如何积聚党员力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学生党支部能紧跟党组织号召,保持思想的先进性、行动的活跃性,真正成为富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坚强战斗堡垒,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创建,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一项持久性工程。
互联网技术的开发和发展,给高校党建工作开辟了新的平台,拓展了党建工作的涉及领域,超越了时空界限,促使党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大学生对网络的热衷和熟悉,也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创新了支部活动方式和组织开展形式,充分发挥网络传播快、效率高的优势,扩大了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增强了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工作活力。
针对高校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可考虑建立“网上党支部”,使这部分“流动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保持与党组织的联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从而避免党建工作的“盲区”。网上党支部的建立可以作为正式党支部的补充,可以有效发挥网络的时效性和无地域性作用,方便快捷,随时随地把党支部的成员迅速联系起来。尤其是在校时所不能覆盖到的时段,例如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以及一些周末时间。
以基层党组织为例,初步设想借助网络平台搭建的党支部架构(图附后)
2、利用网络丰富内容
党组织活动自从传统的面对面拓展为网上双向互动、共同参与式的活动后,活动的形式与内容都有所丰富与发展。通过开辟专门的网络社区、网络空间,博客、微博,QQ群等,定时或不定时地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其形式与内容既包括传统的党员人数统计及录入,还包括把国家时事及时跟新在各类党建老秘网供大家学习,开展网上建党知识竞赛促党内成员共同进步,交网络思想汇报接受党内外人士的监督和党组织的考察,以及分享学习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来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等。
具体例如针对高校学生各自的学习、生活时间相对分散,组织生活不能正常开展这一现象,开通网上党校、入党积极分子通过网络递交思想汇报、网络党组织审查、网络发展对象公示、网络支部会议等。又如在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学校专门开设了“学习十七大精神”的网页,“创先争优”的网页;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各党组织还开启了“迎接北京奥运,为祖国加油!”的博客;“5·12”汶川大地震后,各学院党支部又发起了“悼念地震死难者同胞,为重建家园而努力”的呼吁等。 〖BG(〗〖BHDWG95mm,WK80mmW〗〖BG)W〗
3、凭借网络完善体系
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对青年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报纸、电视等其他传媒的效能,高校党建为扩大其教育的覆盖面、号召力和影响力,必须借助网络在课堂内外搭建学习与互动的平台,以此来全面开展各项工作,真正实现辐射到人,人人参与的目的。面对新形势,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高校党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主动出击,主要占领社团、公寓、第二课堂这些服务领域,有效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扎实开展。
〖BG(〗〖BHDWG45mm,WK50mmW〗〖BG)W〗
以公寓为阵地,培养党员自我学习的能力。在学生公寓建立学生党员活动室,设置党员书架,悬挂党旗和入党誓词,张贴党员权利和义务,推行党员示范寝室,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党组织活动。
以社团为平台,推进党员服务学习的能力。根据社团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各社团中成立党的组织。在党员人数少的社团中可以成立党小组,党员三人以上的,可以建立党支部。各社团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活动,接受党的监督。
以第二课堂为载体,完善党员培养教育工程。在优秀团员的推荐、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党员培养教育等各类党课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关心各类时事政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钱瑞荣.网络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若干思考[J].常熟高专学报,2003(6):88.
[2]徐芳.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模式创新[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92.
[3]王劲松,林天翔,周春芳.信息网络化对高校教师党建工作的挑战[J].2005(7):49.
[4]汤雪峰.学生党建进社团、公寓、网络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0):17-18.
[5]樊玮,姚贵明,张殊.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网络化时代的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J].北京教育,2010(5):58-59.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2011年度科研项目“新媒体下高校团支部网群建设的实践探索”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Y201122385,负责人:阮梦君。
收稿日期:2012-02-10
作者简介:阮梦君(1983~),女,浙江慈溪人,浙江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思政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