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河北] 孙春兰: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推动福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复制链接]
山东老秘 发表于 2011-10-31 08: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中央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对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全面把握、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深刻分析、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积极关切,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我们一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紧密结合福建实际,不断提高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更加奋发有为,努力把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六中全会“四个更加”、“四个越来越”、“三个关系”的精辟论述,深刻阐发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意义。就福建而言,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全面实施国务院批复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和发展进程中,我感觉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凸显。

  从文化凝聚力看,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价值追求,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具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的源泉。当前福建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也面对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迫切需要加强文化建设,自觉地凝聚和构筑能够引领方向、激发创新、推动发展的核心价值和精神力量,进一步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打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道德基础。

  从文化创造力看,文化越来越成为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推动力量。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等特点,是典型的“环保”、“低碳”、“绿色”产业。对于福建这样一个资源、能源都相对紧张的省份来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一条重要出路,也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实现转型跨越的一个方向。

  从文化需求看,文化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时,居民消费将进入精神文化需求的旺盛时期。现在,福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平,今后五年可望超过一万美元,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福建只有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积极发展包括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和经营性的文化产业,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从文化属性看,文化不同于有形的经济,它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意识形态属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成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交汇和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平台。国内外敌对势力以互联网为手段,千方百计在思想文化领域对我进行渗透破坏,这尤其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福建区位特殊,开放度高,对外交流频繁,历来是境内外关注的焦点。同时,福建又是一个网络大省,网民网站注册域名数居全国前列。由此,加快文化改革发展,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掌握思想文化领域斗争的主动权,已经成为福建在扩大对外交流中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项紧迫任务。

  总之,我们要深刻认识文化在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中的地位作用,深刻认识文化在福建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六中全会的重要部署,把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自强,在新起点上进一步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

  近年来,福建高度重视文化改革发展工作,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制定出台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文化改革发展的专项规划,加大了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确定了十大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但与中央要求和群众期待相比,我省文化建设仍然还有不少差距。比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文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缺乏,等等。我们要按照六中全会的部署,根据福建文化发展的现状,进一步谋划推动,突出几个方面的重点,努力把福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

  一是抓住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六中全会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对于我们认识文化的内在性和深层次性特点,从而把握文化价值灵魂和精神力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觉与自强,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福建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不断深入,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创建卓有成效,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厦门多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并在2010年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名列榜首。福州被评为全国的宜居城市。但目前社会上仍存在着诸如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问题。核心价值的建构,往往是一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久久为功的过程,必须坚持不懈,化虚为实,在开展各种各样、有声有色、有形有状、轰轰烈烈的文化活动中,要把核心价值观贯穿其间,融入其中,切实体现到我省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成为时代主旋律。特别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力争我省更多的城镇、单位成为国家级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和文明单位。

  二是坚持文化惠民,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建设首先要突出社会效益,让最大多数人能够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六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福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直比较重视,将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列入每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全省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文化支出逐年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近年来,我们重点实施文化惠民“六大工程”和“艺术扶贫”、“文化低保”等工程,精心组织“激情广场大家唱”、“社区文化艺术节”等惠民文化活动。比国家要求提前两年半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全省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从2008年开始全部免费开放。莆仙戏加演现代文明小戏、南安市蓉中村基层文化建设、设立村级文化协管员等典型经验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连续两届获得全国文艺创作精品“五个一工程”评选“满堂红”,五次蝉联“梅花奖”。我们将按照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更大力度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支出,着手实施一批新的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赠、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社会化。加强基层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把更多资源向基层、农村以及欠发达地区倾斜,尽快实现“县有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数字电影院”、“乡有综合文化站”、“社区有文化活动中心”、“村有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加强闽南、客家、妈祖等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福建风貌、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和挖掘整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传统艺术、手工技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加大文艺精品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提高文艺创作生产的社会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

  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培育成为支柱性产业。六中全会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这充分表明了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福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工艺美术等十大文化产业,全面推动文化产业精品、广告创意基地等五大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9.8%,比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12.8个百分点。2010年占GDP的4.2%,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居全国各省区市第7位。但总体而言,福建文化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不高,文化企业规模偏小,缺乏在全国有影响的标志性文化产品和产业项目,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的能力不足。我们要认真落实六中全会的部署,按照“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建设大园区、发展大产业”的思路,深入挖掘全省各地的特色文化资源,重点建设创意产业园区、影视产业园区、新闻出版产业基地等一批特色文化园区基地,不断增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集聚力、辐射力和竞争力。引导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推进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培育文化龙头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力争到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以上。

  四是充分发挥独特优势,深化闽台文化交流合作。文化是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重要纽带。闽台文化同根同缘。福建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福建努力用好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不断深化闽台文化交流合作,两地影视、图书、动漫等领域产业合作和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福建已成为大陆对台出口图书最多的省份,并拥有“妈祖之光”等一批入岛文化品牌项目。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举办三届以来共签约项目329项、总金额244亿元。下一步,福建将借助这一轮文化改革发展的东风,进一步发挥独特优势,全方位拓展闽台文化交流合作,切实发挥文化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的特殊作用。挖掘族谱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妈祖信俗等各种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对台湾民众有吸引力、感染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加强闽台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建设,着力打造海峡两岸文博会、艺博会、茶博会等文化交流平台。进一步办好闽台缘博物馆,为台湾同胞前来寻根问祖、开展学术研究提供更好的条件。依托省内高校加强两岸文化文艺人才的培养工作,为两岸文化交流提供人才支撑。拓宽两岸青少年交流交往渠道,继续办好两岸青少年夏令营、辩论赛等活动,增进台湾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国历史的理解,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

  (三)

  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福建文化强省建设,必须在改革、人才、政策以及组织领导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一要强化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增强文化发展动力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推进福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扬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以更大魄力、更大决心推进文化领域的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为文化发展注入蓬勃生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成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等改革步伐,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推进文化创新创造,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推出更多有影响、有市场的优秀文化产品。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健全文化市场体系,扩大文化消费,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学习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

  二要强化人才支撑。文化改革发展,人才是关键。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针对全省文化人才结构性短缺,缺少懂文化、善创意、会经营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和领军人物这个实际,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大力培养各类文化人才,以多种渠道、多种形式造就一批懂专业、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用好现有优秀文化人才的同时,坚持以宽广视野、开放胸襟大力引进海内外文化创意、研发、管理等高端人才,完善激励机制,创造宽松环境,使各类文化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

  三要强化政策支持。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政策的配套支持和有力保障。针对制约福建文化繁荣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研究出台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从财政投入、税收优惠、用地优惠、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进行有力扶持,研究设立并逐步扩大发展专项基金,推动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对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中的人员分流安置、社保对接等要有配套扶持政策,妥善作出安排。特别要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确保每年对全省文化事业的投入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

  四要强化组织领导。党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它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对推进过程中重大问题的研究,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坚持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作为评价一个地方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选好配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尤其是基层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文化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jsytqyl 发表于 2011-11-2 10: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深入学习学习深入我要认真地学习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27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