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科教开启慧性教育,走出智能教育的误区

[复制链接]
西安小秘 发表于 2012-1-9 10: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提要:作者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游历各国中深感国内应试教育的弊端,首度提出了与中国传统教育一脉相承的“慧性教育”理念,以深厚的国学和医学底蕴深度揭示了慧性教育的意义,并提供开发慧性的经典诵读实践方法,通过和谐、轻松的慧智双运行学习方式帮助家长、老师和孩子共同改写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教育格局,为引领当今智能教育走出误区提出全新思维。" `" `# d7 J/ D! `
  一、考察中西方文化,探寻理想教育; q* ]. }( b* I, C) Q# E
  (一)对理想教育的思考' Y: h  W. j& {4 S5 ]# H
  教育从古到今争论很多,按照道家老子的思想,教育最关键的是如何把人人都具有的先天慧性诱导、启迪、开发出来,让他们能够在自己先天慧性的指引下充分发展自己的智能,进行合乎自己生命客观规律的生命轨迹的学习、创造过程,那才是最理想的教育。
% F8 @! y! q" F4 J3 i  对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幼儿园教育,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我们是把自己的孩子教聪明了、还是教笨了?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能由家长、老师去评判,而要由孩子的未来去验证。当我们的家长、老师在主观意识上认为把孩子教聪明了,但是孩子却在自己人生的未来当中并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才;不能成为一个道德品质和才能都能够被社会所受纳的人才;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才的时候,那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就是把我们的孩子教笨了。7 J2 g+ F6 b  I+ Z. `
  中国在十六、十七世纪以后之所以落后,是因为中国的教育出了问题,中国开始完全地走向了八股文的教育方式,没有重视开启孩子们的先天的“慧性”,而此时的西方人却把仅有的一点直觉和灵感把握住了,所以他们冲到了中国的前面。爱迪生是世界知名的发明家,一个人搞了2000多项发明创造,一千多项发明专利,可以说他是在西方教育背景下诞生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具有创造力的科学人才。爱迪生在谈到自己一生的时候并没有表扬应试教育,他认为一个人有所发明创造靠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而那1%的灵感往往比那99%的汗水还要重要得多,就是说慧性教育、直觉灵感教育远远大于后天智能的努力,先天慧性才是创造力,才是在前人基础之上达到一个新阶段的根本性动力。另外,现在中国人很难诞生诺贝尔奖获得者跟我们的应试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在我国明朝时候也是每个家庭有一点钱就去读书,读了书干什么?考秀才,秀才考完了干什么?考举人、乡试、会试、殿试一路考下来,最后干什么?当官。中国这种改良儒学的教育模式对中国教育领域乃至中国文化的损伤作用非常得大,在早期就把孩子们的慧性榨干了。慧性教育的根本就是要把每个人的天赋循循善诱地诱导出来。
% D! v2 v1 O$ }" @  (二)古代慧性文化向现代智能文明的转换
. d, Q& R$ _0 Z& Q( X8 \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从目前出土的资料来看,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经有5000年了。在这个文化当中基本上形成了两种教育:一种是在2500年前形成的伏羲文化。伏羲是中国文化的始祖,他演绎了八卦,从他开始延续到了黄帝,然后到了老子,这期间属于古代慧性文化开创阶段;另一种是在后2500年由老子过渡到孔子,然后由孔子承袭到后面。可以说2500年是一个教育轴心转换的时代。在西方同样有这样的古代慧性文化到现代智能文明的转换,西方的转换是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在中国刚好遇上老子到孔子的转换。亚里士多德跟随柏拉图长达20年,但是一直不开慧,亚里士多德转而从经验思维、逻辑思维方面积累自己的知识,开创了西方智能教育的先河。在中国,孔子曾经五次问道于老子,向老子学习内求法的教育方法,来提升自己的慧性,孔子没有获得完全开悟,转而研究了《周易》,他对《周易》很多的内容进行了后天智能分析,认为《易学》是一种工具,如果操作这种工具的人具有先天慧性,就能自如地运用;倘若没有先天慧性,就只有用后天的智能根据前人的经验进行推理,这样就形成了影响我们2000多年的孔子儒学。孔子儒学告诉我们如何入世,如何更好地使用我们后天的智能,可以说孔子的儒学非常有利于后代的教学,但遗憾的是汉武帝时期出现了儒学的大变异,儒学开始排斥其他各种学说,出现了“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文化教育纲领,这就发生了由老子到孔子比较良性的先天慧性向后天智能教育的转换,成为了一种纯粹后天利益型的文化教育模式。4 M+ G8 P; U5 v* z3 ?  R
  (三)从文字角度梳理中国慧性教育的根文化
7 Y$ y- Y3 n- l  Z, }  从英国的考古学家到欧洲的考古学家一旦从他们的岩洞或者是坟墓出土了古代的岩画或者是壁画,对于上面类似于象形文字的甲骨文他们看不懂,因为西方出现过文化断痕。我在南美洲考察时,去热带森林看玛雅文化,考察历史,我们发现玛雅人基本上是非常恪守祖先遗训的一个民族,就是不敢过度发展社会生产力,保持一种缓慢的生产力发展,但是在其他的方面他们并没有完整恪守。玛雅人到了十六世纪还停留在新石器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但是他的科技水平却是超越世界所有民族的,他的文化和社会结构状态接近于中国的夏朝,等于是在中国夏朝时期他们的文化和教育被一把火和十字军的屠刀消灭了,由此嘎然而止,但是中国却一直延续了下来。虽然解放后,为了方便使用和教学我们曾一度推行过拼音文字,但是毕竟拼音文字没有取代汉字。这也得益于我们祖先创造中国文字语言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强劲的结构体,就是我们文字从象形、表意、指事等六个角度来强化了我们在后天智能教育中的可使用性,这一点是其他文字所无法达到的,它等于是把古代的图画、图形文字与后来需要简略化、方便化的文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这就确保了我们不使用拼音文字也能够正常地进行现代的智能学习与教育。原来一度觉得电脑出来了,汉字危险了,结果中国发明出五笔字型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来各种各样的输入法全部出来了,这样中国文化和教育在工具方面进一步得以保存。西方在腓尼基时期由于商业文化的需要,使自己祖先的文字丢失了,而我们夏商的文字现在在贵州的水族仍得以保存,所以我们一定要为自己还存有根文化而自豪,为汉字而自豪。7 ~- t2 y2 f' @$ r* _
  可以说我们的文化内涵当中包含了整个人类完整的智慧宝库,而西方可以说只是掌握了一半,前面一半他丢了。因此,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只要把文化宝库当中前面的一半重新拾起来并且加以使用,就能够在东西文化的对比、较量的发展过程中占据一席之地,超越西方文化的发展。1 \" a. x- O" L
  (四)慧性教育的保留与发扬
  Q8 g8 [) z% S  我在国内接受了长期的中国传统教育以及中国现代教育,到欧洲去了以后,又了解、考察了西方的教育方式,把东西方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发现当前世界存在三种教育方式:一是西方的教育方式,就是智能教育法;二是东方的智能教育方式,就是儒家思想教育法;三是道家的慧性教育方式。慧性教育方法在我国被儒家的智能教育方法边缘化和异化了2500年。慧性教育方法在当前可以说是唯一的,但是在从前并不是唯一的,因为2500年以前埃及存在着这种教育方法,而且南美洲玛雅民族在十六世纪同样也在贵族教育中使用慧性教育方法,但是他们的这种慧性教育方法都失传了,唯独中国道家内部隐藏的慧性教育方法逐步地成为全民式的教育方法,因为它既没有进入官府也没有高度集中,而是散落在民间慢慢地传递下来。( P! B0 A5 q. f
  道家的慧性教育始于老子的五千言,老子五千言是总结2500年以前的历史经验,然后又对后2500年做出了一个预言。德国有一个全才式的科学家叫莱布尼茨,他的科学灵感来自于哪里?在晚年临死前他写了一封信,透露出他一切创造的灵感源泉来自于中国文化,他的数学微积分理论深受中国《易经》的启迪,此外,老子的思想和孔子的思想也对他发生了影响。现今,计算机0和1的基本计算模式就是老子所说的0和1结合在一起演变出世界的万世万物。老子五千言的原始篇德篇在前,在德篇的第一章中老子指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慢慢地,仁、义、礼、智、信全部丢失,最后就“愚之首也”,就只剩大脑思维,不讲心灵了,这时候社会上的各种乱象就都开始出现了,因为人们的信仰开始崩溃,不敬天也不爱地,不敬畏大道也不爱德,只知道从粮食当中摄取营养。谁能早日明白这个道理,谁就能早日使自己和孩子的智与慧进入同步运行的良好时期和状态。在我国历史上只有汉、唐两代有过两次应用老子的五千言进行全民教育,那时候,皇帝亲自颁诏,要求全民学习老子的五千言。当时的人不诵读老子的五千言就做不了官,入不了京城,诵读老子的五千言无形中打开了人们的慧性,即使做不了官,他在其他行业的发展也会达到一个鼎盛的状态。现在我们依然要在老子的文化里面吸收精华,使我们的创造力达到世界的一流水平。4 c0 R5 l% ~3 v$ R# k7 o* e
  二、诵读经典著作,开启“慧性教育”8 v/ _/ R0 U$ R
  (一)中国文字本身的慧性所在, h4 X; W1 x8 g/ G5 `8 p
  我们祖先创造了文字,创造了诵读方式,确保了中国人的慧性远远超越于西方人。英国科学家曾经做过一项统计了解到,凡是阅读中国文字的孩子,其智商比西方人普遍高十到二十个百分点。后来法国教育家用中国的文字来提升他们自己孩子的智能,就是在上面摆上中国的文字,下面用他们的拼音文字,用上面的图象激活孩子们对下面本国拼音文字的记忆。此外,美国还用这种方法来治疗失忆症。近几年,国内、外科研机构相结合对大量的孩子进行脑电图扫描,结果发现中国文字有激活大脑深层功能的作用,就是说激活大脑深层次潜藏慧性的功能。
# S' p3 W( z+ D# J0 V1 [/ s  (二)诵读经典的意义1 ?' X5 b8 V4 y
  有人说中国出不了诺贝尔奖跟体制有关,我不否认跟体制有关,但是我觉得要害之处还是在教育。犹太人在世界各民族当中占的比例非常小,但是他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却是世界之冠,占到了十分之三,重要之处就在于他们的父母从小就非常关心孩子对经典的诵读。虽然他们对所诵读的经典并非懂,但是经典的诵读却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使他们的慧性,记忆力,成年后的理解力、解读力、创造力都远远地优胜于世界上其他民族。
3 g- a4 X) s3 o) a& J. b8 ?  人类在最远久的时候,或者说人类在五千年前是不直接使用文字的,在八千年前甚至不使用语言交流都能进行社会活动。可以说,人类在早期是用心来交流的,他并不通过语言,语言用来干什么的呢?语言在人类的最早期是用来治病的,无论是在中国古代典籍的记录中还是在澳大利亚土著祖先们的口传文化当中都是这样说明的。那时的人们没有私心,没有贪欲,没有更多的自我,他们都能够坦诚相见,所以彼此的交流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等到后来有了私心贪欲以后,有假的东西出来了,为了怕别人知道,需要把自己的心藏起来,把自己的心场封闭起来。很多考古学家发现,在古代所谓巫术治疗的时候,要跳啊,蹦啊,唱啊,这个唱的过程中就是用声音来进行调节和治疗。我们对于自己体内的管理,对于认识自己的生命,了解生命的真相,是通过发出声音以震动你的三腔,由此使你体会到道和德是什么,帮助你开慧。
" w' x. i- e7 ]7 s9 x5 ?* r  (三)老子五千言的教育功能4 }: i) C$ o2 z3 Z; i  p8 q
  中国传统有三大文化:道学文化,佛学文化,儒学文化,在教育方面同样是这三种教育方法交替在中国历史上使用。历史学家总结,儒学只鼓励人们做官,做官为了什么?发财,发财为了什么?剥削,贪污、腐化,所以历朝历代鼎盛以后由于大力提倡儒学,就会产生这些现象;佛学中有些内容是让人对红尘、对世俗看得更淡一点,不太注重去管理,这一不管理,社会就容易生乱。所以有的历史学家认为,用佛治世必乱,用儒治世必腐,唯有用道治世才能创造奇迹。我比较认同这种见解,因为它剖析了2500年以来中国历史跌宕起伏中的一些经验教训。
( p% k+ {, i5 C- {3 L& e  西方人几千年的发展离不开它的《圣经》,阿拉伯人离不开它的《古兰经》,中国人应该不要轻言放弃、改传老子的五千言。老子亲笔所写的五千言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但是到汉代以后老子的五千言都是道篇在前,德篇在后,原因是汉儒为了达到独尊的目的,除掉了老子五千言的教育功能。老子五千言原本是提供给后人适合诵读的文本,特别是进行内观式诵读,经过汉代文人特别是皇室编纂过的老子五千言不具备诵读进而开启慧性的价值,只具备哲学观方面的参考作用。
1 r  V+ ~9 }0 D  m  很多人有顾虑,就是提倡诵读老子五千言是不是提倡宗教呢?这里没有宗教观念,有的只是老子的大道思想。中国历史不依靠宗教就能够向前发展,原因在于中国的文化底蕴是建立在道德文化基础之上的,道德文化进行了前2500年长期的熏陶,再加上后面2500年的一部分继承,形成了一个使中国人并不过分地需要宗教就能够推动社会的正常发展的基础和秩序。就是在整个皇权时代,中国基本上是根据道学思想中的敬天爱地思想维系人们的信仰观念,以后中国人长期遵循敬天爱地的伦理规范教育自己、确立自己的信仰,由此维系了近2000多年的发展。西方确实是依靠宗教才发展起来的,很多中国人不注意研究、分析这些现象,疏于中国根文化,垂涎于西方文化、苏联哲学。例如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苏联老大哥怎么说我们就怎么执行,苏联的哲学观是什么样的我们就是什么样的,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把中国根文化的大脚强行穿上西方文化的小鞋,这是我们对于根文化失去认识能力的一种表现。
4 b! l  L" A1 x! @) {7 _  老子思想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是超越宗教的,它是通过“道”的状态,以“德”来规范、阐述这个世界和生命,就是无论是看得到的、看不到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全部都是由道生成的,道靠德的能量完成它的生命过程。仁、义、礼、智、信五德里暗含着五种元素,这五种元素构成了我们生命的对应关系:仁德对应肝脏;礼德对应心脏;信德对应脾胃;义德对应肺;智德对应肾脏,这五种元素既是能量,也是品格,老子把五德与人的修身密切地结合起来,直通人类的慧性潜能开发。6 r% ]& E2 X- ^/ S2 L* S; u
  三、展望21世纪教育,实践“慧性教育”# K+ i/ H; `) S/ A: H2 h0 q
  (一)什么时候诵读
- K6 G* y" R! D! m  如何去解决经典诵读的问题?我们在全国各地试点很多,很多家庭、儿童以及老师都在自觉地按照我们的方式开展诵读,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凡是在16岁之前的孩子进行经典诵读的效果都是比较好的,而且越早越好,从十月怀胎到出生直到三岁之前这是胎婴养虚阶段,这个阶段最容易给孩子提供先天的能量。三岁之前比较优秀简单的开慧办法就是靠听,让孩子听老师、父母、长辈诵读经典特别是用老子的五千言教育孩子,然后是用眼睛看着学,两者结合起来,这个孩子肯定容易聪明起来。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先天慧性教育的角度看,三岁之前的教育是否抓住了保护孩子的慧性,进行了经典诵读,这决定了他长大之后的去向;七岁以前能够保护孩子的慧性,让他的先天慧性良性发展,智能逐步地参与又加以良性地引导,那么到老他就是一个有用的人才。老子五千言在孩子开慧益智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诵读当中不要顾忌年龄的认知差距,越早越好。2 U' L" ?* f! E
  (二)诵读什么
/ ~9 z- b) b3 n7 x9 C* k$ o  在诵读老子五千言的基础上,诵读孔子等儒学优秀篇章的教育意义也是不可抹煞的,他们同样是培养孩子后天智能、品格的必需品。我也提倡家长在孩子三岁左右教给他《弟子规》。三岁左右是孩子在成长历史上积累的缺点和不足开始释放,形成后天人格的时候,让他读懂、明白、遵照《弟子规》就容易弥补孩子先天秉性不足对后天产生的负面作用。孔子在走路的时候都要左右看一看,前后看一看,慢慢的迈步,他讲礼仪,他讲符不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把握住孩子这些教育契机,孩子以后的人生就是一个具有科学创造力的人生。孩子的教育契机一旦错过了就要花掉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精力才能够达到早期慧性教育所能起到的效果。
8 \9 h+ x9 \; P" {$ Y, D6 O% q  (三)怎么诵读7 Z6 x+ g0 A% y
  经典诵读方法实际上是道家的一种修身方法。经典诵读有三种方式:佛家诵读方式——念诵;儒家诵读方式——吟诵;道家诵读方式——内观诵读,就是先是用眼睛看着读,然后教会孩子闭着眼睛诵读,光是闭着眼睛背不行,还要把这个字在体内观出来。这种内观诵读的方法是开启慧性思维方法的钥匙。
8 ]+ {3 L  h' Z+ o, z5 p  中国文化很巧妙,无论是文字还是格律都为我们内观诵读提供了服务,例如我们的诗歌有五言诗,四言诗,还有七言诗、六言诗,有的还达到九言。从**的角度讲,我们体内有七个要点:一是百会;二是上丹田;三是咽喉;四是中丹田;五是脾土;六是下丹田;七是阴跷穴,经典诵读就是要把握住这七个点。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够强迫孩子,要引导孩子快乐诵读经典,快乐掌握后天智能知识,这样孩子将来才具有创造力。诵读熟练了以后就可以垂帘,这样容易关注到自己的体内,眼观鼻,鼻观心,然后就观到了体内的七个点上来。在诵读的时候,一定要出声,出声才有音,有音才会产生振荡,才会激发体内潜在的慧性。那么,在遇到九言的经典怎么办呢?比如说《德篇》的第一章就是九个字,这时要把天和地加上去,在这九个字的振荡频率之下我们的天地人就合一了,这就是道家天人合一的诵读方法,把这种方法用在我们成人身上或是用在儿童身上都能够起到激活天赋的良好功能,就是培贤育圣,这是对道家内观诵读法一个自古以来的评价。0 D* ^" B. a( a! e$ Y& g2 Q  {
  (四)展望21世纪教育
2 v, a. q9 g5 ~7 k+ G) e% e5 j& \  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都在扶植传统文化,希望振兴民族文化,那么,我们如何把握这个机遇搞好我们的教育,使我们的下一代变得更聪明、更具有智慧?/ q& {& z/ u% Z( F% Z2 h
  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面我们并不排除智能教育,只是智能教育应当是比较合理地安排在教育的有利区间中,我们在保护、开发孩子先天慧性的基础之上使孩子掌握前人的智能经验,而不是提前将孩子的慧性剿灭,单纯加强给孩子智能教育。由此我们的教育就能够得心应手,起码来说这在当前教育改革还不能完全实现符合天地自然客观规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状态之前可以达到一种临时保护自己,爱护自己,别把孩子丢在应试教育框架下去被摧残得体无完肤,从而获得自我救助的作用。! t3 {8 A8 H2 T8 T. `1 ~% x
  当前世界各地特别是中国有一个共性现象,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格外地关心,期盼孩子能够成龙成凤,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然而在这种期盼的迫切心情之下,常常容易犯错误,就是老子说的,后天的欲望过强,过于执着,会做出错误的选择。所以我们在研究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把眼光放开,放远,要切合孩子们的生理机制,了解孩子的内部环境到底符不符合他将来的方向和定位,我们把慧性教育理念应用到教育当中,很多问题就能够得以正确地把握,而不至于走向一种错误的方向和路径。我们结合老子五千言提出慧性教育理念,希望每个孩子都通过经典诵读,诵读老子五千言和儒学的宝贵经典达到一种开慧益智,培贤育圣的目的,使孩子的智慧进入一种良性发展的阶段,从而减轻应试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压力和负荷,使整个民族文化素养迈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作者:熊春锦 北京德慧智教育科技中心董事长9 V, j- R% q) v
标签:性教育智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2粉丝

14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