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县党的建设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市、县党代会精神,聚焦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按照县委“1355”发展思路,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条主线,扎实开展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着力在聚焦点、抓重点、破难点、树亮点、强保障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建设梯田产业强县、打造文化旅游名县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聚焦点,突出一条主线。聚焦全面从严治党这条主线,贯彻落实《准则》和《条例》,制定《庄浪县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实施细则》,县级干部带头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指导联系乡村和所在支部规范开展“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做到政治生活从严。常态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创新学的方式,明确做的目标,强化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习,推动广大 党员干部全面准确掌握精神内涵和精髓要义,做到思想教育从严。落实函询、经济责任审计、凡提“四必”(考察对象干部档案必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必核、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必听、线索具体的信访举报必查)等规定,做到干部管理从严。从严落实“3783”主体责任、“866”衡量检验标尺和“111”督查落实细则,严格执行“三述”、诫勉、约谈等制度,加大纪律审查和案件查办力度,做到执纪问责从严。 二、抓重点,推进四项建设。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关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实施意见》,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班子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好干部标准和讲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建立500名科级干部后备库,加强换届后县直和乡镇班子调整配备,打破论资排辈,防止“四唯”倾向,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进一步形成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结合机关作风大整顿活动,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失职追究制,深入开展效能风暴行动,坚决整治“慵懒软散慢”现象,进一步改进干部工作作风。认真落实《2015-2018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着力构建以县委党校为主体,行业、部门和乡镇培训为补充的大培训格局,培训党员干部1.2万名,其中县委党校举办主体培训班20期、培训2200人(次)。创新教学方式,探索网络课堂、流动党校、巡回宣讲等形式,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二是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健全完善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农村妇联和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为纽带、各种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组织架构。加大在产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等新型领域建立党组织力度,全县60%的村建立专业合作社,同步成立党组织。积极推行社区大工委制和兼职委员制,成立5个社区党总支,在小区、楼宇和流动党员集中点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实行“网格化”管理。理顺城投公司党组织设置,加强关山文化旅游公司党委规范化建设。撤销依托工商局设立的非公经济党工委和依托民政局设立的社会组织党工委,成立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工委。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办法,加大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力度,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40%和100%。三是加强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紧抓村“两委”换届机遇,大力选拔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威望高、作风好的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按1:2的比例,建立1800名的村干部后备库。组织实施“村干部全员轮训”工程,集中培训村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扶贫帮扶工作队队员等4类人员1500名,为村级党组织引领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干部人才支撑。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村干部“双议双评”、“小微权力清单”、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完善第一书记兼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和调整召回制度,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引领脱贫攻坚活动”,实施大学生村官(村干部)“精准扶贫建功立业行动”,落实各项政策待遇,强化日常监管,确保发挥作用。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梯田产业强县和文化旅游名县建设,根据文化旅游、果品产业、工业项目和教育、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缓解人才供需矛盾。组织开展“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训”“农村乡土人才培养开发”“千名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和“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综合素质。聚焦脱贫攻坚,继续实施“双百三联促脱贫”(选派200名专家人才联基地、联协会、联产业,促农民增收)培养培训工程,培训果农3.5万人次、务果能手1万人,培训畜牧养殖能手、务工能手各3500人,完成就业培训2万人以上,鉴定发证1万人以上,为富民强县、全面小康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三、破难点,主攻三大难题。一是破解党组织作用发挥难题。农村推行“1+X+1”党建模式,持续开展“双培双建”活动(把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培养成经济合作组织带头人、把经济合作组织带头人培养成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促进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作用。积极推广“四链”模式(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品牌树在产业链上),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带领农民增收致富。落实党务、村务公开等民主监督制度,规范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区推行“四单制”工作模式,增强党员进社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机关党组织持续深化“五型”机关创建和双联结对共建活动,着力提高服务群众和推动发展的能力。二是破解党员教育管理难题。严格落实《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在种养殖大户、退伍军人、致富能手、未就业大学生和35岁以下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300名以上,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创新党员教育方式,开通党员教育手机微平台、用好“掌中宝”微设备、推广“小板凳”微课堂、开展支部生活微活动“四微”模式,实现党员教育途径多元化、方式多样化。推行“一账、一证、一卡、一库、一线”(流动党员外出登记台账、流动党员活动证、流动党员联系卡、流动党员信息库、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热线)“五个一”措施,做好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建立党员组织关系、党费收缴和“两代表一委员”中违纪违法党员排查长效机制,坚决处置和清退不合格党员,永葆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三是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增长难题。按照资源开发型、为农服务型、项目带动型、多元合作型等模式,盘活村级集体闲置或低效使用财产,建立劳务合作或劳务中介公司,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加强与其他经济组织合作等方式,想方设法增加村级集体收入。确定2个贫困村进行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落实帮扶资金、项目和措施,为全县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探索路子。年底全县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达到40%,其中5万元以上的达到10%,切实增强村级自我发展和为民办事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