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复制链接]
安徽老秘 发表于 2012-2-13 15: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新市镇建设是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带来的时代课题,也是合肥“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必解之题。加快推进新市镇建设,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深入推进县域突破战略,构建新型城市化体系和新型城乡关系,加快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建设,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方向迈进,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一、国内新市镇发展实践
新市镇是当今世界各国大城市郊区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从国内实践看,新市镇主要是指在大城市郊区,按小城市的要求建设的,能为居民提供较完善的生活条件和充足就业机会的现代化城镇,集城市和乡村优点于一体,具有全新的社会结构形态,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与一般意义上的城镇相比,“新市镇”的“新”主要体现在:一是“新”的结构。它是对城乡二元结构下传统小城镇建设的模式突破和转型升级。在结构布局上有更明确、更合理的功能分区和功能定位;是既能生活又能工作,能够自成体系、独立自足的新城。二是“新”的定位。它是大城市郊区城镇化的一种趋势、农村区域在本地城市化的一个选择,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重要节点和载体,是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综合体现。三是“新”的方向。新市镇是在统一“规划”下拥有“中小城市”规模的城镇,是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未来是要建成现代化小城市。四是“新”的管理。新市镇社会管理,注重采用城市管理的模式。
“十一五”时期甚至更早,新市镇建设已在我国一些地方先行先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其中,深圳、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地区新市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初显成效。
从建设模式看,主要有跨乡镇建设新市镇、改造郊县(郊区)驻地镇建设新市镇、在中心镇或重点镇的基础上扩建新市镇、依托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新市镇等模式。此外,一些地方还有房地产开发“新市镇”的模式。
从发展特点看,新市镇建设已经成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载体。各地决策的理念、目标和基本内容都将新市镇(有的地方仍称“中心镇”)的培育、建设和发展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大举措,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各地新市镇建设在先行先试中走出了各具特色的新路,有的结合新农村建设来推进、有的以扩权强镇为切入点、有的致力建成现代化小城市。总的来看,已基本确立了比较明确的目标,走出了成熟的路子,形成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从主要做法看,一是注重规划引领。突出规划的时代感和前瞻性,着眼于新市镇未来50年至100年的发展,把生态环保、节约集约用地、统筹发展、功能配套等新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具体规划之中。注重从源头上、程序上控制,保证规划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二是创新用地模式。通过土地置换、增减挂等集约节约用地等,为新市镇建设腾出发展空间,为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创造了条件。三是扩大有效投入。财政通过设立专项引导资金等形式扩大财力扶持,同时,实行多种市场化运作方式,拓宽新市镇建设筹资、投资和资产经营渠道。四是突出产业支撑。通过制定新市镇产业功能区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设立创业园区和集聚区,引导产业集聚,做大做强新市镇的产业。五是改革体制机制。实施以强镇扩权为重心的市镇体制改革,普遍加大管理资源和权限的下放力度。六是强化工作推进机制。一些市、县(区)、镇三级都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机构和常设工作机构,建立强有力的考评机制来推进。
二、合肥推进新市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基础
(一)新市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快新市镇建设是合肥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环节。合肥未来是要建成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其城镇化的演进形态应是“城市群”、“网络化”的,既要向外延伸融入长三角、当好合肥经济圈的核心;又要向内延伸抓好新市镇、培育小城市,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特大城市都市区(中心城区和副中心城区)—小城市(新市镇)-集镇”的布局体系,新市镇是这个体系中不可替代的节点。
加快新市镇建设是合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迫切需要。新市镇是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各类生产要素集聚的载体,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切入点、突破口,是新时期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新市镇接受合肥都市区的辐射和扩散,获得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又利用其区域集聚与辐射功能,带动一般小城镇、乡村等周边地区的发展。加快推进新市镇建设,有利于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提升我老秘网市城乡融合和市域一体化的发展水平。
加快新市镇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新市镇的集聚和吸纳功能,能有效地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已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平台。新市镇能为农业发展提供市场、资金、技术、信息和服务,是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支撑。新市镇是农业文明、农村文明向工业文明、城市文明过渡的前沿阵地和桥头堡,是向农村传播科技、文化、教育的辐射中心。这些都有利于带动新农村建设。
(二)合肥小城镇建设形成的良好基础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合肥围绕做好工业化、城市化这两篇文章,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创新推动和“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全市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小城镇建设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为加快新市镇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全市共有建制镇35个(包括3个城关镇),建成区面积156.6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70.1万,道路总长480公里,供水普及率75%,燃气普及率37%,垃圾处理率66%,人均公园绿化面积2.1平方米,全市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55.8%提高到68.2%。
1、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体系框架基本形成。2005年以来,全市城镇化率5年间提高了12.4个百分点;城镇人口5年间增加130.38万人,年均增长8.5%。5年来,通过实施撤乡并镇和村改居,市域乡镇行政区划布局不断优化。全市乡镇和行政村分别由2004年的109个和1516个减少到55个和832个,使得各镇域面积、人口规模、经济体量不断扩大。按照“全域合肥”、“城乡一体”的理念,编制了《合肥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确立了1个中心城区、4个城市副中心、9个小城市、29个一般镇的“1419”新型城镇体系,一些镇已成为城市副中心的构成部分。三县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长丰县着力构建“一轴(沿合淮同城化发展轴)双核(北城新区和县城)三组团(北城、县城、下塘)的“123”城镇发展战略布局。肥西县突出推进“合肥西南副中心”城市建设,逐步形成了以三河、桃花、小庙等为中心,特色鲜明、竞相发展的小城镇建设新格局。肥东县大力实施“一个组团、两大片区”的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合肥东部副中心,有选择地开发建设沿湖沿山片区、江淮分水岭片区的小城镇。
2、城镇软硬件环境日益改善,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升。着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实现道路、公交、供水、供电、有线电视、宽带“六通”,公用设施网覆盖中心城镇。老城区与各城市副中心及中心镇建成“一刻钟快速交通网”,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8000多公里,城市供水网络覆盖城区所有乡镇和三县近郊乡镇。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乡镇中小学、卫生院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农村教育全面实现“两免一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在全省率先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全面并轨,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参保率达100%;实现城乡低保并轨,新农保即将实现全覆盖;实现乡镇敬老院全覆盖,供养标准为全省最高。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50%以上。
3、小城镇综合实力得到提升,一批特色乡镇快速发展壮大。全市35个建制镇中,财政收入过3亿元以上的有3个,过亿元的9个。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过5亿元的20个,其中过10亿元的16个。通过合作、托管等创新方式,推进市三大开发区与三县共建特色园区,促进工业向三县转移,加快当地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一些大项目的相继入驻,使三县的工业主战场地位越来越突出。相继形成了以上派、桃花、南岗、撮镇、桥头集、岗集、双墩等为代表的工业主导型小城镇;以三河、紫蓬山、长临河、古城、吴山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休闲型小城镇;以水湖、花岗、小庙等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贸易型小城镇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乡镇,为培育建设新市镇提供了多种选择基础。
4、扩权强镇改革试点启动,小城镇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出台了《关于扩权强镇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合发〔2010〕7号),全市确定了撮镇、三河、下塘等9个试点镇,各县区也相应确定了一批试点镇。按照“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在管理权限下放和土地、财政、投融资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建设等改革试点,实施农村产权交易、集体建设用地确权颁证和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和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联动开展户籍制度、农村金融、基层医疗卫生、新型养老保险等系列配套改革,加速推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农村资源资产资本化进程。积极组建资产经营公司,开放城建投资市场,引入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落实市级财政以奖代补资金4500万元,拉动项目投资2.67亿元。
5、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促互动,中心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三县29个建制镇中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的有9个,1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个;建成区人口3万以上的有14个,5万以上的有5个。2010年,肥东县撮镇镇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总产值分别达44亿元、41.7亿元、67.2亿元;长丰县形成了以岗集镇为主要聚集地的汽车配件产业集群,以双凤开发区为主要聚集地的食品加工、现代建材产业集群,以吴山为主要聚集地的电线电缆产业集群。城镇化与新农村协调推进。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十镇百村”示范工程,市级新农村示范点扩大到200个,缩并自然村1028个,建设农村集中居住区和新社区420万平方米,新增耕地4万多亩,万亩土地整治和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国样板,近8万农民转为市民。
(三)加快新市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老秘网市小城镇建设发展良好成效和总体态势构成了我老秘网市新市镇建设的良好基础,但是在加快新市镇建设过程中,一些困难和问题也是明显的,既表现为我们在现阶段传统小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又表现为与新市镇建设要求相比的差距。
一是中心镇、重点镇发展不平衡,总体规模偏小。县域城镇化率只有36.5%,与全市和城区平均水平分别相差31.7和53.9个百分点。市区建成区面积达339平方公里,而县域镇区建成区面积只有147.3平方公里。靠近合肥市区周边城镇发展较快,偏远城镇建设缓慢,人口及规模基本没有增加。全市建制镇镇区人口平均只有3.3万人,最少的镇仅0.4万人;店埠、上派、水湖三个城关镇人口占全县的比重分别只有18.6%、15%、13.8%。建成区面积平均只有7.2平方公里,最少的镇仅1平方公里。与全国千强镇相比,我老秘网市小城镇区域面积、人口规模、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经济社会指标总体偏小,差距较大。
二是发展定位不清晰,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高。一些镇发展定位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四大组团的辐射带动作用尚不足,重点小城镇发展不快,城镇间缺乏有机联系,新型城镇化体系建设尚处探索阶段。虽然多数乡镇都已编制了发展规划,但规划起点不高,系统性、前瞻性不足,操作性不强,缺乏个性特色亮点,存在“千镇一面”现象,与“1419”空间发展战略不对称。同时,规划管理薄弱,执行力不够,随意变更规划现象仍然存在。
三是经济实力不强,工业化程度较低。多数乡镇镇域经济薄弱,产业门类小而全,支撑作用和能力较弱。有的乡镇还停留在小农经济阶段,几乎没有二三产业。综合实力最强(不包含城关镇)的分别是撮镇、桃花镇、岗集镇,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分别为67.2亿元、22.9亿元、35亿元,财政收入分别为1.42亿元、4.48亿元、1.72亿元,与沿海发达地区不少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已过100亿元和10亿元的强镇相比,差距相当大。
四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承载力、吸引力不强。道路、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不配套,城镇之间的公路等级低,镇区道路标准不高,路网有待进一步完善;大部分城镇无排水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三废”不能有效处理。各建制镇虽建有自来水厂或接通了自来水,但供水能力有限(县城除外),且水价偏高。服务功能不全,商业、金融业等形不成规模,教育、住房、医疗等各项社会事业相对滞后,社会资源共享程度低,人口集中度不高。
五是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制约加大,自我发展能力有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对城镇未来发展预留建设用地数量偏小,小城镇土地利用粗放,布局零乱、存量土地盘活不够,极大地制约了小城镇空间拓展。三县建制镇(包括城关镇)建成区平均人口密度还不到5000人/平方公里,少数乡镇甚至不到1000人/平方公里。缺乏融资能力和市场融资主体,主要依赖政府投资,而市、县区、乡镇财力对小城镇投入很有限,污水垃圾处理、卫生保洁、绿化养护、供水等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等缺乏稳定的后续资金支持。建设管理中急需大量人才,而乡镇从事规划、土地、建设、融资等工作的专业人才非常紧缺。
六是综合改革不彻底,配套的体制机制不完善。“扩权强镇”的一些政策操作性不强、落实不到位,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政府职能、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制度等尚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乡镇管理权限与管理责任不对称,综合管理公共事务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低。政策配套、机制创新不够,户籍制度改革虽已开始探索,但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的制度性障碍仍未消除。在对基层政府考核方面,考核指标设置不尽合理。
三、我老秘网市新市镇建设的思路、目标和任务
(一)总体思路
新市镇建设是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提出的时代课题和新的任务。必须遵循规律性、把握阶段性,以新的视野审视现状、展望未来,绘好新的蓝图;以新的理念开辟新路、创新举措、加快建设步伐。
第一、新市镇建设要与合肥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大势相呼应。新市镇建设是合肥城市化总体战略中不可替代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在合肥新型城镇化体系中,以其特有的角色定位和应有的发展进程,真正承担起特殊的节点功能。同时,要与合肥作为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定位相适应,要考虑到与周边城市规划相衔接,在加速合肥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新市镇应成为合肥城市规划的“延伸区”。
第二、新市镇建设要与合肥城乡统筹发展的格局相契合。新市镇建设必须要突破传统城乡二元结构下小城镇建设的思维和模式,把着力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带动周边农村发展,推动农民转市民,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推进城乡生活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贯穿于新市镇建设的全过程,让广大群众共享经济发展和城市文明成果。新市镇应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第三、新市镇建设要与建设小城市的未来目标相适应。新市镇的未来是要成为现代化小城市。推进新市镇建设,就要以城市的理念、标准来规划、建设和管理,使市镇规模、结构布局、公用设施、产业结构、综合功能、公共服务在一定的时期内接近或达到现代化城市水准,坚决避免走低层次、简单化的粗放式人口城镇化之路。新市镇应成为科学发展的“展示区”。
第四、新市镇建设要与当前的现实条件相匹配。新市镇建设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我老秘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城镇化整体发展水平,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充分考虑现时各镇的现实基础、潜力和优势,坚持产业第一的理念,尽可能地依托现有承接产业转移基础条件较好、二次辐射能力相对较强的中心镇、重点镇来选建,慎铺“新摊子”,力戒不切实际的目标和做法。具体推进策略上可一次规划、分步分批实施,产业先行、聚集人气,渐次推开、重点突破。各镇之间要差异竞争、特色发展。新市镇应成为生产要素汇集的“密集区”。
第五、新市镇建设要将政府、群众、社会和市场的作用相组合。新市镇建设的实质是重塑郊区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改革的思路、大开放的理念,试点先行、鼓励探索,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加快释放建设与发展的能量。政府主导,这是国内外新市镇建设的普遍作法,可以统筹各个环节,以有效的措施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群众主体,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调动发挥他们的参与、支持积极性。社会参与,就是调动吸引投资者、中介组织等社会力量共建。市场化运作,就是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引入“无形手”操作,发挥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努力用最小的成本创造最佳的效益。新市镇应成为郊区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
基于以上考虑,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老秘网市新市镇建设的总体思路为:顺应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大趋势,围绕“加快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建设,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方向迈进”的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布局,试点先行、循序推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着力推进新市镇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发挥集聚辐射作用和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发展目标
加快合肥新市镇建设是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立足于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间发展,在合肥市域范围内建成一批镇区人口规模在10—20万人以上,布局合理、产业发展、功能完善、环境优良、特色明显的新市镇和小城市,形成与区域性特大城市相协调、相匹配的新型城镇体系。具体选建上,应根据《合肥市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在四大组团之外(纳入四大组团之内的镇,按照各组团作为城市副中心的定位进行整体规划),已有一定基础或特色的长临河、石塘、梁园、三河、紫蓬、高刘、吴山、下塘、水湖等镇为依托。“十二五”期间,可选择目前具有一定基础和区位资源优势的水湖、三河、长临河、下塘4个镇作为市级试点镇先行先试、率先取得进展。
(三)主要任务
1、完善新市镇建设规划体系。规划是新市镇建设的灵魂和指针。要尽快编制、完善全市城镇体系总体规划,新市镇的近期建设规划及各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专项规划。在规划制定上,一是坚持全域规划。要贯彻城乡统筹的理念,注重新市镇规划的空间布局与城乡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经济发展与全市产业布局规划相衔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城市市政建设和服务功能相衔接。各新市镇规划要覆盖至辐射区域范围内,形成与一般镇、中心村协同发展的态势。二是坚持超前规划。要着眼于50-100年,认真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等一系列关系,体现规划的高标准、前瞻性、科学性,引领高水平的建设。三是注重优化功能分区和布局。按照建设现代化小城市的思路、标准来设计,比如,形成“1+X+Y”(1—新市镇,X—新社区,Y—新园区)等功能布局。编制产业园区、商贸、居住、旧街改造等重要功能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四是注重从源头上、程序上、制度上保证规划高起点、高标准。要通过建立开放、竞争的机制,优选高水平的规划设计机构来承担制定工作,特别是对于试点镇的规划,必要时可由市里统一组织技术审查把关;扩大规划编制过程中民众参与,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五是严格执行规划。要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和严肃性,避免实施过程中随意变动。
2、强化新市镇产业支撑。产业是新市镇建设的根本动力。缺乏产业支撑的造城、造市、造景是没有生命力的,也不是新市镇建设的真义。当前,要进一步明确中心镇、重点镇、试点镇的产业定位和布局,加快形成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产业。一是进一步提升各镇工业发展水平。着力加强工业功能区的统筹布局和建设力度,对于规模偏小、基础设施不配套、布局不合理的工业集聚区应该予以撤并、整合;鼓励集中连片开发,支持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的工业集聚区相互协作,鼓励有条件的镇与市三大经济开发区合作共建园区。支持各镇立足区位、资源、配套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注重引进大企业进行综合性开发。二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新型工业化引领带动农业产业化,全面提升农业的标准化、园区化和集约化水平,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城镇化为服务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空间,要顺势而为,超前谋划,提升产业发展的总体环境。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新市镇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功能载体。一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加快道路交通、供电、供水、供气、环保等市政设施向新市镇延伸。切实加快路网建设,努力构建便捷的区域交通网络,有条件的市镇开通直达中心城区的公交线路,更好地发挥新市镇的辐射集聚功能。同时,积极加快自来水管网,排污管网和垃圾环卫设施等同步配套建设,确保城镇内部基础设施适度超前配套,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二是加快完善新市镇功能区建设。按照“工业进园区、住宅进社区、商贸进市场、农业进基地”的要求,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好工业区、农业区、居住区、商贸区等空间布局,积极稳妥推进“三集中”。通过加快中心镇学校、大型超市、物流基地、文体中心等公共设施配套,形成居住、教育、工业、商贸、行政等分区布局合理,结构清晰的发展布局,使新市镇具备生产生活必须的各类要素,增强集聚力和综合服务功能。三是提升城镇品位。树立“精品工程”意识,通过建设一定规模和数量功能完善的住宅小区、连片集聚的商业街区、富有特色的休闲景观、立面丰富的街景建筑、着力整治环境等,不断提升新市镇的形象。
4、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的公共服务是新市镇的内涵性的特征。加强文化、教育、娱乐、医疗、卫生、体育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新市镇延伸覆盖、现代城市文明向新农村辐射。结合“民生工程”的实施,加大新市镇社会事业投入,优化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推动新市镇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标准化、教育信息化、教育设施建设,提高新市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加大新市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建设和改造力度,实现新型医疗服务设施全覆盖。大力建设新市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室、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场地等设施。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稳步推进城乡户籍、就业、低保、医疗保障、养老保障、住房保障等制度并轨。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
四、政策建议
1、强化新市镇建设工作保障。完善制度保障。尽快出台我老秘网市加快新市镇建设的《意见》,统筹做好相关政策间的衔接和整体集成。同时,抓紧研究细化方案和用地、财政、体制改革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从市到县(区)、镇成立推进新市镇建设领导和工作机构,强化领导、协调和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新市镇改革发展中的体制机制创新问题和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各县(区)、各试点镇要抓紧研究制定推进新市镇建设的具体方案,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各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制定支持新市镇建设的配套政策和操作办法。严格考核督查。建立导向鲜明、操作性强的新市镇发展实绩考核评价体系、评价督查机制,严格兑现奖惩。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强新市镇建设的动态、好做法和新经验的宣传,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新市镇建设与发展的良好氛围。
2、强化土地要素支撑。合肥作为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近年来,在推进高效用地的同时,大力实施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和建设用地置换、增减挂等,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此基础上,还应认真借鉴先发地区破解土地瓶颈的一些创新性做法。在内部挖潜、节约集约用地上做足文章。至少在一个镇域范围内按照功能区划一体化推进,向用地模式创新要空间。充分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的政策,鼓励有条件的镇开展迁村并点、宅基地置换和建设用地复垦,所产生的结余用地指标适当留用,土地指标费全额返还。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与存量建设用地综合挖潜绩效挂钩,以超额量的一定比例奖励新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改革土地收益分配办法。市、县级国有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一定比例定向用于新市镇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制定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收益分配办法。改革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方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3、完善投入保障。加大各级财政扶持。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以及“财权事权相匹配”的原则,探索建立“核定基数、一定几年、超收分成”的财政体制模式,建立完善有利于新市镇发展的财政体制;市财政设立新市镇建设专项资金并建立逐年递增机制,县(区)财政对每个试点镇给予一定比例配套,定向使用,严格监管;整合各项支农资金和项目,向新市镇建设倾斜。加大投融资体制创新。做大做强县(区)统一的融资平台,增强“造血功能”,扩大服务范围;有条件的试点镇可以探索建立镇一级融资平台;鼓励建立银、镇交流合作机制,增强银行对新市镇建设的资金支持。积极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在镇域设点,鼓励金融产品创新,优化农村金融服务。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新市镇建设。允许采用特许经营权(BOT)、转让资产权益(TOT)、BT等方式开发市政公用设施、公用事业、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等项目,加大新市镇项目建设市场化的运作力度。
4、推进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新市镇是体制机制的创新区。当前,要继续以省里推进“扩权强镇”工作为契机,推动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管理资源下移,同步推进土地、户籍、社会管理等方面改革。赋予新市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按照责权利统一和合法、便民原则,凡省、市相关文件规定下放给强镇扩权试点、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部分县级管理权限和执法权限,原则上都应下放到试点镇;对于试点以外的新市镇,通过委托、授权等形式视条件赋予其适当的经济管理权限和执法权限。县(区)规划、建设、环保、交通和安全生产等职能部门在新市镇设置相应的分支机构或办事中心,整合下放职能。工商、税务等垂直管理部门要相应扩大派出机构的管理权限。各县(区)要出台扩权事项目录。适度集中综合执法权限。下放、委托给试点镇的行政处罚权实行综合行政执法。按照“统一签订委托协议、统一规范操作流程、统一组织业务培训、统一授牌授印”的要求,在建设、城管、环保、人社、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工商等领域,依法委托试点镇行使执法权。改革城乡户籍与社会保障制度。放宽新市镇户籍转户政策,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积极推动城乡等相关配套改革,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居民就业、医疗、居住、养老、子女上学等社会保障制度,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建立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规范和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5、加大新市镇建设人才保障。新市镇建设能否顺利推进,人才是关键因素。积极招引人才。要通过大力培育引进产业和企业,通过产业和企业等集聚各类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向基层流动的机制。特别是新市镇建设急需的规划、建设等方面的专业管理人员,要采取下派挂职、上挂锻炼等形式,建立市、县(区)与试点镇干部双向交流机制,加大乡镇干部的培训力度。加强社会管理力量。根据新市镇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建设管理任务等情况,在不突破县(区)乡镇行政编制、财政供给事业单位编制总额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新市镇编制数量。作 者: 熊建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关注

6粉丝

12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