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为“天花板”现象担忧的三重逻辑误区

[复制链接]
三明学习网 发表于 2011-11-8 00: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近日来,媒体上出现了关于官员上升路径的所谓“天花板”的讨论,有人担忧“天花板”将成为阻碍基层官员积极性的重要制度缺陷,甚至惊呼,此种现象不解决,将导致基层官员腐败等问题,不一而足。单从担忧者的逻辑来看,存在三重误区。" ~! L5 j: G# y" D

9 a# R$ _$ k! X" L
+ ]5 y1 h; _$ |2 |3 L. J. c& F2 O9 B
第一重误区,官员成就的“唯官阶”逻辑。担忧者认为,官员上升,越往高层越困难,特别是基层官员,往往上升到一定层次,会遭遇到上升的“天花板”,意即无法再往上升。首先,从政府架构的层次来看,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不可能每位基层官员都会不断往上升,能上升者往往少之又少,这原本是一条普遍的规律。所以有学者认为,所谓“天花板现象”本身可能就是一个伪命题。既然如此,为何一些论者还就此担忧不已,惶惶而不可终日?倘若在其思想中没有“唯官阶”逻辑,恐怕难以自圆其说。
" N. ]; g8 U  u# V6 P( s, W6 S1 s5 J' x( z! b4 J2 W5 D
& g) R# H3 @7 k4 T
! G/ z0 k$ K9 w# K2 h
第二重误区,官员激励的单向度思维逻辑。一些论者认为,“天花板”现象不利于调动干部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基层官员,会存在激励不足问题。诚然,通过官阶的上升而获得激励是官员获得满足感、产生激励力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这决非唯一渠道。这些都是外在的激励,并不能真正获得持续的激励力量,这正是时下一些官员虽官位不断擢升而不满愈增、怨恨愈深的原因之一。然而,一方面,同样的外在激励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满足,在比如通过级别的上升获得物质水平的提高和地位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群众的认可、事业的成就等内在的激励所获得的激励力量才会更大,持续时间才会更久。“天花板”论的思维逻辑实质上陷入了官员激励的“单向度”怪圈,助长了官员“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思想,也强化了“官本位”的政治文化。; L) n, @$ B1 z+ h3 |
. f1 v( m/ _) o9 {2 _! U
* R! U/ J: v" N- `0 v( n/ d
/ D$ d' D/ W# S
第三重误区,官员腐败的利益不公逻辑。官员的腐败与“天花板”没有任何联系,难道提供了足够多的上升空间,官员腐败就会自动消除?把腐败归咎于“天花板”,只能是一种毫无逻辑的诿过托词,一种为腐败所作的苍白辩解。常识告诉我们,不受监督的权力是导致腐败的根本原因,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当他律由于制度不健全而未能从外部进行有效刚性约束,而自律因其软性又不足以产生内在约束效果之时,腐败便会见机发生。试问在层级节制的机关体系中,哪个层次不会出现所谓的“天花板”?是否说明无论在哪个层次,腐败发生都情有可原?再者,心怀贪腐之念,上升到更高官位,其摄取私利的权力、能量可能更大,对人民的危害性只能更大。
) q/ M! t6 p$ k# V6 Q
1 _& S3 {( b* }" K5 J1 t4 ~  q 9 s3 ?; V' w  z$ d! f  {& b0 X" X

4 E' @) f" x0 F; r为“天花板现象”担忧,应当警惕这三种误区,明眼人,对此该重新审视一番了。
( i5 L  b) ~# w5 B8 r- W" x: }8 v4 o* U
0 l- E  @  q3 k# H9 e
1 @! W$ M7 m: k. j2 `" e' g
(邓摘自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11年9月14日 邓念国/文% |$ a3 \6 M8 h# 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3粉丝

25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