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部考核个别谈话中,经常听到下属评价单位一把手“追求完美”,辩证地看,这一方面体现出下属对一把手严格要求的认可与肯定,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一把手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和行为误区,具体表现如下。
f- k M- {, R( Z$ G! K0 Y( R) ]; u8 G
事必躬亲,工作方式“不完美”。作为单位和部门的核心,一把手工作千头万绪,其工作重心应主要放在通观全局、统揽发展上。部分一把手虽一心工作,无心揽权,但工作部署具体细微,工作落实一竿子到底,事无巨细均追求尽善尽美,导致琐事缠身、抽身乏术。自己亲力亲为,副职却袖手旁观,工作成效明显但整体效率不高。一些一把手“大权在握”,分管领导虽有分工却有职无权、“有名无实”,难免会形成一把手“不谋己政而谋下政”的越俎代庖现象。
+ Y8 [% ?8 Q( d& h$ u5 [. U$ N5 k( J0 z' @9 E, B
急于求成,目标设定“不完美”。部分“空降型”一把手在没有吃透摸准单位实情的情况下就仓促“出招”,“想当然”地发号施令,片面地将上级单位的“高标准、高要求”一并带到下级部门,难免会遇到理想和实际脱节的现象,导致部分中层干部“怨声载道”。还有一些初走上领导岗位的履新干部,在上任伊始忙于烧“三把火”,片面追求创新,盲目追求政绩,期冀有番作为,但未能合理谋划制定切合本单位实际的阶段性目标,导致“火候”不够,欲速则不达。) W8 {% D# u2 r( \ l6 Z
5 m! Y3 N3 m5 J* } } 作风太硬,领导艺术“不完美”。一些单位正职崇尚无威不治,在工作中擅长端架子、摆威仪,故意疏远下属,对部下经常求全责备,难免会让下属敬而远之。部分领导统筹驾驭能力欠缺,对一些个性鲜明、风格别样的人才不敢用、不善用,部分下属难免会滋生失落和懈怠心理。部分一把手在缺乏有效监督制约的情况下,独断专行、一手遮天,擅长“一锤定音”的工作方式,不能容人、容言、容事,对持异议者和进言献策者视为“僭越权限”,刻意消除单位“杂音”,导致下属逆来顺受、阳奉阴违。
. O- \. [6 [5 [8 _ ? E
8 ?9 K' E3 c: }. C7 B6 q) h. A 单位一把手作为统揽单位发展的“掌舵人”,应当对单位的全局发展了如指掌、了然于胸,充分发挥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统帅作用。作为抓班子带队伍的“班长”,应当始终坚持“干事创业”的主旋律,协调和统筹多方力量,真正实现以事业凝聚人心、促进发展。针对一把手“追求完美”的误区,需要积极找寻根源,实现“对症下药”。笔者认为,要突出以下三个转变。
# L! u% d& @0 `6 ^
0 w3 ~/ u+ q* ? 其一,要变追求“细节完美”为追求“制度完善”。作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追求工作出彩本无可厚非,但“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的工作方式难免让一把手囿于琐碎的工作中无所脱身,如何为其松绑,就需要建立健全制度,确保单位运转有章可循、有理可据。首先,把准“总揽而不包揽”的职能定位。一把手应主抓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动一子而活全局”的重点工作和难点问题,尽量避免纠缠于细枝末节,做到既“张开五指”抓全面,又要“攥成拳头”破难题,最终实现提纲挈领、举重若轻。其次,完善责任体系建设。推行一把手负责制下的分工负责,让一把手授权、放权、不越权,让副职“有职有权有责”,真正实现单位内部团结融洽、平衡共生的和谐局面。同时制定详尽可行的工作计划,建立有条不紊、灵活高效的工作秩序,构建合理有效的岗位责任制,实现责、权、利向下层层分解,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职权结构和运行机制,最终让每个同志都“心中有责、眼中有活”。
( ~7 }3 \; h; X& `) @. B4 s# ^- Y) B9 y; }9 A1 y# T
其二,要变追求“个人决断”为追求“集体决策”。。
* J. J' N+ p# ^6 S& p, j0 i: p! k5 |! v
其三,要变追求“领导权威”为追求“领导艺术”。 作为单位的“一把手”,应具有恢弘气度和广阔胸襟,能善于用共同的工作目标调动人、激励人,做到用人之长、容人之短,努力增强自身的亲和力、凝聚力、感染力。首先,加强内在修为,增强人格魅力。“己不正,焉能正人”。一把手应自觉增添身正为范的底气,做到主持公道、不偏不倚,不搞亲亲疏疏,坚持用人不疑,用高尚的品格来感染人;坚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用“高人一筹”的才学、能力提升自身的感召力和鼓舞力,树立非权力性的威信;彰显兼收并蓄的风度和雅量,用“博爱”的眼光来看待一些有个性、有才华的下属,避免斤斤计较。其次,完善处世之道,提升领导艺术。作为一名好的领导,要知人善任,注重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融合,激励和凝聚相结合。对下属坚持艺术化管理和柔性关怀,充分挖掘其内在潜力。在处理问题时注重弹性,留有缓冲带,做到宽严有度。在批评方式上坚持“对事不对人”,对缺点错误的分析评判也要适度,不求绝对完美,但求尽力而为。同时广泛开展谈心谈话,做到以心攻心,在换位思考的理解中、在“和风细雨”的氛围中实现入情入理,以理服人。作者:周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