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社会发展] 吉炳轩:关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调查与思考

[复制链接]
第一范文 发表于 2011-12-29 08: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黑龙江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为国家提供了占全国七分之一的商品粮,被誉为“中华大粮仓”。这里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水利资源、生态资源、科技资源以及农垦和森工两大企业,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08年以来,着眼于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立足省情实际,发挥资源优势,提出并实施了以水利化、科技化、农机化、合作化、产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生态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战略。经过三年多来的实践探索,黑龙江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蓬蓬勃勃发展之势。

  2008年4月,我到黑龙江任省委书记。上任之初就集中精力开展调查研究,走垦区、下林区、进工厂、入矿山,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跑遍了全省各地,认清了省情特点,找准了发展优势,理清了发展思路,特别是对发展现代化大农业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专门部署、专项推进,经过三年来的实践探索、总结完善,目前黑龙江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思路已经十分清晰,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水利化——现代化大农业的基础工程,只有做好水资源利用这篇大文章,才能提高农业抗旱除涝能力,确保粮食高产稳产

  黑龙江水利资源丰富,有河流1918条、大小湖泊640多个,多年平均水资源量810亿立方米,人均水量2160立方米。我在实地考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等大江大河时发现,虽然这里水利资源丰富,但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人们只能望水兴叹,任凭那些大江大河白白流过。因此,我提出要做好水资源利用这篇大文章,特别是要大搞水利设施、搞大水利设施,以大水利建设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三年来,全省累计投资350多亿元,开工建设了东部三江平原14个大型灌区和西部松嫩平原尼尔基水利枢纽配套等一大批水利工程。特别是紧紧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大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续建重点水利项目148项,为粮食持续增产丰收提供了重要保障。2010年,全省粮食总产量突破1000亿斤,成为全国第二个超千亿斤的产粮大省。我曾做过这样一个测算,黑龙江有2亿亩耕地,通过大规模水利建设,可以发展5000万亩优质稻田,实现5000万亩玉米灌溉。目前5000万亩水稻平均亩产1000斤是有把握的,5000万亩玉米灌溉田平均亩产1000斤也是肯定的,仅水稻和玉米就能达到各500亿斤以上的产能,在1亿亩耕地上就可以将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下来。另外还有1亿亩耕地,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来调整粮食作物种植,在正常年景下,生产500亿斤粮食是可能的。也就是说,黑龙江粮食产能在今后五年内达到1500亿斤是大有希望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将抓住国家重视发展水利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十二五”期末粮食总产量达到1500亿斤的奋斗目标,加快建设一大批农田水利工程,尽快建成一批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为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科技化——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支撑,只有大面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才能巩固提高粮食产能,大幅度提高农业产出效益

  黑龙江农业科技力量较强,现有农业大学2所、涉农高职院校10所、农业中等专业学校8所,农业科研院所37个,农业科技推广人员2.7万人,初步形成了以种植、林业、养殖、食品加工、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为重点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粮食持续增产丰收提供了科技支撑。我在深入绥化、齐齐哈尔、佳木斯等市及垦区调研时了解到,在粮食总产量持续大幅提高的同时,各地粮食产量高低不一的现象仍然较为突出,有的水稻亩产1700多斤,而有的只有800来斤;有的玉米亩产高达2000斤,而有的只有近900斤;有的大豆亩产可达600斤以上,而有的只有100来斤。这里除了水利、气候等因素影响外,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针对这个问题,我提出要努力提高全省农业科技化水平,在广袤肥沃的田野上全面实现科学化种植和管理,并要求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大力推广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栽培,向良种良法要产量,向科学技术要效益。2010年,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9.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5%,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粮食作物标准化率达到90%以上。我在肇东市五里明镇看到,这里综合采取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玉米亩产达到了2000斤以上,成为全国闻名的玉米吨粮田示范区。我在甘南县兴十四村调研时发现,这里在马铃薯种植上采用良种良法,最高亩产达到了10285斤。可见,科学技术对于粮食增产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将强化农作物优质高效适用技术应用,重点研发关键技术,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到2015年,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7%以上,成果转化率达到80%以上,农业科技将在巩固提高千亿斤粮食产能上发挥更大作用。

  机械化——现代化大农业的物质装备,只有广泛应用大中型农业机械,才能改善土壤耕作条件,提升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

  黑龙江土地肥沃、地势平坦、集中连片,非常适合大农机作业。我到基层调研时了解到,虽然这里农业机械化基础很好,但大型农机具明显不足,目前中小型机械占97.4%,80马力以上大型机械仅占2.6%。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由于“小四轮”大量使用,加之化肥施用方法不当,造成土壤板结,犁底层上移,土壤蓄水、透气等理化性状变劣。而我到垦区调研时却发现,由于普遍采用大农机深耕,种植活土层都在一尺以上,保温、保墒、透气性好,粮食产量亩均比地方高出100斤以上。因为有了这个调研发现,所以我提出要以发展大中型农机为牵动,以农机合作社为载体,重点装备大马力拖拉机、整地机、精量播种机、水稻插秧机等大型农业机械,推进大农机装备由旱田向水田拓展,机械化生产环节由整地、播种向种、管、收全程延伸,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三年来,全省农村农机装备总投资147.7亿元,其中购置农机补贴投资87.5亿元,农机合作社投资60.2亿元,组建千万元以上规模的现代农机合作社440个。目前,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893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38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9万台,配套农具保有量200万台(套),联合收获机6万多台,机动水稻插秧机17万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将在进一步落实好国家购置农机补贴政策,提高财政对购买大中型农机补贴标准,继续购买国内外先进大中型农机具的同时,重点扶持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七台河、农垦松花江农场等6个农机产业园区建设,努力提高全省农机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力争把黑龙江建成东北地区最大、位居全国前列的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合作化——现代化大农业的制度创新,只有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才能调整农业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

  黑龙江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和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发展合作化基础较好、条件有利。过去我在河南工作时,认为一个农户经营30多亩土地就算是够规模了,但在黑龙江,一个农户经营几百亩、上千亩土地是很平常的事情。特别是垦区作为我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有农场群,对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为推进合作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因为有这样好的基础条件,所以我提出要深入开展农资、农机、金融、科技、垦地等全社会、深层次、多方面的大合作,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把分散的作业统一起来,把分散的经营联合起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目前,黑龙江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发展到18583个,农民社员达19万人,带动农户100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25%。全省有66个县(市、区)与农垦105个农场建立合作共建关系,垦区向地方推广农业农机新技术596项、五大作物高产栽培模式1032万亩,代耕、代播、代育1405万亩。我到桦南县泓源水稻专业合作社调研时发现,这里入社农户达到273户,规模经营土地15000亩,平均亩收益达1514元,较成立前增加596元,增长64.9%,社员人均年收入达23343元。社员们高兴地对我说,土地还是那块土地,水稻还是那种水稻,但入了合作社后,土地变成了聚宝盆,水稻变成了摇钱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合作化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强化政府扶持引导,不断建立健全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利益分配机制,切实提高农民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将进一步加强垦地合作,在全省推广代育、代耕、代种、代灌、代管、代收,推动土地向垦区集中并由农垦统一经营,努力走出一条垦区领跑全省现代化大农业加快发展的新路子。

  产业化——现代化大农业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才能实现农村分工分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黑龙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农产品加工链条短,精深加工程度低,农民收入主要靠卖粮。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精深加工率一般在80%以上,而我省农产品精深加工率只有30%。为提高全省农业产业化水平,我提出要用产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工业化思路发展农业,充分发挥农业生产优势,重点抓好农副产品、畜牧产品深度加工增值,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模式,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绿色食品和特色产品,积极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经营,不断拉长农副产品加工链条,全力打造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总量达到3500万吨,同比增长10%。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近1700户,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已发展到近150户。目前,全省种植业基地面积发展到8600万亩,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0%以上。全省初步形成了玉米、大豆、水稻、小麦、马铃薯、畜禽、乳品和山特产品等八大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全省龙头企业产品销售市场扩展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00多个龙头企业的近3000种产品进入超市,有130多个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得了进出口自主经营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将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集中力量加速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促进黑龙江由农产品生产大省向农产品加工大省转变。特别是将以千万吨奶战略工程和5000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战略工程为重点,带动全省畜牧业发展。到2015年,全省粮食实际加工量占粮食总产量的85%左右,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达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500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

  市场化——现代化大农业的必然要求,只有充分发挥市场基础作用,才能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黑龙江农牧产品商品化程度不高,农村劳动力报酬较低,农产品价格始终在低水平徘徊,难以完全按照商品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来推动农业生产。我在调研中深刻体会到,黑龙江农民获得的报酬、享受的待遇、占有的资源,还无法充分体现劳动者劳动价值。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经济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经济实践问题,要靠加快推进农业市场化来解决。为解决农牧产品商品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我提出要以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品牌建设为切入点,来解决农村劳动力价值低和商品化程度低的问题,切实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增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活力。三年来,在农产品市场建设上,双城新胜蛋禽批发大市场、绥阳木耳大市场、宝清白瓜子大市场等一大批农产品流通市场不断发展壮大,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上,全省涌现出北大荒、完达山、飞鹤等一批国内名牌,响水大米、五常大米也享誉全国,提高了黑龙江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尽管如此,黑龙江的农产品市场数量还较少,规模还不大,层次还不高,还缺少买全国、卖全国的农产品大市场。黑龙江的农产品品牌建设也与农业大省地位不相适应,品牌知名度低,缺少名牌大牌。黑龙江的大米是全国最好的,但全省大米品牌有几百种甚至上千种,在市场上形不成绝对竞争力。同样的品种,一斤大米有的能卖上几十元甚至上百元,有的却只卖几元钱。市场化程度不高,仍然是制约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突出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将大力推进市场化建设,以搞活农产品流通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大、层次高、实力强的农产品批发大市场。切实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集中打造知名品牌,让更多的黑龙江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出口世界。

  城镇化——现代化大农业的强劲引擎,只有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才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黑龙江城镇化建设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主要表现为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服务功能欠缺、承载能力不强、辐射带动作用不大。我到各地调研时了解到,目前全省县级城关镇以外的小城镇有900多个,多数小城镇有城镇之名,而缺功能之实,没能发挥出发展经济、吸纳就业、活跃流通、改善生活的作用。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推进城镇化特别是小城镇建设,可以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离开土地从事二、三产业,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还可以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为加快黑龙江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发展进程,我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城镇化发展道路,不断增强小城镇的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形成以小城镇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促进现代化大农业健康发展的新局面。黑龙江因此实施了城镇化建设试点工程,并纳入全省“十大工程”加以推进,通过三年来的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形成了垦区带动、林区带动、油区带动、矿区带动、口岸带动、交通水利带动、景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比较发达的乡村带动、县城和有实力的乡镇带动等多条路子,涌现出一大批好典型。特别是农垦的一百多个小城镇、五百多个管理区和森工的二十多个小城镇建设,以及全省十几个旅游名镇建设,进展速度快,建设标准高,为农村城镇化建设做出了示范,趟出了新路,正成为龙江大地上一道道靓丽的风景,一面面鲜艳的旗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将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牵动,以产业园区为支撑,以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三棚一草”改造为重点,全力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继续探索垦区、林区、矿区、油区与地方合作共建的新途径,探索打破地域界限和行政区划,科学合理地规划公用设施的跨区布局与建设,做到统一规划、统筹立项、协调推进、共建共享,全面提高我省城镇化建设质量和水平。

  生态化——现代化大农业的环境保障,只有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才能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黑龙江森林覆盖率达到45.2%,林地面积2007万公顷,约占全国11.5%,居全国首位。天然湿地556万公顷,约占全国天然湿地的15%,位居全国第一。草原433万公顷,是我国重点牧区省份之一。我到大小兴安岭林区调研时深刻体会到,以森林、草原、湿地为代表的生态资源,是黑龙江的特殊优势,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生态屏障。为把这些宝贵的生态资源保护好、利用好,我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努力把黑龙江农业建设成为绿色农业、节约农业、循环农业、安全农业。黑龙江因此实施了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林区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筑牢了粮食丰产丰收的生态屏障。深入实施了平原半平原绿化工程,大搞农田防护林建设,实施荒山、荒沟、荒坡治理,三年累计植树造林137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747万亩,退耕还林138万亩,治理“三化”草原889万亩,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面治理了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化肥施用量,大力推广有机肥料等生物措施,全省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发展到6000多万亩,绿色(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1万多个,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尽管黑龙江农业生态化建设成效明显,但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在植树造林、防治江河污染、水土流失治理、草原沙化治理、湿地保护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将继续以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农业生态化建设力度,力争经过三到五年努力,把农业生态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让黑龙江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美,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创造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
标签:吉炳轩农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3粉丝

36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